病请描述:2021年4月8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勇教授因病逝世,享年45岁。而且这是短短一个月内,逝世的第三位“杰青”!赵勇在2020年刚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在中国的学术界是仅次于院士的学术头衔,相较于两院院士,年龄普遍较轻,正是科研产出正是最旺盛的时候。超负荷工作,长期熬夜、休息和锻炼时间少是造成科研人人员身体状况差的一大诱因。赵勇的不幸只是冰山一角,有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且呈年轻化趋势,主要集中在医生、广告行业、IT行业、金融证券以及网络店主等,都是过劳死频发的高危行业。如果你也是从事过劳死的高危职业,常常有身体被掏空的感觉,有以下不适的症状,那么你要注意,这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抗议!可别不当回事!1. 经常感到浑身乏力,无法更好的胜任日常工作2. 经常感到胸闷或胸痛气促,活动后加重3. 情绪低落、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4. 入睡困难,容易醒,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5. 各种疼痛,如颈肩腰不适、头痛头晕、咽痛等如果以上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医学上所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指的是以不明原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关节痛、睡眠紊乱以及抑郁等多种症状。一、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什么危害呢?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1/3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北上广深等十大城市中,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达到10%~25%。年轻人忙着拼搏奋斗,加班熬夜,勉强休息了一会又开始第二天的奔波。到了休息日又一整天呆在家里,只想在床上躺尸暴睡,然后周一上班变得更加疲惫、紧张和排斥。而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既要赡养老人,又要照顾和教育小孩。承受着工作与生活双重压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也渐渐走向衰退。中青年尤其是女性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人群。身为母亲还得做大量的重复性、缺乏价值的繁琐工作,却很少获得感谢、成就感和价值感,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不断地被消耗。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是走向过劳死的第一步,如果不重视,久而久之就会疾病缠身,最终有可能导致突发猝死(过劳死)。二、现代医学有什么指标可以对过劳死进行预警吗? 西医在经过近200年间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展,西医定义疾病的时候,常用一个或者几个实验室指标来描述。很多人把这些指标当作疾病的本身,导致临床上出现了专门以改善指标为目的的疗法,以为只要指标进入正常范围,病就治好了。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无法用现代医学指标检测出来的。这就是门诊每天都会遇到的尴尬局面,有些患者拿着厚厚一踏的报告单,基本都正常,但就是找不出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当然也就没有药物可治,只能回家休息等待好转。现在医学体系是没有指标对过劳死进行预警的。三、中医可以很好的改善慢性疲劳状态,预防过劳死身为中国人都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有古老的中医学护佑,这些慢性疲劳综合征所出现的症状,在古代浩瀚的医学著作中都有记载,并有相应的治疗良方。因此,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自学点中医,关键时候有可能自救,很多时候可以养生保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都长寿的原因。前段时间门诊有位30岁的女患者,在证券公司工作,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每天工作到12点睡觉,早晨5点起床工作2小时,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这次来的目的是近3个月反复出现胸闷气喘,劳累和紧张后就加重,而且咳嗽不停,身体疲乏无力,一度以为自己患心脏病,在医院各种检查都没什么问题,同时因为饮食不规律,伴有胃胀、呃逆,急躁易怒,观其舌质暗红,脉沉细无力,这就是典型的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升陷汤加四逆散为底方,同时加生脉饮保护心脏,服用一周,胸闷气喘就明显改善,咳嗽明显缓解,自觉精力明显增加,现在精力更旺盛了。这种体质在年轻人群中比比皆是,熬夜加班,竞争激烈,都会导致耗伤精气,肝郁气滞。这就是中医在治未病领域的优势所在,这是现代医学体系无法替代的。 最后,年轻人要永远记住,工作永远做不完,健康却是可以被慢慢消耗的。如果你的工作,你的高薪是以透支身体为代价,那又有什么意义?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可能就会倒在自己的岗位上。生命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从今天起,健康第一,工作第二,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别用生命博业绩,别用健康博奖金!
刘宝君 2021-06-20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绿茶一直被奉为天下最健康的饮品。绿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具有许多医疗保健益处,主要包括:改善大脑功能减少身体脂肪堆积抗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面谈谈绿茶的10种医疗保健作用。1、含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 绿茶不仅仅是补充人体水分的饮品。绿茶中包含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使之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终极饮品。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一种天然的抗炎和抗癌物质。其中一种叫EGCG(表没食子儿茶酸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的儿茶素(catechin),是天然的抗氧化物,有助于防止细胞损伤。这类物质通过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从而保护细胞及其组分免受损害。自由基在机体衰老和许多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EGCG是绿茶中最强效的活性成分之一,有助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是赋予绿茶药物特性的主要物质之一。 绿茶中还含有少量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如钾、铁、锌、硒、磷等。不过,选购绿茶时,要注意:低品质的茶中可能含有过量的氟化物!2、改善大脑功能 绿茶不仅可以提神,而且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起作用的关键活性成分就是被视为兴奋剂的咖啡因。绿茶中含有的咖啡因不至于引起大剂量咖啡因相关的过度兴奋,但足以提神醒脑。 咖啡因通过阻断腺苷酸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刺激神经元,提高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影响大脑功能。研究表明,咖啡因可以改善大脑各个方面的功能,包括情绪、警觉程度、反应时间和记忆力等。 咖啡因不是绿茶中唯一能够提神醒脑的化学物质。绿茶中还含有左茶氨酸(L-theanine)这种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的氨基酸。左茶氨酸可以增强GABA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活性,而GABA具有抗焦虑作用。同时,左茶氨酸还可以增加大脑中多巴胺浓度和alpha脑电波的产生。 研究证明,咖啡因和左茶氨酸具有协同效应。这也就是说两者配合时,具有强效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由于左茶氨酸和小剂量咖啡因的存在,绿茶可以具有比咖啡更温和舒适的醒脑作用。与饮用咖啡相比较,绿茶可以赋予人更持久稳定的能量和更高的工作成效。3、加速脂肪燃烧 如果要罗列一个燃脂保健品名单的话,绿茶一定会入选其中。研究证实,绿茶可以加速脂肪燃烧和加快机体代谢速率。在服用绿茶萃取物的健康人中,卡路里消耗增加4%,脂肪氧化增加17%。 咖啡因也可有助于机体将脂肪组织转化为脂肪酸以供给机体能量,从而改善体能。有研究报告,咖啡因可以提高人的体能约11—12%。4、抗氧化物可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 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抗癌话题也是医学热点。研究证实,氧化性损害可以造成慢性炎症,从而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疾病。 绿茶富含强效抗氧化物,抗氧化物有助于保护机体对抗氧化性损害。大量观察性研究报告,绿茶有助于降低机体罹患以下癌症的风险:乳腺癌:经常饮用绿茶的女性中,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0–30%。前列腺癌:经常饮用绿茶的男性中,发生晚期前列腺癌风险降低。结肠直肠癌:经常饮用绿茶,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降低42%。 观察性研究表明经常饮用绿茶可以减少多种类型癌症的发生,但绿茶的抗癌作用还需要更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来证实。 另外,有研究表明,茶中加入牛奶会明显降低抗氧化物效价。因此为保证饮茶的益处,饮茶时需避免与牛奶混合或饮茶后马上喝牛奶。5、延缓大脑衰老 绿茶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延缓大脑衰老。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元变性疾病,是老年人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而帕金森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神经元变性疾病,引起大脑中产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 多项研究显示,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化合物对体外培养或动物模型神经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很可能降低人类患痴呆症的风险。6、改善口臭或口腔异味 绿茶中的儿茶素也有益于口腔健康。体外试验显示,儿茶素类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因此可能具有抗感染作用。 变形链球菌是口腔中常见寄生菌,可引起牙菌斑形成,导致龋齿和牙齿损害。有研究显示,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可以体外抑制这种细菌的生长。只是尚无证据表明饮用绿茶会在人体中出现相似的抑菌作用。 但确实有一些证据表明,绿茶可以减少口腔异味。而这种作用很可能就是通过抑制口腔细菌生长而达到的。7、有助于防止II型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快速上升。在国内成年人中,II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10%,已经超过美国。 II型糖尿病的血糖升高可能是由于人体对胰岛素抵抗或产胰岛素能力不足导致。有研究表明,绿茶可以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一项在日本人中所做研究发现,经常饮用绿茶的人中,II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约42%。而更多的研究则发现,饮茶者中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18%。8、有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中风,是人类首要死亡原因。有研究表明,绿茶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绿茶也可以增强血液的抗氧化物功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氧化。而这种氧化作用是心脏疾病发病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是由于绿茶具有对抗危险因素发功效,经常饮用绿茶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31%。9、有助于减肥 我们已经知道,绿茶能够在短期内提高人体代谢率,这也意味着绿茶可能有助于减肥。 多项研究表明,绿茶能够帮助减少身体内,尤其是腹部的脂肪堆积。其中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240位肥胖症病人参与。与对照组相比较,饮用绿茶组病人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体重、腰围和腹部脂肪菌有显著降低。10、有助于长寿 我们已经知道,绿茶有助于防止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这意味着绿茶可能有助于长寿。 在日本完成的一项大型对照研究中,共有40,530位成年人参加。在11年的研究期间,经常饮用绿茶(每天喝茶5杯或以上)者死亡率显著降低。具体数据如下:总体死亡:女性降低23%,男性降低12%。死于心脏病:女性降低31%,男性降低22%。死于中风:女性降低42%,男性降低35%。 在另一项对照研究中,共有14,001老年人参加。在6年的研究期间 ,经常饮用绿茶者的死亡率降低了76%。结语 绿茶具有一系列的医疗保健益处。饮用绿茶可以让人感觉良好,有助于减肥,并降低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饮用绿茶可以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赖伟红 2021-03-31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从生物学上来讲,孩子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爸爸提供精子,妈妈提供卵子。所以,优生优育也不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未来的准爸爸当然也需要积极地参与进来。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未准爸爸提高精子质量:1、摆在一切首位的第一条,就是要保持均衡饮食。良好的营养状况,身体才能够生产出有足够数量、充满活力、正常健壮的精子来。2、坚持运动,增强体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切忌超负荷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爬山、跑步、打球等,以改善睾丸血液循环。3、戒酒戒烟。烟和酒是精子的大敌。有些男性的身体对香烟中的毒素相当敏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杀伤精子,长期大量吸烟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酗酒有可能会让男性生殖腺功能降低,使精子中的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4、一定要远离高温环境。备孕期间男性应该避免穿紧身衣裤,也不要在高温环境中逗留,如泡热水澡等,以免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5、注意控制体重。过度肥胖会导致腹股沟处的温度升高,损害精子成长,从而导致不育。6、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部分男性通宵玩游戏、聚会,会让身体精疲力竭,精子活力也会大大降低。7、适度性生活。性生活要适度,一般建议2-3天左右同房一次,以自己感觉不疲劳为准,不要过于频繁,否则也会使精力活力降低。8、放松心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压力过大也对精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所以备孕期间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悦,对成功怀孕十分重要。除了上面这些方法,下面这些可以提高精子质量的营养素也要适当摄取:1、精氨酸精氨酸是精子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精子的形成,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同时还能增强精子活力。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海参、鳝鱼、泥鳅、墨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冻豆腐、花生仁、葵花子、榛子等。2、锌科学研究表明,锌元素与精液的质量及密度呈正比关系,当人体缺乏锌时,脑垂体功能受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能会导致性腺发育不良,性腺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牡蛎、虾、蛤、贝类、动物肝、胡桃仁、牛乳、豆类、麸皮及莲子等富含锌,特别是牡蛎肉中锌含量最高。3、镁镁可以帮助调节人的心脏活动,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提高男士的生育能力。含镁较多的食物有紫菜、大豆、核桃仁、燕麦、绿叶菜和海产品等。未准爸爸们,为了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请与未准妈妈们一起准备起来吧。
母婴育儿健康号 2021-02-22阅读量9984
病请描述: 冠状动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随着胆固醇及其他沉积物组成的斑块在动脉壁积聚,会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冠心病。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控的因素外,还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吸烟等可控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积极防控将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基本病因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壁上的斑块积聚引起的。斑块由胆固醇和动脉中的其他物质沉积物组成。斑块积聚导致动脉管腔不断变窄,而这可能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流。这个过程叫做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积聚过多,动脉管腔变窄会使血液难以通过。当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时,就可能会导致胸痛或不适,称为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冠心病还可以削弱心肌,使心脏无法正常的泵血,导致心力衰竭;还可能导致不规则的心跳,也就是心律失常。 诱发因素 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传统危险因素和“新”危险因素。 传统危险因素 20世纪60年代Framingham等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压力大、不健康饮食和大量饮酒等。其中,除了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属于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外,其余都是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而控制。 年龄:年龄增长会增加动脉损伤和狭窄的风险。 性别:通常男性的冠心病风险更高,但绝经后女性的风险也增加。 遗传因素:心脏病家族史与冠心病高风险相关,特别是近亲患有早期心脏病。如果父亲或兄弟在55岁之前被诊断患有心脏病,或者母亲、姐妹在65岁之前患有心脏病,那么风险最高。 吸烟:吸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二手烟也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高血压: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壁变厚,从而缩小血液流经的管腔。 血脂异常:血液中高水平的胆固醇会增加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高和“好”胆固醇水平低,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糖尿病:糖尿病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和高血压。 超重或肥胖:体重过重通常会加重其他危险因素。 缺乏体力活动:缺乏运动也与冠心病及其一些危险因素有关。 压力大:生活中没有缓解的压力可能会损害动脉,并加重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不健康饮食:吃太多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盐和糖的食物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饮酒: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肌损伤,还可以加重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新”危险因素 随着研究进展,学者发现还有一些危险因素,包括睡眠呼吸暂停、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子痫前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在睡觉时呼吸反复停止再开始。睡眠呼吸暂停期间发生的血氧水平突然下降会升高血压并使心血管系统紧张,可能导致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正常蛋白质,当身体某处出现炎症时,它的水平会升高。高hs-CRP水平可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常认为,随着冠状动脉变窄,血液的hs-CRP会增多。 高甘油三酯:这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脂质)。高水平甘油三酯可能会增加冠心病风险,尤其是女性。 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用来制造蛋白质以及构建和维持组织的氨基酸。但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子痫前期:怀孕期间女性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会导致高血压和尿液中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它可能导致生命后期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及其他炎性风湿病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通常会同时存在,并可能互相影响,比如肥胖会导致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而多个危险因素组合在一起时,可能存在累加效应,导致更高的冠心病风险。 此外,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冠心病发作,尤其是诱发出现胸痛症状(心绞痛),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冠心病症状发作或加重。
赵飞 2020-07-23阅读量9976
病请描述:心脏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已有20余年的历史。将很细的导管从颈部、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内,到达心脏发病位置后,释放射频电流,从而一次性消除“病灶”。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极高,目前已成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中文名 心脏射频消融术 外文名 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 损伤范围 1-3 mm 基本设备 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简介 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适应症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而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则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常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特发性室速、预激综合症,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 一、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将不再存在。 二、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快径,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 三、心房扑动(房扑):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分,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四、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 五、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标测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 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包括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特发性室速常见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人群,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心动过速频繁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发生是由在右或左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上的一个“兴奋灶”快速发放电流,导致心动过速。通过导管找到“兴奋灶”,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室速可以治愈。束支折返性室速和疤痕性室速多见于扩心病、冠心病和先心病外科手术后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病人发作时可以出现晕厥、抽搐,往往需紧急抢救。束支折返性室速是电流在心脏的左、右传导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折返环路(“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并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疤痕性室速是由于心脏纤维疤痕组织间的存活心肌细胞产生的折返环路,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心动过速同样得到根治。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室速而不能根治心脏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发作有生命危险时,需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 七、心房颤动(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另外房颤的持续与心房自身重构也有关。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目的。 注意事项 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对于早搏等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要高度警惕其毒副作用;只有当心动过速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发育时才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适合情况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术前注意事项 一、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住院进行,需要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血液化验等)。 二、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前6-8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饮。 三、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名字和剂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四、告诉医生对药物过敏情况。 操作过程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手术间进行(称为导管室)。导管室工作人员通常包括电生理医生、助手、护士和技师。患者躺在X光检查床上,医务人员会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将您身体用无菌单盖住,医务人员穿戴上无菌手术衣和手套。 首先导管插入部位(腹股沟、手臂、肩膀或颈部)的皮肤消毒,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穿刺针穿刺静脉/动脉血管,电生理检查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心腔;心脏电生理检查所用的电极导管长而可弯的导管,能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电极导管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发放微弱的电刺激来刺激心脏,以便诱发心律失常,明确心动过速诊断;然后医生通过导管找到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此过程称为“标测”),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患者感受 整个过程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状态,有时医生会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紧张,患者会全程监护;电生理检查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导管行进于血管和心腔时患者不会有感觉;检查时医生可能会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心脏,患者不会感觉到这些电脉冲,往往会诱发出心动过速,感觉和以前发作时一样(可能有头晕、目眩、心悸、胸痛或气短等),告知医生即可;这些操作风险很小,相对而言很安全。 成功率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一次射频消融成功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房速、房扑、室早、特发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房颤的消融成功率阵发性房颤达到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达到60~80%,再次消融成功率将进一步提高。 术后注意事项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 术后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赵飞 2020-06-20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 心力衰竭患者的就医指征: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时气促、乏力,平卧不能正常呼吸等,需及时就诊。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伴咳嗽,可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或有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心跳过速等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急诊科进行抢救处理。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尤其是心脏病病史,典型症状、体征等,通常不难诊断该病。对于疑似的患者,可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判断。 就诊科室 一般就诊于心血管内科。如果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应去急诊科进行抢救处理。 相关检查 查体 详尽的体格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心肺部的听诊。 实验室检查 BNP及NT-proBNP 即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用于诊断心衰或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一般如未经治疗患者指标正常,基本可排除心衰。但许多疾病可导致该指标增高,因此该检查特异性不高。 肌钙蛋白 严重心衰患者的肌钙蛋白可略微升高。此外,该指标还可协助明确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其他常规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主要用于排查其他疾病,并评估患者病情。 心脏相关特殊检查 心电图 心脏常规检查,但心力衰竭本身并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可判断是否有心跳节律异常,是否有心梗发生等。 心导管检查 从手臂或者腿部动脉插入导管,进入到主动脉测定下心室的动脉压力,还可以注入造影剂,显示出冠脉和心脏的情况。 6分钟步行试验 主要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评价,还可判断患者心衰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 检查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快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将<150m、150m~450m、>450m分别诊断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心衰。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是心衰最有价值的检查,简便可重复。 X线检查 主要用于鉴别心衰与肺部疾病,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重要依据。 心脏磁共振(CMR) 是评价心室容积、室壁运动的金标准。可用于排查众多心脏相关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CAG) 可确诊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左心衰竭严重时的“心源性哮喘”需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心力衰竭患者多有基础的器质性心脏病,体位改变可影响到呼吸,严重时可咳粉红色泡沫痰。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青少年期过敏史,可咳白色黏痰,血浆BNP水平可辅助鉴别。 心包相关疾病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可使心脏被压缩,腔静脉回流受阻,肝大、颈静脉怒张等,根据病史、超声心动图等可确诊。 肝硬化伴下肢水肿 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肝硬化常伴腹腔积液,基础心脏病体征、有无颈静脉怒张等均可帮助鉴别。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优先解除严重呼吸困难、缺氧等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治疗目标以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为主。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目标为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并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需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祛除诱因、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 急性期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时,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休克、晕厥甚至心脏骤停,可威胁患者生命。此时,医生会优先控制患者症状、尽可能保护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改善预后。 家庭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发生急性心衰或心衰突然加重,需要及时进行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在家中可参考如下步骤进行施救: 施救者需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 抬高患者上躯干(半卧位或高坐位),双腿下垂; 有条件者立即给患者吸氧; 把患者胸前衣物剪开或敞开,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对患者进行安抚镇静; 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 学习了解疾病管理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自己体重变化。 饮食上需严格限制水分及钠盐摄入,以预防水钠潴留。 休息与活动 对于病情不稳定或急性期患者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可高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但应同时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压疮等的发生。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度运动。 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排尿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是心衰治疗的基础药,长期应用利尿剂应警惕电解质紊乱。 RAAS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血管紧张素受体措抗剂(ARB):作用和ACEI类药物类似,但患者耐受性更好,如果患者不能耐受ACEI类,可改为此药。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ACEI基础上加用可以改善预后。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可抑制血管收缩,减轻心肌重构。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等,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长期应用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正性肌力药 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低氧血症、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血液流出道不畅(肥厚型心肌病等)的患者禁用。 其他: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等。 硝酸酯类药物 硝普钠等,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绞痛、高血压等患者的症状。 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心衰时血液瘀滞、心肌收缩异常可形成血栓,易致栓塞,因此需应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抗凝(华法林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相当于给心脏装上了一个电子助力泵,植入后可以让左右心室同时泵血,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进行更多活动,延长患者寿命。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主要目的是防止异常的心脏节律发生,它可以自动检测心脏是否会出现严重的异常节律,如果出现会自动进行电击帮忙纠正,对于心衰患者,植入ICD可以避免室颤的发生,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心脏移植 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衰的最终选择,但是价格昂贵、供体难寻。
赵飞 2020-06-1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对于心跳过慢这样的疾病采用起搏器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和 对心跳过慢这样的疾病采用起搏器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和彻底的治疗方法,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您的生活质量,从而恢复健康的生活。许多起搏器植入病人常常惊讶于他们能够如此迅速地从起搏器手术中恢复。一开始,在创口附近可能有些微不适。一段时间后,您就会开始不觉得起搏器的存在了。安装了起搏器后,您应该了解植入后的注意事项,并定期地与您的医生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您的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1、术后(24h内)病人应平卧床上,少活动。术后3天尽量在床上为好,三天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下床走走,可根据自身情况听从医生的意见,且每天进行2次病房空气消毒。2、刚植入起搏器的第1~2周,植入侧的手臂不要高举,但可以轻微地活动手臂(为了固定电极,一般我们会稍做约束来提醒病人)。植入后的三个月内,大体上运动是没有妨碍的,植入侧的手臂避免作剧烈活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用起搏器植入侧的手臂负重。但是像马拉松或竞走这样激烈的运动还是应避免。选择散步、高尔夫球、门球或在游泳池中走步等运动为好。另外俯卧撑或吊单杠等靠近起搏器埋入位置的运动也必须避免。腹部植入起搏器的病人,像拉单杠或会擦到或压迫到腹部的运动如体操等还是应尽量避免。3、不要直接按压您的起搏器。例如:不要试图挤压和移动您的起搏器;如果开车,避免安全带撞击或压迫起搏器,可垫一个垫子以分散压力。4、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疾病的限制,埋植起搏器出院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当呼吸急促时不要勉强,应立刻停止运动保持安静。适当范围内的食物或饮酒是没有问题的,注意不要过量(适度饮酒不影响起搏器,起搏器本身不受饮食的影响)。5、洗桑拿或热水浴原则上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但如有严重的心脏病(如冠心病没有干预),水温过高可能对您不利,请您在出院时或以后复查时征求医生的建议。6、性生活原则上不影响起搏器,而与原发病有关,请征求负责医生的建议。7、使用手机时保证电话与您的起搏器之间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有些起搏器由于具有内在抗干扰机制,使用手机不会有影响),接听电话时,尽量用离您的起搏器较远一侧的耳朵接听。8、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所有的磁疗健身器材。如:不可靠近工业用电磁感应炉、雷达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限制区域、大型电机、高压设备强磁场发生的地方、电锯、除草机、床垫式或枕式磁疗仪、电压电力传输线、发电厂的限制区域、电弧焊接设备、工业磁铁;避免靠近正在修理的汽车引擎(发动状态下)、电子防盗装置(非正常速度通过,如门口徘徊或倚靠在安全门上)、汽油动力工具等。如果您感觉头晕或快速不规则的心跳,迅速离开上述设备或区域,您的起搏器将很快恢复正常。9、保证所有的常用电源接地,避免接触漏电的设备。10、驾驶摩托车或乘坐剧烈颠簸的汽车时,可能对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有影响,具体听从医生的建议。11、起搏器植入知识手册及起搏器植入卡应尽量随身携带。如遇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助于及时将您送到医院及时接受治疗,同时外出旅游乘飞机,出示起搏器卡可免降安全检查。12、每天安静时(特别在早上起床时)数脉搏,然后记在本子上。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一般要求植入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6个月~1年随访1次,依起搏器类型及病情变化而定,预计快接近起搏器使用期限时,须缩短随访时间,避免带来不良后果。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乏力、手脚浮肿、不停打嗝或感到异常发热、甚至昏厥,或者脉搏规律完全改变,或者您觉得又出现了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时应及时与负责医生联系进行检查。13、您去医院看病时,一定要告诉医生您装有起搏器(有些医疗设备是不能进行检查的,当然有部分医疗设备在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后仍有可能可以使用的)。
赵飞 2020-06-19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脱发是许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多数脱发与年龄老化和遗传背景相关。需要积极找到脱发原因,从而更有效地治疗脱发。本文讨论了脱发的原因、预防脱发的要点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方法。一、脱发症状和原因 头发的生长和脱落,是正常毛发生长周期的组成环节。人们在梳头、洗发、洗澡时,在床榻或枕头上,均可发现脱落的头发。正常人每天头发脱落的数量在50至100根。大多数人并不关心日常偶尔发现的自然脱发,而且其头发密度和发际线也一直维持原状。 对于过度脱发,如每天脱发数量远超100根人们很容易发现。此时,最好采取行动,追查一下脱发的原因。 过度脱发的症状包括:突然大量脱发斑片状脱发头发变薄或稀疏 过度脱发的可能原因有: 最常见原因是家族遗传。有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男性和女性,可以有雄激素性脱发(秃顶)。外用米诺地尔可以有效延缓或治疗这种类型的秃顶。雄激素性脱发随着年龄老化而慢慢发生。 另外,引起脱发,有许多突发性原因,包括:化疗和放疗性激素变化,如甲状腺病变、绝经情绪紧张或身体疲劳部分发型或发式,如绷紧的多小辫发式(玉米垄型小辫)、扎紧的马尾辫某些常用药物,如短效避孕药(长时间服用而突然停药时)、布洛芬、异维A酸、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二、合理饮食调理 饮食在预防脱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需要如何改善饮食呢?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研究显示,脱发者常常摄入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在深入进行中。 其次是服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研究已经证实,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防止脱发。虽然其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是维生素缺乏是脱发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头发生长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硒维生素B锌维生素D铁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一个好的多种维生素保健产品,应该涵盖人体需要的所有或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只需每日口服一粒,就可获得人体每日所需推荐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后是借鉴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地中海饮食是源于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的一种饮食风格,饮食中包含了大量的橄榄油、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植物香料,丰富的鱼类,适量的乳制品(主要是奶酪和酸奶)和葡萄酒类,少量的红肉及肉制品。 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发生中风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最新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中的植物香料和蔬菜,使得男性患雄激素性脱发(男型脱发)的危险性明显降低。三、头皮保健和头发护理 可以尝试头皮按摩。有小样本研究发现,每天4分钟头皮按摩可以有效刺激男性头发生长。这非常令人振奋。当然,需要做更大样本量研究以确认,头皮按摩是否有助于改善脱发。 使用椰子油或茶油做头皮护理,以修复受损头发。最新研究发现,椰子油有助于防止因紫外线损伤或不良梳头习惯带来的脱发。中国民间使用茶油护理头发的历史源远流长。头皮部位使用椰子油或茶油,可以增强头发抵抗各种损伤引起的脱发。 洋葱汁或姜汁刺激头皮可能促进头发再生。洋葱汁或姜汁可以用于男女斑秃治疗。有研究表明,使用洋葱汁刺激头皮六周后,80%的斑秃患者头发生长得到有效改善。 适当的头发和头皮护理。头皮和头发护理,不仅有助于防止脱发,也可以促进头发生长。保持头发和头皮的清洁,也可以防止头发损伤和脱失。某些医用香波和护发素,也可防止脱发。此外,需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物理或化学美发,如热烫、卷发、染发等。四、治疗 目前,有两种药物可以治疗脱发,也可试用低能量激光理疗来治疗脱发。部分脱发病例,还可采用自体头发种植进行治疗。 外用米诺地尔(Minoxidil)。这种外用药物已经广泛用于男性和女性的雄激素性脱发,也可用于化疗等其它原因引起的脱发。 口服非那雄胺 (Finasteride)。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脱发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有研究证实,非那雄胺可以有效促进头发再生,但并不会引起身体其它部位的毛发再生。 试用低能量激光理疗(low-level laser light therapy, LLLT)。新近研究发现,这种理疗可以有效增加头发密度,可以用于化疗引起的脱发和遗传性脱发的治疗。当然,理疗采用激光的波长和治疗时间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自体头发种植。仅适合部分病例。原理是取后枕部永久性生长的健康毛囊,移植到没有头发的额部或头顶,这些被移植过去的毛囊可以在新的秃发部位继续生长,且其生命力仍和在枕部时一样,永久不会脱落。小结 脱发很常见,雄激素性脱发(男型脱发)尤其多见。治疗脱发,人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因人而异。
赖伟红 2020-06-02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BACKGROUND 在地中海人口中,食用橄榄油与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有关,但在美国人口中,与这些关联的了解却很少。 OBJECTIVES 检查橄榄油摄入量是否与总CVD,冠心病(CHD)和中风风险有关。 METHODS 我们纳入了来自护士健康研究(1990-2014年)的61,181名女性和来自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1990-2014年)的31,797名男性,她们在基线时没有癌症,心脏病和中风。在基线时,然后每4年使用食物频率问卷评估饮食。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来估计危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 RESULTS 在长达24年的随访中,我们记录了9797例CVD突发事件,包括6,034例CHD病例和3,802例中风病例。调整主要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后,与非消费者相比,橄榄油摄入量较高(> 1/2大汤匙/天或> 7g / d)的人发生CVD的风险降低14%[合并HR(95%CI) :0.86(0.79,0.94)]和CHD风险降低18%[合并的HR(95%CI):0.82(0.73,0.91)]。没有观察到完全或缺血性卒中的显着关联。用等量的橄榄油代替5g / d的人造黄油,黄油,蛋黄酱或乳制品脂肪,可使总CVD和CHD风险降低5-7%。将橄榄油与其他植物油组合使用时,未观察到明显的关联。在一部分参与者中,较高的橄榄油摄入量与较低水平的循环炎症生物标志物和较好的脂质分布有关。 CONCLUSIONS 在美国的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较高的橄榄油摄入量与较低的冠心病和总CVD风险有关。用橄榄油代替人造黄油,黄油,蛋黄酱和乳制品脂肪可以降低CHD和CVD的风险。 以上为中文翻译 Olive Oil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U.S. Adults. Guasch-Ferré M,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0 Feb 27MOREAbstract 翻译 BACKGROUND Olive oil intak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se associations in the U.S population.OBJECTIVES To examine whether olive oil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total CV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stroke risk.METHODS We included 61,181 women from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1990-2014) and 31,797 men from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1990-2014) who were free of cancer,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t baseline. Diet was assessed using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s at baseline and then every 4 years.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estimate hazard ratios (HR)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RESULTS During 24 years of follow-up, we documented 9,797 incident cases of CVD, including 6,034 CHD cases and 3,802 stroke cases. After adjusting for major diet and lifestyle factors, compared with non-consumers, those with higher olive oil intake (>1/2 tablespoon/d or >7g/d) had 14% lower risk of CVD [pooled HR (95% CI): 0.86 (0.79, 0.94)] and 18% lower risk of CHD [pooled HR (95% CI): 0.82 (0.73, 0.91)].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total or ischemic stroke. Replacing 5g/d of margarine, butter, mayonnaise, or dairy fat with the equivalent amount of olive oil was associated with 5-7% lower risk of total CVD and CHD.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observed when olive oil was compared with other plant oils combined. In a subset of participants, higher olive oil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and a better lipid profile.CONCLUSIONS Higher olive oil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CHD and total CVD in two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s of U.S. men and women. The substitution of margarine, butter, mayonnaise, and dairy fat with olive oil could lead to lower risk of CHD and CVD.
刘建仁 2020-03-19阅读量8264
病请描述:我在发热门诊值守6天、看了300个发热病人后,得出这个结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昨天 冯高科,美国纽约CRF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目前正值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核 心 提 示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力虽强,但是其毒力目前并没有当年的SARS病毒那么强。即使感染了这个病毒,绝大部分人是轻中程度的。对症治疗,配合居家隔离,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绝大多数人都会好转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近期对居家隔离、对症治疗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随访发现,绝大多数人恢复良好。 所以,千万不要恐慌,更不能够自己吓唬自己。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疾病,做好居家隔离,战胜病毒。 哪些人群建议居家隔离 01 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喘气、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 02 症状温和(低烧、咳嗽、鼻涕、无征兆的咽痛)且没有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可考虑家中隔离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要住院治疗观察 01 重症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 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2. 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4. 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5. 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02 危重症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 出现休克 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居家隔离指导原则 01 轻症患者建议居家隔离不建议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 02 轻症患者在家隔离服药治疗,治疗效果和到医院打针是一样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休息和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03 轻症病人在家隔离治疗比住院治疗要好。而且在家治疗休息好、伙食好,更利于康复 04 居家隔离也是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可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病人自己也会有更多心理负担,因此居家隔离更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居家隔离生活指导 1. 居家隔离,最好独居。至少要独居一室,关门 2. 限制病人活动,最小化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好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 3. 勤洗手,注意增加洗手时间 4. 戴口罩(每3-4小时更换) 5. 房间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或者紫外灯消毒) 6. 衣物和洗漱用品单独放置,用完可用衣物消毒液浸泡 7. 通风保暖,每天室内通风两次,注意添加衣物保暖,尤其是肢体末端(耳朵,手脚)要温暖 8. 正常平衡饮食,注意均衡营养,不能偏食,不吃难以消化食物,少吃零食 9. 非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榨汁饮用 10. 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ml饮用水,促进代谢和排泄 11. 增加蛋白摄入,可以选择鸡蛋(可以蒸成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羹)、脱脂牛奶、无糖豆浆、蛋白粉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导 01 家里配备温度计,每天早晚各量体温1次,注意自己是否出现高热现象(大于38.5℃) 02 注意自己的症状(咳嗽、肌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是否有加重 03 如果病情加重(请参考上面的重症和危重症标准),请及时到定点医院救治 解除居家隔离指导 01 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精神恢复基本就是在好转。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得依靠医生,要以化验指标和症状是否彻底消失决定是否痊愈 02 目前定义连续2次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在可以检测病毒之前,尽可能延长隔离期以防万一,一般是2周 本实用指导参照2020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紧急指南, 和2018年6月1日发表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指南,从医学和患者居家实用角度给予以下指导,希望能够对当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且症状表现轻微者,有所帮助。 审核:湖北省医疗救治组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克 教授 策 划 / 王卫星 制 作 / 邹亚琴
王俊兴 2020-01-28阅读量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