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南方健康原创2019年08月18日44评论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什么?如何治疗桥本氏病?黄医生从专业角度解答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除了颈部曾经暴露过多的辐射之外,碘过多或是不足、生活压力跟污染之外,甲状腺的自体免疫疾病、尤其是桥本氏症(Hashimoto'sdisease)的患者,其实也是甲状腺癌的好发人群之一,所以这类患者日常生活应该要随时注意自己甲状腺状况,避免恶化成甲状腺癌。 一、什么是桥本氏症 桥本氏症是一种自体免疫的疾病,又称桥本氏病、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球甲状腺炎,病因复杂,常常引起甲状腺肿大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淋巴细胞浸润和其自身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产生、滤泡结构的破坏。也可能跟家族史有关,或是被外界环境如污染、压力等诱发,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的自体免疫疾病,像是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病理表现:甲状腺组织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 桥本氏症好发在30岁左右的女性身上,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失调,产生甲状腺的抗体,让免疫细胞去攻击甲状腺,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但初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是一个缓慢发生的疾病,而且症状并不特殊,所以很常找不出原因。 表现症状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皮肤跟头发变得干燥粗糙。 身体浮肿、变胖。 便秘。 莫名出汗、觉得身体虚弱。 手脚冰冷。 早上起不来。 月经周期出现变化,可能变得频繁、或是很久都没来。 变得越来越容易疲累。 身体僵硬。 下肢无力。 莫名的低落、忧郁。 因为甲状腺功能变得低下,为了维持平常的作用,会代偿性的变大,但属于比较平均、双侧的肿大;但如果甲状腺组织持续被攻击而产生防御作用,细胞就会增生,产生局部肿大的结节,可能有一个部位或是多个部位都产生。 二、桥本氏病与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大约有5~10%的机率可能是甲状腺癌,但良性的结节变成癌症的几率很小,只是不能否认的确是个危险因素,因为结节的产生也是透过自体免疫、压力、环境等因素,而且多半自行消失,如果一直处在容易长结节的环境下,其实也是让自己暴露在容易诱发癌症的环境。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什么?如何治疗桥本氏病?黄医生从专业角度解答 甲状腺桥本氏病癌症免疫系统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诊断的不确切,极有可能使恶性病变贻误最佳的手术时机,或使炎性病变遭误切从而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不仅仅是生理的,更严重的是心理的,往往持久且难以平复。 三、桥本氏症与甲状腺癌 目前可以知道桥本氏症是甲状腺癌的一个危险因子,因为甲状腺长期处在发炎之下,很可能造成细胞病变,而最容易变成的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淋巴瘤,在日本的相关研究中,有桥本氏症的人变成甲状腺淋巴瘤的机会,比没有桥本氏症的人多非常多,大约有6成的甲状腺淋巴瘤患者都有桥本氏症。 不过依现有的资料库来看,则没有发现这么高的比例,但也可能是桥本氏症的患者症状,跟甲状腺淋巴瘤的症状实在太像,如果没有做病理切片,很难完全区分二者。 所以对于桥本氏症的患者来说,即使服用了甲状腺素的药物,生活上没有感觉到太多症状,还是建议要定期追踪自己的甲状腺情况,可能长出新发的结节自己不知道;如果有转成恶性的可能,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四、针对桥本氏症的治疗 ⑴保守治疗: 多数桥本氏病病人除甲状腺肿大外无特殊症状,一般无需处理。 甲减明显者可服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 伴甲亢者,其症状常为一过性,一般不主张用抗甲状腺药物,对病情较重者应随访,必要时可用抗甲状腺药物,但剂量应适当,否则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其他不适,甲状腺肿大明显,伴疼痛者可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⑵外科处理 ①颈部有多发淋巴结肿大且质地较硬者,核素扫描为冷结节或肿块质硬韧,不能排除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可能,均有必要手术探查或活检。 ②诊断明确,有气管压迫征,但峡部肿大明显,可手术切除。以免甲减的发生,应控制甲状腺的切除量。手术治疗后,还需较长时间的内科治疗和随访。 外科手术指征是: 甲状腺扫描示冷结节,或触及坚硬肿块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的桥本氏病患者; 甲状腺峡部肿大明显,有气管压迫症状,需手术切除峡部、解除压迫者; 术前诊断不清,怀疑桥本氏病者。 术中应先活检冰冻切片检查,再决定手术方式,切勿先切除甲状腺再行病理检查; 术中确诊为桥本氏病需切除甲状腺时,应尽量控制甲状腺的切除量,以减低术后甲减程度。 五、总结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良性病变,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包括随访观察、低碘饮食、补充左旋甲状腺素片、调整免疫功能等。 而且,基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之间的相关性,适时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必要的外科干预同样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费健 2020-07-17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魔都梅雨季已经官宣,连续刷了好几天30度左右湿温,马路上短裙和背心也都接连出现,有的人露出了小蛮腰与大长腿,有的人则露出了肥肚腩和大象腿……相信爱美的你肯定“又”打起了开始运动健身、塑形减肥、吃药减肥、节食减肥的念,然而,其中不少人都是毫无运动经验,又久坐办公室,担心自己的体力不支或时间不够之类,根本就坚持不下去。节食、运动的方法往往难以坚持,容易反弹,并出现营养失衡。药物减肥需要有明确的适应证,且不良反应较大。引起腹泻的减肥药,会使人体水分减少,从而减轻体质量;抑制食欲的减肥药,会减少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达到减轻体质量的目的。这两者虽然都减轻了体质量,但不代表减肥成功,因为体内的脂肪并没有减少,停药后会反弹。西药减肥存在肝损伤等不良反应,而手术减肥只适用于极度肥胖者,风险较高。因此,运用“减法”已经难以解决肥胖的问题了。中药减肥近年来逐渐成为流行趋势,中医减肥并不是天方夜谭,先讲亲身诊治过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中年女性,身高1.72米,体重200斤,去年经同事介绍来门诊要求中药减肥,吃了一周感觉效果很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找到我,失去了联系。前几日来门诊看病偶遇,完全变了个人,身材苗条了,皮肤也红润有光泽了,说中药效果太好了,一下瘦了40斤,一个方子从没变过,也不敢随便调整,即使今年的疫情期间也没停过,一直吃到现在,算下来整整八个月,曾经在内分泌科试过各种减肥药,也试过针灸减肥,吃一块哈密瓜第二天就会体重增加,现在很有信心,还要再争取减到130,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了补气力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中医认为, 肥胖多是“本虚标实”, 这个本虚就是气虚、脾虚,这里的“脾”可不是我们B超报告单上看的见的脾脏,中医的脾更强效的一种功能状态,脾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运化,把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部位,如果脾气虚的话,营养物质就不能被人体正常利用,反而变成了诸如水湿、痰湿等垃圾物质, 就是我们每天说的“湿气重”,储留体内,因此单纯使用目前流行的“减法”即通、下、泄等减法治疗肥胖容易反弹, 而通过益气健脾, 整体改善脾脏功能, 从根本上改变运化失常的状态则减肥往往很成功, 且不易反弹、不易反弹、不易反弹,重要是事情说三遍,这是与目前流行的减肥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有学者在总结了我国9省市中医体质横断面调查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18805例肥胖患者,发现肥胖最常见的3种体质类型分别是痰湿质、气虚质及痰湿挟瘀质,也就是说肥胖的类型大多数都属于这三种。了解体质类型有什么用的?用处就在于中药就是根据这三种类型处方用药的。那么如何判别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呢?痰湿质肥胖,以困重、身倦、嗜睡为主要表现,以目胞微浮、喜食肥甘、睡眠打鼾为次要表现。通俗的讲就是,身体沉重不轻松、额头爱出油、上眼睑略有浮肿、嘴里黏黏糊糊、舌苔厚腻,形象的总结就是肚子胖嘟嘟, 脸上油乎乎, 晚上打呼噜。这种类型体质往往合并三高或有三高倾向,平常食疗可以荷叶30克,冬瓜皮30克,生山楂20克煮水,代茶饮,或者有喝茶习惯的可以适量普洱茶、乌龙茶。气虚质肥胖,以乏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为主要表现,以头晕、心悸、容易感冒为次要表现。通俗的讲就是说话无力、气喘吁吁、身体浮肿、疲倦、舌体胖大、有齿痕、容易腹泻,平常食疗可以黄芪15克,肉桂3克,苍术9克,砂仁6克,煮水代茶饮,如容易上火可以配伍金银花9克。痰湿挟瘀质肥胖,以健忘、面色晦黯、口唇颜色偏黯为主要表现,以皮肤粗糙、面部“钞票纹”、身体某处疼痛为次要表现。这种类型往往见于中年女性,淤血的根本还是长期的心情压抑导致的肝郁气滞导致,平时食疗可以玫瑰花9、百合15、银耳15代茶饮,或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逍遥丸疏肝理气健脾。还有人说,“我还是一头雾水,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种类型体质”,最简单的办法,将上面的食疗方做成大烩菜,是不是特简单,因为气虚痰湿往往并存,只不过有人以气虚为主,有人以痰湿为主,中医就像炒菜,淡了放点盐,咸了加点水,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最完美的。中医就是一种品位,更是一种智慧,只要您细细体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体现中医之美。当您重新踏上漫长的减肥之路,就要坚定信心,打持久战,综合战,运动、饮食、心情缺一不可,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定要有中医的全程相伴。刚才文中提到的那位中年女性,假如如果没有八个月的坚持,没有对中医的坚守信任,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她行,您也行,加油!
刘宝君 2020-06-17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