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干燥 > 护理

皮肤干燥护理

皮肤干燥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肛门痒用了药,为什么还是时好...

病请描述:肛门瘙痒是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瘙痒或刺激的常见症状。它有许多可能的原因引起,包括(但不仅限于)痔疮、肛瘘和某些皮肤状况,如湿疹等,还有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肛门的轻微漏液也会刺激肛周脆弱的皮肤。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引起的,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平时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有时可能决定着治疗效果的成败。 1. 饮食宜忌:在发病期间,建议避免摄入海鲜、辛辣食物,不要喝酒,否则会使瘙痒等症状加重。 2. 个人卫生: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洗屁屁一至两次后,用干毛巾或柔软的卫生纸轻轻地拭干,但也不能过于注重清洁。有些患者说“我每天要洗好几次,为什么还是痒呢?”因为过于频繁的清洁,对于皮肤也是不利的。清洁时的水温越热,屁屁洗的越舒服,但洗完后肛周皮肤更痒,因为水温太高,刺激了本来就敏感的皮肤,如果把热水换成凉一些的水,皮肤相对会更顺滑些。有些患者说“我很爱干净,每次大完便都会用湿纸巾擦干净,为什么还是痒?”不建议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湿纸巾擦拭屁屁,可能会越擦越糟,也不要用带有浓烈香味的香皂、沐浴露或含任何防腐剂的东西去擦洗换处。 3. 如果肛门有渗液或少许粪便(无此症状者请忽略本条),手指顶着一小撮干棉絮进肛门,进行轻柔的清洁,并确定没有残留。如果你擦拭后继续渗液或粪便,肛门里放一小撮棉花可以阻止大便出来刺激肛周皮肤。 4. 用软毛巾或纸巾拭干局部,避免摩擦。如果皮肤红肿疼痛,可以用低温档的电吹风吹干,这是最舒服的方法来干燥局部皮肤。 5. 尽量避免抓挠,即使在很痒的时候抓挠会很过瘾。如果痒的难以忍受,用手指在衣服外面轻捏瘙痒处。如果担心睡着了手会去抓挠的话,可以带棉手套睡觉。 6. 穿宽松的棉质内裤,并每天更换。避免穿人造面料内裤,尽量不穿紧身裤或牛仔裤,也应避免长时间坐在塑料椅子上,因为那样会导致不透气、出汗。 7. 内裤的清洗,应使用非生物洗涤剂,并确保漂洗干净。

李盈 2025-07-02阅读量55

果酸对抗黄褐斑:科学解析与正...

病请描述:        黄褐斑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皮肤问题,其形成与黑色素代谢失衡密切相关。近年来,果酸类护肤品因其宣称的“淡斑”功效备受关注。然而,果酸是否真的能有效改善黄褐斑?使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结合临床研究与科学原理,为您全面解析。         一、果酸淡斑的作用机制        果酸是从水果或酸奶中提取的弱酸性成分,如甘醇酸、柠檬酸等。其改善黄褐斑的机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 加速表皮代谢,促进黑色素脱落        果酸通过松解角质细胞间的连接,加速老化角质层的剥脱,从而帮助含有过量黑色素的表皮细胞更快代谢。临床数据显示,使用甘醇酸(果酸的一种)后,表皮更新周期可缩短,浅层色素颗粒被清除的效率显著提升。         2. 抑制黑色素生成        柠檬酸等果酸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酪氨酸酶的激活。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活性降低可减少黑色素生成。         二、果酸对黄褐斑的实际效果        临床数据支持有效性但存在局限        多项研究表明,果酸对表皮型黄褐斑(黑色素沉积于表皮层)效果较好。例如,上海华山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63例接受果酸治疗的患者中,89%的浅表性黄褐斑得到改善,而混合型(真皮与表皮均有色素)有效率仅为80%。此外,需多次治疗(通常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周)才能达到显著效果,且需结合严格防晒。         局限性解析        作用深度有限:果酸无法作用于真皮层色素,对深层黄褐斑效果微弱。        个体差异大:皮肤耐受性、色斑类型及治疗频率均影响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         三、科学使用果酸的五大要点        1. 从低浓度开始,逐步建立耐受        首次使用建议选择1%-4%的低浓度产品,避免直接使用高浓度(如20%以上)医用级果酸。敏感肌需提前进行局部测试,或在皮肤状态稳定后使用。         2. 严格防晒,避免反黑        果酸会削弱角质层屏障,增加紫外线敏感性。白天需搭配SPF30以上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         3. 避免与其他刺激性成分叠加        使用果酸期间应停用水杨酸、A酸等强效去角质产品,以免加重皮肤刺激。洁面后需等待20分钟再涂抹果酸,以减少刺激风险。         4. 注重保湿与修复        果酸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皮,需搭配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的保湿产品。若出现红肿、刺痛,应立即停用并冷敷镇静。         5. 疗程化治疗更有效        单次使用效果有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周期性治疗(如每月一次医美级果酸焕肤),并结合口服药物或激光等综合疗法。         四、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        不适用于所有人:皮肤破损、晒伤或处于炎症期(如严重痤疮)时禁用。        警惕“快速祛斑”陷阱:含铅汞的非法产品可能短期美白,但会导致色素反弹甚至中毒斑。        专业医疗干预更可靠:顽固性黄褐斑需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等药物,或采用皮秒激光等医美手段。         果酸类产品对表皮型黄褐斑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需长期坚持并科学护理。淡斑是一场“持久战”,盲目追求速效可能适得其反。建议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防晒、抗氧化与健康作息,才能实现安全有效的肤色焕亮。

邓娟 2025-05-30阅读量548

打耳钉一定会长疤痕疙瘩吗?皮...

病请描述:        很多爱美人士在打耳钉前都会担心一个问题:听说有人打完耳洞后长出"肉疙瘩",自己会不会也中招?作为皮肤科医生,今天就带大家科学认识疤痕疙瘩,解开关于耳洞增生的迷思。         一、认识疤痕疙瘩:皮肤的"过度修复"        正常皮肤受伤后,伤口会在1-3个月内形成平整的疤痕。但瘢痕体质人群的修复系统会"用力过猛",导致:        - 疤痕超出原伤口范围        - 形成红色硬块,可能伴随痒痛        - 持续增生数月甚至数年        临床数据显示,约5%-15%的瘢痕体质者在穿耳洞后出现增生,常见于耳垂(60%)和耳廓(40%)。         二、打耳洞=必然增生?关键看三点        1. 体质因素(决定性)        瘢痕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符合以下情况要格外警惕:        - 父母/兄弟姐妹有瘢痕疙瘩史        - 曾有伤口异常增生史(如疫苗疤隆起)        - 青春期后出现的痤疮留下硬结        2. 创伤程度(催化剂)        耳洞穿刺时:        - 非专业操作造成组织撕裂伤        - 耳钉材质引发过敏反应(如劣质金属)        - 反复感染刺激局部组织        3. 护理不当(助推器)        临床常见错误:        - 伤口未愈合就频繁转动耳钉        - 使用酒精/双氧水过度刺激        - 过早更换耳环(建议至少保持原耳钉6周)         三、防大于治:五步安全攻略        1. 体质筛查        建议先做"小范围测试":在前臂内侧做2mm微小针刺,观察1个月是否异常增生。        2. 专业穿刺        选择正规医美机构,优先采用:        - 激光穿耳(创面更平整)        - 医用钛/金质耳钉(过敏率<2%)        3. 科学护理        - 前3天保持创面干燥        - 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        - 出现红肿及时涂抹抗生素软膏         4. 动态监测        愈合期留意:        - 耳洞周围是否发硬        - 有无持续性瘙痒        - 3个月后疤痕是否仍在增厚        5. 早期干预          发现异常苗头时(1个月内):        -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有效率70%)        - 配合硅胶贴片压迫治疗         对于明确瘢痕体质者,建议谨慎选择穿耳洞。若必须进行,可考虑:        1.优先穿刺耳垂中央区(血供好,愈合快)        2.避开月经期(激素波动期易增生)        3.术后口服积雪苷片(降低纤维过度增生风险)        任何异常增生请尽早就诊,美丽需要智慧的选择,科学认知才能安心变美。

邓娟 2025-05-10阅读量1082

颠覆传统!当放疗遇上甲状腺癌...

病请描述:颠覆传统!当放疗遇上甲状腺癌: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来自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指南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我既拿手术刀,也做微创消融,还特别爱和大家聊健康科普。今天,咱们就来谈谈一个“低调却重要”的话题——放疗在癌症治疗中的角色,尤其是甲状腺癌患者最关心的那些事儿。 一、放疗:癌症治疗的“隐形狙击手” 提到癌症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手术切除”或“化疗输液”。但你知道吗?放疗就像一位精准的狙击手,用高能射线悄悄摧毁癌细胞。它的原理很简单:用X射线、质子束等穿透人体,破坏癌细胞的DNA,让它们无法分裂增殖,最终“自我了断”。 放疗的三大优势: 精准打击:现代技术(如质子治疗)能锁定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副作用更可控:相比化疗的全身反应,放疗的副作用多集中在治疗部位。 适应症广:从根治早期肿瘤到缓解晚期症状,放疗都能派上用场。 最近,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还颠覆了传统认知:某些乳腺癌患者通过精准放疗,甚至能免去手术!这让我们看到,放疗的潜力远超想象。 二、甲状腺癌:放疗用不用?关键看这几点!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多数患者通过手术和放射性碘(RAI)治疗就能搞定。但总有人问:“我需要做放疗吗?”答案藏在以下场景里: 必须考虑放疗的4种情况(划重点!): 肿瘤“赖着不走”:手术切不干净,比如侵犯气管、喉返神经,或淋巴结广泛转移。 未分化癌:这类恶性程度极高,放疗能辅助控制病情。 复发转移:局部复发且无法再手术,或RAI治疗无效时,放疗能“补刀”。 髓样癌术后:若无法根治,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注意!甲状腺癌对放疗不一定敏感,所以医生会综合评估,绝不会让你“白挨辐射”。 三、放疗流程:团队协作的“精密工程” 放疗不是医生一个人的战斗,而需要物理师、剂量师、护士等团队协作。流程大致分四步: 定靶区:用CT/MRI精准定位肿瘤范围,标记皮肤。 做计划:计算剂量和照射角度,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分次照:通常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4-7周。 勤复查:治疗中每周随访,结束后定期检查疗效。 为什么放疗要“做五休二”? 给正常组织“喘口气”,修复损伤。 让更多癌细胞进入对射线敏感的时期,提高杀伤效率。 机器和医生也需要休息维护,保证治疗精准度。 四、放疗副作用:别慌!这些方法能应对 放疗难免有副作用,但提前了解就能从容应对: 皮肤反应:发红、脱皮?保持清洁干燥,别抓挠,穿纯棉衣物。 喉咙不适:吞咽疼痛?吃温软食物,避开辛辣刺激。 疲劳乏力:多休息,适当补充营养,身体修复需要能量! 小贴士:治疗期间保护好体表标记线,洗澡别用沐浴露搓揉,外出记得打伞防晒哦! 五、未来已来:放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 从乳腺癌的“无手术”突破,到质子治疗大幅减少副作用,放疗技术正飞速发展。未来,更多患者可能通过精准放疗实现“少挨刀、少受苦”的目标。 但记住,医学没有“万能药”。无论是手术、放疗还是RAI治疗,个性化方案才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费健主任的暖心总结: 甲状腺癌放疗≠病情严重,它是特定情况下的“神助攻”。 治疗前多沟通,明确目的和风险,信任医生团队。 放疗期间做好自我护理,副作用大多可防可控。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永远是最优解。如果你或家人正面临治疗选择,别犹豫,点击我的主页预约咨询,咱们一起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推荐理由:本文融合国际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用最易懂的语言解答疑惑,助你科学抗癌,少走弯路。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JAMA Oncology》《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手册——甲状腺癌》等) 作者介绍: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深耕甲状腺疾病诊疗30年,擅长手术与微创消融,全网粉丝超100万,致力于让医学知识“接地气”。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线上解答超10万次咨询,被患者称为“最懂你的医生朋友”。  

费健 2025-05-07阅读量366

皮肤干燥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山东扁鹊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