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肥胖是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肥胖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饮食干预、药物治疗、手术等。 尽管手术治疗(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是长期有效的减重方式。 然而由于快速的体重下降,容易导致腹部皮肤不同程度的松弛。 正常的腹壁、脂肪堆积的腹壁以及减重/产后的腹壁松弛 一减重术后松弛皮肤有哪些影响? 松弛、甚至悬挂的皮肤首先是不美观;部分患者还有瘙痒、湿疹等皮肤问题;少数患者会出现背部疼痛等问题,因此,减重术后的腹壁整形除美容问题外,还能解决部分功能问题。 二减重术后多久适合腹壁整形术? 建议达到理想体重后6个月-8个月,并且稳定后---半年内的体重变化小于5kg。 三减重术后的腹壁整形要不要抽脂? 我们腹壁整形常联合抽脂,对于减重术后的患者,看似皮肤下垂显得皮下脂肪不多,其实还是有较厚的脂肪层的,通过脂肪抽吸能让术后腰腹部的轮廓线条更流畅。
周仁鹏 2023-07-04阅读量1003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它通常发生在黑色素细胞,而这些黑色素细胞能够生长在肌肤、眼睛、鼻腔、口腔、肺、肝等部位。在所有皮肤癌中,恶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一种,通常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如果无法及早诊断和治疗,最终可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及早检测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危险因素已经被发现。下面是这些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基因突变的基因可能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CDKN2A和MC1R,它们被认为是与黑色素瘤发生率有密切联系的基因。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二手烟等物质,或与哺乳动物皮毛接触,可能会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个体易感因素: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如以往亚健康史、免疫缺陷病、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有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过敏等)的个体更容易发生黑色素瘤。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可以影响任何年龄的人,但通常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儿童和青少年罹患黑色素瘤的几率较低。 5.皮肤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区域,例如雀斑和痣等,也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通常与遗传、环境和个体的易感因素紧密相关。 二、预防和早期检测 恶性黑色素瘤预防和早期检测的关键在于: 1.远离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在出行时,可以穿着遮阳衣、帽子和墨镜等,尽量遮挡身体,而尽量减少日晒时间,沿途补水、补充体力,选择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段去进行户外活动。 2.保护皮肤: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痣、斑点或其他皮肤问题,特别是当痣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现了与以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异常增长、表面出现渗出、痒或疼痛的痣,那么需要尽早就诊。 3.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生活:有研究表明,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少量红肉等低脂肪和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可以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再者,戒烟和限制饮酒,保持身体健康和健康的生活状态可有效预防黑色素瘤。 4.免疫治疗:该疗法主要依赖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某些药物的协同作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并提高其对抗病毒和感染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抗黑色素瘤。 三、常见症状和诊疗技术 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包括: 1.皮肤表面出现新的或存在痣的颜色和大小发生变化。 2.皮肤上的痣变得不规则、有多种颜色和边缘模糊。 3.皮肤上的痣增大或开始流血、渗液、疼痛或瘙痒。 4.患者体内的淋巴结增大或分泌物的附近出现硬肿块等。 5.患者存在相关系统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和贫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可以根据病变的大小和深度来判断,有些病人需要进行淋巴结切除或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2.吸附疗法:该疗法可以将特定药物通过注射进入患者的靶细胞中,从而精准作用于肿瘤位置。 3.免疫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于对抗肿瘤,并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4.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针对某些患者的局部病变,通过放射性粒子杀死肿瘤,使其根治。 四、总结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危险的肿瘤,由于其病因复杂,预防其发病并不容易。为了预防恶性黑色素瘤,我们应该远离紫外线辐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同时要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所有肌肤问题,特别是与痣相关的问题。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900
病请描述: 据报道,约25%~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并发症,其中以皮肤感染、瘙痒症、湿疹等较为常见。相较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疾病往往表现更为严重,需引起重视。 1.感染性皮肤病 主要是细菌或真菌、病毒感染。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加上身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常见的手足癣表现为皮肤起斑疹、脱屑,瘙痒;女性感染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还会引起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及臀部。➤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 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有无皮肤真菌感染,有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地杀菌或抗病毒治疗,另外平时要注意皮肤卫生。 2.皮肤瘙痒和湿疹 糖尿病人持续血糖异常状态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手部、手肘、外阴及肛周。研究发现,大约11.3%的糖尿病人会有皮肤瘙痒的表现,而健康人出现瘙痒的只有2.9%。 目前糖尿病患者出现湿疹的概率约为30%,且常见于肛门、外阴处等皮脂丰富部位。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酌情服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对鱼虾、海鲜过敏者也应忌食。 3.水疱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病程较长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好发于四肢末端,多发或单发,直径从0.5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里面有透明的液体,有可能出血,但没有红肿等炎症反应。1~2周后水疱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治疗:主要是避免发生,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小水疱可自行干瘪,不必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清洁、更换敷料。 4.黄瘤病 主要是血脂在皮肤沉积所致,常见于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好发于面部、四肢伸侧、躯干,群集或散在分布,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斑块。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质地比周围皮肤略硬,大多不痒。 治疗:积极纠正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5.黑棘皮病 指局部皮肤变黑、增厚,呈疣状增生,好发于颈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多见于严重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也是预测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治疗:减肥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遵循医嘱用降糖药。 6.银屑病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以角质细胞过度增生、新生血管生成、炎症细胞浸润为组织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神经精神、药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银屑病伴发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对美国银屑病患者的大量样本的统计发现高达46%银屑病患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治疗:皮肤科对症治疗。 7.其他皮肤问题 ➤皮肤潮红:多见于较年轻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主因高血糖致微循环迟缓,静脉扩张充血所致。表现为指甲周围、脸上和小腿上等部位皮肤变红。➤皮肤黄色变:见于10%的糖尿病人,主要见于脂质分泌活跃区域( 面部、前额等) 或角质层厚的区域( 手掌、足底等) 。➤鱼鳞病:一般在四肢伸侧及臀部,屈面及纹褶处少累及,也可见于头皮,呈淡褐色多角形,紧贴皮肤表面,但其边缘呈游离状。➤降糖药物引起的过敏:如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表现为瘙痒和丘疹,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该药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果读者遇到皮肤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俞一飞 2023-05-04阅读量3651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许多护肤品含有维A酸类、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含有抗氧化剂的护肤品可能适用于某些皮肤类型,但也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列出了含有抗氧化剂的食物、保健品和护肤品,阐述了抗氧化剂的作用和功效,探讨了抗氧化剂和皮肤的相互作用,也讨论了如何选用护肤品及其潜在的副作用。 抗氧化剂定义 抗氧化剂是指可以通过对抗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来预防或延迟细胞损伤的特定物质。 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环境污染物、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和给人体带来氧化应激,从而引起皮肤老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变性和癌症等人体退变或疾病。抗氧化剂可以是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存在于水果蔬菜、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保健品中。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锌、胡萝卜素类、类黄酮和谷胱甘肽等。有些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可由人体自身产生,但更多的抗氧化剂则通过饮食摄入。 抗氧化剂对皮肤的影响 抗氧化剂有助于皮肤对抗紫外线损害,延缓皮肤老化。有些抗氧化剂,如胡萝卜素类是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锌是新的表皮细胞生成的必要物质,硒有助于抑制皮肤皱纹形成,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防止皮肤细胞癌变。 抗氧化剂促进皮肤健康的可能机制,包括: 减少紫外线诱发的DNA损伤 改善皮肤水合作用 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产生 减少皮肤皱纹和色素沉着 辅助皮肤愈合 减轻皮肤炎症反应 软化皮肤 新近的多项研究提示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痤疮、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降低,补充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皮肤病,但维生素E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能有助于皮肤健康的抗氧化剂 可能有助于皮肤健康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 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 硒,锌,铜 胡萝卜素类,如β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 多酚类或抗氧化植物化合物,如:水飞蓟素,存在于奶蓟草(水飞蓟);表儿茶素,存在于绿茶;木黄酮,存在于大豆;姜黄素,存在于姜黄;补骨脂酚,存在于中药补骨脂;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籽 这些抗氧化剂可从日常食物中摄取,也可通过口服保健食品或外用护肤品来补充。维生素C是护肤品中最常见的抗氧化剂,也是人类皮肤中含量最多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能具有抗皮肤老化、抗色素沉着和防晒作用。维生素C还有助于皮肤维生素E水平的补充。 如何选择护肤品? 在选择合适的护肤品之前,需要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了解皮肤类型,有助于日常皮肤护理和使用合适的护肤品。美国皮肤科学会认为,人的皮肤可划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中性皮肤(normal skin):皮肤洁净,对各种护肤品不会过敏。 敏感皮肤(sensitive skin):皮肤容易过敏,使用有些护肤品后易出现刺激反应,如皮肤刺痛、烧灼感和红肿。 干性皮肤(dry skin):皮肤干燥和脱屑,可伴有瘙痒。 油性皮肤(oily skin):皮肤外观油腻,泛油光,易患粉刺或痤疮。 混合皮肤(combination skin):脸部有些区域(如颊部)干燥;另外一些区域却油腻。有些人可只有T区(前额、鼻部和颏部)呈油性。 润肤和防晒是皮肤护理的两大主题。皮肤科专家推荐,使用SPF≥30的防晒霜。为节省时间和使用方便,可选用含有防晒剂的润肤霜。此外,使用护肤品时,需要当心护肤品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反应。 如何根据皮肤类型做皮肤护理和选用护肤品, 可参见:皮肤科医生告诉你如何做好日常皮肤护理 bbs.guahao.com/topic/GIdHp253923039148785665。 维A酸类是护肤品常见组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肤色、质感和色素沉着。含有维A酸类的护肤品适用于有轻微痤疮和细微皱纹的油性皮肤或混合型皮肤者,但易过敏皮肤和干性皮肤者则需要避免使用这类护肤品。使用这类护肤品时,皮肤易出现光(紫外线)过敏,需要注意避光(紫外线)和使用防晒霜。 抗氧化剂与饮食 不同食物中抗氧化剂含量差别很大。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 水果,如石榴、苹果、柠檬、干果等。 蔬菜,如甘蓝、花椰菜、辣椒、橄榄、甜菜等。 浆果,如醋栗(灯笼果)、越橘、黑莓、蓝莓等。 饮料,如咖啡、绿茶、红酒等。 可可豆和巧克力。 调味香草和辛香料。 结语 人体皮肤中含有抗氧化剂,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最多。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皮肤细胞受损和皮肤老化,可能改善肤色和皮肤质感。皮肤中抗氧化剂主要来自食物,也可以通过使用含有抗氧化剂的护肤品来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维A酸类等抗氧化剂的护肤品适用于油性或混合型皮肤,但是对敏感皮肤和干性皮肤却可能导致刺激反应、皮肤干燥或光过敏反应。需要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对于皮肤保养而言,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比使用护肤品的性价比更高。
赖伟红 2022-12-16阅读量2415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适当的日常皮肤护理,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状态,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一些皮肤疾病。本文讨论了皮肤科医生推荐的日常皮肤护理措施,这些措施随着年龄、皮肤类型、肤色等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 基本皮肤护理常规 下面是美国皮肤病学会(AAD)推荐的基本皮肤护理常规程序,适用于所有皮肤类型: 1、洗脸时,先用手指将无磨砂作用、不含酒精的洗面奶或洗涤液均匀涂布面部,然后用温清水清洗干净。早上、晚上、出汗比较多之后、外出工作回家后和长时间室外劳动后,均洗脸。 2、再使用柔软毛巾或纸巾轻柔吸干面部水分。 3、然后外用任何有治疗作用的药膏或其它制剂。 4、最后使用适合相应皮肤类型的保湿润肤霜。 皮肤科医生还特别推荐: 坚持早晚做皮肤护理常规。 坚持经常使用SPF30或以上的防晒霜。 在洗浴后皮肤仍然有些湿润的时候抹保湿润肤霜。 确认所用护肤品适合自己的皮肤类型。 经常检查自己的皮肤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以及时发现皮肤癌变。 皮肤科医生建议注意避免以下行为: 日光浴或使用日晒床,可能晒伤皮肤、加速皮肤老化和诱发皮肤癌。 经常触摸脸部,可能将手部污染物或细菌转移到脸部。 抠抓、挤压或戳碰面部痘痘或其它皮损。 皮肤类型 要做好日常皮肤护理,首先需要区分皮肤类型。为了确认皮肤类型,就要对皮肤外观、质感和对护肤品的反应性做一个初步评估。 美国皮肤科学会认为,人的皮肤可划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1、中性皮肤(normal skin):皮肤洁净,对各种护肤品不会过敏。 2、敏感皮肤(sensitive skin):皮肤容易过敏,使用有些护肤品后易出现刺激反应,如皮肤刺痛、烧灼感和红肿。 3、干性皮肤(dry skin):皮肤干燥和脱屑,可伴有瘙痒。 4、油性皮肤(oily skin):皮肤外观油腻,泛油光,易患粉刺或痤疮。 5、混合皮肤(combination skin):脸部有些区域(如颊部)干燥;另外一些区域却油腻。有些人可只有T区(前额、鼻部和颏部)呈油性。 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的人,遵循上面提到的基本皮肤护理常规即可。如果出现面部皮肤干燥的情况,可使用乳液(lotion)基质的润肤剂,包括日常润肤乳液或润肤露。对于绝经后女性或年龄在50岁以上者,使用霜剂(cream)基质的润肤剂,包括日常润肤乳膏或润肤霜,会比较合适些。 敏感皮肤 面部有玫瑰痤疮(酒渣鼻)和易患湿疹的人,其皮肤类型基本上就是敏感皮肤。敏感皮肤的人,购置洗面奶和润肤剂时,需要选用不含香料和供敏感皮肤使用的产品。 敏感皮肤者使用新的润肤产品之前,最好先做一下局部皮肤过敏(斑片)试验。做法是在前臂内侧小范围使用这种新产品,每天两次,少量抹,连续用7–10天。如果局部皮肤不出现红肿、瘙痒等异常反应,这种产品通常就可以安全使用,扩大使用范围。如果出现瘙痒、起皮疹等过敏反应,则需马上轻柔清洗干净,以后不再使用这种产品。 当然,对于玫瑰痤疮的人来说,这种斑片试验可能没有价值,原因是玫瑰痤疮仅仅影响颜面部分区域。患有玫瑰痤疮的人,有以下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情绪紧张、热刺激等玫瑰痤疮症状激发因素。 使用SPF30或以上的防晒霜。 使用供干燥皮肤用润肤霜。 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或清洁剂。 有些润肤产品含有维A酸、果酸等活性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敏感皮肤者,尽量不使用这类产品,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此外,敏感皮肤的人也需要避免使用一些含有植物精油等天然成分的有机护肤产品,以免引起皮肤刺激反应。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的人,可以按下列步骤做日常皮肤护理: 1、选用不含香料的温和洗面奶或洁面乳。 2、脸部适量涂布洗面奶以清除污物和油脂,无需太多(以不产生过多泡沫为度)。 3、用温清水清洗面部。 4、轻轻拍干面部水分。 5、在面部稍显湿润的时候,立即抹油性大些的护肤品,如软膏或乳膏基质的润肤霜。 干性皮肤的人,需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乙醇)、果酸(α羟基酸)和维A酸类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或加重皮肤干燥。同时,干性皮肤者不宜使用磨砂膏,不宜过度擦洗或表皮剥脱,以免加重皮肤干燥。 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的人,建议使用温和发泡洗面奶洗脸,每天早晚各一次。同时也需要避免过度擦洗。 油性皮肤者宜使用清爽的乳液或凝胶基质的润肤剂来护肤,而不能使用油性润肤霜,以免引起毛孔堵塞或加重毛囊角栓。 使用无油、不致粉刺形成、不含酒精的清爽型润肤产品,不会堵塞毛孔也不会刺激皮肤。 对于油性皮肤,外用含有下列成分的护肤品,有助于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或减轻痤疮: 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 壬二酸(azelaic acid) 维A酸类(retinoids) 混合皮肤 混合皮肤的人,面部某些区域显得干燥,而某些区域却是油腻的。尤其是前额、鼻部和下巴油腻,这些区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T区”。 混合皮肤的人,皮肤干燥区域可使用质地厚重的润肤产品,而油性区域则要避免使用此类产品。取决于干燥脱皮程度,混合皮肤的人可选用凝胶、乳膏或软膏基质的润肤产品。 肤色 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和分布决定肤色。皮肤黑色素含量高的人,易出现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 各种痤疮损害、银屑病等炎症性斑块损害和皮肤外伤愈后(炎症后色素沉着) 某些药物 外用药物或护肤品刺激皮肤 妊娠等情况下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 有些药物或护肤品中某些成分可改变肤色,例如: 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一种果酸成分) 壬二酸(azelaic acid) 曲酸(kojic acid) 维A酸类(retinoids) 维生素C 深肤色的人比浅肤色的人更能耐受日光或紫外线刺激,但外出时同样需要使用防晒霜。对于易出现色素沉着的人,使用防晒霜也有助于保持均匀肤色。 年龄 年轻人 上面所说的内容主要针对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类型和肤色也随之改变,皮肤保养需要做相应调整。 中老年人 AAD推荐的中年人(40 - 60岁)皮肤保养要点: 每天使用温和洗面奶洗脸两次。 洗脸后抹润肤霜。 避免室内外紫外线照射。 避免吸烟。 均衡健康饮食,包括足量水果蔬菜、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的肉类、鱼类、蛋清、大豆蛋白等)和健康脂肪(牛油果、鸡蛋、鱼类、豆类、橄榄油等)。 睡眠充足。 出门使用防晒霜(SPF ≥ 30)。 AAD推荐的老年人(60 - 80岁或以上)皮肤保养要点: 使用不含香精的皮肤护理产品,以防皮肤刺激。 使用油性大些的润肤剂,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会变得更为干燥。 常用防晒霜或穿戴防晒遮光衣服。 口唇和身体皮肤护理 口唇护理 口唇也可发生皮肤癌,保护口唇是皮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门之前,常规抹润唇膏或防晒唇膏(SPF ≥ 30)。如果口唇干燥皲裂,抹凡士林软膏有助于改善。 身体皮肤护理 皮肤科推荐的身体皮肤护理要点: 1、使用不含香料的温和洗涤液或香波清洗身体皮肤。 2、使用温和化学磨砂膏,用浴巾做小幅轻柔弧线运动来去除身体表层角质。30秒钟后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每天去角质,以防皮肤损伤。 3、洗浴后尽快抹润肤霜。 4、外出时,身体暴光部位使用防晒霜(SPF ≥ 30),或穿戴防晒遮光衣服。 结语 坚持做好日常皮肤护理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如何做好皮肤护理,关键是根据皮肤类型、肤色、年龄和皮肤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护肤产品。 如果对自己的护肤选择有疑虑,或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变化,则可咨询皮肤科医生。
赖伟红 2022-09-0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有句老话叫“干得越多,出错越多”,拿它来套我们的皮肤,自然也没错。 与寒冬里我们个个捂得严严实实相反,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大家是能穿多少就穿多少。裸露在外、直接和外界接触的皮肤更多地承担起保护我们内在机体的功能。 干得多错得多,从夏季易发的诸多皮肤病同时也会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皮肤的多种功能。 1. 微生物性皮肤病 皮肤是人抵御外界环境有害微生物、化学及物理损伤的主要屏障,把香蕉、火龙果、西红柿扒了皮,大家就能体会到皮肤的外在保护作用。 不要以为我们周围的自然界里只有能看见的蚊子、跳蚤、苍蝇、蚜虫等肉眼可见的几十种昆虫,高温高湿的夏季,微观世界里滋生、活跃的微生物其实更多更复杂,所以丘疹性荨麻疹、隐翅虫皮炎、蜈蚣咬伤等多在夏季多见。 人皮肤表面寄生的真菌、在夏季湿热环境下活跃,引起脚癣、股癣、花斑癣等。宠物身上寄生的真菌,引起密接者体癣、头癣。 在部分免疫力低下者,皮肤表面的细菌引起脓疱疮、丹毒、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 一些螨虫,除了可通过叮咬、接触诱发丘疹性荨麻疹外,也可引起人浑身瘙痒,起红斑风团,我们称为荨麻疹。 2. 日光性皮肤病 除晒伤外,日光过敏、吃了某些食物(泥螺、野菜等)和药物后诱发的光敏感、光化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卟啉病、烟酸缺乏症的发病都与光线有关。 日光暴晒,也会诱发或加重白癜风。长期紫外线照射,可引起光老化、日光性角化病、皮肤肿瘤等。 3. 作息相关的皮肤病 炎热夏季,人们习惯于晚睡,再加上吃烧烤、饮酒等,可诱发或加重皮肤自身固有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痤疮(痘痘)、毛囊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脱发、神经性皮炎等。 夏季荨麻疹多发,很多时候与饮食及周围潜在的致敏环境有关。 4. 性传播疾病 夏季人们社会交往活动频繁,增加了性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支原体感染、尖锐湿疣、HIV等)的传播风险。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的皮肤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里的温度感受器可感知外界温度变化,向大脑中枢发出相关信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皮肤可通过大量出汗来降低体温,从而保护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脏器。所以在酷热的户外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携带充足的水源,避免发生中暑和热射病。
赵玉磊 2022-08-15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特征表现为:皮肤或者黏膜的暂时性红斑或风团样水肿,大部分急性荨麻疹会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消失。儿童荨麻疹与成人荨麻疹不同,可能会伴见或由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常见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诱发。由于荨麻疹发的病原因相对复杂,为避免复发或者诱发其他疾病,需要积极主动进行相关的治疗。 注意事项: 1.不可抓挠 荨麻疹发病的时候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瘙痒难耐,有一些患者忍不住这样的痛苦所以说用手去抓皮肤,抓挠皮肤是不可以的,否则会让血液释放出现金的组织胺,引起皮损的增加,瘙痒感会更严重。如果瘙痒症状严重的,可以局部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或者温水或生理盐水外敷,每次10~20min,2~3次/d。 2.尽量远离过敏环境 荨麻疹患儿应该尽量远离过敏环境,在一个通风的环境下进行治疗,因为有利于荨麻疹患儿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3.饮食要注意 荨麻疹患儿在饮食方面也要特别的注意,避免食用可疑致敏食物(可能的有海鲜、河虾蟹,牛羊肉,昂刺鱼,菌菇类,红枣,桂圆,巧克力等)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4.加强运动 荨麻疹患儿发病其实与免疫力方面有一定的关系,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病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华圣元 2022-08-09阅读量9797
病请描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湿疹是一种儿童皮肤病,其实不然。它常常于儿童时期首次出现,真实的情况是,过了童年,很多人的湿疹会有所改善,但以后随时可能复发。 但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患上湿疹。湿疹也可在老年人身上首次发作,病因很难查清。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会趋向变得干燥、粗糙、蜕皮和瘙痒。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皮肤容易得湿疹。有时湿疹的出现可能与精神打击相关,比如丧偶或下岗。 老年人常得的两者湿疹类型: 1. 淤积性湿疹 多发生于活动较少、长期站立、高静脉血压、下肢静脉曲张,或曾有深静脉血栓、丹毒或蜂窝组织炎的老年人。 在淤积性湿疹中,由于静脉功能不全,小腿的皮肤缺乏有效的血液濡养而非常薄弱,很容易破,形成溃疡。严重时,小腿部在红肿基础上会有渗出、结痂,俗称老烂腿。 如果只是皮肤表层受损,保湿润肤剂和轻度到中度的类固醇药膏是有效治疗方法。 休息时抬高双腿、适度步行、穿弹力绷带对缓解病情也有帮助。 2. 乏脂性湿疹 顾名思义,就是皮肤缺皮脂引起来的湿疹。多见于冬季、洗澡频繁、过于讲究卫生、用香皂多的老人。多见于小腿,严重时也可发展到大腿、躯干部,皮肤干燥、脱皮、瘙痒明显,遇热、在温暖的被窝或空调环境中会觉得刺痒难耐。 对于这类湿疹,建议缩短洗澡时间(3-5分钟即可)、不用香皂、洗澡后即擦润肤保湿霜。 老年性湿疹的饮食建议: 1. 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充足的蔬菜果蔬有助于皮肤修复 2. 食物中的脂肪、蛋白和锌对伤口修复有益,蔬菜里的维生素C有利于抗感染。 3. 均衡的维生素摄入,也有利于增强人免疫系统。
赵玉磊 2022-08-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在门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就诊的中老年患者被确诊乳腺癌时并不是处于早期,甚至有些已经出现局部破溃或者全身转移,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令人十分惋惜。当我们问及原因时,不少患者表示,就是觉得自己都绝经了,怎么还会发生乳腺癌呢?既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从20岁开始就处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状态,45~60岁则为高峰,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多处于围绝经期或者已绝经。值得关注的是,70岁以上老年妇女还会出现另一个发病小高峰,可见绝经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乳腺癌。一、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的发生早期虽然悄无声息,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就是最容易发生在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中。我们想要早期发现乳腺癌,先要知道自己是否有高危因素。我们将高危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和“可改变的因素”。1.不可改变的高危因素1)女性少数男性也会发生乳腺癌,数据表明1%的乳腺癌发生在男性。2)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四分之三年龄超过50岁。3)病史、家族史一侧曾经罹患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和特定的遗传基因突变。4)乳腺增生曾有不典型乳腺增生,这种情况多数是在活检或者手术中发现,但不同于普通的乳腺增生。5)初潮、绝经年龄初潮年龄过早或绝经年龄过晚。2.可改变的高危因素1)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大量饮酒、吸烟、高脂肪饮食、长期熬夜、不运动。2)精神紧张和生活压力过大。3)不生育、不哺乳。4)肥胖。5)过多接受电离辐射。6)长期口服雌激素类或者其他引起泌乳素升高的部分精神类药物等。三、积极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虽然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过去10年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3%,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反而提升了20%,这与早期乳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密不可分。可见,对乳腺癌患者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如何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筛查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是高危人群还是一般风险人群。那么对于一般人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推荐,40岁以上每年进行1次乳腺筛查,可以采用X线(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高危人群则要在4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了。鼓励所有女性每月进行1次乳房自我检查,建议绝经前妇女应选择月经结束后7到10天进行。四、乳腺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1.乳腺异常信号 1)乳头改变: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以及乳头湿疹样改变如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 2)乳房肿块:乳房皮肤改变或轮廓改变,如皮肤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酒窝”征或局部隆起等。 2.腋窝或锁骨上肿块。 当发现以上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去乳腺科就诊。乳腺外科医生会根据经验确定下一步检查流程。一般先进行超声检查和/或X线钼靶检查。超声检查对于是否存在肿块有优势,而钼靶检查对于非肿块性病变的检出和确定钙化类型有优势。当鉴别有困难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增强磁共振和超声弾性或超声造影检查。磁共振对于双侧乳房病变或病变周围情况的评估有优势,超声弾性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肿块的硬度.超声造影对肿块内部的成分和血供评估有优势。 总之.生活中摸到乳房肿块、乳头异常或腋窝.锁骨上肿块,及时就医是明智的选择!
童仙君 2022-06-08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一、胰岛素有什么好处?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不足,没有钥匙则葡萄糖无法利用,因此需要补充胰岛素。 二、胰岛素该怎么保存? 1、未开启的胰岛素于冰箱2-8℃冷藏,不可冷冻,使用中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于冰箱。 2、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 三、在家里,我该如何自行胰岛素注射? 1、评估:饮食、血糖、部位、皮肤情况及过敏情况,准备好食物方可注射。 2、注射标准9步骤。 ①注射前洗手; ②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 ③安装胰岛素笔芯; ④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混匀; ⑤安装胰岛素注射笔头; ⑥检查注射部位及消毒; ⑦根据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的长度,明确是否捏皮及进针的角度。5mm针头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 ⑧注射完毕后,针头滞留至少10秒后再拔出; ⑨注射完后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并丢弃再加盖的硬壳容器中; 四、注射胰岛素部位该如何选择? 推荐的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臀部和上臂 。 (1)腹部:以耻骨联合以上约1cm,肋缘以下约1cm为腹部边界,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腹部。同时不能靠近两侧腰部,靠近腰部的位置皮下组织的厚度变薄,容易注射到肌肉。 (2)大腿:双侧大腿外侧的上端1/3的部位;不能靠近膝盖,因为大腿上端外侧的皮下组织较厚,且远离大血管和坐骨神经。 (3)臀部:双侧臀部上端外侧,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丰富,肌内注射风险低。 (4)上臂:上臂侧面或后侧部位的中1/3。同样该部位皮下组织较厚。 五、注射胰岛素可以同一个地方吗? 注射部位的上下左右轮换: 1、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 2、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3、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1cm。 4、一个月内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六、胰岛素注射有哪些不良反应吗? ①.低血糖反应。 ②.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瘙痒,荨麻疹皮疹。 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七、胰岛素只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使用吗? 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终生使用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就需要使用胰岛素。 八、最好的胰岛素是哪种? 没有任何一种胰岛素是降糖效果最佳的这种说法,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才是最佳的,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是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制定的。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吸收速率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可在任何注射部位注射。 短效胰岛素:餐前15~30分钟注射,首选腹部,吸收速度较快。 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不需要快速吸收,首选大腿和臀部注射,吸收速度较慢。 长效胰岛素制剂:固定时间点注射,首选大腿和臀部,其他部位亦可,严防肌内注射以避免严重低血糖。 预混胰岛素制剂:早餐前注射的首选是腹部,可以加快其中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餐后血糖控制。晚餐前注射的,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九、为什么有些初始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初期用胰岛素,后期改为口服降糖药? 初始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使用胰岛素,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抑制了胰岛β的功能,使胰岛素分泌低下,而短期的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会使患者的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β细胞功能改善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开始使用口服药。 十、为什么饮食、运动、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 纠正高血糖毒性后胰岛素敏感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尤其是某些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更易发生低血糖,此时胰岛素应注意根据医生及时减量,或者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关于胰岛素的知识很多,以上只是一些基础问题,希望以上知识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对于胰岛素有更清晰的认识 。
俞一飞 2022-05-02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