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冠状动脉异常扩张 1812年,Bougon首先描述了冠状脉异常扩张; 1953年,Trinidad等人发表了49例“冠状动脉瘤”; 两个术语被交替使用来表示冠状血管的动脉瘤样扩张;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arteryaneurysms,CAAs)被定义为冠状动脉扩张节段的直径是其正常相邻节段血管直径的1.5倍以上。在成人中,如果冠状动脉扩张节段血管直径是正常相邻参考血管直径的4倍以上或扩张节段直径大于20mm,称为巨大冠状动脉瘤(coronaryarteryaneurysm,CAA)。CAA通常用于表示局限性的冠状动脉扩张,扩张血管节段涉及血管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下,而冠状动脉扩张CAE则用于表示更长、更弥漫的动脉扩张,扩张血管长度超过所在血管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报道的冠状动脉瘤发病率范围广泛从0.3%到5%; 男性高; 冠状动脉床的近端比远端多; 右冠状动脉通常是最受影响的动脉(40%),其次是左前降支(32%),左主干是受影响最小的动脉(3.5%)。 从病理上,CAAs患者可以分为三组,动脉粥样硬化组、炎症组以及非炎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或炎症组血管扩张常常累及一支或者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而先天性的或者医源性的CAAs通常只累及一支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是成人CAAs最常见的原因。大约有50%的CAAs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性疾病(血管炎和结缔组织疾病):如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马凡综合征、狼疮都可以导致CAAs。其中KD是儿童CAAs最常见的原因,KD患儿患CAAs的概率可达15%~25%。 非炎症等其他方面:包括介入操作相关、感染、毒物中毒、先天性均可造成冠状动脉异常扩张。 可能的风险因素: 临床表现及评估 大多数CAAs在临床上是无症状的,仅在冠状动脉造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时偶然发现。然而,临床症状可由以下原因之一引起: 1)伴有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可导致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大动脉瘤腔内局部血栓形成可导致远端栓塞和心肌梗死(MI); 3)一些CAA和SVGA的大量增大会导致相邻结构的压缩; 4)动脉瘤破裂虽然罕见,但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 5)即使在没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下,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应激性心肌缺血。 哪些检查有用? 造影不一定能看清楚; IVUS有用:它能更好地描绘血管壁结构,并有助于区分真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由于斑块破裂或邻近狭窄而出现动脉瘤样外观的节段;便于辅助PCI; CTA有用; OCT在评估CAA中的使用受到红外光扫描直径的限制. 药物治疗有哪些? 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目前仍在研究;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这些患者中使用升级的抗血小板或抗血栓治疗方案;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CAE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抗凝治疗可能具有优势。目前的指南建议抗凝治疗只适用于有较大或迅速扩大CAA的川崎病患者。目前的指南只建议华法林用于大型和巨大CAA的川崎病患者; 硝酸盐等血管扩张剂不能用:已被证明会加剧孤立性大CAA或CAE患者的心肌缺血,因此建议避免使用。在CAAs患者治疗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使它们可以降低心肌的氧需求量,但也可能导致血管痉挛; 在川崎病患者中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可导致较高的CAA消退率和较低的MACE发生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和预防CAAs的进展。钙通道拮抗剂的使用由于其抗痉挛作用,会改善CAAs患者慢血流的情况。 冠脉介入治疗 1.研究比较少; 2.动脉瘤状/扩张为罪魁祸首血管PCI:手术成功率低,无复流高以及远端栓塞风险高; 3.更高的死亡率和支架内血栓。 方案建议 CAA罪犯血管时,恢复血流为主;由于缺乏支持性数据,对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CAA干预的决定相当复杂; 血栓抽吸; 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等; 囊状动脉瘤和小假性动脉瘤不累及主要侧分支可采用覆盖支架治疗; 囊状或梭状动脉瘤累及主要侧分支时,可采用球囊或支架;对于SVGAs较大或迅速扩张的患者,或引起症状性外压的患者,使用Amplatzer闭塞器经皮闭合或弹簧圈(伴或不伴PCI)对原生血管进行栓塞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替代方法。 辅助线圈栓塞或手术 由于缺少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CAAs相关的手术治疗规范主要基于回顾性病例研究以及专家共识。 目前推荐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有:(1)合并严重或者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2)位于左主干或大分支分叉附近的CAAs;(3)多发或巨大的CAAs(直径>20mm,或病变直径>参考直径的4倍);(4)CAAs具有严重的机械并发症(压迫心脏以及邻近大血管、瘘管形成、瘤体破裂、瘤体巨大血栓);(5)破裂高风险,如动脉瘤体积迅速增大;(6)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的任何类型的动脉瘤等。CAAs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切除或排除、重建、补片或混合修复、结扎合并CABG。 处理流程图 覆膜支覆膜支架运送的挑战:覆膜支架很硬,通过大的冠状动脉引导导管或导管鞘运送,这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支架迁移、夹层、穿孔等),特别是在弯曲的血管中。它们也限制了侧分支的进入,并可能不完全覆盖动脉瘤,在动脉瘤囊中留下持续的泄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严重的扭曲,钙化,或害怕侧分支,不可能放置覆膜支架 支架辅助线圈栓塞技术:一种常用的技术,在治疗脑动脉瘤,可以使用。 支架辅助线圈技术:使用这种技术,通常在支架植入前在动脉瘤内放置微导管,然后在低压下将冠状动脉支架放置在动脉瘤段,然后线圈可以通过微导管包裹支架。然后进行支架后扩张。如果需要,额外的线圈可以通过支架支架推进,但这可能是困难的,通常不是必要。 未满足的需求及展望 以上来源于正规文献,知网和PUBMED搜索获取。
李永光 2024-10-28阅读量2374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493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380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