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根据症状不同,中医把慢性胃炎分为8种类型,即食滞伤胃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热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瘀滞 伤胃型、肝火犯胃型、湿困脾胃型。根据各种类型对症治疗。 1、食滞伤胃型患者 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 每日一剂,水煎服。 2、脾胃虚寒型患者 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 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3、胃阴亏虚型患者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 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 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克,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4、热邪犯胃型患者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证属热邪犯胃、中焦郁滞,宜疏利中焦、清热和胃。药用蒲公英、败酱草各 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壳、佛手、连翘、黄芩各10克,海螵蛸、锻瓦楞子各12克,黄连、吴茱萸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5、肝郁犯胃型患者 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药用柴胡、 白芍各15克,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克,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各10克,黄连、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6、瘀滞伤胃型患者 胃脘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纳差,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宜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药用丹参、蒲公 英各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0克,砂仁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7、肝火犯胃型患者 因久病脾胃气虚,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满隐痛,食后疼痛加重,经常烧心泛酸,口苦发黏,便溏,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数。证属虚实夹杂、肝火 犯胃。治宜舒肝理气、清热调胃。药用党参、柴胡、茯苓各15克,半夏、黄芩、栀子、木香、佛手、生麦芽各10克,黄连、吴茱萸、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 煎服。 8、湿困脾胃型患者 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辘辘,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证属湿阻脾胃,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湿、理气醒胃。药用薏苡仁30克,苍术、茯苓、鸡内金各12克,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剂师温馨提示胃炎患者平时关键还是靠自己调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抽烟喝酒,不熬夜,注意休息;不要久坐久站,可以适当按摩,平时适当运动,坚持有氧运动,效果挺好的。 http://ahongyi.000.pe/?i=1
张峰 2024-09-09阅读量3877
病请描述: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上腹痛、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呕血、黑便等症状,要及时治疗。那么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胃癌该怎样治疗,就拿中医来说,中医对胃癌的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分型,然后根据分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中医对胃癌辨证分型治疗的介绍: 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 痰湿内阻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原则为化痰利湿,健脾和胃。 3. 脾胃虚弱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隐痛,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4. 胃热炽盛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和胃止痛。 5. 胃阴不足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隐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原则为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8-14阅读量1374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371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487
病请描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的现象,表现为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充填速度减慢,尽管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这种现象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猝死。中西结合治疗CSF的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类硝酸酯类药物:如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降低疼痛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氨氯地平,可以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其抗炎特性和对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作用对CSF患者有益 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能改善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运动:科学专业的心脏康复运动能明显改善CSF现象,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上调组织硫化氢水平显著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其对CSF患者具有即时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能够缓解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 针灸治疗: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能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内皮功能有改善效果 情志疗法: 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势,通过中药改善微循环和内皮功能,西药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韬 2024-07-29阅读量1279
病请描述: 中医很早就对股骨头坏死有所记录,可归属中医“骨痹、骨痿、骨蚀”范畴。早期以气血不畅、气滞血瘀为主,被称之为“骨痹”;中期则以髓减骨枯,筋骨痿软为主,被称之为“骨痿”;晚期因出现塌陷、缺损,被称之为“骨蚀”。本病病机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以虚实夹杂为特征。以虚为本,表现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以实为标,表现为风寒湿邪凝聚经脉,气血不行,瘀阻脉络,血运不通;劳伤筋损或创伤致瘀,血供不足;痰湿郁久化热,耗伤气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因此,“虚”和“瘀”皆可致筋骨失养,久则髓减骨枯,而发为本病。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以补益肝肾、活血行气止痛为主,草药篇(一)和(二)当中已介绍了丹参、川芎、骨碎补、黄芪、鸡血藤等多味补肾活血的中药,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几味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用中草药。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肝经和肾经。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等病症。杜仲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入丸、散服用,同时也可以泡酒服用。杜仲加补骨脂,益肾强腰,补肾阳。杜仲加芡实,温补肾阳,温补肝肾,固涩止遗。杜仲加牛膝,补益肾气,益气通脉。杜仲加鹿茸,壮阳,益精强骨。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杜仲叶分离部分可以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代谢作用,同时促进碱性磷酸酶分泌,杜仲亦能诵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进而起到对骨的保护作用。 牛膝味苦肝酸性平,入肝肾经,《本经》称其“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神,逐血气。”牛膝可引血下行,病痛位于下半身,牛膝可牵引全方药物之药性下行。股骨头坏死是因为气滞血瘀,血供不足,牛膝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本草正义》中有言:“疏通经络,流利骨节,其效颇著。”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牛膝的醇提物可以增加骨小梁密度、面积、总体积及密质骨面积,减小骨髓腔面积,阻止维甲酸所造成的大鼠骨矿质的丢失。 续断苦、辛、微温的性味,归肝经跟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作用,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以及先兆流产的病症。对跌扑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够续骨、治折伤,对骨愈合有促进作用。续断一般是酒续断,酒制过的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是用盐制过的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盐入肾。酒有通透性,有活血化瘀更强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续断可逆转大鼠去卵巢引起的骨丢失。95%乙醇和50%乙醇两种萃取物均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前者的促增殖效应强于后者。从而达到促进成骨作用治疗股骨头坏死。 木豆叶性味平淡、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其作用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消肿宣痹、止痛,补肾健骨、去腐生肌、预防骨质疏松。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部活动受限,疼痛,跛行,肌肉萎缩,腰膝酸软,乏力倦怠,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脉弦等症状。木豆叶左黄酮含量轻,对骨髓间质补充干细胞的促进软骨化作用,修复坏死股骨头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改善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血液循环、营养供给,促进股骨头内的坏死组织和血管修复再生,缓解关节疼痛,促进死骨吸收,加速新骨形成,从根本上治疗股骨头坏死。 浙江省中医院保髋团队,专门为您的股骨头保驾护航!
储小兵 2024-07-16阅读量2044
病请描述: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内部出现的结石的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堵塞泌尿系统,造成排尿困难,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每个患者都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泌尿系统结石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认识 中医把泌尿系统结石归属于沙淋、石淋等范畴。泌尿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尿频、尿急、恶心呕吐等。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结石是由于湿热蓄积导致的,或者是气火郁于下焦有关。湿热蓄积是由于外感湿热或者外感湿热导致的,外感湿热多见于下阴不洁,秽浊入侵。湿热内生多因恣食肥甘酒热,致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砂石。而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使肝经气滞,郁而化火,气火郁于下焦;久则熬液灼津结而成石。 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优势 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药物,通过服用具有排石通淋作用的药物,促进结石排出,不仅可以为患者免除手术的创伤,解除手术的痛苦,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不易复发。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7-08阅读量1137
病请描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甲状腺结节被检出并广泛关注,宏观数据告诉我们癌症的实际患病几率非常小,约为1-5%,大多数病变为良性,无症状,无需治疗。但作为患病的个体而言仍是不小的焦虑。 欣慰的是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已具有十分成熟系统的流程,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安排进入系统的评估和处理流程(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在评估流程中超声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大多数结节也是常规超声体检发现,医生会根据结节生长速度、形态、边缘、与甲状腺包膜关系、血运情况、钙化性质等,给出TI RADS分类及相应的诊疗建议(参考《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诊断结节良恶性的符合率可以达90%以上。 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处理流程中的另一重要项目,对甲状腺疾患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如果TSH降低,根据临床情况,可考虑测定TSH受体抗体以确定甲亢的病因;如果临床和超声怀疑存在与甲状腺炎相关的甲状腺毒症,则可参考TPOAb;如果临床或超声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且TPOAb阴性的患者,可参考Tg抗体;在缺碘地区(目前已经极少了),具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伴TSH正常的患者,还可采用甲状腺核素扫描。 临床上,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需要特殊治疗。少数生长迅速、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或伴随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结节(主要是TI RADS 4类以上)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其进一步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主要指手术切除)。那么在随访的间隙,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呢? 尝试中医药治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TI 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病例,供大家参考。 女性,31岁,既往结核病史,已接受规范抗痨治疗。2023年9月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见甲状腺左叶下极2.3×1.8m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周边似见点状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超声诊断:甲状腺左叶下极实性结节(TI-RADS:4a类,建议密切随访);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可能;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稍肿大,结合病史,考虑结核可能。 患者平素疲劳乏力,口干偶有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暗,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甲状腺结节-痰瘀阻滞 中医治疗: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川楝子9g 连翘6g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陈皮9g 僵蚕6g 鸡内金6g当归9g 白芍9g 茯苓9g 白术9g 太子参9g 泽泻9g 益母草15g 猫爪草9g 紫花地丁9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3月余,患者自诉日常精神状态,月经状况明显改善,2024年1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结节消失。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合并TI RADS 3类结节的病例: 女性,51岁,2023年4月确诊左侧甲状腺癌并接受根治术,但右叶仍在存在多发甲状腺结节。2023年10月来我处就诊,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所见:右叶见数个低回声团块,最大6×4mm,CDFI见点状彩色血流。甲状腺内部回声增粗不均匀,甲状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结节(TI-RADS 3类)-考虑良性病变,甲状腺右叶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见淋巴结。 患者平素乏力明显,多汗、盗汗,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入睡难、多梦、早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结节–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益气滋阴清热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 鸡内金6g 黄柏6g 知母6g 生地9g 山茱萸9g 地骨皮9g 柴胡9g 黄芩9g 太子参30g 熟大黄6g 龙骨15g 牡蛎15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6月余,患者睡眠、大便以及乏力、多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5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消失。 结合上述病例,总结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调节整体,治疗局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在治疗上也是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限于结节本身。 强调共性,突出个性:中医要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分型有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药,针对性强。 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中医药不仅可以帮助缩小或消除结节、减轻结节症状,还可以缓解伴随的其他症状,如疲劳、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注重治病求本,通过调理身体内环境,改善体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因此,甲状腺结节,合并有躯体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是不错的选择!
向军 2024-06-21阅读量1823
病请描述:前列腺增生是男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的男性,而且呈上升趋势。那么苏州哪里治疗前列腺增生好?前列腺增生要怎么治疗,其实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办法有很多,有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等方法,那今天就来说说中医的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优势 1、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证型,通过中药的方剂进行调理,如湿热下注型,采用清热利湿,通闭利尿的药物治疗,如气滞血瘀型,采用行气活血,通窍利尿的药物治疗。 2、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不仅可以缓解或消除排尿困难等症状,还可以改善人体综合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防止长期并发症。 3、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副作用比较小,因为中药多为绿色草本植物,健康安全,一般不容易发生胃肠道反应。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前列腺增生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5-30阅读量949
病请描述:近期,不少人因呼吸道感染而服用抗生素,却意外遭遇腹泻的困扰。难道抗生素在消灭病菌的同时,也悄悄打乱了我们的肠道菌群?没错,你可能正在经历肠道菌群紊乱的困扰。别担心,中医健脾利湿的方法可以有效帮你缓解这一难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一、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菌群失衡。这种失衡不仅会引起腹泻,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服用抗生素期间,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紊乱。 (一)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往往也会损伤肠道内的有益菌群。这些有益菌群对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菌群失衡,就会导致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 (二)菌群紊乱的危害 肠道菌群紊乱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消化系统,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长期菌群失衡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其他慢性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二、中医健脾利湿,有效缓解腹泻 中医理论认为,腹泻与脾胃功能失调、湿气过重有关。因此,通过健脾利湿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抗生素导致的腹泻问题。 (一)健脾利湿的原理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导致湿气内生,从而引发腹泻。健脾利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排出,达到止泻的目的。 (二)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这些方剂通常具有健脾、利湿、止泻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参苓白术汤:由白术、党参、甘草、扁豆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症状。 葛根健脾汤:包含粉葛根、炒山药、茯苓、御米壳等多种中药成分。此方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对于拉肚子、肠鸣泄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补中益气汤:主要成分为黄芪、陈皮、柴胡、当归等,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气陷引起的久痢或大便稀溏等腹泻症状。 健脾祛湿汤:由党参、茯苓、白术、玉米、白扁豆等组成,主要用于祛湿健脾,适用于脾胃湿气过重导致的腹泻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此方剂具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痰阻气滞引起的腹泻。 胃苓汤: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的功效,对于寒湿内阻引起的腹痛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岑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组成,能温阳化饮、健脾利水,对于阳气不足、湿气过重导致的腹泻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具体方剂使用,需在医师指导下处方。 三、总结 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我们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中医健脾利湿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恢复肠道健康。当然,在服用抗生素期间,我们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加重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让我们一起关注肠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吧!
陈旋 2024-05-29阅读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