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今年58岁,三叉神经痛有5年了,刚开始只是左眼角的地方疼,好几天疼一次,我就没有在意,后来发现疼的地方慢慢往左脸、下颚疼,一天或两天就会疼一次,每次疼的时间1分钟以内,我就到医院去看,做了检查医生说是三叉神经痛,给我开了药,卡马西平,我就开始吃药,刚开始发现吃药能缓解疼,慢慢的吃药就不管用了,也去针灸过,没有效果,到现在风一吹,一碰就疼,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就想问问有没有方法能治好?”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其有效率70%,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灸或肉毒素,效果相对差一些;三叉神经痛半月结处理,包括射频毁损、球囊压迫,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的问题,易复发;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根治各种因血管压迫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现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术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患者三叉神经的完整的同时,解决血管压迫,真正的根治病痛,此术式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提醒:明确诊断,才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科普: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出现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而且是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时也可达数分钟,甚至在说话、吃饭、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这种疼痛的发作,尝尝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得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867
病请描述: 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是一种由牙齿内部牙髓组织发炎引起的疾病。牙髓是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包含神经和血管,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当牙髓受到感染、创伤或持续刺激时,会引发炎症,导致剧烈的疼痛和不适。很多患者在面对牙髓炎时,由于害怕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忽视初期症状,选择拖延治疗。牙髓炎拖久了会恶化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一、牙髓炎的恶化过程 1、初期症状:牙髓炎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牙齿敏感,尤其是在摄入冷热食物时。有时,疼痛可能是短暂的,但会逐渐加重,并变得难以忍受。 2、炎症扩散:如果牙髓炎得不到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扩散到牙齿周围的牙周组织,甚至可能影响到相邻的牙齿和颌骨。这会导致更严重的疼痛和肿胀。 3、牙髓坏死:长时间的炎症和感染可能导致牙髓完全坏死。此时,牙齿将失去营养供应,变得脆弱易碎,颜色也可能变暗。 4、根尖周炎:牙髓坏死后,感染可能继续向下发展,影响到牙齿的根尖区域,引发根尖周炎。这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5、牙齿丧失:最终,未经治疗的牙髓炎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需要拔除。这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影响口腔的整体健康和美观。 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1、缓解疼痛:及时治疗牙髓炎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保存牙齿:通过根管治疗等现代牙科技术,可以保存大多数患病的牙齿,避免拔牙。 3、防止并发症:及时治疗可以防止炎症扩散,避免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维护口腔健康:健康的牙齿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及时治疗牙髓炎有助于保持口腔的整体健康和美观。 三、治疗建议 面对牙髓炎,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根管治疗,即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填充并封闭根管,以防止感染再次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辅助治疗。
章宁波 2025-01-13阅读量1267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为0.4%,主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王景教授介绍,由于疼痛部位会辐射整个面部,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牙痛、三叉神经炎、中间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偏头痛、舌咽神经痛等。 三叉神经痛:最大特点是突发突止 三叉神经痛非常剧烈,有人称之为天下第一痛,比生孩子还痛。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既像遭遇电击,又像在被刀割,还像被撕裂了一样,而且是突发突止。这种疼痛会沿神经支配区进行放射,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的也可达数分钟。这种疼痛的发作,常常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很容易发作,有时候仅仅是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的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因为剧痛,患者在发作时常常用手揉擦面部以求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也有的患者为避免发作,不敢吃饭、洗脸,最终发展到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六种误诊: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 由于都是发生在面部的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常以几种“假面目”出现,从而导致患者“投错医”,医生“断错案”。 1、牙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甚至将患侧的牙齿全部拔除,也没能缓解疼痛。“但事实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而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线或CT一检查,即可明确。” 2、三叉神经炎 患者通常有炎性感染史,病史短,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如果压迫感染分支的局部,会使疼痛加剧。而三叉神经痛通常每次只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3、中间神经痛 疼痛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耳廓及乳突等部位,严重的可向同侧面部、舌外侧、咽部以及枕部放射,因而容易与三叉神经痛混淆。“但其实,中间神经痛通常只是发作性烧灼痛,持续时间往往数小时,短的也有数分钟。而且,中间神经痛局部常伴有带状疱疹,还可能有周围性面瘫、味觉和听觉改变。 4、蝶腭神经痛 虽然跟三叉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些相近,但蝶腭神经痛发作时一般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而且伴有患侧鼻黏膜肿胀,会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同时,可能会伴有耳鸣、耳聋、流眼泪、畏光及下颌皮肤灼热感和刺痛。而三叉神经痛没有这些症状。 5、偏头痛 虽然偏头痛的疼痛性质也为剧烈头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也会反复发作,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不安时诱发,每次发作前都会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而且,一般会伴有恶心、呕吐、流眼泪、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 6、舌咽神经痛 疼痛性质也是突然发作、骤然停止,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跟三叉神经痛一样,也是数秒或数十秒,也是似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及电击样的剧烈性疼痛。但跟三叉神经痛不同的是,舌咽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在患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深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深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王景 2025-01-07阅读量1692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是管理面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运动的神经,三叉神经痛就是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剧烈疼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痛。发作时间短暂但疼痛剧烈,而且难以预测,吃饭、洗脸、刷牙,甚至只是风吹了下,就可能突然发作,防不胜防。但是临床常常有患者因为对三叉神经痛并不了解只是觉得自己面部抽痛而没有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临床三叉神经痛和普通疼痛到底应该怎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普通的疼痛和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有什么样的区别: 一、疼痛的剧烈程度不一样。三叉神经痛的病症发作的时候,疼痛感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显得尤为激烈;患者在发病的时候由于难以抵受,因此通常都会表情狰狞,外加手足乱动,甚至有的会大喊大叫;对于一部分疼痛剧烈感更高的患者,会直接打滚撞墙。如果是一般的疼痛病症,诸如其他病因引起,像牙痛引起的脸颊疼痛,一般疼痛程度不高,患者可以自行忍受。 二、发病的症状不一样。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病症的出现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患者没有办法预料下一次的疼痛将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而且这些疼痛感维持的时间都不长,但是发作的频率比较高。如果是普通的疼痛病症的话,一般都是有征兆的,比如牙痛,通常都会呈现牙床肿胀或蛀牙等的现象,而且疼痛感一般都会有一个比较渐进的过程,比如从轻到重的过程。 三、疼痛感的解决方法不一样。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病症是很难解决的,在病情没有发作的时候,他们其实和正常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发作起来,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疼痛的要命。而且现在针对这种类型的疼痛感,还没有一个快速彻底的解决方案,只可到医院就医积极接受治疗。而牙痛或其他病症导致的疼痛,则可以在看医生以后就得到完善的解决,治疗方法简单,基本上可以快速获得治愈效果。 随着病情的发展,间歇期逐渐缩短,一般为数分钟、数小时不等,发作次数渐渐频繁,疼痛变得越来越剧烈。病重者可每分钟发作数次,一般仅在白天发病,夜里发作较轻或不发作,重症病人也会在夜间发作,甚至终日不止。因疼痛发作而导致通宵不能入睡,或入睡后痛醒,从而日夜不得安宁。 三叉神经痛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周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以后症状会自行消失,或明显缓解。在此缓解期间,病人往往不再发作,但过一段时间后,剧痛又重复发作,自愈机会很小,而是越发越频,疼痛程度亦随之加重。所以,三叉神经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三叉神经痛诊断除临床发病特点外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虽然不会影响患者生命,但是疼痛令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首先需要比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如果比对后怀疑自己是三叉神经痛,一定要上医院进行确诊。在了解具体病史之后,基本需要做系统的体格检查,了解身体的基本情况,检查面部感觉、肌肉运动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例如血液常规、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最终确诊。 三叉神经痛如影随行,怎样才能把患者从这种折磨中解救出来? 1、药物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其中药物首选卡马西平,此外还有奥卡西平、巴氯芬、苯妥英钠等。但药物治疗大多只能用于初级治疗。 2、注射治疗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就是俗称的“打封闭针”,此方法比较常用,但止痛范围比较局限,而且容易复发。还有一种是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就是在三叉神经节部位注射局麻药物,效果短暂甚至无效,注射难度偏大。 3、射频热凝疗法 射频是通过高温作用让患者神经部位蛋白质发生凝固,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疗效良好,运用也比较广泛,操作简单,但并发症比较多。 4、手术治疗 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主要的手术方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在颅骨上钻个如一分钱硬币差不多大小的小孔,通过这个小孔在显微镜下将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的血管分离开,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根,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王景 2024-12-25阅读量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