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瘀斑 > 内容

瘀斑内容

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注意事项+皮...

病请描述:      首先,当我们自己在家打低分子肝素时,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比如在打针期间是不是出现鼻出血又或者牙龈出血情况。一旦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就要注意是不是有相关凝血障碍等问题,通常会到医院去检查血小板等,如果发现自身身体因素不能进行肝素治疗的,应该停止用药。      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注射方式是否正确,因为如果注射不正确容易造成皮下瘀斑,甚至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时需要我们不仅要按照正确的注射方式进行注射,出现淤青可以进行用土豆片敷盖淤青处,注意尽量不要在一个部位反复注射。      再次,过敏,低分子肝素尤其是依诺肝素的过敏率极少,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会有荨麻疹等过敏现象,此时就应该尽快的停止药物更换成其他的非生物制剂。      最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尽量不要和其他的药物一起使用,比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水杨酸类药,口服抗凝药,都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功能受到影响,建议最好分开使用,因这些药物可加重出血危险性。皮下注射步骤说明-高晓玲主任版[1]第一步:准备工具:酒精棉球、医用消毒棉签、利器盒;第二步:确认注射区域:选择以肚脐上5cm或下5cm,避开脐周1-2cm,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如果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可以用这种腹部皮下注射卡,进行定位注射位置。 第三步:用碘伏消毒注射部分,待干后,取开针帽再捏起肚皮垂直进针,缓慢注射(一般在10秒内完成)。第四步:注射后,静待10秒,待肝素全部吸收后再拔针,注意拔针速度要快,不要犹豫。第五步:拔针后看下一般无出血,则不需要按压。      注意:拔针后注意盖上针帽放入利器盒中,如果用带安全装置的依诺肝素钠,只要按一下助推器,会自动弹出针尖防护系统,再扔进废弃利器盒里,等疫情解封后再统一带到医院指定的医疗垃圾箱里统一处理。      打肝素有淤青是常见的问题,当局部出现淤青,可以在注射后次日用土豆片进行外敷,尽量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每天左右两边轮换注射。1.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副主任医师高晓玲科普视频点击此处,进入“抗凝专区”。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9794

“药&rdquo...

病请描述: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近年来,中医药为主、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国内KOA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成药因其使用方便、易于存储等优势,较传统中草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辨证不准确、超适应症应用,以及使用疗程、用药时机、用药剂量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国内对于中成药的规范使用指导建议较少。本文将以中成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为例,整理相关用药信息,仅供医疗工作者们参考阅读。  合理选定适应症及适用人群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以,使用中成药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用药。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适用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所致的KOA,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其中肝肾不足者多表现为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筋脉瘀滞者可见关节疼痛如刺或胀痛,休息后疼痛不得减,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晦暗,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2]中提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还可用于:气滞血瘀型(以骨骼、肌肉疼痛肿胀,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为主证)和肝肾亏虚型(以骨骼、肌肉疼痛时轻时重,劳倦后加重,气短自汗,面色少华为主证)的肌肉骨骼慢性疼痛。从适用人群角度来说,该药对无影像学改变,仅症状性KOA患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为主);伴有软骨损伤的轻中度KOA患者;以及软骨下骨髓水肿的患者适用。 了解药品功效与药理作用了解中成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可为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等巩固理论基础,对指导患者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由杜仲、白芍、续断、黄芪、枸杞子、牛膝、三七、鸡血藤、人参、当归、黄柏、威灵仙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帮助改善关节功能。传统药物作用:KOA属中医“膝痹”范畴,“膝痹”本质为虚证,尤其是肝肾亏虚,所以“膝痹”必然存在肝肾亏虚,这是膝痛的基础[3]。正气虚损,无力鼓动血行,血不养筋,且风寒湿邪易侵入,致使痹阻经筋、关节,筋骨脉络不通,气血瘀滞,进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阻或障碍,气血不通引发疼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药物组成中杜仲、牛膝、续断,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行脉、通络止痛;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人参、黄芪,补中益气;鸡血藤、三七,舒筋活血,消肿定痛。从病因病机出发,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KOA的目的。现代药理作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具有镇痛、消炎作用,对KOA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可有所改善。药理学相关研究表明[4],该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标协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特点,其所含成分中具有较强的抗炎药效。药物提取液可直接作用于软骨细胞,能改善其代谢障碍,治疗退行性病变;同时可作用于关节滑膜,能减轻滑膜炎,对血液微循环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治疗滑膜炎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5]。 按疗程用药的重要性正确合理的使用中成药,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增效。用药疗程不足或超剂量用药等都可能影响到疾病预后。 多项对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临床疗效的研究[6-7]显示,患者按照一次12g(1袋),一日3次的用量,通常在连续服用4周至1个月后作用效果明显。还有研究表示,患者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能够促进关节软骨及滑膜损伤的修复,从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5]。KOA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足疗程的用药以控制病情进展。若患者未按疗程用药,发生中途断服或短期用药后停服等情况,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购药不便的偏远地区中老年患者,很容易因路途远,往返就医花费多,不会使用线上诊疗软件等因素,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为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8]。临床医师可根据该规范中的具体要求,酌情开具长期处方,为患有KOA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关注药品安全性问题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需注意使用禁忌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不良反应: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后,偶见消化道反应(如胃脘不适等),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为减少消化道反应的发生,通常建议患者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使用注意:中成药说明书中禁忌症多不明确,但仍需注意以下提醒。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对孕妇禁用;对药品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如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前需了解有无药性冲突,谨慎用药;服用药物期间,建议患者尽量不食用海鲜及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意义中成药与西药,以及其他疗法的联用,为KOA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多疗法联用也在临床中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有研究显示[9],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KOA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可以降低机体 hs-CRP、COMP、IL-17、MMP-3、COX-2 水平,有着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能较大程度缓解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高手术疗效[5]。此外,还有研究证实针灸、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KOA 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0]。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KOA,疗效确切,用药安全[11]。联合用药提醒:针对复杂病情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时: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联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在考虑两者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后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同时应避免不良反应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结语当前西医治疗KOA多以消炎、镇痛等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发展,结合中医药疗法可为治疗KOA提供新思路,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成药因其自身优势在各治疗领域表现出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也急需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以期让中成药发挥出自身力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pixabay 参考文献:[1]《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5):522-533.[2]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J].骨科,2021,12(5):389-395.[3]余庆阳,黄巍.膝骨关节炎从痹论治的病因与证候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3):40-43.[4]陈紫军,霍晓乾,任越,舒展,张燕玲.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骨关节炎的抗炎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J/OL]. 中国中药杂志:1-9[2022-04-14].[5]肖磊,周至游,李全,等.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565-568.[6]黄小英,李晶,胡国庆,关伟南,邓德礼,王浩.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584-585.[7]王和鸣,葛继荣,殷海波,冯兴华,朱立国,张军,郭振江,罗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489-49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2021-08-10)[2022-04-1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08/e8fbc0fa4bb6450b8ed0a8e9055a5b5e.shtml[9]刘磊,张舒,周悦悦.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43-3346.[10]刘宝涛,耿鑫,安国俊.针灸与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22):92-93.[11]谢亚龙,尹纪光.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95+98.

微医药 2022-05-31阅读量1.3万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会不会导致...

病请描述: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了解一下 爱甲乐 2021-03-19 19:55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甲状腺外科   穿刺安全吗? 哪些情况下需要穿刺? 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穿刺? 穿刺前后需要了解的事? 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增多,在B超检查后,能有效协助医生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重任就落在另一项外科技术上,它就是甲状腺穿刺活检术。 当对结节良、恶性判断不清时,医生会考虑通过穿刺活检来取得证据。不仅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也能帮助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分为粗针和细针两种。 细针穿刺活检指的是医生使用细针,插到病变结节中以抽吸方式获得细胞或液体,而粗针穿刺活检则是获取较大量的组织细胞,最后都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得出结果。 因粗针的优点是获得组织量大,但对甲状腺正常组织的伤害也大,出血风险高,所以临床常用方法是细针穿刺后行细胞学检查。 医生可在触诊下进行,也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指南指出后者更安全、方便,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精确且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也是评估甲状腺良恶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 穿刺安全吗?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方式,多少会存在一定风险。 就拿输液举例,可能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和局部血肿、出血、感染等。 再者,由于甲状腺位置特殊,也可能造成周围的喉返神经麻痹、气管损伤等情况。 还有一种是存在扎取不到恶性组织的风险,取出的可能恰巧是良性组织。 这些都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因为有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加上B超引导的配合,使操作中对邻近器官及组织(气管、食管、血管等)清晰可辩别,造成损伤的几率极低,所以请不必过于担忧。 会不会导致肿瘤细胞扩散? 目前细针穿刺检查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穿刺活检导致肿瘤细胞转移是微乎其微,这是多年来全球数据统计的结果。 因为细针穿刺采取的是负压抽吸取材的原理,吸取的组织都藏在针芯中,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组织。至于本来结节是良性,穿刺后是否会变成恶性的担忧更是不必要。 所以你完全可以将对肿瘤细胞扩散的担忧暂搁脑后,及早发现与治疗疾病才是首要任务。 哪些情况下需要穿刺? 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根据结节大小、超声检查(US)特征等,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对于最大径为 0.5-1cm 的结节,有恶性的US特征,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甲状腺外侵犯时,可考虑行 FNA。 如结节直径>1cm,US 为中度风险的甲状腺病变,不能确认性质为良性时,应行 FNA。 直径>1cm 的 US 高风险结节和直径>2cm 的 US 中等风险结节,应进行 FNA。 对于 US 显示为低度风险的甲状腺病变,例如结节呈海绵样改变、囊性成分>50%等,只有结节直径≥2cm 或进行性增大,有高危病史或有甲状腺手术史或微创的射频消融治疗史,才进行 FNA。 如甲状腺结节靠近甲状腺包膜或邻近气管、有可疑的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存在甲状腺外侵犯、有甲状腺癌病史或家族史、有临床上怀疑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表现,例如声音嘶哑时,应行 FNA。 图片描述 注:如果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结节为恶性,无需进行穿刺。 穿刺前后需要了解的事? 为了穿刺安全,一般在穿刺术前,您需要先进行常规的血液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了解有无异常。 在血液结果正常情况下,你需要和医生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谈话内容包括穿刺必要性大致过程、可能存在风险等,同意后签字才能进行此操作。 穿刺时,需要穿低领衣服,平躺在治疗床上。为了充分暴露甲状腺,医生会用枕头垫高肩部,使颈部呈过伸位。女性朋友最好能避开月经期。 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全程需要你保持平稳呼吸,放松心情,做到不说话、不咳嗽、不吞咽口水,保持躺好的姿势不动,尽可能减少甲状腺移动,避免穿刺造成其他损伤。 医生会进行多方向穿刺,保证能取得足够标本。 触诊下穿刺 超声探头会放在能看到结节的最佳位置,然后另一手进行穿刺。 超声引导下穿刺 拔出穿刺针,抽吸过程结束后,医生将针筒内组织进行涂片,然后送往实验室检查一般1~3个工作日能出结果。 穿刺部位需要按压至少 15 分钟半小时,没有不适再离开医院。 针眼 24 小时内不沾水。 适当减少颈部活动,不做剧烈颈部左右旋转运动。 检查结束后 1 小时再吃东西,同时避免太烫的食物或水。 穿刺当天不喝酒、不熬夜。 少数患者穿刺后会有轻度疼痛,部分还可能从穿刺部位一直疼到耳朵后。这种情况一般 不需要处理,两三天可自愈。 如疼痛明显请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若出现声音改变或声音嘶哑,一般为暂时性,半年内可自行恢复。 如离院后疼痛加剧、颈部肿胀和瘀斑、呼吸困难、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则提示出血量多请迅速就医。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8945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了解一下

病请描述: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了解一下 爱甲乐 2021-03-19 19:55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甲状腺外科    穿刺安全吗? 哪些情况下需要穿刺? 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穿刺? 穿刺前后需要了解的事? 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增多,在B超检查后,能有效协助医生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重任就落在另一项外科技术上,它就是甲状腺穿刺活检术。 当对结节良、恶性判断不清时,医生会考虑通过穿刺活检来取得证据。不仅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也能帮助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分为粗针和细针两种。 细针穿刺活检指的是医生使用细针,插到病变结节中以抽吸方式获得细胞或液体,而粗针穿刺活检则是获取较大量的组织细胞,最后都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得出结果。 因粗针的优点是获得组织量大,但对甲状腺正常组织的伤害也大,出血风险高,所以临床常用方法是细针穿刺后行细胞学检查。 医生可在触诊下进行,也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指南指出后者更安全、方便,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精确且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也是评估甲状腺良恶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 穿刺安全吗?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方式,多少会存在一定风险。 就拿输液举例,可能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和局部血肿、出血、感染等。 再者,由于甲状腺位置特殊,也可能造成周围的喉返神经麻痹、气管损伤等情况。 还有一种是存在扎取不到恶性组织的风险,取出的可能恰巧是良性组织。 这些都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因为有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加上B超引导的配合,使操作中对邻近器官及组织(气管、食管、血管等)清晰可辩别,造成损伤的几率极低,所以请不必过于担忧。 会不会导致肿瘤细胞扩散? 目前细针穿刺检查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穿刺活检导致肿瘤细胞转移是微乎其微,这是多年来全球数据统计的结果。 因为细针穿刺采取的是负压抽吸取材的原理,吸取的组织都藏在针芯中,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组织。至于本来结节是良性,穿刺后是否会变成恶性的担忧更是不必要。 所以你完全可以将对肿瘤细胞扩散的担忧暂搁脑后,及早发现与治疗疾病才是首要任务。 哪些情况下需要穿刺? 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根据结节大小、超声检查(US)特征等,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对于最大径为 0.5-1cm 的结节,有恶性的US特征,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甲状腺外侵犯时,可考虑行 FNA。 如结节直径>1cm,US 为中度风险的甲状腺病变,不能确认性质为良性时,应行 FNA。 直径>1cm 的 US 高风险结节和直径>2cm 的 US 中等风险结节,应进行 FNA。 对于 US 显示为低度风险的甲状腺病变,例如结节呈海绵样改变、囊性成分>50%等,只有结节直径≥2cm 或进行性增大,有高危病史或有甲状腺手术史或微创的射频消融治疗史,才进行 FNA。 如甲状腺结节靠近甲状腺包膜或邻近气管、有可疑的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存在甲状腺外侵犯、有甲状腺癌病史或家族史、有临床上怀疑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表现,例如声音嘶哑时,应行 FNA。 注:如果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结节为恶性,无需进行穿刺。 穿刺前后需要了解的事? 为了穿刺安全,一般在穿刺术前,您需要先进行常规的血液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了解有无异常。 在血液结果正常情况下,你需要和医生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谈话内容包括穿刺必要性大致过程、可能存在风险等,同意后签字才能进行此操作。 穿刺时,需要穿低领衣服,平躺在治疗床上。为了充分暴露甲状腺,医生会用枕头垫高肩部,使颈部呈过伸位。女性朋友最好能避开月经期。 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全程需要你保持平稳呼吸,放松心情,做到不说话、不咳嗽、不吞咽口水,保持躺好的姿势不动,尽可能减少甲状腺移动,避免穿刺造成其他损伤。 医生会进行多方向穿刺,保证能取得足够标本。 触诊下穿刺 超声探头会放在能看到结节的最佳位置,然后另一手进行穿刺。 超声引导下穿刺 拔出穿刺针,抽吸过程结束后,医生将针筒内组织进行涂片,然后送往实验室检查一般1~3个工作日能出结果。 穿刺部位需要按压至少 15 分钟半小时,没有不适再离开医院。 针眼 24 小时内不沾水。 适当减少颈部活动,不做剧烈颈部左右旋转运动。 检查结束后 1 小时再吃东西,同时避免太烫的食物或水。 穿刺当天不喝酒、不熬夜。 少数患者穿刺后会有轻度疼痛,部分还可能从穿刺部位一直疼到耳朵后。这种情况一般 不需要处理,两三天可自愈。 如疼痛明显请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若出现声音改变或声音嘶哑,一般为暂时性,半年内可自行恢复。 如离院后疼痛加剧、颈部肿胀和瘀斑、呼吸困难、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则提示出血量多请迅速就医。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1.0万

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常见误区&m...

病请描述:虽然血管遍布全身、发病率很高,但我国血管外科并不像胃肠、骨科等学科为大众所熟悉,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多数医院血管外科的历史都在十年以内。我们在接诊全国各地患者中发现,医患双方对血管疾病都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前些年写过一个主动脉方面的问答,很受欢迎,早就想写写其他血管疾病,但工作实在繁忙,不知不觉就拖到现在。因为这些天疫情反复,不能离沪,这才有了动笔的机会。 误区65: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没有风险正解:微创介入手术确实大大减少了创伤和风险,但绝不代表没有风险。可能的手术并发症多种多样,发生几率有高有低,严重程度有轻有重。轻视手术风险或苛求没有风险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对于微创手术,我们还是要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分析手术适应证,认真防治并发症风险。 误区66:手术有风险,我很害怕,还是别做了正解:手术做不做,不是看胆大还是胆小,而是应该和医生一起分析手术的预期获益和可能风险,权衡利弊后做出合理决定。一方面,真要有需要,天下大雨也得出门,路上有车还得过马路。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杜绝过度治疗,避免非必要手术带来无谓的额外风险。 误区67:血管疾病全靠手术和药物治疗正解:应该只是部分或关键时刻依靠医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很多血管病都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抽烟熬夜垃圾食品造成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进而导致动脉堵塞动脉瘤等,治好后如果生活习惯不改变,血管损害会继续存在,反复发病。 误区68:微创手术很简单,不需要做太多准备正解:血管介入手术在射线下通过导丝导管等进行,不是直视下双手直接在术野操作,所以,计划外的事情可能会多一点,我们还是应该多做一些设备、人员、预案的准备,有时甚至要作好输血和中转传统手术的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误区69:术后都要按3月、6月、12月、每年的时间节点全面复查正解:手术后认真复查是对的,但所有病人都千篇一律的查也未必,可以根据实际病情作一定调整,尤其是年老体弱出门不便的。病情不稳定的也许要多查早查,稳定的手术非常牢靠的可以酌情推迟或减少复查次数。 误区70:浅静脉曲张手术可以一了百了,彻底断根正解:之所以发生浅静脉曲张,多数有深静脉狭窄受压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向上回流障碍的深层原因,静脉曲张相对来说是个表象,并非真正的病根儿。静脉曲张手术确实有效,但并没有彻底解决静脉回流功能不全的问题,所以,手术后还要通过一些手段帮助回流,减少复发机会。这一点,往往被医生所医患忽视。 误区71:静脉曲张手术就是把弯曲的静脉拉直正解:手术治疗弯弯曲曲的静脉曲张,病人思忖的手术原理往往是把静脉拉拉直继续使用。其实,这些弯曲静脉的血管壁已经被破坏,不光是表面看起来弯弯曲曲,内部结构也已不堪重负。因此,现有的手术方式不管是激光、射频、硬化剂,还是微创剥除,其目的都是除去或闭合浅静脉,而不是“拉直”。 误区72:静脉曲张手术后腿上会少根筋,血液没地方流正解:我们在站立时所看到弯曲的“筋”,其实是病变的静脉。这种静脉不仅没有了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反倒是起负作用,导致下肢淤血。而且,下肢静脉血管很多,即使是正常的大隐静脉也只占血流的10%左右。因此,曲张静脉去除后不仅不会使血液“无处回流”,反而使得血流更加顺畅,下肢更加轻松。 误区73:静脉曲张的鼓包是“血包”,扎针放血就能治好正解:静脉曲张导致下肢皮下的鼓包,里面的确是血液。但这是流动的血液,并不是静止的“血包”。因此,放血根本治不好,血液会源源不断的流过来。就像老化的橡皮水管鼓了一串包,光把这些个鼓包扎破是没有用的,破口止血后鼓包依旧。 误区74:静脉曲张可以通过涂药膏等保守治疗治好正解: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血管的退行性变化,简单可理解为静脉的“老化”。让“老化”的血管重新恢复“年轻”在目前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其产生危害的时候通过手术的方式去除。保守治疗很重要,但穿弹力袜、服用静脉活性药、改变生活习惯等只能减慢静脉“老化”的速度,却无法使静脉缩回去恢复正常。 误区75:腿上有红血丝,就是静脉曲张了,需要立即治疗正解:腿上的红血丝是微小的静脉扩张造成的。原因有两类,一种是静脉曲张早期,我们在临床上称为C1期,也叫毛细血管扩张;另一种常见于女性,和雌激素有关。这种红血丝的主要的问题是影响美观,并没有特别的危害,可以不处理。如果需要治疗可以通过硬化剂或者激光的方式予以去除。 误区76:静脉曲张没症状就不用手术正解:静脉曲张多种多样,有人曲张很轻但肿胀和淤积性皮炎等症状很重,有人却静脉曲张很粗大但没什么不舒服。对于后者,我主张还是要适时手术,因为曲张静脉团块中血流非常淤滞,血液容易凝结形成血栓,导致红肿硬结疼痛等问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误区77: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有很多方式,我要选最好的一种正解:手术是通过剥除、结扎、热损伤、炎症反应等机理来破坏和闭合曲张的静脉,具体方法有点状剥除、激光、射频、泡沫硬化剂、旋切等。常有病人想和我极致探讨哪种方法最好,这让我很无奈,因为本无“最好”。对于不同部位和形态的曲张静脉,我们会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病人选好信任的医生后,太专业的事情就放心交给专业人办吧。 误区78:下肢静脉性肿胀和淤积性皮炎治好后就可以停药了正解:一些口服药和外用药对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但很多病人本着“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在病情好转后就擅自停药了,甚至把抬高下肢也忘了,结果很快复发。严格意义上说,人只要直立活动,下肢静脉回流功能不全就存在,除非天天卧床不起(此时不吃任何药,这个病也会自然好起来)。 误区79:静脉回流不好的病人都应该做静脉曲张手术正解:有些病人腿肿脚黑很厉害,但并无明显的浅静脉曲张,他们可能是因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症状的。静脉瓣膜是个“单向阀”,血向上可以流过,向下流就会被兜住,如果这个阀门坏了,就兜不住因为重力作用向下的血液,导致发病。对这些病人,硬要去处理他并未扩张的浅静脉,纯属南辕北辙。 误区80:住院化疗、保胎分娩、外伤骨折都应卧床静养正解:遇到过非常多化疗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肿瘤病人,也经常见到刚生完宝宝就不得不断奶治疗血栓的妈妈。之所以他们容易发生血栓,就在于手术、外伤、分娩、肿瘤等情况时本已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而我们的传统往往强调病人要卧床静养,这就增加了血栓的另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血液瘀滞。所以,卧床时也应适当活动腿脚。 误区81: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就很可能发生肺栓塞致死正解:多数情况下没那么可怕,发生血栓脱落和肺栓塞的毕竟是少数。真正的肺栓塞,心肺的症状经常早于下肢的症状。如果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时并无肺栓塞表现,而且很快开始抗凝治疗,那么再发生肺栓塞的机会就很小。另外,人的左侧髂静脉多有受压狭窄,故左下肢血栓向上脱落的可能更低。 误区82: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要赶快放滤网正解:滤器是放在下腔静脉里预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救治了很多病人,但是,滤器在我国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很多没有肺栓塞风险的病人也植入了滤器,甚至因未及时取出导致了更严重的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还是要审慎评估,该放的也应尽量取出。 误区83:血栓形成超过一周就无法溶栓了正解:以前全身给药进行溶栓,效率低,只有新鲜血栓比较好溶,但这种教科书上的说法早就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缓慢而持续地直接注入血栓中,很多亚急性和陈旧血栓也能溶掉,剩下的机化血栓则通过支架等技术恢复通畅。 误区84: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高的人主要靠药物预防正解:对于肿瘤患者、瘫痪病人、外伤伤员、孕产妇等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抗凝药物当然有用,但更首要和更基本的是通过物理方法,如避免卧床不动和久站久坐、适当抬高下肢、活动肢体和肌肉按摩等,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只要下肢不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不用抗凝药物血液也能顺畅流动,不容易发生瘀滞凝结形成血栓。 误区85:静脉回流不好下肢肿胀应该尽量少走路正解:静脉回流不好确实应该多抬高下肢促进回流,但不等于要尽量少走路。站立或静坐时,静脉处于“松弛”状态,血液容易下坠淤积;而行走时腿部肌肉收缩形成“肌泵”,会不停挤压血液向上回流。所以,很多人会发现,久坐容易腿肿,起来走走反而消肿了。 误区86:腿肿都应该做深静脉造影正解:该检查主要是用来了解下肢深静脉有无局段狭窄闭塞需要介入干预的,虽然它很安全,但毕竟属于有创检查,医生应该只对怀疑狭窄闭塞的病人开具,非必要的病人就不要做了,更不能作为海选或充数的工具。比如,淋巴水肿、原发性水肿、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折腾这个检查实属劳民伤财。医生还是应该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过多的辅助检查。 误区87:只要发现髂静脉狭窄,就一定要放支架正解:由于生理结构,多数人左髂静脉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通过造影或CT可以发现,但并不是个个都要放支架的。只有那些重度狭窄、出现盆腔侧支静脉,而且有明显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人才需要支架恢复髂静脉的正常回流。如果两条腿肿胀程度差不多,而髂静脉只有左侧有点窄,那做了支架也没什么效果。 误区88:有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手术病人应首选滤器预防肺栓塞正解:手术病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但不等于必然发生。腔静脉滤器只能避免血栓上移造成肺栓塞,而不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脱落,甚至可能诱发下腔静脉的血栓闭塞。因此,手术病人应该科学预防血栓形成,而绝不能通过常规植入滤器去预防概率很小的肺栓塞。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国内滤器滥用的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仍时有耳闻。 误区89:手术后下肢肿胀肯定是静脉血栓了正解:手术后确实容易导致静脉血栓,但并非手术后腿肿的病人都是血栓。做手术,尤其是下肢和盆腔手术后,发生腿肿还是常有的,这可能和手术创伤导致软组织水肿、腿部活动少导致静脉淤血、营养不佳导致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随着全身情况改善,腿肿能逐渐恢复。 误区90:彩超说有或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肯定错不了正解:不一定。这些年,医生们对静脉血栓越来越重视,但还存在过度依赖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的问题。彩超观察小腹里的髂静脉往往看不清,而对于小腿肌肉静脉丛则容易误报血栓,所以,我们不能只依赖彩超,还应该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以及D二聚体等血检验来综合判定有无血栓及其发生部位。 误区91:用了抗凝药且症状缓解,血栓肯定溶掉了正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抗凝后,症状可有一定缓解,但复查彩超却发现血栓依然如故。这其实很正常,抗凝药无法迅速消除主干静脉的血栓,症状之所以缓解是因为侧枝循环开放,或者血栓边出现了一丝缝隙。依靠抗凝药物使主干血栓消除需要经年累月,甚至无法再通永久闭塞。 误区92:D二聚体高就一定是血栓正解:D二聚体是纤溶亢进形成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发生严重血栓时,D二聚体会显著升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D二聚体正常,就可以完全排除血栓的可能。但是,D二聚体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血栓,还可能是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比如手术、外伤、肿瘤、怀孕、心梗、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导致D二聚体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一般幅度很小。 误区93:华法林很容易引起大出血,还是吃新型抗凝药好正解:华法林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药,抗凝效果可靠,价格低廉。有医生说它容易导致大出血,其实是没有做好用药指导工作。通过国际标准比值的监测,可以很好的调整华法林用量,既达到抗凝效果,又避免出血。现在还有居家自测的仪器,准确而方便。这些年出现了几种新型口服抗凝药,优点主要是不用查血,但也会遇到效果不好或出血的病人,加之价格太贵,所以我很少用,除非是只需短时间抗凝的病人。 误区94:吃华法林要很严格地安排食物品种正解:食物中的维生素 K是促进凝血的,和华法林的作用相对抗。食物中的维生素K含量各不相同,对华法林抗凝效果有不同影响。但是,我们的食品千百种,不可能去搞明白记清楚含量多少该吃几两的,所以,我的意见就是尽量杂食,维持饮食相对平衡,不要今天全部蔬菜水果,明天又都大鱼大肉,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误区95:身体再不舒服,华法林也要照常吃正解:生病时,凝血系统可能会有变化,用药也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作用,因此必要时需要调整华法林剂量。尤其容易忽视的是,生病时往往进食减少甚至不吃,维生素K摄入就不足了,这时如果还是照常吃华法林,可能导致国际标准比值飙升。 误区96:房颤患者可以用阿司匹林或波立维预防动脉栓塞正解:这种情况不少见,我遇到过很多不该发生的动脉栓塞,脑肾肠腿等等。询问平时为什么不抗凝,病人都回答医生说华法林风险大,吃阿司匹林或波立维就够了。其实,抗血小板药物对房颤的血栓基本无用,必须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才行,其中,我首推华法林。 误区97:吃贵的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就能疏通血管避免开刀正解:少数血栓性疾病,通过药物治疗和血栓机化,会有一定的“疏通”效果,但这与药物价格无关。临床上有些药因为新上市要回收研发成本,非常昂贵,但并非不可替代,更没有吃药打通血管的神力。大家不要迷信贵的就是好的,更不要被某些市场宣传行为的忽悠。 误区98: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按说明书和凝血指标吃就行正解:吃药没那么简单,人体对药物敏感性和副反应各异,剂量需个体化,要注意吃药后的身体反应。有些药物可以参考凝血指标进行调整,但也非绝对,有时指标显示抗凝力度还不够,却已经出现了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就说明药物剂量偏大了。 作者:冯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兼血管外科主任。 门诊:北院(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周一上午特需,周三上午专家。南院(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周二上午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主动脉夹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胸主动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原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主动脉微创治疗负责人 *首届“国之名医”称号获得者 *上海市主动脉疾病数据库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国际血管外科协会委员Full Member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血透通路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 *东方航空空中首席医疗专家

冯睿 2021-10-26阅读量9643

阿司匹林天天用,这几个问题您...

病请描述:一、为什么建议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最佳。超过上述剂量后随剂量增加,其抗血小板作用并未增加,但不良反应反而增加,而剂量过小时疗效不确定。二、阿司匹林何时服用最好,早上还是晚上?目前没有定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续性的,可固定在早上或晚上服用均可。三、餐后还是空腹服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阿司匹林为肠溶制剂,外层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在饭中或饭后服,肠溶阿司匹林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因此,肠溶制剂应餐前服用。四、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安全吗?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使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降低15%,心肌梗死相对风险降低36%,颅内出血并没有增加。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注意在血压控制稳定(<150/90mmHg)后开始应用,以避免颅内出血风险增加。五、哪些患者易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高危人群包括:既往有消化道疾病病史(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并发症史);年龄>65岁;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同时服用其他抗凝剂或NSAIDs;返流性食管疾病;存在其它严重疾病等。此外,还有HP感染、烟酒史等。六、发生皮肤瘀斑如何处理?如出现皮肤瘀斑,首先判断严重程度,轻者可严密观察,重者应该寻找原因。如有合并出血性疾病,测定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力,若无明显异常,可严密观察皮肤出血情况和基础上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或酌情减量;若出现血小板减少,考虑停用阿司匹林。同时注意有无其它脏器出血倾向,进行尿、便潜血测定等。七、使用阿司匹林发生消化道出血时急性期如何处理?何时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包括:酌情减量或停用阿司匹林,需权衡利弊多学科协商;静脉应用大剂量PPI;如有条件可采用内镜止血。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输注新鲜血小板。如患者血栓风险不高,应暂停抗血小板治疗,直到无再出血迹象。如出血轻微,可不中断治疗进行适当局部处理,如局部处理可使用出血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应尽早重启阿司匹林治疗,尤其是心血管高危人群。通常在溃疡治愈后8周可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对高危人群,建议在内镜下止血和/或积极使用PPI后尽早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溃疡出血复发的可能。如果在3-7天内临床判断没有发生再出血(无呕血和黑便,便潜血阴性),可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八、使用阿司匹林发生牙龄出血和痔出血如何处理?出血轻微,可不中断治疗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局部处理。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痔出血者应暂停阿司匹林,积极处理原发病。九、阿司匹林会加重痛风吗?阿司匹林(<2g/d)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低剂量阿司匹林(≤325mg/d)使用可增加痛风复发风险。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首先针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阿司匹林并非禁忌,但应该监测尿酸水平。 --节选自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12):908-917.

文志勇 2021-05-20阅读量9067

慢阻肺的并发症骨质疏松及防治...

病请描述:        对于慢阻肺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的防治对策,建议如下:        1、对骨质疏松的专病治疗,可以挂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诊治。            2、对于慢阻肺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精准化治疗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长期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因此精准化使用激素获得治疗慢阻肺患者的获益最大化非常重要。         ICS通过发挥其抗感染作用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ICS的使用如何更加精准,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ICS的治疗达到最大的临床获益,之前还没有更好的临床推荐。GOLD2020对此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对于有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病史、中度慢阻肺急性加重≥2次/年(均在适当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300/μl,具有哮喘病史或者合并哮喘的患者,强烈支持在慢阻肺的初始治疗中包含ICS,对于每年1次中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外周血EOS在100~300/μl的患者,可考虑使用ICS。注意,如果患者有反复的肺炎,外周血EOS<100/μl,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史,则反对使用ICS。既往的研究报道使用ICS可能会增加慢阻肺患者的肺炎发生率,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         GOLD2020首次对ICS的使用与否提出了临床推荐,为慢阻肺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建议。鉴于中国慢阻肺患者人群既往多有不规则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而影响外周血常规结果,临床见到急性加重频繁具有严重气道炎症特征的患者EOS并不高。因此,中国患者可以尝试以100/μl为使用ICS的界值,更精确的中国慢阻肺患者EOS临界值还在探索研究中。         近年的研究强调了COPD患者基线(EOS)计数与ICS降低急性加重频率之间的关系。IMPACT试验显示,与双重疗法相比,每日1次单吸入三联疗法显著减少了急性加重。2019年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报道了IMPACT研究的事后分析,探索血液EOS计数和吸烟状况对ICS治疗反应的影响。该分析通过多种建模方式,发现与不含ICS的双支扩剂组(乌美澳铵维兰特罗)相比,含ICS方案(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频率的获益幅度与血液EOS计数成正比。血EOS计数少于90/μl时,三联疗法与双支扩剂之间中重度急性加重率比为0.88(95%CI0.74~1.04);血EOS计数>310/μl时,该率比为0.56(95%Cl0.47~0.66);在这2种EOS水平,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的相应率比分别为1.09(95%Cl0.91~1.29)和0.56(95%CI0.47~0.66)。不同水平的血EOS,三联疗法与双支扩剂组在FEV,、TDI和SGRQ总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类似。吸烟状态改变了EOS计数与疗效(包括中重度急性加重,TDI和FEV,)之间的关系,在任何EOS水平,既往吸烟者对ICS的治疗反应都比正在吸烟者更敏感。这表明,对于有急性加重病史的COPD患者,血液EOS计数和吸烟状况有潜力在临床实践中优化ICS的使用。        近年来的研究关注到EOS计数在慢阻肺治疗中的潜在标志物价值,可用于指导患者是否使用ICS治疗,然而目前关于EOS在慢阻肺中的指导地位仍有争论。         GOLD2020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一般而言,ICS对于外周血EOS<100/μl的慢阻肺患者可能效果欠佳,对于外周血EOS>300/μl的慢阻肺患者可能效果较好,这2个阈值可初步预测患者是否会从ICS的治疗中获得临床获益。同时GOLD2020也指出,将外周血EOS计数用于预测ICS时还需要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相结合,比如既往的急性加重病史。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吸姻、人种、地域等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EOS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指导作用,GOLD2020总结了来自丹麦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周血EOS较低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较差,嗜酸性粒细胞指导的治疗有助于减少系统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持续时间。目前的研究关于外周血EOS计数与ICS疗效的关系仍存在不同的结果,ICS用于慢阻肺患者一定要进行个体化评估,进行个体化治疗。                3、中医药脏腑辩证综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名为喘病、肺胀,中医认为因气根于肾,主于肺,慢阻肺患者年老体虚,下元虚惫,加之喘咳日久,积年不愈,必伤肺气,反复发作,由肺及肾,必致肺肾俱虚。肺不主气而气滞,肾不纳气而气逆,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肺肾之气不能交相贯通,以致清气难人,浊气难出,滞于胸中,壅埋于肺而成肺胀。长期患病,肺肾气虚,症状见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等等。慢阻肺疾病过程中会表现多种证型。         慢阻肺患者在长期患病过程中常常会表现为骨质疏松的中医临证表现。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气”密切相关,“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主要有以下四种骨质疏松的中医证型:       (1)肾虚证,肾虚又分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患者主要有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舌胖嫩,边有齿印,脉沉迟或无力等等;       (2)肝肾阴虚证,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3)脾肾两虚证,患者常表现为腰髋冷痛、腰膝酸软、弯腰驼背、畏寒喜暖、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或沉迟;       (4)血瘀气滞证,患者表现为骨节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弦。         此外,还有一些人会伴有痰湿比较重,苔黄腻等等。         临床上常用人参、黄芪、茯苓、甘草补益肺脾之气;蛤蚧、五味子、熟地黄、紫河车、补骨脂、煅磁石补肺纳肾;龟胶、鹿角胶、狗脊、杜仲、牛膝、锁阳、狗骨、威灵仙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厚朴、陈皮行气消痰,降逆平喘。还可加桃仁、川芎、水蛭活血化瘀。若有寒,怕冷,舌质淡,加桂枝、细辛温阳散寒。兼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知母养阴清热等等。这些治疗用药对慢阻肺有明确治疗效果,对防治骨质疏松也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王智刚 2021-03-20阅读量1.1万

前列腺癌术后不能勃起能治好吗...

病请描述:        阴茎康复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Montorsi提出,通过对阴茎进行刺激及充血,有助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欧洲泌尿外科指南(EAU)指南推荐前列腺癌术后早期进行阴茎康复。我中心每年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1000例以上,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接受阴茎康复治疗,部分患者可成功进行性生活,以下为本中心通过阴茎康复成功恢复性生活3例患者,现予以分享。通过药物及负压泵成功恢复患者性功能病例1        患者,男性,47岁,PSA升高至5.19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穿刺12针中1针阳性,鉴于患者年龄较轻,术后有性生活欲望,遂进行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6分,前列腺癌细胞局限于前列腺内,瘤荷<1%。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后进行阴茎康复训练,通过小剂量希爱力口服加负压泵阴茎负压训练。术后1月,患者可以自然勃起,但是仍需要负压泵辅助勃起;术后3月余,患者能够自然勃起,勃起维持时间较前明显延长;术后8月,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性生活,勃起时间及阴茎硬度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述评:PDE5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术后ED中的应用        根据EAU指南,对于前列腺癌术后ED患者,PDE5抑制剂是一线治疗方案,常用口服治疗方案包括他达那非(希爱力)及西地那非(万艾可)。PDE5抑制剂能够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引起阴茎血供增加,进而促进阴茎勃起。前列腺癌术后的ED患者对于PDE5抑制剂反应较正常人偏弱,患者年龄以及保留性神经与否对于前列腺癌术后性功能保留至关重要。对于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患者,对于PDE5抑制剂的反应率介于35%-75%,而未保留性神经患者,PDE5抑制剂反应率介于0-15%。早期每日应用PDE5抑制剂能够更好的保护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助于保留性神经患者术后阴茎自发勃起。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阴茎缩短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DE5抑制剂能否有助于阴茎长度恢复?国外一项研究评估前列腺癌术后阴茎长度变化,以及那些因素能够影响阴茎长度的改变,结果发现术前更高的勃起功能IIEF评分,以及持续应用PDE5抑制剂是患者阴茎长度恢复与否的重要因素,术后持续服用PDE5抑制剂也有助于预防阴茎萎缩。        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会引起患者性欲低下,性活动下降或丧失。对于这样的患者,日常服用PDE5抑制剂有助于夜间勃起功能的保留,更好维持阴茎血供,保护患者性功能,在内分泌治疗结束后患者性功能恢复会更快。另外,对于放疗患者, PDE5抑制剂治疗也有助于患者性功能恢复。Zelefsky等对接受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阴茎康复后发现,每日服用PDE5抑制剂,在放疗结束后患者性功能恢复更快。通过药物及负压泵成功恢复性功能病例2        患者,男性,67岁,PSA升高至12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癌,GS评分6分,前列腺穿刺12针中2针阳性,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7分,右精囊腺受侵犯。该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PSA控制良好。停止内分泌治疗后,患者有意愿进行性生活,但无法自主勃起,遂进行阴茎康复训练。通过反复使用阴茎负压泵,掌握负压泵及紧缩环使用技巧后,患者成功进行性生活,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满意。述评:VED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机制        真空负压勃起装置(VED)于1982年获FDA批准,并逐渐在临床上得以应用。VED通过将真空筒套于阴茎上,按动真空泵使其产生负压吸引,阴茎胀大并逐渐达到勃起状态后,将缩窄环套于阴茎根部,从而阻断静脉的回流,维持勃起状态。VED的治疗机制:①负压:通过多次的负压吸引使阴茎海绵体充盈,提高氧分压,恢复“自身充氧”,恢复阴茎海绵体白膜的弹性;②心理:治疗中目睹阴茎的充分勃起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起到良好的生物反馈治疗效果;③软组织扩张:通过机械牵拉的方法达到刺激组织生长,反复的负压吸引通过软组织扩张效应可使阴茎长度及周径得到一定增长。        目前较多研究报道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使用VED能够有效促进阴茎勃起功能,有效率在84%-95%之间,夫妻关系以及男性自尊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及配偶满意度在80%以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被EAU指南推荐为前列腺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治疗选择。国外有研究评估109例患者前列腺癌术后VED的早期应用价值,一组在前列腺癌术后1月开始应用VED,至少每周两次,第二组为对照组,没有接受过治疗,结果发现VED治疗组更高比例的患者可以进行性生活。在阴茎长度恢复上,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术后应用VED在促进患者性功能恢复的同时,也有助于阴茎长度的维持;早期进行VED治疗(术后1月开始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月及术后6月国际勃起功能IIEF评分较VED治疗较晚组(术后6月开始治疗)更高,阴茎萎缩的比例也更低。        少数患者在开始使用VED时,会出现阴茎水肿,疼痛和不适,个别患者阴茎会有瘀斑。大多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VED使用方法不熟悉或张力环的选择不当有关。另外,紧缩环束缚阴茎根部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可能会引起阴茎皮肤坏死。尽管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勃起功能较术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大多数患者在应用VED后能够进行性生活,是性生活频率不高,不想接受药物及手术治疗患者较好的治疗选择。通过阴茎假体成功恢复性功能病例3        患者,男性,55岁,PSA升高至5.24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7分,12针穿刺中5针阳性,该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7分。该患者术后PSA控制良好,开始进行阴茎康复训练。患者在口服希爱力及应用负压泵后阴茎勃起较前好转,可以进行性生活,但患者及配偶对此仍不满意。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接受阴茎假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6周,患者自主进行性生活,患者及其家属均表示性生活满意度较前均明显升高。述评:阴茎假体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现在阴茎假体的一般有三种:硬性,半硬性和可膨胀性阴茎假体。当药物、心理疗法或海绵体注射药物、负压疗法等治疗无效时,阴茎海绵体植入可膨胀支撑体成为最后的选择,被病人或医生称为“植入自信”、“植入幸福”的手术。阴茎假体植入手术能够显著恢复阴茎硬度,提高勃起功能(患者满意度92-100%,配偶满意度91-95%),被EAU指南推荐为其他治疗方法不佳勃起功能障碍的终极治疗手段。        有研究对54例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予以分析,一组接受PDE5抑制剂,另一组接受PDE5抑制剂+阴茎假体植入术,经过2年随访,阴茎假体植入组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更佳。一项研究随访71例接受阴茎假体植入患者,97%的患者表示阴茎假体植入术效果更佳。患者生理性适应阴茎假体大约需要6个月,这些患者会随着性欲提高,性满意度随之升高,悲伤、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下降。        阴茎假体植入术常见并发症为机械故障以及感染,但随着外科技术以及器械的进步,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低。术中及术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使得感染发生率低至2-3%,应用抗生素涂层的阴茎假体,感染发生率可低至1-2%。对于阴茎假体植入术患者而言,高危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糖尿病,脊髓受损,当发生感染时,需要移除阴茎假体,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阴茎康复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对于前列腺根治性治疗所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应用阴茎负压泵及PDE5抑制剂基础上,对于效果仍欠佳的患者选择阴茎假体植入术,接受治疗的患者对于性生活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包括阴茎假体植入术在内的阴茎康复综合治疗已成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的优势与领先技术。

叶定伟 2020-06-13阅读量1.1万

尿道损伤

病请描述:尿道损伤是指由于尿道内外暴力导致的尿道挫伤、破裂或断裂的状态。主要临床症状有尿道口滴血、血尿、尿痛、排尿困难、血肿或腹部包块等,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形成尿道狭窄,甚至尿道闭锁。 1.病因 本病主要由骨盆骨折或骑跨伤所致 2.典型症状 (1)前尿道损伤尿道滴血及血尿为前尿道损伤最常见症状。受损伤处局部有疼痛及压痛,排尿时疼痛加重向阴茎头及会阴部放射。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血肿、瘀斑、尿外渗等。前尿道损伤一般不出现休克,但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或尿道口滴血和血尿重而时间长者也应密切注意有无休克发生。 (2)后尿道损伤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损伤常合并其他内脏损伤,一般较严重可导致大量出血,引起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尿道滴血及血尿为后尿道损伤最常见症状,多表现为尿初及终末血尿或小便终末滴血。后尿道损伤疼痛可放射至肛门周围、耻骨区及下腹部。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血肿、瘀斑、尿外渗等。尿外渗未及时处理或继发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化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全身感染,局部坏死后可能出现尿瘘。 3.诊断依据 (1)有骨盆骨折或骑跨伤等外伤史。 (2)有尿道口滴血、血尿、尿痛、排尿困难、血肿、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 (3)尿道造影:怀疑前尿道损伤时逆行尿道造影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可清晰和确切地显示尿道损伤的部位、程度、长度和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尿道断裂时行尿道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渗,尿道挫伤则无外渗征象。 (4)直肠指检:后尿道损伤时行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位置升高,有浮动感。指套有血迹或有血性液体溢出,提示直肠有损伤或膀胱尿道直肠间有贯通伤。骨折导致耻骨或坐骨支移位,有时直肠指诊时可触及。 (5)膀胱尿道镜检查:是诊断尿道损伤最直观的方法。 4.治疗 压迫止血、抗休克、防治感染,预防并发症。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1)前尿道损伤前尿道轻微挫伤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后尿道挫伤症状轻微时仅需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2)手术治疗 1)前尿道裂伤可插入导尿管引流,如导尿失败,应即行经会阴尿道修补,严重者应施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前尿道断裂应即时施行经会阴尿道修补术或断端吻合术,严重者可做膀胱造瘘术。也有经会阴切口清除血肿,再做尿道断端吻合术,但必须慎重而仔细地止血。 2)后尿道挫伤试插导管失败可行单纯耻骨上膀胱造瘘;后尿道裂伤试插导尿管成功者留置2~4周,不能插入导尿管者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后尿道断裂根据情况可行急诊开放性吻合手术、膀胱造瘘、窥视下尿道内会师术进行治疗。 (3)其他治疗 1)前尿道损伤尿道球海绵体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应立即压迫会阴部止血,采取抗休克措施。出血多者局部加压与冷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保留导管。 2)后尿道挫伤出血较多时,局部加压与冷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保留尿管。

吴玉伟 2020-04-23阅读量1.0万

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口服药物&m...

病请描述:近期经常有患者询问一种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口服药物——戊聚糖多硫酸钠(爱必罗),在这里就此药向大家做个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商标注册名字是:ELMIRON,中文翻译爱泌罗。通用名,或者,仿制药名字,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capsule,中文翻译: 戊糖多硫酸钠胶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张鹏只要是同一个商品名字,ELMIRON,从不同国家采购的,应该都是出自一家,授权转让的。如果买到的是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capsule,戊糖多硫酸钠胶囊,就是仿制的,和爱泌罗不是一个来源的。  爱泌罗胶囊 ELMIRON®-100MG 戊糖多硫酸钠胶囊(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2018年5月修订的美国FDA药品说明书翻译  【性状】戊糖多硫酸钠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是一种半合成的肝素类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衍生物,化学性质和结构式类似于糖胺聚糖。它是一种白色无味粉末,轻微吸湿,在pH6时溶于水至50%。它的分子量为4000到6000道尔顿,化学结构式如下:ELMIRON®(爱泌罗)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硬明胶胶囊,含100mg 戊糖多硫酸钠、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口服给药。 【临床药理学】一般戊糖多硫酸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类肝素化合物。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戊糖多硫酸钠在间质性膀胱炎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药代动力学吸收: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健康女性志愿者在禁食条件下只口服300mg或450mg剂量的含放射性标记物的戊糖多硫酸钠,在给药后的中位数为2小时(0.6~120小时)的范围内,观察到血浆放射性水平的最大值。基于尿排泄的放射性,平均约6%的放射性标记口服剂量的戊糖多硫酸钠被吸收并达到全身循环。 食物影响:在临床试验中,ELMIRON®(爱泌罗)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用水给药;食物对戊糖多硫酸钠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 代谢:戊糖多硫酸钠吸收的一部分在肝脏和脾脏部分,在肾脏有部分产生大量代谢物。脱硫和解聚都可以通过连续加药达到饱和。 排泄:健康受试者组口服300或450 mg剂量的含放射性标记物的戊糖多硫酸钠后,血浆放射性分别下降,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7h和20h。口服戊糖多硫酸钠(300mg组平均84%,450mg组平均58%)的很大一部分原形药物会排出粪便。平均6%的口服剂量通过尿液排出,主要是作为脱硫和解聚的代谢物。只有一小部分给药剂量(平均0.14%)在尿液中恢复为完整药物。  药效动力学戊糖多硫酸钠在患者中发挥药效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初步的临床模型中,戊糖多硫酸钠粘附在膀胱壁的粘膜上。该药物可以作为缓冲液来控制细胞的通透性,避免尿液中的刺激性溶质到达细胞。 【临床试验】以两项临床试验来评估ELMIRON®对(IC)患者疼痛缓解的疗效。根据膀胱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结果,所有患者符合NIH对慢性间质性膀胱炎的定义。在一个单盲、随机、安慰剂的对照研究中,评估了151名患者(145名女性,5名男性,1名性别未知),平均年龄44岁(18岁至81岁)。大约相等数量的患者接受为期三个月一天三次的安慰剂或ELMLIN®100mg。膀胱疼痛的临床改善是基于患者自身的评估。在这项研究中,28/74(38%)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的患者膀胱疼痛评分改善超过50%(p=0.005)。 第二个临床试验中是为医生使用的研究,是一个对2499名每天服用ELMIRON®300mg的患者所做的前瞻性设计,且试验完成后分析的临床试验。在2499例患者中,女性2220例,男性254例,不明性别25例。患者平均年龄47岁,60岁以上占23%。经过3个月,1307名(52%)患者退出试验或不符合分析条件,总体而言,有1192名(48%)患者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3个月;892名(36%)患者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6个月;598名(24%)患者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1年。 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非盲评估,比较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整体变化和“疼痛/不适”分数的差异。在治疗前,“疼痛/不适”分数的比例在最初2499名患者中,严重或无法忍受占60%,中度占33%,轻度或无占7%。患者疼痛改善程度见表1。在3个月时,722/2499(29%)最初参与研究的患者在疼痛分数改善有1或2等级的进步。到6个月,在892名继续服用ELMIRON®的患者中,有额外的116/2499(5%)患者的疼痛分数有所改善。6个月后,首次出现疼痛解除的患者所占百分比低于最初参与研究的患者的1.5%(见表2)。【适应症】ELMIRON®用于缓解因间质性膀胱炎引起的膀胱疼痛或相关不适。 【禁忌症】ELMIRON®禁止用于已知对此药物、化学结构相关的化合物或辅料过敏的患者。 【注意事项】一般事项ELMIRON®是一种微弱的抗凝血剂(相当于肝素活性的1/15)。每日剂量为300mg(n=128)时,6.3%的患者出现直肠出血的不良事件。曾有瘀血、流鼻血和牙龈出血的出血性并发症产生(见“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接受侵入性手术治疗过程中,或有潜在凝血障碍或其他出血性风险增加时,(例如:使用香豆素抗凝剂、肝素、t-PA、链激酶、大剂量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应评估出血情况。患有动脉瘤、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胃肠道溃疡、息肉或憩室等疾病的患者,在开始ELMIRON®(爱泌罗)治疗前应谨慎评估。 经由皮下、舌下或肌肉注射的类似产品(最初不是由肝脏代谢)与具有血栓和出血症状的迟发性免疫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在有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病史的患者中使用ELMIRON®(爱泌罗)时应谨慎。 脱发与戊糖多硫酸钠和肝素产品有关。在ELMIRON®(爱泌罗)的临床试验中,脱发开始于治疗的前4周。报告的脱发病例中97%为斑秃,仅限于头皮上的一个区域。 肝功能不全ELMIRON®尚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研究。因为有研究表明肝脏有助于ELMIRON®(爱泌罗)的消除,肝脏损伤可能会对ELMIRON®(爱泌罗)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在这种患者群体中使用ELMIRON®(爱泌罗)时应谨慎。 1.2%的患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会轻微升高(<2.5倍正常值)。这种增加通常出现在ELMIRON®治疗开始后3至12个月,与黄疸或其他临床症状或体征无关。这些异常通常是暂时的,可能基本上保持不变,或者很少随着继续使用而进展。PTT和PT升高(两者均<1%)或血小板减少(0.2%)。 患者信息病人应按规定的剂量服药,但不得超过规定的次数。应提醒患者ELMIRON®具有弱抗凝作用。这种效果可能会增加出血时间。 怀孕对每天静脉注射15 mg/kg的小鼠和大鼠以及每天7.5 mg/kg的家兔,进行生殖研究。此剂量以体表面积计算分别为是人体每日口服ELMIRON®(爱泌罗)剂量的0.42倍和0.14倍。这些研究显示ELMIRON®(爱泌罗)不会影响生殖或对胎儿有损害。直接用浓度为1 mg/mL的戊糖多硫酸钠做小鼠胚胎培养的体外实验,可引起可逆的肢芽异常。在怀孕妇女方面尚未进行适合和良好的对照研究。因为动物实验结果并无法预测人类的反应,所以只有在明确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怀孕期间使用这种药物。 哺乳期妇女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药物是否在母乳中排泄。由于许多药物都是从母乳中排出的,因此在给哺乳期妇女服用ELMIRON®(爱泌罗)时应谨慎。 儿科使用尚未确定16岁以下儿童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反应】(爱泌罗)在总共2627名患者(2343名女性,262名男性,22名未知)的临床试验中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岁[范围18至88,其中581名(22%)超过60岁]。在2627名患者中,128名患者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其余2499名患者接受了长期的非盲试验。 6/2627(0.2%)的患者在服用该药3-75个月内死亡。死亡与其他并发疾病或手术有关,但一名患者的死因不明。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2627)。两个病人有严重的腹痛或腹泻和脱水,需要住院治疗。由于没有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对照组同时接受评估,因此很难确定那些不良反应与ELMIRON®相关,而那些不良反应与并发疾病、药物或其他因素相关。下面描述的是ELMIRON®治疗2499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非盲临床试验的不良事件报告。在最初的2499名患者中,1192名(48%)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3个月;892名(36%)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6个月;598名(24%)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1年,355名(14%)接受ELMIRON®(爱泌罗)治疗2年,145名(6%)接受4年。 频率(1-4%)的不良反应:脱发(4%)、腹泻(4%)、恶心(4%)、头痛(3%)、皮疹(3%)、消化不良(2%)、腹痛(2%)、肝功能异常(1%)、头晕(1%)。 频率(≤ 1%)的不良反应:消化方面:呕吐,口腔溃疡,结肠炎,食道炎,胃炎,肠胃胀气,便秘,厌食,牙龈出血。血液方面:贫血、瘀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光敏性。呼吸系统:咽炎,鼻炎,鼻出血,呼吸困难。皮肤及其附属器:瘙痒,荨麻疹。特殊感觉:结膜炎,耳鸣,视神经炎,弱视,视网膜出血。 上市后情况在批准使用戊糖多硫酸钠期间,发现了以下不良反应;由于这些反应是来自不确定人群的自愿报告,因此并不总是能够可靠地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定体重增加和水肿与药物接触的因果关系。 直肠出血:ELMIRON®在一项随机、双盲、平行组的4期研究中进行评估,该研究对380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进行了为期32周的治疗。每日剂量为300mg(n=128)时,6.3%的患者报告直肠出血为不良事件。在大多数患者中,事件的严重程度被描述为“轻微”。在该研究中,每天服用ELMIRON®900 mg(剂量高于批准剂量)的患者直肠出血的发生率更高,为15%。 肝功能异常:在100名男性(51名ELMIRON®和49名安慰剂)中进行为期16周的随机、双盲、平行组2期研究。在每天900mg的剂量(高于批准的剂量)下,ELMIRON®治疗的11.8%(n=6)和安慰剂治疗的2%(n=1)患者的肝功能升高被报告为不良事件。 【过量使用】尚未有过量用药的报告。根据药物的药效学,毒性可能反映为抗凝、出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和胃不适。(见临床药理学和预防措施章节)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以每天900mg的剂量持续32周(n=127),15%的患者报告直肠出血为不良事件。在ELMIRON®组51名患者和安慰剂组49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每天服用ELMIRON®900 mg,持续16周,ELMIRON®组11.8%和安慰剂组2%的患者的肝功能升高被报告为不良事件。如果出现急性过量,应尽可能给患者洗胃,仔细观察并给予症状和支持性治疗。 用法用量ELMIRON®的推荐剂量为300mg/天,每次一颗100mg胶囊口服,每日三次。胶囊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用水服用。 接受ELMIRON®治疗的患者应在3个月后必须重新评估。如果没有改善,并且没有出现不良事件,ELMIRON®(爱泌罗)可以再继续使用3个月。患者在服用6个月后,疼痛未改善时,不建议继续服用。 包装ELMIRON®是一种白色不透明印有“BNP7600”的硬明胶胶囊,含有100mg的戊糖多硫酸钠。每瓶装100粒胶囊。  贮存在受控室温下储存15°-30°C(59°-86°F)。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患者有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ELMIRON®(爱泌罗)是否能代替止痛药?ELMIRON®用于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疼痛或不适。目前尚不清楚ELMIRON®的确切工作原理,但它不是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之类的止痛药,因此必须按照规定持续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不能服用ELMIRON®(爱泌罗)的患者l 接受手术的患者应在手术前咨询医生何时停止使用ELMIRON®(爱泌罗)。l 只有在明确需要的情况下,才应在怀孕期间使用ELMIRON®(爱泌罗)。 什么情况下慎重服用此药?l 你正在服用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钠,肝素,大剂量阿司匹林,或抗炎药物,如布洛芬。你怀孕了。你有肝脏问题 ELMIRON®(爱泌罗)用法用量每天三次口服1粒ELMIRON®(爱泌罗)胶囊,饭前至少1小时或饭后2小时用水。每粒胶囊含有100mgELMIRON®(爱泌罗)。 使用注意事项在接受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钠,肝素,大剂量阿司匹林或消炎药,如布洛芬,咨询你的医生。 常见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脱发、腹泻、恶心、便血、头痛、皮疹、胃部不适、肝功能检查异常、头晕和瘀伤。据报道,服用ELMIRON®(爱泌罗)的患者因体内液体积聚而导致体重增加和肿胀。 如果这些副作用持续存在或令人烦恼,或大便中有血,请咨询你的医生。如果您怀疑有人服用了超量的药物,请及时与当地急诊中心取得联系。请放在小孩无法接触的地方。  个人建议间质性膀胱炎的粘膜保护方案(仅供参考):1.  初次服用爱泌罗前3-6个月,建议每日服用爱泌罗3次,一次1粒,每月灌注西施泰两次,两周一次。2.  6-12个月,建议口服爱泌罗可酌情减量至每天2粒,早晚各一粒,膀胱灌注可酌情延长灌注间隔,最长间隔不超过4周。3.  第二年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情况下,可逐渐停用爱泌罗,继续西施泰灌注,每月一次,再维持半年至一年。4.  口服爱泌罗和灌注西施泰3-6个月,无症状改善,或症状加重并出现会阴疼痛,建议口服爱泌罗+西施泰持续灌注+二线微创疗法干预(骶神经调节或肉毒素注射)综合维持治疗。必要时面诊医生具体分析。 

张鹏 2020-04-22阅读量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