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关于肺炎的新闻或讨论,但你是否真正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简称CAP)呢?这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医院之外的地方,比如家里、学校、办公室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部感染。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群体更为常见。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 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阳性率占已知病原的40%~60%。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轻,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1.发热: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热型多不固定,可表现为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性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部分患者有寒战、畏寒等表现。 2.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典型症状。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咳嗽程度也不相同。大多早期表现为轻咳或干咳,连续刺激性咳嗽多见于支原体肺炎。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状痰,化脓菌感染者可为黄色脓性痰,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为铁锈色痰。 3.胸痛:胸痛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又一典型症状,因病变程度或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咳嗽、咳痰为加剧诱因。病变累及胸膜时疼痛多呈针刺样或随呼吸加重,下叶肺炎波及膈胸膜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4.呼吸异常除咳嗽、咳痰、胸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改变,出现张口呼吸、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还可能伴有咯血症状。 5.全身症状: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或窘迫,甚至嗜睡、意识障碍、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等。 6.肺外症状:还可能出现肺外症状,如肺尖部病变可反射性引起肩臂痛,后部病灶可刺激后胸膜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少数下叶肺感染刺激横膈可出现上腹疼痛并向肩部放射,有嗳气和呃逆。 四、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胸部X线或CT检查通常可以发现肺部的炎症病变。此外,血液检查、痰液检查等也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吸烟等。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者等,还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了解它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不要慌张,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让更多的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宋晓科 2025-02-07阅读量1185
病请描述: #了解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日常的体检或者心脏检查中,您可能会听到“窦性心律不齐”这个术语。这一表述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和困惑,究竟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还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变异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窦性心律不齐的奥秘。 窦性心律是指由心脏窦房结发出的正常心律,是心脏正常跳动的节律点。而窦性心律不齐,则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使得心跳节律快慢不均。 窦性心律不齐在很多情况下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呼吸过程中,胸腔内压力的变化影响了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从而导致心跳节律的改变。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多,心跳加快;呼气时,回心血量减少,心跳减慢。这种随呼吸变化的心律不齐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另外,在一些生理状态的改变下,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饮用咖啡或浓茶、饮酒、吸烟等,也可能会暂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在去除这些诱因后,心律不齐会自行消失。 然而,某些情况下,窦性心律不齐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例如,患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或者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以及服用某些药物时,都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这些情况下的心律不齐往往伴有其他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 对于怀疑有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心律不齐的原因和性质。 如果经过检查确定窦性心律不齐为生理性,无需过度紧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 但如果被诊断为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就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调整可能导致心律不齐的药物等。 总之,窦性心律不齐并非一概而论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异,尤其是在年轻人和无症状者中。但对于伴有明显症状或存在潜在疾病的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窦性心律不齐,有助于我们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更好地呵护心脏健康。
邬涛 2024-09-25阅读量1719
病请描述:医脉通2023-10-27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加之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肥胖等多种因素,人们经常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其中心脏病就是比较频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优秀的精英人士与年轻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惋惜不已。因此,了解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至关重要。那么,关于心脏病你了解多少?当心脏出现预警信号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病是指涉及心脏及其血管、肌肉、瓣膜及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常见的心脏病有哪些?都有什么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多因冠脉阻塞导致,需紧急开通血管、挽救心肌。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虚弱等,可致死亡。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或体征时,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胸痛(可放射至背部、颈部、手臂和/或下颌);➤眩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或不规则;➤气短;➤虚弱感;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焦虑、消化不良或烧心,特别是女性,可能会以此为主要表现,而不是胸痛。女性心梗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表现为胸痛,而是心律失常、咳嗽、烧心、食欲不振和莫名的不适或者不安等。特别是对于男性和超过65岁的人以及存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出现这些表现时应该警惕。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自觉心跳加快、缓慢或者不规则,伴有虚弱、呼吸急促和焦虑等表现。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因此,患者应寻求紧急医疗服务,特别是持续存在心律失常或者伴有任何心梗相关症状的患者。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3.心肌病心肌病是心肌异常导致的病症,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等。心肌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气短、疲劳、下肢水肿、卧位咳嗽、眩晕、胸痛、心跳不规则等。4.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其症状和体征与心肌病类似,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有些先心病可能合并其他系统或器官异常。先心病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感染等。有些先心病在成年后才被诊断。先心病包括多种类型,少数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突发心梗怎么办?心梗抢救的黄金4分钟平时我们说的“心脏病发作”,大多是指心肌梗死,而心梗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冠状动脉堵塞。当心肌缺血时,就容易诱发心脏骤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评估报告》,从2000到2019的20年间,排在人类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而且这一死因不仅持续多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最致命的后果就是心源性猝死。那么,当突发心梗时我们该怎么办?记住第一条,如果当时正在活动中或者是在外面寒冷的环境下,一定要马上休息,避免寒冷要保暖,不动也好或者就近坐下来。心梗发作时,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5件事进行自救:第一,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第二,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第三,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第五,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AED者,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一般来说,复苏开始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越低。如果心跳停止4~5分钟后才开始进行复苏,幸存的机会非常少;如果延迟至7~8分钟,救活过来的几率就更低。这就是“黄金4分钟”说法的来源。最后,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并配合医生!当下,心梗猝死已向年轻人发展,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及时预防才是关键。保护心脏,记住这8件事1.清晨起床要温柔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建议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2.起床后喝几口水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适当稀释血液黏度,降低心梗发病风险的作用。喝水时一次不要喝太多,建议小口多次喝。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大量水分快速稀释血液,使血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3.太阳出来再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以避免低温对血管的突然刺激,减少心梗的发生。4.运动心率别超标坚持运动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运动时建议普通人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为:220-年龄)。5.饮食上要“三多三少”建议多吃多吃全谷物、蔬果、菌类;少吃高盐饮食、糖饮料、红肉。成年人一天的饮食中全谷物、杂粮应占到主食量的三分之一;每天吃够一斤水果半斤蔬菜;适当多吃一些蘑菇、木耳等菌类。6.吃饭八分饱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7.早睡睡眠不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最好保证在晚上23点前上床睡觉。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可以早点起床,但一定不要熬夜。8.中午睡半个小时中午时间如果能休息20~30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蒋春英 2023-10-30阅读量1775
病请描述:封控管理期间,哪些急性腹痛需要引起重视?(二) 医者仁心仁术 医学界外科频道 2022-04-11 19:3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理变化,或者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腹症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掌握常见急腹症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急性腹痛原因做出正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10、腹主动脉瘤破裂 症状和体征:常见于60岁-70岁的老年患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发病过程比较隐匿,随着主动脉的不断扩张,瘤体不断变大,其破裂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瘤体一旦破裂,致死率高达80%。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腹部和腰背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脐部或剑突下可触及搏动性肿块,胃肠道压迫等症状,低血压或休克。 辅助检查:B超检查、腹部增强CT、血管造影或腹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均可做出诊断。 11、急性盆腔炎 症状及体征:多发于育龄期女性。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或弥漫性腹痛。多出现在经期或月经刚停止的时候,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重者有畏寒、发热。下腹部压痛或肌紧张、反跳痛。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多,宫颈摆痛、举痛。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宫颈涂片、细菌培养对诊断有帮助。B超可发现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等。 12、异位妊娠破裂 症状:育龄妇女停经超过6周或数月者,突发下腹剧痛,常呈持续性痛,阴道少量流血,常有休克表现。 体征: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妇科检查:一侧附件不规则,可扪及触痛包块,宫颈举痛,后穹隆饱满和触痛。 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血清甲胎蛋白(AFP)或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升高,B超检查提示附件区可见含有卵黄囊和(或)胚芽的宫外孕囊,CT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有助于与常见实质性腹腔脏器破裂的鉴别诊断。腹腔穿刺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13、卵巢黄体破裂 症状:两次月经的中期一侧下腹部突发疼痛,以生育期年龄的女性更为常见。黄体因为直接或者间接外力影响而发生破裂,如性生活,腹压增大(包括用力排便、咳嗽、呕吐、提取重物、剧烈运动等)。发病急骤,轻微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会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会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大量失血者出现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出血性休克,一般无阴道出血症状。 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HCG(-);B超检查: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可见卵巢囊肿,周边有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附件区包块,并与囊肿延续,盆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14、巧克力囊肿破裂 症状及体征:经期或近经期突发急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等,腹膜刺激征阳性。可有发热,但无血压下降和休克。患者常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史,月经不调及痛经病史。 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HCG(-);B超检查:子宫旁或附件区探及混合回声包块盆腔或腹腔内积液。阴道后穹窿穿刺可见少量不凝的巧克力样液体。 15、卵巢囊肿扭转 症状和体征:有卵巢囊肿病史的女性一侧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有压痛、反跳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妇科检查:阴道腹部双合诊盆腔触及包块和宫角蒂部的压痛。 辅助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 16、尿路结石 症状:输尿管结石起初是腰痛,结石向远端输尿管移动时,疼痛也会移到下腹部,或左或右,常突然发生,呈阵发性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男性患者可有睾丸反射痛。疼痛发作时常伴有血尿。 体征:腹部多无明显压痛,或仅在上、中输尿管点有压痛,或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阳性,也可检到细菌和蛋白尿。腹部X线平片可看到不透X线的阳性结石。泌尿系统B超检查或磁共振成像可确诊。 17、急性心肌梗塞 症状:急性心梗和急性心包炎的症状有时可表现为腹痛。心梗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是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疼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常伴有恶心,并可出现休克。 体征:上腹部或有轻度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心脏听诊可有心律紊乱。 辅助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或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心肌酶谱测定可以确诊本病。 1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初期有一种特别的表现是急性腹痛。DKA发病急、死亡率高,初期表现除了腹痛外,主要为全身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多饮、多尿,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伴随头疼、烦躁、嗜睡等症状,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腹痛,首先应该考虑到是否发生了酮症酸中毒。 体征: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冷。 辅助检查:尿糖强阳性,尿酮体强阳性(+++-++++),血酮定性强阳性,定量>5 mmol/L,有诊断意义;高血糖(>13.9 mmol/L)。 参考文献: [1] 杨威.外科急腹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4):84+86.[2] 刘培祥.急诊外科常见急腹症128例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40-141.[3] 李国栋.外科常见老年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別诊断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207-5208.]耿青云.[4] 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82+84.本文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本文作者:医者仁心仁术本文审核:杨卫生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责任编辑:小杨
费健 2022-04-29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