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气短 > 内容

气短内容

中医药治疗缩小肿瘤患者动脉斑...

病请描述:患者汪某,男,67岁,主因肺恶性肿瘤术后3年余就诊,患者2019年发现肺部恶性肿瘤,后行手术治疗,为求中医药辅助治疗防治肿瘤复发就诊于门诊,2023.7.1就诊于我院门诊,刻下:神清、精神可,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胃纳可,二便调,夜寐安。 辅助检查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右侧较大者为16.7×3.1mm,左侧较大者为11×2.2mm;于门诊规律口服中药,近日复查颈动脉超声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均见缩小,右侧较大者为10.0×3.3mm,左侧较大者为7.8×2.3mm。 具体报告如下: 案语: 肺癌仍然是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已经有连续二十年排在第一位,它造成了每年至少80多万人的发病,以及60多万人的死亡。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素问·五藏生成》中提出:“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素问·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肺局部组织切除后,肺主气功能不利,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短,甚至喘促。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痰饮停肺,如《诸病源候论》载“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若痰饮阻肺,复感外邪,入里化热,则痰色由白转黄、黏腻难咯,可伴见发热等症状。该患者就诊时虽无明显不适,但考虑患者肺癌术后脾气亏虚、痰湿易积体质,故组方以扶脾治本、宣肺利气、解毒抗癌为主。 方中以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补中养胃,北沙参、麦冬、熟地黄、火麻仁养阴液扶正气,山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渗湿健脾,香附、川楝子芳香醒脾,理气止痛;枇杷叶宣肺化痰湿。石上柏、石见穿、猫人参解毒抗癌,山楂、甘草顾护脾胃,调和药物。全方扶脾治本,解毒抗癌。考虑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病史,《内经》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如嗜食膏梁厚味过量,易致痰浊留置,阻碍血脉,日久损伤脾胃而发此病。较早论述了脾虚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方中加以化浊降脂调斑之药对症治之,复查后效果显著。

付晓伶 2024-01-02阅读量1046

“难以拖延的定时...

病请描述:最近73岁的李大伯可谓烦心事连连,一个月前反复出现胸口疼痛,心慌气短,在家人劝说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的狭窄,狭窄程度达到了95%,已经严重影响了心脏的供血,在医生的建议下立即行了心脏支架置入术。做完了手术的李大伯刚松了口气,结果又一桩烦心事让大伯再次苦恼了起来... 原来,做完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十余天的李大伯早起解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小便颜色呈红色,当时还心想是不是跟自己吃的一大堆药有关,所以就再度去医院查了B超,发现了膀胱里长了块东西,小便带血都是因为这个。李大伯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但反反复复的血尿让他十分不安,就慕名来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门诊找邓刚主任就诊。 邓主任详细了解了他血尿的症状,看到他的B超检查报告后,当即判断李大伯发生膀胱肿瘤,遂安排了李大伯住院接受治疗。住院后的李大伯又完善了一部分检查,泌尿系CT考虑是膀胱恶性肿瘤,随后又做了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可以发现膀胱内有很大块新生组织,取了组织活检,活检的病理结果显示这是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膀胱癌。这一结果顿时让李大伯很不安,心沉入了谷底,当即向邓刚主任寻求建议。 此时的邓刚主任也陷入了两难之际,原因是高级别膀胱癌理应行膀胱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是李大伯本身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且刚做完心脏支架置入术,目前在口服两种强效抗凝药: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手术中和手术后大出血、血管栓塞的风险很大,而且术中李大伯脆弱的心脏耐受能力也是个未知数。当即邓刚主任也将这些高危风险告诉了李大伯及家属,李大伯非常信任邓主任,坚决要求根治性膀胱肿瘤手术。邓刚主任当机立断,立刻组织了多学科科室MDT,心内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由于风险极大,有关科室甚至给出的意见是暂缓手术,一年后再行手术治疗。邓刚主任团队却认为病人病情等不起这么长时间,对于这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急需及早治疗。立即组织全科室和医疗组成员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患者的手术方案。最终,邓刚主任顶着围手术期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心肺功能衰竭,静脉栓塞等一系列不可估的状况的严重并发症压力,在医院医务科的主持下,与患者及其家属行政谈话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来到手术当天,麻醉起效后,邓刚主任以及他的医疗组成员立即行动了起来,精准熟练地手术,忙碌了大半天时间,成功给李大伯做了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膀胱术+肠粘连松解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邓主任可谓步步为营,将出血的可能降到了最低,手术可谓相当成功。术后,李大伯恢复的也很快,没过多少天就开心的出院了,毕竟这颗膀胱里的“定时炸弹”已经被邓刚主任安全的拆除了。 膀胱恶性肿瘤作为泌尿外科最高发的泌尿系肿瘤,近些年来发病率也日益增加。低级别、单发肿瘤可以通过微创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以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进行治疗,但高级别的膀胱肿瘤则需要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尿流改道手术。随着医疗的进步,一般的全膀胱切除术已经成了比较常规的手术,但像李大伯这种合并多种的严重病症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杭州市一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总能找到一套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也许你也有认识的病人,那么不妨来杭州市一医院,来找邓刚主任及其团队。 膀胱癌相关资料: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第1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9位,在男性排第7位,女性排在第10位之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膀胱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也可能发生。膀胱癌的年龄发病率在4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自45岁开始逐渐升高,农村地区发病高峰岀现在80岁。膀胱癌的年龄死亡率在60岁以上组逐渐增高,8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膀胱癌发病水平中等。但近10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城市或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血尿程度可由淡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多为洗肉水色,可形成血凝块。有些也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前者常提示膀胱颈部病变,后者提示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血尿持续的时间、严重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和形态并不一致。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和尿痛,即膀胱刺激征为首发症状,此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关。其他症状还包括: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腰部疼痛,膀胱出口梗阻导致的尿潴留,营养不良或静脉、淋巴管堵塞导致的下肢水肿,巨大肿瘤导致的盆腔包块。晚期患者可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少部分患者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例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膀胱肿瘤。膀胱癌患者一般无临床体征,体检触及盆腔包块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国,因此查体对早期患

邓刚 2023-12-04阅读量198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临床表现及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学类型,在西方国家约占NHL30-40%,我国约占50%,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致性的疾病。根据基因表达分子分析可将其分为三个主要亚型 – 生发中心B(GCB)DLBCL,活化的B细胞样(ABC)DLBCL和第三型DLBCL(Type 3 DLBCL),不同的亚型具有截然不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体来说,DLBCL好发于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临床症状包括局部占位和全身症状两方面,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最主要表现,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以及乏力等,DLBCL也可发生于各个结外部位因而产生不同症状,比如原发于脑的DLBCL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局部脑水肿引起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原发浅表淋巴结的病变可能无明显不适,仅是触及浅表肿物,但若是纵隔大肿块,可能会因为肿块挤压纵隔内器官而出现相应症状,例如胸闷、气短等。 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根据患者年龄、ECOG评分、临床分期、结外受侵部位及乳酸脱氢酶是否升高进行评分,将其分为低危(0或1分)、低中危(2分)、高中危(3分)和高危(4或5分)四组,可以用来判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代表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PART.02 治疗手段及新药进展 近年来,DLBCL的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治疗有效后复发,如何进一步改善初治和复发/难治(R/R)DLBCL的预后成为了研究重点。DLBCL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目前R-CHOP仍是DLBCL一线治疗的主要手段,更多的研究探索主要是在R-CHOP的基础上通过药物调整增加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研究发现,aaIPI=0的局限期DLBCL早期PET阴性者4个周期R-CHOP-21疗效不逊于6个周期R-CHOP-21;对于进展期MYC重排和双/三打击淋巴瘤,R-CHOP和R-EPOCH疗效无差异;DA-EPOCH-R联合HD-MTX治疗II-IV期CD5阳性DLBCL可圈可点。 对于复发/难治性DLBCL来说,研究重点则更多集中于新药的探索上,比如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2808

中医药扶正消结治疗肺磨玻璃结...

病请描述:       上周门诊,老病人李女士一进诊室,就满面春风地告诉我,她肺部存在两年多的肺磨玻璃结节消失了,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也是中医药在扶正祛邪,缓积消结又一验案,这个患者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例患者,现在把她治疗经过展示出来,希望对别的病患有启发和帮助。 李女士,47岁,2021.5初诊         患者2004年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放疗、化疗。2019年行颈部纤维肉瘤手术。2020年行甲状腺癌根治术。2021年4月发现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10*9mm)。患者因为多次行恶性肿瘤手术,看到肺部1cm磨玻璃结节,害怕再次手术,寻求中医治疗。患者本身正气亏虚,又有多次手术史,来初诊时明显看出身体虚弱,介绍完病情整个人精神委顿,诉乏力、气短,夜寐差,月经前焦虑,月经后虚脱。根据患者表现,明显气血亏虚加肝郁。方以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 柴胡6  生龙骨15  生牡蛎15  酸枣仁18 郁金9  合欢皮18  玫瑰花3    石上柏15 石见穿15蛇舌草15  半枝莲15  党参30 灵芝18  鱼腥草15  菝契15    夏枯草9 珍珠母15  百合18  太子参30  生地18 远志9  焦楂曲各18  全瓜蒌9  杏仁9 黄芪30         患者服用后睡眠改善,精神好转,围月经期症状缓解,三个月后整个人进步明显,之后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后来患者状态持续变好,体重增加。每年复查胸部CT,肺结节从10*9mm→10*7mm→0。1cm肺结节消失了,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治疗带给她信心,鉴于她的肿瘤易发体质,中药也能为她今后的生活保驾护航。         患者是一个多原发肿瘤患者,西医认为这类病人和遗传因素、基因因素、免疫状态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这类患者病机主要为气虚、气郁为主,本例患者主要服用疏肝解郁、益气散结方药,最后取得理想的疗效,患者体质也得到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方志红 2023-11-23阅读量3665

体弱多病,反复咳、痰、喘,膏...

病请描述:每到秋冬冷风吹起的时候,慢性呼吸道疾病人群及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稍有不慎便容易反复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感觉有气无力、活动后气促等。患者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迁年不愈,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人群,古籍《内经》曾说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可见,肺主卫气的宣发肃降和毛孔的开闭。肺气需者,表现为还有稍微活动一下就出虚汗,甚至吃饭的时候都大汗淋漓,身上衣服被汗水浸湿了,还很怕冷。《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我们的肺卫之气,在我们的身体表面循环,就像是我们的“金钟罩”一样。肺气不足,卫表不固,病邪通过皮肤毛孔进入到人体,容易引起反复感冒。 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疾患者,中医认为多与“肺、脾、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气促是最常见的表现。 中医认为肺属金,肾主水,生理、病理均相互影响。正常时肺津输布以滋肾,肾精上承以养肺,肺肾阴液相互滋养,称为“金水相生”。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有助于肺之吸气和肃降。慢性气道疾病,肺虚及肾,最终可以造成肺肾气虚。肾气虚摄纳无权,则表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症状。 中医五行理论中,肺脾属于母子的关系。肺主气,为贮痰之器,肺失治节,在肺则以咳嗽为主,脾为生痰之源,在脾则为咳痰为主。脾将精气上输入给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形成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送有关,故培“土”可以生“金”。肺脾两虚,症见咳嗽气短,食少倦怠,腹胀便溏(粪便稀不成形)等。 所以,补肺与健脾、益肾同步,这才抓住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调理的本源。膏方,集百草之精华,养生命之灵机,不仅有滋补强身作用,还可以疗疾治病,尤其适合于一些反复发作,冬季加重,迁延缠绵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医生对不同体质的人进行辨证处方,君、臣、佐、使,合理配伍;药物剂量因人而异;经过浸泡、煎药取汁、再浓缩去渣,然后加入胶类、糖(糖尿病患者用木糖醇)等收膏而成的一种稠厚的半流质或胶冻状液体。 膏方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1、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治 由于膏方可由多味补益中药组成,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治。通过膏方调理,或抑阴扶阳,或养阴清热,纠其偏,复其平。恢复肺、脾、肾脏腑功能。 ,还可以起到间接的、整体的治疗作用。 减少发病频次,减轻发作症状。 2、扶正补虚,增强体质 老体弱患者,病程较长,缠绵不愈,治疗中遵循“虚则补之”的治法。就是补血、补气、补阴、补阳,通过“补”来恢复脏腑功能,抵御外邪。从而控制疾病的发作,减少加重的频次,减轻发作症状。 3、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膏方可通过滋阴养肺、清肺化痰、清喉利咽等中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减轻咳嗽,减少痰量,改善咽干、嘶哑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适用于服用膏方。这与病情、病期、病状等均有关,应由专业的中医肺科给予从体质、疾病、证型上加以综合判断。 陈旋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擅长:慢性过敏气道疾病、急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及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 浦西:周一下午 浦东:周五下午

陈旋 2023-11-13阅读量1854

心脏猝死事件频发,你该知道的...

病请描述:医脉通2023-10-27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加之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肥胖等多种因素,人们经常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其中心脏病就是比较频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优秀的精英人士与年轻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惋惜不已。因此,了解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至关重要。那么,关于心脏病你了解多少?当心脏出现预警信号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病是指涉及心脏及其血管、肌肉、瓣膜及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常见的心脏病有哪些?都有什么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多因冠脉阻塞导致,需紧急开通血管、挽救心肌。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虚弱等,可致死亡。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或体征时,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胸痛(可放射至背部、颈部、手臂和/或下颌);➤眩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或不规则;➤气短;➤虚弱感;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焦虑、消化不良或烧心,特别是女性,可能会以此为主要表现,而不是胸痛。女性心梗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表现为胸痛,而是心律失常、咳嗽、烧心、食欲不振和莫名的不适或者不安等。特别是对于男性和超过65岁的人以及存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出现这些表现时应该警惕。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自觉心跳加快、缓慢或者不规则,伴有虚弱、呼吸急促和焦虑等表现。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因此,患者应寻求紧急医疗服务,特别是持续存在心律失常或者伴有任何心梗相关症状的患者。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3.心肌病心肌病是心肌异常导致的病症,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等。心肌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气短、疲劳、下肢水肿、卧位咳嗽、眩晕、胸痛、心跳不规则等。4.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其症状和体征与心肌病类似,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有些先心病可能合并其他系统或器官异常。先心病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感染等。有些先心病在成年后才被诊断。先心病包括多种类型,少数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突发心梗怎么办?心梗抢救的黄金4分钟平时我们说的“心脏病发作”,大多是指心肌梗死,而心梗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冠状动脉堵塞。当心肌缺血时,就容易诱发心脏骤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评估报告》,从2000到2019的20年间,排在人类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而且这一死因不仅持续多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最致命的后果就是心源性猝死。那么,当突发心梗时我们该怎么办?记住第一条,如果当时正在活动中或者是在外面寒冷的环境下,一定要马上休息,避免寒冷要保暖,不动也好或者就近坐下来。心梗发作时,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5件事进行自救:第一,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第二,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第三,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第五,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AED者,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一般来说,复苏开始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越低。如果心跳停止4~5分钟后才开始进行复苏,幸存的机会非常少;如果延迟至7~8分钟,救活过来的几率就更低。这就是“黄金4分钟”说法的来源。最后,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并配合医生!当下,心梗猝死已向年轻人发展,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及时预防才是关键。保护心脏,记住这8件事1.清晨起床要温柔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建议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2.起床后喝几口水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适当稀释血液黏度,降低心梗发病风险的作用。喝水时一次不要喝太多,建议小口多次喝。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大量水分快速稀释血液,使血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3.太阳出来再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以避免低温对血管的突然刺激,减少心梗的发生。4.运动心率别超标坚持运动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运动时建议普通人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为:220-年龄)。5.饮食上要“三多三少”建议多吃多吃全谷物、蔬果、菌类;少吃高盐饮食、糖饮料、红肉。成年人一天的饮食中全谷物、杂粮应占到主食量的三分之一;每天吃够一斤水果半斤蔬菜;适当多吃一些蘑菇、木耳等菌类。6.吃饭八分饱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7.早睡睡眠不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最好保证在晚上23点前上床睡觉。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可以早点起床,但一定不要熬夜。8.中午睡半个小时中午时间如果能休息20~30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蒋春英 2023-10-30阅读量1895

关注肺功能,让呼吸自由自在

病请描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高危人群占比20.5%。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早期慢阻肺病例的唯一方法。但由于近60%的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中并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据统计,现阶段我国肺功能检查率很低,全人群中仅9.7%的人接受过肺功能检查;88%的慢阻肺患者,既往未接受过肺功能检查。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等危险因素接触者,有活动后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者,都应及时进行肺功能筛查。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关注肺功能,让呼吸自由自在!

微医健康 2023-10-26阅读量1264

不同角度看“肾&...

病请描述: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常常看到或听到与“肾”有关的议论或事件。      “最近腰酸腿软,做事丢三落四,记性也不好,可能肾亏,什么时候到医院查查肾功能。”老李和老张在公园边散步,边聊天。      “大家伙儿快来看啊,虎鞭、牛鞭、鹿鞭......,要有尽有,秋冬季节,肢寒体冷,补肾的好时节啊!肾虚的补虚,不虚的强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常年在马路边摆摊的老王,每到冬季来临,又拿出了家里私藏的一些“宝物”,在路边使劲吆喝。      那么,老李、老张、老王口中的“肾”是什么?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有什么区别?衡量他们功能的“尺度”又是什么?在治疗上又有什么选择呢? 1、何谓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      中医的“肾”是一个功能概念,这与中医的起源有关,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它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由于中国古代对人体解剖认识存在局限性,“肾”的概念形成是基于一系列人体功能和表现,如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有助于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促进各脏腑的气化、升清降浊、司膀胱开阖;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因此,中医肾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功能概念,而与这一功能有关的解剖结构,涉及到西医的多个系统与器官的解剖结构。由于中医肾的概念形成历史悠久,在西医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的医学前辈在翻译西医解剖学名词术语时,就在这些中医名词术语中寻找与西方医学所描述的生理功能对应或接近的词语,对西医的名词进行翻译和相应的功能对应,这样就形成了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的不同。西医的“肾”首先是一个器官,其功能是建立在这一器官之上的,肾功能是特定器官“肾”的生理功能。由于前述原因,导致了西医的“肾”与中医的“肾”既相似,又不同。 2、肾虚=肾功能受损?     肾虚是中医学上的术语,而肾功能受损则是西医学上的概念,二者不同,民间所言“肾虚”查查“肾功能”往往是一个误区。在中医术语中,肾虚涵义多样,包括了肾阴虚、肾阳虚、肾精虚、肾气虚等,也可以是兼而有之,比如肾阴、阳两虚。常见的肾虚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主要表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往往伴随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尿短赤黄等;肾阳虚则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须发易脱落、早白等。肾虚者不一定存在肾功能受损,而肾功能受损往往有些肾虚的表现。因为肾虚可以是身体一种亚健康状态,在西医的检验、影像学等检查中,无异常表现;而肾功能受损,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中可以出现异常指标,而此时,身体也可以出现肾虚的一些临床表现。      单纯的肾虚,如果不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如肾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望(对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闻(听声音和嗅气味)、问(病史以及症状等临床表现)、切(脉象)判断是否存在肾虚及其严重程度,单纯的肾虚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此时可同时存在肾虚的表现,患者除有相关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外,还可以有实验室以和/或影像学方面的异常,治疗上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存在器质性疾病,而不存在中医肾虚的临床表现,则以西医治疗为主。在男科临床实践中,对于单纯肾虚伴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者,在中医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采用特定西药治疗,比如肾阳虚患者,存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或早泄,可以中药补肾同时,给予西药口服治疗。

戴继灿 2023-10-25阅读量1553

不同角度看“肾&...

病请描述: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常常看到或听到与“肾”有关的议论或事件。      “最近腰酸腿软,做事丢三落四,记性也不好,可能肾亏,什么时候到医院查查肾功能。”老李和老张在公园边散步,边聊天。      “大家伙儿快来看啊,虎鞭、牛鞭、鹿鞭......,要有尽有,秋冬季节,肢寒体冷,补肾的好时节啊!肾虚的补虚,不虚的强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常年在马路边摆摊的老王,每到冬季来临,又拿出了家里私藏的一些“宝物”,在路边使劲吆喝。      那么,老李、老张、老王口中的“肾”是什么?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有什么区别?衡量他们功能的“尺度”又是什么?在治疗上又有什么选择呢? 1、何谓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      中医的“肾”是一个功能概念,这与中医的起源有关,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它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由于中国古代对人体解剖认识存在局限性,“肾”的概念形成是基于一系列人体功能和表现,如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有助于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促进各脏腑的气化、升清降浊、司膀胱开阖;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因此,中医肾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功能概念,而与这一功能有关的解剖结构,涉及到西医的多个系统与器官的解剖结构。由于中医肾的概念形成历史悠久,在西医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的医学前辈在翻译西医解剖学名词术语时,就在这些中医名词术语中寻找与西方医学所描述的生理功能对应或接近的词语,对西医的名词进行翻译和相应的功能对应,这样就形成了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的不同。西医的“肾”首先是一个器官,其功能是建立在这一器官之上的,肾功能是特定器官“肾”的生理功能。由于前述原因,导致了西医的“肾”与中医的“肾”既相似,又不同。 2、肾虚=肾功能受损?     肾虚是中医学上的术语,而肾功能受损则是西医学上的概念,二者不同,民间所言“肾虚”查查“肾功能”往往是一个误区。在中医术语中,肾虚涵义多样,包括了肾阴虚、肾阳虚、肾精虚、肾气虚等,也可以是兼而有之,比如肾阴、阳两虚。常见的肾虚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主要表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往往伴随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尿短赤黄等;肾阳虚则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须发易脱落、早白等。肾虚者不一定存在肾功能受损,而肾功能受损往往有些肾虚的表现。因为肾虚可以是身体一种亚健康状态,在西医的检验、影像学等检查中,无异常表现;而肾功能受损,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中可以出现异常指标,而此时,身体也可以出现肾虚的一些临床表现。      单纯的肾虚,如果不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如肾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望(对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闻(听声音和嗅气味)、问(病史以及症状等临床表现)、切(脉象)判断是否存在肾虚及其严重程度,单纯的肾虚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此时可同时存在肾虚的表现,患者除有相关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外,还可以有实验室以和/或影像学方面的异常,治疗上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存在器质性疾病,而不存在中医肾虚的临床表现,则以西医治疗为主。在男科临床实践中,对于单纯肾虚伴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者,在中医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采用特定西药治疗,比如肾阳虚患者,存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或早泄,可以中药补肾同时,给予西药口服治疗。

戴继灿 2023-10-25阅读量1486

不同角度看“肾&...

病请描述: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常常看到或听到与“肾”有关的议论或事件。      “最近腰酸腿软,做事丢三落四,记性也不好,可能肾亏,什么时候到医院查查肾功能。”老李和老张在公园边散步,边聊天。      “大家伙儿快来看啊,虎鞭、牛鞭、鹿鞭......,要有尽有,秋冬季节,肢寒体冷,补肾的好时节啊!肾虚的补虚,不虚的强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常年在马路边摆摊的老王,每到冬季来临,又拿出了家里私藏的一些“宝物”,在路边使劲吆喝。      那么,老李、老张、老王口中的“肾”是什么?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有什么区别?衡量他们功能的“尺度”又是什么?在治疗上又有什么选择呢? 1、何谓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      中医的“肾”是一个功能概念,这与中医的起源有关,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它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由于中国古代对人体解剖认识存在局限性,“肾”的概念形成是基于一系列人体功能和表现,如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有助于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促进各脏腑的气化、升清降浊、司膀胱开阖;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因此,中医肾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功能概念,而与这一功能有关的解剖结构,涉及到西医的多个系统与器官的解剖结构。由于中医肾的概念形成历史悠久,在西医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的医学前辈在翻译西医解剖学名词术语时,就在这些中医名词术语中寻找与西方医学所描述的生理功能对应或接近的词语,对西医的名词进行翻译和相应的功能对应,这样就形成了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的不同。西医的“肾”首先是一个器官,其功能是建立在这一器官之上的,肾功能是特定器官“肾”的生理功能。由于前述原因,导致了西医的“肾”与中医的“肾”既相似,又不同。 2、肾虚=肾功能受损?     肾虚是中医学上的术语,而肾功能受损则是西医学上的概念,二者不同,民间所言“肾虚”查查“肾功能”往往是一个误区。在中医术语中,肾虚涵义多样,包括了肾阴虚、肾阳虚、肾精虚、肾气虚等,也可以是兼而有之,比如肾阴、阳两虚。常见的肾虚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主要表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往往伴随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尿短赤黄等;肾阳虚则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须发易脱落、早白等。肾虚者不一定存在肾功能受损,而肾功能受损往往有些肾虚的表现。因为肾虚可以是身体一种亚健康状态,在西医的检验、影像学等检查中,无异常表现;而肾功能受损,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中可以出现异常指标,而此时,身体也可以出现肾虚的一些临床表现。      单纯的肾虚,如果不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如肾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望(对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闻(听声音和嗅气味)、问(病史以及症状等临床表现)、切(脉象)判断是否存在肾虚及其严重程度,单纯的肾虚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此时可同时存在肾虚的表现,患者除有相关器官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外,还可以有实验室以和/或影像学方面的异常,治疗上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存在器质性疾病,而不存在中医肾虚的临床表现,则以西医治疗为主。在男科临床实践中,对于单纯肾虚伴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者,在中医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采用特定西药治疗,比如肾阳虚患者,存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或早泄,可以中药补肾同时,给予西药口服治疗。

戴继灿 2023-10-25阅读量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