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膝后疼痛 > 内容

膝后疼痛内容

骨盆倾斜的康复方法

病请描述:骨盆倾斜可分为骨盆前倾、骨盆侧倾和骨盆后倾, 不同的倾斜模式会造成不同的体态表现, 同时出现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大差异。 骨盆倾斜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主要由骶髂关节移位引起。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如:翘二郎腿、侧卧、斜挎包、单手负重、单腿站立,偏向运动(高尔夫球、兵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等等), 这些都会成为诱因。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运用韦氏手法正骨、肌肉牵拉平衡疗法、康复锻炼等手段能有效改善骨盆倾斜并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如腰痛、膝关节疼痛、长短腿、O型腿, X型腿、高低肩、大肚腩等现象。 人体骨盆解剖结构 骨盆骨性结构:骨盆是人体承上启下的部位也是身体重心所在, 上接脊柱下连股骨。主要由髋骨、骶骨和尾骨围成一个形似盆状的结构。髋骨早期分为髂骨、坐骨、耻骨三部分后来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骨盆前方两块耻骨借耻骨联合相联系, 骨盆后部髋骨和骶骨形成骶髂关节。骨盆倾斜相关韧带:主要包括髂腰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骨盆倾斜相关肌肉:髂腰肌、臀小肌、臀中肌、臀大肌, 梨状肌。 骨盆前倾的姿态评估方法 1.将脚跟和双肩一起紧贴在墙壁上, 将手掌插入腰和墙面之间, 腰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大于一拳, 有严重的骨盆前倾, 看起来形态臀部后凸, 小腹却前凸, 腰椎前凸。 2.平躺在桌子上, 臀部在桌子边缘, 双腿垂于桌子外面, 抱住一条腿充分屈髋屈膝, 让大腿尽可能贴住身体, 观察另一侧大腿能否放平, 如果无法放平, 膝关节位置高于髋关节, 说明髂腰肌过紧, 如果可以放平则说明髂腰肌功能良好。 骨盆前倾的康复锻炼 跪姿后仰:要求患者跪立于治疗床上身体缓缓吸气向后仰双手后伸直到手掌撑床停留5秒, 然后吐气身体向前回到直立位, 重复12次一组, 做5组组间休息20秒。三周后加强难度, 要求跪姿双手交叉环抱胸口重复上面动作和次数。 哑铃箭步走:要求患者双手各持5磅哑铃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治疗师指导患者左右脚大跨步呈箭步向前迈步行走五米后折回为一个往返, 注意迈步时步长一定要大治疗师要保护患者平衡使其不要跌倒, 询问患者跨步时髂窝处有拉伸和酸胀感为宜。向前跨步时吐气, 收腿时吸气往返12次为1组组间休息一分钟, 做5组结束。 仰卧举腿:患者仰卧位平躺,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支撑稳定, 双下肢伸直吐气向上举腿到达60度时保持20秒然后吸气缓缓下落为一次, 要求举腿时腿要伸直动作不要太快开始时治疗师可以辅助给以助力逐步让患者独立完成, 20次为一组组间休息10秒每天3组隔日练习。 骨盆侧倾姿态评估及康复治疗 骨盆侧倾的姿态评估 1.患者双脚并拢站立,医生从后侧用拇指触摸找到双侧髂嵴最高点比较左右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比较双侧髂后上棘是否在水平位, 仔细观察患者臀部左右有没有大小不同。 2.让患者自由步行数米观察是否有跛足步态或身体呈现摇摆体态。 3.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医师站在检查床尾部双手抓住患者脚踝,双手向后牵拉患者双下肢比较患者足底、双侧内踝、双侧膝关节内侧髁是否在同一平面。 4.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90度,双侧足跟、脚尖对其,观察患者双侧膝平面。 骨盆侧倾的患者双下肢会有明显的长短不同,一般相差1公分以上为阳性。 骨盆侧倾的康复锻炼 空中蹬自行车:要求患者仰卧平躺双手支撑床面保持平衡, 双腿上举然后在空中按照治疗师的指令腾空做蹬自行车的动作, 注意蹬腿过程中呼吸保持均匀, 15分钟为一组, 每天3组组间休息3分钟, 每周三次隔日练习。 仰卧屈膝转体:患者仰卧位平躺双手支撑床面保持身体稳定, 双下肢屈髋屈膝脚掌支撑双膝靠拢, 吸气双膝转向左侧吐气回到垂直位然后向右侧重复刚才动作, 左右转体为一次必要时治疗师双手按压其膝部给予一定的阻力并要求患者尽力完成。12次为一组每天5 组组间休息20秒钟, 每周三次隔日练习。 骨盆后倾姿态评估及康复治疗 骨盆后倾的姿态评估 患者直立双脚并拢双手上举过头, 要求踮起脚尖持续10秒, 如果患者身体出现前倾即刻失去平衡不能保持直立位即可考虑骨盆后倾体态。同时患者多数合并有腰背肌张力亢进酸胀疼痛, 腰椎生理弧度消失变平, 臀大肌扁平坚硬, 其次还有患者膝关节疼痛或弹响声, 向前跨步时身体前倾探头喜欢垫脚尖走路, 走路时步态呈现短促拘谨形态而且老人迈步行走时容易向前跌倒。 骨盆后倾的康复锻炼 直立蹲起:患者站姿直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治疗师在身后保护其安全让患者逐渐下蹲身体同时使膝关节尽量后移不要超过脚尖, 当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时注意停留10秒然后吐气起身为一次。15次为一组, 每天4组组间休息20秒隔日练习。 屈体硬拉:患者双手抱头肘关节外展, 双腿分开站立与肩宽同宽, 要求腰背放平双膝伸直不要屈曲然后吸气向前屈髋身体前倾, 当到达90度时停留10秒后吐气使有臀大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起身回到直立位为一次, 10次为一组组间休息10秒每天5组隔日练习。 侧身摆腿:要求患者侧卧位躺下伸直下肢先吐气左腿向上摆腿注意骨盆不要移动旋转, 至最大角度停留10秒缓缓吸气下落为一次, 换右腿重复上面动作。每组30次组间休息15秒每天3组隔日训练。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237

如何区别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

病请描述:类风湿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均属于关节炎,因此很多患者会把两者混淆在一起。在门诊,我们常常听见患者说自己得了风湿病,或是得了关节炎,其实“风湿病”和“关节炎”都只是一个统称,包含着很多风湿性免疫疾病。 那么究竟如何区别类风湿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呢?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对关节破坏力极大,往往控制不佳时便会致残,影响工作生活,大部分患者常常累及双手的小关节,后期也会累积到全身各个关节,被破坏的关节被“滑膜”包围,这层滑膜不断增厚,它就是破坏关节面、最终导致畸形的不好的东西,白细胞在人体内正常情况下起保护作用,而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白细胞会攻击滑膜组织,从而形成炎症并 导致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最终让关节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但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抗体或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相关蛋白时,免疫系统就会受影响。但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一定代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还需结合其他表现及放射学检查才可以诊断。 骨性关节炎比类风湿关节炎较多见,全身症状较轻。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影响小关节,而骨性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特别是负重、受累关节,如双膝等关节。 骨性关节炎其实是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关节退化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退变性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关节内起到缓冲作用的关节软骨损伤,当人体内的软骨被磨损后,关节内骨与骨之间的保护垫就受到了影响,骨骼便会直接相互摩擦从而引起剧烈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区别要点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即软组织炎症,骨性关节炎是关节间软骨的病变。 除此之外两者之间还有其他不同,例如二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症状、诊断标准及处理方法。王明杰博士建议,当自己不能辨识患有哪种疾病,还需要到专科就诊,明确诊断。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031

隐藏在身上的退行性骨关节病,...

病请描述:说起退行性骨关节病,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陌生?其实,我们平时听说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骨关节炎,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由于关节长年累月磨损而导致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的疾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引发软骨的损伤和破坏,导致关节承受应力的能力下降从而激发炎症反应,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并继发骨质增生、关节畸形。 我们的身体就像汽车,使用到了一定的时间,局部“零件”的老化和损耗不可避免,所以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这类疾病本身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中老年朋友大可不必紧张。人的年龄都在慢慢增长,关节磨损在所难免。但年龄大不代表“老”,只要注意保养,合理锻炼,有病就治,就能让关节尽可能地维持“年轻”的状态。 同时,年轻朋友们也不要大意,你们是不是也有过加班后脖子酸痛乏力或者膝关节酸痛?或者腰酸腿痛、僵硬疲乏,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如果生活习惯不好,经常过度使用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也会很早地找上你。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 年龄:前面提到过,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年龄,这个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其他的因素我们可以调控,从而把退行性骨关节病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姿势:不良姿势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致病因素,低头玩手机、回家葛优躺,背单肩包……都是导致关节提前退变的罪魁祸首。长时间单一使用某部位也就患上特定的关节病,如司机的肩膀和腰椎,厨师的腕关节,办公室白领的颈椎,教师的肩膀,舞蹈演员的跖趾关节……都是容易劳损的部位。 性别:闭经后的女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更容易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 体重:体重越大,关节软骨的负荷也越大,关节的退化就越早发生。 …… 以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例: 早期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X光片上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边缘增生、硬化。只是在一些较用力动作时感到疼痛,比如上下楼、蹲下站起等,但经休息就有所恢复,如果不早期治疗,病变会进一步发展。 到了中期,走路开始疼,腿别扭,疲劳感加重,发病部位酸痛。典型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关节变形、变大、变粗、反复肿胀,有时关节活动会产生杂音、弹响,甚至铰锁、活动受限,等等。患者常抱怨无法蹲起,尤其是上下楼梯无力,疼痛。 最终症状日益明显以致无法行走。 退行性骨关节病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但如果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疾病的进展。 首先应当及时就医,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并促进软骨的修复和重建。 其次是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目的是减轻疼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能力,防止出现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保持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其康复治疗通常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1.理疗:各种电疗、光疗、热疗、磁疗等,能够直接作用于关节局部,能起到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2.中医治疗:针刺、针刀、推拿以及中药贴敷、熏蒸、热敷等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关节软骨,改善临床症状。 3.运动疗法:包括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训练,提高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建议患者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坚持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适当的锻炼可维持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退行性变的进展。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慢性损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005

康复科普之“足下...

病请描述: 什么是足下垂? 足下垂(尖足)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指的是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踝关节背伸力量不足,导致前足无法抬起,患者为了避免拖拽脚趾,行走时可能拖着患足或抬高下肢,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仿佛在跨一道门槛,即“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小腿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这一现象多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影响患者的步态和日常活动。 01 足下垂形成的原因 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是导致足下垂最常见的原因。这些神经损伤可能由外部挤压伤(交叉腿,习惯性或长期蹲跪)、脊髓损伤、小儿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神经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局部肌肉僵硬和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导致足下垂。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疾病,也会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使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功能。 骨骼病变: 跟踝关节的病变、腰骶神经丛损害、腰骶神经根损害等,也会引发足下垂。这些病变可能由外伤、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引起,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功能 其他疾病: 如脑卒中、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也可能导致足下垂的发生。 02 足下垂的症状表现 足下垂的主要症状包括: 步态异常: 患者在行走时,常常出现脚部拖地、脚背下垂或脚尖向下翻转等现象。 疼痛与肌肉无力: 患者可能伴有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由于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肉无力,尤其是踝关节周围肌肉。 踝关节及足部畸形: 长期的足下垂可能会导致踝关节、足部肌肉和韧带的萎缩、变形和僵硬,出现踝关节扭曲、脚弓塌陷等情况。 行走困难: 由于足下垂影响了步态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患者在行走时可能感到困难,容易摔倒或跌倒 03 常见的诊断方法 足下垂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神经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电生理活动,评估神经损害的存在及其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 用于观察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有助于发现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病变。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下肢肌力、肌张力、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初步判断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 步态分析: ①足底扫描测试: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足部的三维形态数据。 ②足底压力测试:运用压力测量仪器对人体在静止或者动态过程中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对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不同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 ③三维步态分析:根据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及远红外摄像技术得出人体步行过程中头颈部、躯干和下肢各个关节的运动角度、关节力矩以及地面反作用力等数据。 04 足下垂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对于神经断裂或严重压迫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牵引截骨术、神经吻合术、髓核摘除术等。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以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症状。对于肌肉萎缩症患者,还需给予营养肌肉的药物。 康复锻炼: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物理治疗师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如电刺激、理疗和康复运动,来帮助恢复足部的正常功能。 踝足支具: 将踝关节固定在功能位,在行走过程中可稳定保护踝关节,改善足内外翻、足下垂等畸形,纠正异常步态。 矫形鞋垫: 矫形鞋垫可矫正足内、外翻及扁平足等足部疾患,改善站立、行走功能以及步态。 矫形鞋: 矫正足畸形,维持正常的站立行走姿势,是以矫正足部变形、分散足部压力和减轻疼痛等为目的而设计制作的矫治足部疾患的特殊鞋。

王金武 2024-09-02阅读量2622

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

病请描述: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它承受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膝关节很容易受到损伤。幸运的是,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在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膝关节的结构与常见损伤 膝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以及周围的韧带、肌肉、半月板等结构组成。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包括以下几种: 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在运动中突然的扭转或减速动作,如篮球、足球等运动。损伤后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不稳定感。 后交叉韧带损伤:通常由于膝关节受到向后的暴力而引起。症状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类似,但可能更严重。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多因膝关节的外翻或内翻暴力所致。表现为膝关节侧方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半月板损伤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如在屈膝状态下小腿固定而大腿突然内旋或外旋。患者会感到膝关节疼痛、弹响,有时会出现关节交锁现象。 滑膜炎 可由创伤、感染、风湿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主要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发热,活动时疼痛加重。 髌骨软化症 主要是由于髌骨软骨的磨损和退变引起。患者会感到膝前部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时疼痛明显。 二、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的原理 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疏通经络 通过手法刺激膝关节周围的经络,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从而缓解疼痛、消除肿胀。 理筋整复 对于因损伤导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错位、紊乱,推拿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法进行理筋整复,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滑利关节 推拿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关节的润滑状态,减少关节摩擦,预防关节粘连和僵硬。 调节脏腑功能 中医认为,膝关节损伤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方法 放松手法 先用揉法、滚法、拿捏法等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如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操作时力度要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个部位可操作 3-5 分钟。 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点按法在膝关节周围的穴位进行刺激,如血海、梁丘、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委中等。每个穴位点按 1-2 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理筋整复手法 对于韧带损伤,可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用适当的手法进行理筋整复。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可采用膝关节屈伸拔伸法,患者仰卧,屈膝 90°,医者一手握住小腿下端,一手握住膝关节上方,缓慢用力进行屈伸和拔伸,以纠正韧带的错位。 对于半月板损伤,可采用膝关节旋转屈伸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握住小腿下端,一手握住膝关节上方,先缓慢旋转膝关节,然后进行屈伸活动,以调整半月板的位置。 对于滑膜炎,可采用推髌揉髌法。医者用手掌将髌骨向上下左右推动,然后用拇指揉按髌骨周围,以促进滑膜液的吸收,减轻肿胀。 关节松动手法 对于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可采用关节松动手法。包括膝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运动,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能力,逐渐增加活动幅度。 结束手法 最后用擦法在膝关节周围进行擦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可涂上适量的润滑油,如冬青膏、红花油等,以防止皮肤擦伤。 四、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注意事项 明确诊断 在进行推拿治疗前,一定要明确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和程度,排除骨折、脱位等严重损伤。对于急性损伤,应在 24-48 小时后进行推拿治疗,以免加重出血和肿胀。 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推拿手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和儿童,手法要更加轻柔。 注意保暖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寒。可在治疗后用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膝关节,以增强治疗效果。 配合功能锻炼 推拿治疗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练习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坚持治疗 膝关节损伤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推拿治疗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应坚持治疗,不要半途而废。 五、推拿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优势 安全无副作用 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不使用药物和器械,对人体没有副作用。相比手术和药物治疗,推拿更加安全可靠。 疗效显著 推拿可以直接作用于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缓解疼痛和肿胀,恢复关节功能。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膝关节损伤,推拿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济实惠 推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而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推拿,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 综合调理 推拿不仅可以治疗膝关节损伤,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整体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专业的推拿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于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韧带完全断裂等,应及时采取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

李建华 2024-08-30阅读量2351

3D打印矫形鞋垫、3D打印膝...

病请描述: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滑膜的炎症及软骨下骨损伤而导致的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女性患病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肥胖和超重、具有关节外伤史的人群也是膝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 膝骨关节炎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 -疼痛:早期疼痛轻或仅表现为不适感,活动后加剧,休息可缓解,晚期出现静息痛和夜间痛。 -关节活动异常:早期的关节活动协调性异常表现为关节打软和错位感,是由于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稳定装置受损所致。 -畸形和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的关节活动受限是由肌肉保护性痉挛引起的,表现为清晨起床后或白天长时间不活动后,自觉关节僵硬,而稍活动后即可恢复正常,这种僵硬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一般可遵循以下方法: -健康教育:接受健康教育是了解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途径的有效办法。比如通过学习你可以知道使用拐杖、步行器等可用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和生活质量。减轻体重,改善超重和肥胖,服用氨基葡萄糖、维生素 D 等可能有助于减轻轻度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口服止痛药物: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能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和功能。 -外用止痛药物:对于合并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推荐使用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作为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一线治疗药物。 -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使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其可短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且安全性较高。 -3D打印鞋垫:早期膝关节磨损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3D打印鞋垫矫正膝关节力线。3D打印鞋垫可以根据个人的足部数据进行定制,可以纠正不良的步态,从而减少膝关节的异常负担以及地面对膝关节的直接冲击。患者膝关节有疼痛的情况下,结合患者膝关节X光片可以对矫形鞋垫进行模块调整,改善膝关节力线。 -3D打印膝关节矫形器:膝关节间隙一侧变窄严重的情况下,可应用膝关节矫形器进行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团队在整体减荷式矫形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单(双)侧减荷式矫形原理,设计了单(双)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器。通过对膝关节两侧分别施加大小不等的轴向拉伸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杠杆平衡原理及力的分解原理,产生一个向力较小侧方向的矫正力矩,在矫正力线、减轻患者患侧负荷的同时,对单侧(双)侧进行局部减荷,从而避免加剧软骨的磨损。

王金武 2024-08-06阅读量1431

苏州专治男科的老中医讲堂(2...

病请描述:    泌尿系统结石又叫泌尿结石或尿石症,是泌尿系的常见病,患者会出现腰部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还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那么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泌尿系统结石该怎样治疗,不要急,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     1、温热蕴结型     表现:患者常见腰酸时痛,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处觉热或兼重坠,小便浑浊黄赤,涩滞不畅,或排尿时突然中断,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疗:宜清热利湿,化石通林。     2、肝郁气滞型     表现:患者常见胁胀腰痛,若腰痛加剧,则痛引少腹,累及阴股,小便难涩,点滴而下,或欲出不能,尿流中断,小腹膨癃,窘迫难忍。苔薄黄,脉弦数。     治疗:宜疏肝理气,排石通淋。     3、瘀血内阻型     表现:患者常见腰或下腹刺痛不移,面色黑或晦暗,小便时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重,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疗:宜活血化瘀,化石通淋。     4、脾肾不足型     表现:患者常见腰或下腹隐痛或灼痛或冷痛,遇劳加剧,尿后自觉空痛,余沥不尽,面色无华,腰膝疲软,神疲体倦乏力,舌红少苦,脉沉细。     治疗:宜健脾益肾,化石通淋。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7-16阅读量154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什么鬼?!

病请描述:认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转自南阳中心骨科) 1、什么是骨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该病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具慢性特征的疾病。在史前人类和恐龙的化石遗迹中,都能发现骨关节炎的痕迹。有关骨关节炎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古代,通过对埃及木乃伊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骨关节炎的存在。 2、骨性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关节软骨退变、磨损、消失,软骨下骨裸露、硬化、软骨下骨血肿囊性变,骨赘形成,滑膜增生、积液、韧带及半月板退变、纤维化,肌肉萎缩,最终关节面广泛破坏,关节畸形。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位置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或多个关节罹患骨关节炎的人群比例越来越高。产生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二是各种年龄段的人均通过运动和娱乐性活动来提高和保持活力,运动创伤增多。 3、得了骨关节炎怎么治疗?     骨关节炎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1)当膝关节发生骨关节炎时,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减轻体重、口服止痛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偶尔亦可于关节内注射类固醇制剂。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等。 (2)当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微创的关节镜下手术,包括冲洗炎性关节、清理关节软骨表面和破裂的半月板,切除部分滑膜及造成软组织症状的敏感骨赘,软骨下骨钻孔减压等达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改善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绝大多数的骨性关节炎患者都可以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得到治疗,提高骨性关节炎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体现在三方面:1、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人,症状轻或未经正规保守治疗和体征很严重,关节已畸形的病人不宜做关节镜手术。2、关节镜手术操作要精熟、准确,避免不必要的损伤。3、术后有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持续一段药物巩固治疗期。 (3)如关节变性程度已相当严重,各种治疗的措施不能缓解症状时,可采用关节切开清理截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或单髁置换手术,达到彻底治愈。

叶向阳 2024-07-11阅读量1239

低头族如何预防颈椎病?

病请描述: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颈椎曲度变直”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长期低头工作、久坐、熬夜、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长期保持一种姿势的情况,青少年和上班族成为颈椎病的主力大军,门诊中不乏7、8岁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许多人在体检或因肩颈部疼痛就医时,发现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出现颈椎反弓,才意识到长期低头的危害。 (图源网络) 颈椎曲度变直是颈椎病吗?  从侧面观察,健康成年人的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椎的生理弧度凸向前,像一个字母C。有了这种弧度可以增加颈椎的弹性,保持站立、行走时目视前方,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正常颈椎曲度 颈椎曲度变直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颈项部软组织慢性损伤、炎症等情况下,如颈部肌肉急性损伤时(落枕),颈椎曲度也可变直、生理曲度丧失,而并无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的损害症状。因此,如发现有颈椎曲度变直、颈部不适并不一定是颈椎病,颈椎曲度变直仅是颈椎病的表现之一。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颈椎曲度变直? 长期低头是导致颈椎曲度改变的重要因素,人在长期低头时,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姿势,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受牵连出现劳损,造成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从而刺激脊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例如出现颈腰背酸痛,甚至带来骨骼、椎间盘的变化,发展成为颈型颈椎病。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加注意,预防颈椎曲度变直。 01 颈肩保暖 颈椎亚健康人群日常要注意保暖,特别是颈肩部要避免着凉和疲劳,尤其是在冬季或季节交替时,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加重颈椎不适的症状。 02 保持颈椎正常姿势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头颈部过度前屈、后伸、扭转,这些不良姿势容易引起颈肩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加重颈椎病的症状。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最好能适当活动颈部。 03 颈肩锻炼 (1)抬头运动:在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后,抬头望天可以有效地缓解颈部不适的症状。在做抬头运动时,应注意动作缓慢,头部尽量向后仰,并保持 5 秒钟后再慢慢还原,要注意不能过度用力。 (2)旋肩运动:可坐在床上或地上,双膝微屈,双手交叉放于颈后,上身前倾30°左右,头颈用力向后向上旋转,然后再恢复原来姿势。左、右两侧各进行 5 次为 1 组,每天做 3—5 组。 (3)健身气功联合八段锦:八段锦中“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前四式通过上肢交叉上举、上肢对称的上下对拉、上肢外旋、扩胸展肩、颈椎左右旋转等动作,可以拉伸放松颈肩部肌肉、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强化颈部较弱和深层肌肉肌力、增加颈部的运动幅度,提高关节活动度,纠正患者的头部前倾、颈椎前凸、驼背等不良姿势,最终增强脊柱的平稳性与活动性,达到内外平衡的作用。 04 颈椎曲度矫治枕头 不合适的枕头会加剧颈椎的不适。 戴尅戎院士、王金武主任医师团队针对存在颈椎曲度异常及肌群痉挛或挛缩的早期颈椎病患者,创新性应用基于计算机辅助下数字化设计的个性化3D打印颈椎矫治枕来调整颈椎曲度,以实现早期颈椎病的精准治疗。 3D打印颈椎枕 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异常颈椎曲度,由医生、矫形器师、工程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制作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短期内佩戴可以改善早期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情况,长期佩戴可一定程度地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周围肌群痉挛。建议患者三个月进行复查,检查是否需要更换颈椎枕,避免矫正力度不够或矫枉过正,做到精准矫正与治疗颈椎病。

王金武 2024-04-22阅读量1424

扁平足的预防和治疗

病请描述:扁平足为一种足部畸形。正常的脚底是自然的弓形,但扁平足脚底基本是平的,足弓不明显。一般认为,扁平足的形成与足部骨结构异常或肌肉韧带松弛导致内侧纵弓塌陷有关。 扁平足一般情况下是生理性的,表现为柔韧性扁平足,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扁平足情况会逐渐得到改善。在罕见的情况下,扁平足也可能是病理性的,表现为僵硬性扁平足,常会伴有疼痛。 QUESTION 扁平足有哪些危害? 扁平足改变了人的行走姿态,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足跟也易受伤。 在长期站立、行走或跑跳时,由于没有良好的支撑,足弓消失后起不到缓冲的作用,其速度、耐力及爆发力都不如正常足,足、腿、腰、膝、颈等容易疲劳和疼痛。外力对脊柱、大脑、内脏器官的冲击也同样得不到缓冲,可能受到损害。 重度的扁平足会引发其他部位的并发症,例如距下关节等足部关节的退行性变及关节炎、跖骨应力性疲劳性骨折等情况,从而出现足部明显的疼痛,在晚期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倾斜旋转,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椎侧弯,导致斜肩。 QUESTION 扁平足如何预防? 控制体重,肥胖可能使扁平足发生风险增加 50%。 不要经常坐成W形,习惯于W形坐姿与儿童双侧扁平足有明显的相关性。 选择合适的鞋。有扁平足家族史或已被发现没有足弓但无其他症状的幼儿,要注意不要穿平底鞋,穿鞋应选择带跟的鞋, 同时要在脚心内侧鞋底上加一层薄垫。 QUESTION 扁平足如何治疗?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练习用脚趾夹东西、用足趾行走、做屈趾运动、跳橡皮筋、跳足尖舞,加强足内肌的肌力,练习时要防止扭伤,或在鹅卵石、沙滩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来进行锻炼,以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使塌陷的足弓逐步得到改善,缓解肌肉疲劳,增加肌肉的力量。 有症状的柔韧性扁平足,可以使用矫形鞋垫进行治疗。3D打印矫形鞋垫通过个性化定制纠正足部力学结构改善足底功能、缓解足底压力,最终达到矫正足部畸形和缓解足部疼痛的作用,不管是通过锻炼康复还是手术治疗,若同时配合矫形鞋垫,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纯采用矫形垫进行矫正,也是保守治疗的最佳选择。 僵硬性扁平足保守治疗无效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关节制动术等手术方式。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和预防永久性畸形的发生,以及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王金武 2024-04-22阅读量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