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肾衰竭在肾脏疾病中也比较常见,肾衰竭给患者的日常所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的多的。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肾脏受到严重损害。所以如果您在生活中在发现自己有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请尽早治疗,以避免下面的肾衰竭的危害。 一、肾衰竭影响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会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状,这些风险都会比较大。 二、肾衰竭影响消化系统。患者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胃炎、腹泻等症状。 三、肾衰竭影响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疲乏、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焦虑,惊厥,最后的嗜睡和昏迷。 除此之外,严重的并发症还有尿毒症脑病、周围神经病变、肺部感染等等,所以在此建议患者朋友,一定要谨记肾衰治疗时,得根据自身的病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医治效果。 自我介绍: 本人叶盛德,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甘肃省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叶盛德 2024-11-09阅读量2389
病请描述: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可导致肢体残疾的病种中,位居第一的是脑血管病,第二的便是关节疾病。而在关节疾病大类中,类风湿关节炎是导致女性患者肢体残疾的首位病因。类风湿关节炎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也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常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极易致残,常常伴有发热、疲乏无力、 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目前,该病发病原因尚未研究清楚。 文献资料表明,该病和女性雌孕激素失衡相关,人流或生产后容易诱发此病,再比如寒冷、潮湿、慢性病毒(牙齿周围、肠道等慢性病毒)感染、大气污染、吸烟、遗传等因素也与发病相关。 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关的药物分为三大类: “治标药”(消炎止痛药) “治本药”(改善病情,延缓关节结构的破坏) “激素”(糖皮质激素) 据统计,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约10%的类风关患者可以完全治愈,60%~70%的患者坚持服用 1~3种抗风湿药物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另有20%以上的患者在联用 2~4 种药物也只能达到低疾病活动度。 因多数患者属于后两种情况,在病情达到很低的疾病活动度或疾病缓解时,医生开始逐渐减少联合药物的品种,一般先减激素和消炎止痛药,最后以 1~2 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维持治疗,对于绝 大多数患者不能停用全部药物。 如果停用全部药物,原来已达到疾病缓解的患者在 6 个月内绝大多数会复发。尤其那些类风湿 因子滴度特别高或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滴度特别高的患者,需要终身至少服用一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医学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 因此,理性的医学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苦”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的发展,总是“最大程度”进行提升,而不可能把某些慢性病完全根治。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74
病请描述:说起退行性骨关节病,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陌生?其实,我们平时听说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骨关节炎,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由于关节长年累月磨损而导致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的疾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引发软骨的损伤和破坏,导致关节承受应力的能力下降从而激发炎症反应,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并继发骨质增生、关节畸形。 我们的身体就像汽车,使用到了一定的时间,局部“零件”的老化和损耗不可避免,所以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这类疾病本身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中老年朋友大可不必紧张。人的年龄都在慢慢增长,关节磨损在所难免。但年龄大不代表“老”,只要注意保养,合理锻炼,有病就治,就能让关节尽可能地维持“年轻”的状态。 同时,年轻朋友们也不要大意,你们是不是也有过加班后脖子酸痛乏力或者膝关节酸痛?或者腰酸腿痛、僵硬疲乏,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如果生活习惯不好,经常过度使用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也会很早地找上你。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 年龄:前面提到过,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年龄,这个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其他的因素我们可以调控,从而把退行性骨关节病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姿势:不良姿势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致病因素,低头玩手机、回家葛优躺,背单肩包……都是导致关节提前退变的罪魁祸首。长时间单一使用某部位也就患上特定的关节病,如司机的肩膀和腰椎,厨师的腕关节,办公室白领的颈椎,教师的肩膀,舞蹈演员的跖趾关节……都是容易劳损的部位。 性别:闭经后的女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更容易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 体重:体重越大,关节软骨的负荷也越大,关节的退化就越早发生。 …… 以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例: 早期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X光片上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边缘增生、硬化。只是在一些较用力动作时感到疼痛,比如上下楼、蹲下站起等,但经休息就有所恢复,如果不早期治疗,病变会进一步发展。 到了中期,走路开始疼,腿别扭,疲劳感加重,发病部位酸痛。典型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关节变形、变大、变粗、反复肿胀,有时关节活动会产生杂音、弹响,甚至铰锁、活动受限,等等。患者常抱怨无法蹲起,尤其是上下楼梯无力,疼痛。 最终症状日益明显以致无法行走。 退行性骨关节病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但如果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疾病的进展。 首先应当及时就医,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并促进软骨的修复和重建。 其次是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目的是减轻疼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能力,防止出现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保持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其康复治疗通常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1.理疗:各种电疗、光疗、热疗、磁疗等,能够直接作用于关节局部,能起到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2.中医治疗:针刺、针刀、推拿以及中药贴敷、熏蒸、热敷等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关节软骨,改善临床症状。 3.运动疗法:包括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训练,提高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建议患者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坚持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适当的锻炼可维持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退行性变的进展。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慢性损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937
病请描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失眠困扰这个世界上一半儿的人。谁能治愈失眠,谁就能得诺贝尔奖。 作为一个经常被失眠困扰的外科医生,也研究了不少关于失眠的知识。今天,我从一个患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失眠的理解。不一定全面,但相对准确且好理解。 从失眠的类型,主要分为入睡困难和早醒两种。或者二者皆有。前者指睡不着,后者指醒的早难以再次入睡。 失眠会导致白天犯困、疲乏无力等后果,如果白天精神饱满,那可能是体质本身就睡眠少,或者存在会导致精神亢奋的其它疾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从病程上来说分为短期或偶尔失眠和长期失眠两种。前者有明确诱因比如环境改变、发生重要事变、压力较大或有心事等,诱因去除后能恢复正常。本文主要讨论后者:长期失眠。 从病因上来说,失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所谓继发性,个人总结为因各种病痛(从头到脚)导致睡不着。比如躯体的慢性疼痛(如癌症、头痛、关节炎等),慢性咳嗽,严重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容易憋醒),比如严重的前列腺增生导致夜晚起来解小便多次等。继发性如果不能控制病因,则很难解决。本文主要讨论原发性。 原发性就是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和病痛,也没有环境改变或重要事变或有心事等,就是没有原因。反正脑子里面各种事情无限循环或不循环播放,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挥之不去。不管是数羊或数星星,要么数着数着数忘了,要么数到1000甚至10000还是睡不着。 现代医学认为这是昼夜节律(受基因调控,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我在美国现场听过这位诺奖得住的讲课)发生改变,但基因也不是万能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按照中医的理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属于自然法则,属于天道,遵循天道才能阴阳调和,才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西医的昼夜节律和中国的传统哲学其实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现代人多睡得晚,生活也很不规律,昼夜节律容易被扰乱,从而发生失眠。 心理学认为失眠还是因为潜意识里面比较焦虑或思虑太多,比如存在长期的工作或生活压力较大,比如存在很担忧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遇到的问题需要想办法尽快解决或者坦然面对,不然就会导致失眠慢性化。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又无法释放压力,则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个人认为寻求宗教或哲学的帮助,有助于修身养性,缓解焦虑。个人比较喜欢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看破。强调一下需要把握个度,不提倡出家为僧,红尘更能修行。 还有些人则是脑电活动异常活跃,所谓精神亢奋。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甲亢等疾病的情况下,神经科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抑制神经兴奋性的药物,或许有帮助。 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也有助于睡眠: 第二天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做好记录而不至于思来想去睡不着觉; 固定的时间上床入睡; 睡前2小时不要做容易兴奋的事比如看电影、看小说、运动、玩儿手机等; 下午和晚上不要喝茶喝咖啡等容易兴奋的食物饮品等; 上床只睡觉,不睡觉不上床(形成条件反射); 营造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不要太冷但也不要太热;不要有太多亮光;安静或有舒缓的背景噪音等)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有高质量的睡眠。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