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肺纤维化 > 病因

肺纤维化病因

肺纤维化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

病请描述: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一大类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风湿性疾病的总称。部分CTD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进而出现咳嗽、气促及肺功能受相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预后差、病死率高,成为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关注的重点。         目前,CTD-ILD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认为,CTD-ILD的发病机制涉及3个阶段,即在环境及易感基因的遗传背景下,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和异常修复,引起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氧化应激;随之具有易感基因宿主的免疫耐受性被打破,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反应,同时内皮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肉芽肿形成和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进一步加重炎症阶段;随着疾病进展,间质性肺炎从早期的肺泡炎转变为肺泡间隔增厚和胶原纤维沉积,最终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和纤维化。         高通量测序的广泛应用已经成功鉴定出许多可预测发展为CTD-ILD的风险及预测不良预后的基因位点。Newton等发现端粒相关变异基因在ILD患者中具有不同作用,如具有罕见端粒相关变异TERT、TERC、PARN或RTEL1基因的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肺纤维化特征,且不同基因突变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存在统计学相关性,TERC突变携带者患者可在早期(平均年龄51岁)被识别,且较容易合并并发症。黏蛋白5B(mucin5B,MUC5B)是一种由黏膜下腺分泌的黏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呼吸系统黏膜纤毛间隙和固有免疫系统中,在气道黏膜免疫防御和保护气道的表面上皮中起关键作用。多项研究表明MUC5B小等位基因与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pneumoniawithautoimmunefeatures.IPAF)和CTD-ILD患者肺功能恶化和生存率有关,猜测基因驱动的MUC5B蛋白过表达可阻碍纤毛清除能力或破坏正常的肺修复机制,提示MUC5B参与了CTD-ILD的发病机制,而这可能是未来CTD-ILD的一个治疗靶点。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NET)由核和颗粒内容物组成,可以捕获和杀死真菌、细菌和病毒。研究证实,NET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oidarthritisassociatedinterstitiallungdisease,RA-ILD)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吸烟和细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2.5,PM₂.₅)等环境影响因素在遗传易感人群中,可通过诱导肺泡细胞中的肽基精氨酸脱氨酶导致瓜氨酸化蛋白的产生,从而导致遗传易感个体打破对瓜氨酸化蛋白质的免疫耐受,诱导自身抗体产生。主要参与因素有滤泡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和随后的中性粒细胞,前三者聚集组成第三淋巴器官,即"诱导性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inducedbroncho-associatedlymphoidtissue,iBALT)。iBALT具有生发中心活性,如诱导浆细胞分化,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anti-body,anti-CCPantibody)。抗CCP抗体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坏死,导致NET释放。NET可诱导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表型,导致肺纤维化形成,这表明NET与自身抗原引发和维持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许多自身抗体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与NET形成和/或抑制NET的清除,进一步促进自身抗原的产生和修饰。NET还携带免疫刺激蛋白,可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诱导血管损伤,促进I型干扰素途径和NLRP3炎性体途径在其他细胞中的诱导作用促进肺纤维化,提示NET是CTD-ILD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        系统性硬化症被认为是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抗拓扑异构酶A抗体(anti-topoisomeraseAantibody,ATA)水平与这类患者罹患ILD等风险具有相关性。与健康对照相比,系统性硬化症伴间质性肺疾病(sys-temicsclerosiswithinterstitiallungdisease,SSc-ILD)中具有促炎Th17表型的特异性ATACD4+T细胞水平与肺容量下降有关。T细胞在炎性肌病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一项关于快速进展性ILD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这类患者淋巴细胞明显下降,但CD4+与CD8+T细胞比值增加,表明细胞毒性活性增加,细胞破坏、组织损伤加重,随之需广泛的组织修复而导致肺纤维化。       了解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我们医生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筛查、治疗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王智刚 2024-10-24阅读量2012

苏州看肺纤维化的老中医系列讲...

病请描述: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泡结构的破坏和肺组织的纤维化。那么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要怎样治疗呢?本人苏州治疗肺纤维化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介绍。    肺纤维化在中医中可归属于“肺痹”、“肺痿”、“咳嗽”和“肺胀”等范畴。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肺气受损,导致气化不行,血瘀痰浊阻肺络,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短气、咳嗽等症状。治疗原则主要是“降、化、行”,即宣降肺气、化痰、行瘀,以恢复肺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肺纤维化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外邪侵袭:如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肺部,导致肺气失宣。    情志内伤:长期的情绪压抑或精神压力,影响肺气的正常运行。    饮食不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损伤脾胃,导致肺失所养。    劳逸失度:过度劳累或缺乏适当休息,影响肺气的升降。    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优势    中医治疗肺纤维化讲究辨证施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且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可以减少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治疗肺纤维化的老中医万太保,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编委,江苏省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市玄武区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获荣誉称号:玄武区名中医、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推动中国医学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及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世纪专家”、“华夏英杰”、“当代华佗”等。

万太保 2024-10-11阅读量1306

认识强直性脊柱炎

病请描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无菌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免疫介导炎性疾病,中医病名为“大偻”。 强直性脊柱炎易造成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在疾病活动期,由于关节融合加上炎症作用会导致明显的疼痛、僵硬及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晚期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是造成中青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约为0.32%,多发于15~40岁,男性好发,男女之比为5∶1,有明显家族聚集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肠道微生物感染以及吸烟、损伤等环境因素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颈肩腰骶部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始往往是下背部、下腰部疼痛,腰背部、颈肩部僵硬,或出现夜间痛醒,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发僵,活动后减轻;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及僵硬感逐渐加重,甚至翻身也会感到困难。椎体间隙消失后,脊柱强直性改变脊柱活动受限制,附近肌肉也就开始萎缩,脖子逐渐不能伸直,也不能左右转动,显得僵硬。 2、关节疼痛 约4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开始出现外周关节炎,有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骶髂关节、髋关节病变占40%~70%,病人出现行走困难,丧失活动能力。 3、全身表现 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此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伴有虹膜炎、心血管病变、肺纤维化、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损害等临床表现。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501

如何预防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请描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清,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变局限在肺脏。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肺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这个疾病急性加重定义为已诊断或同期诊新为IPF,1个月内发生的呼吸困难急性加重,影像学在原有IPF表现的基础上,新出现两侧的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不能完全用心衰或液体过多解释,其组织病理学通常表现为UIP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同时存在,可以出现机化性肺炎和显著的成纤维细胞灶。目前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是IPF急性加重的主要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抗酸治疗等措施疗效均不肯定。TOMORROW和INPULSIS汇总分析提示尼达尼布能够显著降低研究者评估的IPF急性加重发生率,2017专家观点推出预防和治疗的意见,推荐尼达尼布作为预防IPF急性加重的药物。        一、IPF急性加重的可能治疗措施治疗推荐        1、机械通气        ①低潮气量通气,十        ②无创通气,十        ③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十/一        2、药物        ①糖皮质激素,十        ②经验性抗菌药物,十/一        ③免疫抑制剂,一/十        ④血栓调节素,一/十        3、肺移植,十/一        4、其他        ①体外膜肺,一        ②多黏菌素B血液灌流,一/十        ③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静脉免疫球蛋白,一        ④非类固醇类治疗,一        二、IPF急性加重的可能预防措施推荐        1、流感和肺炎疫苗,十        2、手卫生,避免与病患接触,十        3、控制胃食管反流,十/一        4、避免气道刺激及空气污染,十        5、如必须机械通气要采取最小肺脏损伤策略:低潮气量通气、无创通气、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十/一        6、尼达尼布,十/一        7、吡非尼酮,一/十        8、避免使用泼尼松和硫唑嘌吟,十        三、注:        ①十:潜在的益处似乎大于潜在的伤害,会考虑在大多数患用;        ②十/一:利益和风险因临床而异,将考虑在选定的患者中使用        ③一/十:利益和风险因临床而异,不考虑在大多数患者中使用;        ④一:因为缺乏证据来支持临床获益,不会考虑在大多数患者中使用。        总而言之,IPF病情复杂多变,异质性强,需要多个指标、多维度评价患者状态和预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随访中不仅要注意功能性指标的变化,还应注意发现及处理共病,调整药物,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共同做好预防ILD急性加重的工作。        以上对于IPF预防和治疗其急性加重的措施推荐,对其他类型的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发作的防治也有参考指导意义,当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循证依据来制定更优的防治策略。

王智刚 2021-03-07阅读量9754

肺纤维化病因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0
业务特长长期从事呼吸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肺癌、肺小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对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纤维化有深入研究,对多种病因引起的咳嗽、胸闷、呼吸衰竭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熟练掌握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镜下检查与治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专科方向肺癌、肺血管病、呼吸危重症

肺纤维化病因相关医院 更多>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2.6万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