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跨越4500余公里,只为降服“黑龙” 一、颅内“黑龙” 青年男性,35岁,近1个月来出现头痛头晕、流涎、味觉渐渐消失、饮水呛咳、讲话缓慢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右侧躯干、肢体及面枕部麻木等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在当地医院行颅脑CTA检查,结果发现颅内脑干前方有一个又长又粗的迂曲血管,并向上向前蔓延,像一条匍匐的大“黑龙”(图1A,非真实大小,外面还布满血栓),头颅CT测量最宽处直径15.5mm(图1B,正常2-3mm),诊断: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症。此病是一种罕见的疑难杂症,病因未明,可能与局部血管结构先天或者后天的薄弱所致。此处血管布满许多脑干穿支和分支血管,周围毗邻众多的颅神经、脑干(内含重要的传导束、神经核团等)、小脑、三脑室及其下行的脑脊液管道系统等重要结构。当此处的血管迂曲变长变粗之后,就会压迫上述的正常结构出现相应症状,诸如,脑梗塞、出血、占位效应(诸如三叉神经痛)和脑积水等症状。患者一旦出现症状,进展大多迅速,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本病为最复杂、最棘手和最有挑战性的脑血管病之一,文献大多集中在流行病学和影像学方面。目前,国际上没有成熟的可以推荐的治疗方法可以借鉴,治疗的不确定性让人望而生畏。 图1.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症的治疗过程 二、求医之路 患者出现症状之后,开始进行性加重,家人心急如焚。经多方打听、网络查询和医生推荐,全家最终决定到上海市东方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 由于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又出现头痛呕吐症状,家人决定放弃飞机改为高铁,从家乡跨越4573公里(图2),从中国的最西边到最东边,辗转来到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 图2.求医之路 三、降服“黑龙” 该患者有明显的脑干压迫症状、中后组颅神经症状、小脑症状及颅内压增高(腰穿证实)等,治疗的目标:血管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但是,目前没有成熟的方法可以借鉴。由于该病的个体差异性、复杂性和治疗的高风险性,全面的评估和个体化的方案对最大程度降低治疗的风险都是必不可少的。全面评估和权衡后,我们决定采用相对较为稳妥安全的分期治疗的方法:首先闭塞一侧椎动脉,然后二期植入支架。然而,治疗是有挑战性的。该例患者理想的闭塞靶点位置(椎动脉的末端)可见粗大的脊髓前动脉和异位的小脑前下动脉,一旦受到影响,术后会出现小脑梗塞、四肢瘫和呼吸肌麻痹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除此之外,最有挑战性的还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二期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穿支事件的风险较高。 手术当日,造影发现患者的血管形态已经在短时间内明显发生改变,局部血管继续增粗扩张,并呈现明显的瘤样突起(图1C-1D),一期闭塞血管显然已经不是最佳选择。基于我们术中充分的影像学评估,决定为患者进行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植入术。血流导向装置又称为密网支架,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材料,是神经介入材料的一次革新,改变了囊状大型动脉瘤的治疗史。由于其支架的网眼非常小,导丝非常细,会干扰并减少从载瘤动脉进入动脉瘤的血流,表现为“血流导向”作用,导致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主要用于前循环颅内大型囊状动脉瘤的治疗。但是,在含有众多穿支和分支血管的椎基底动脉上植入国产新型血流导向装置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手术需要同时达到以下目的:支架的周围慢慢形成血栓、基底动脉的众多穿支和分支血管通畅、瘤样突起消失、对侧椎动脉冲击血管的地方血流减少,这对术者和围手术期管理都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让人望而却步。再次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导管安全到位,规格合适的Tubridge打开充分并良好贴壁,瘤样扩张的地方和右侧椎动脉汇合冲击的地方进行了专门调控加固,局部拥有了更高的金属覆盖率。术后,上述目的全部达到(图1E):血管得到重建、穿支/分支保留、瘤样扩张得到控制、支架局部的高金属覆盖率让来自右侧椎动脉的冲击血流减少。 四、“黑龙”消失 术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症状持续进行性缓解或消失:头痛头晕消失、右侧躯干肢体及面枕部麻木基本消失、消失的味觉重新恢复、饮水呛咳和流涎明显缓解、共济失调明显改善、讲话清晰、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术后10天再次DSA复查:扩张的血管已经恢复正常(图1F)。目前,患者及家人已乘飞机安全返回家乡,很快就会重返工作岗位。 五、医者箴言 目前,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症的治疗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治疗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对术者和患者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修行。该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仍然需要谨慎安全的开展。“生命至上,追求卓越”的理念将激励着我们“敬畏每一台手术,善待每一位患者”,做精做细传统手术,谨慎开展新的技术。
赵开军 2022-08-12阅读量9328
病请描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 是一种毁灭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盘绕或手术夹闭的成功率不明确,但对于这些手术在人群水平上的健康经济学和并发症知之甚少。我们旨在分析与美国aSAH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特征和医疗保健资源利用率(HRCU)。我们在2008年至2015年期间利用IBM MarketScan数据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结局包括按术后并发症分层的经济分析;通过多变量回归确定几个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并分析 aSAH 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时间和相关 HCRU。在符合纳入经济分析标准的2374名患者中,有1783名(75.1%)患者至少有十种并发症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积水(43.8%),短暂性脑缺血(包括血管痉挛)(30.6%),缺血性卒中(29.1%),不适当的抗利尿激素综合征(SIADH)/低氨低度/低钠血症(22.1%)和癫痫发作(14.9%)。经历过并发症的患者的90天总费用中位数[161,127美元(Q1至Q3,101,411至257,662美元)]高于未出现[97,376美元(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55,692美元至147,447美元)]的患者。肺栓塞和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最长(27天),SIADH/低分子/低钠血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短(16天)。脑压迫/脑疝的死亡率最高(19.5%)。总的来说,14.6%的患者在30天内经历过再入院。总之,aSAH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费用较高。开发新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结局至关重要。 关键字: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疗保健经济学;医疗资源利用;神经外科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刘建仁 2022-07-28阅读量9151
病请描述:2022默克论坛| 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病例讨论 原创 时倩 许崇文 甲状腺书院 2022-05-18 15:10 发表于北京 第二阶段 1.临床资料 患者病例介绍: 患者予以盐酸安罗替尼 12mg/天,连用两周休息一周,共治疗2个疗程,评估疗效为PR。 靶向前 靶向后 2.讨论 讨论问题3 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什么? 下一步诊治方案? 廖泉教授:患者肿物明显回缩,对气管、动静脉侵犯都有一定的回缩,最担心的锁骨下静脉也分开一部分,目前可以考虑手术。 刘绍严教授:可以做气管镜食道镜,看看腔内侵犯的情况,那么手术范围应该是按照靶向治疗前还是之后来处理呢? 房居高教授:我们的原则是:如果不是切除特别重要的结构,一般按靶向前范围去切除。像气管,靶向后虽然回缩了,我们认为在气管环间还是会残留肿瘤的,在不严重影响气管喉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按照靶向前的范围去切。而对于颈总动脉、锁骨下静脉等重要结构,进行肿瘤包膜外切除,大血管能保就保。也就是对于切除后严重影响功能的组织结构,按治疗后范围去切,其他一般结构按治疗前范围切除。 张少强教授:术前建议行PETCT看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如果有转移的话,可考虑把靶向药疗程再延长。 徐荣教授:建议术前做个增强CT加三维重建,这样颈总动脉、锁骨下静脉,椎动脉等与肿瘤的关系都看得比较清楚。气管甚至部分喉是都可以一并切除。 第三阶段1.临床资料 患者病例介绍: 复查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实性结节伴钙化考虑恶性,可能侵犯气管左侧壁、左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右叶多发结节,良性可能性大。 PETCT:甲状腺左叶体积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匀,SUVmax8.42,考虑恶性病变,甲状腺右叶下极低密度影,代谢增高,恶性不除外,其他器官脏器未见异常高代谢区。 术前准备: (1)DSA检查:左颈部富血管性肿物,介入栓塞左侧甲状腺上动脉。 Matas实验:大脑前后交通动脉开放良好,左侧颈内动脉回流压77/65mmHg,BOT试验(-),造影过程血压波动在150-210/80-90mmHg,药物控制后平稳。 (2)其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右侧大脑前动脉不除外血管狭窄,基底-双侧静脉血流速度增高。 肾上腺超声:未见异常。 超声心动:升主动脉扩张,直径4.5cm,收缩压三尖瓣可见少量反流,射血分数63% 目前诊断: 甲状腺癌T4aNxM0? 髓样癌? 滤泡状癌? 乳头状癌? 甲状腺双侧部分切除术后 靶向治疗后(PR) 主动脉扩张 颅脑血管狭窄 2.讨论 讨论问题4: 围手术期准备? 手术方案? 廖泉教授:这个病例比较复杂,术前还是需要多科讨论一下,包括患者合并症的充分评估,我们不但要安全的完成手术,同时也要保证术后患者没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伤,这个病人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律师见证,充分的评估和交代病情。 刘绍严教授:怎样评估颈总动脉结扎后患者是否会出现严重的脑水肿、偏瘫,如何避免这些严重的并发症? 房居高教授:术前我们完善了DSA检查,并做了颈内动脉阻断实验是阴性的,一般颈内动脉回流压>70mmHg,结扎颈总动脉不出现脑梗塞,是比较安全的,颈内动脉回流压在50-70mmHg之间是相对安全的,而回流压<50mmHg是脑梗塞风险很大的。一般术中要把颈总动脉上下端先游离出来,准备好动脉转流管,术中一旦出血,靠近瘤体阻断钳阻断颈总动脉,在肿瘤上下端用动脉转流管进行颈动脉转流,保证大脑血供。 刘绍严教授:颈总动脉重建,是选择自身的大隐静脉还是人工血管?怎么选择? 房居高教授:原则上一级切口手术,我们倾向用人工血管,但人工血管缝合后可能会有一些漏血,局部血性积液有可能会引起感染,所以如果是需要气管切开等的II级切口手术,我们更倾向用大隐静脉,血管缝合后吻合口更严密,不渗血,抗感染能力也比较强。 张少强教授:手术尽量保证大的结构大个功能不受损伤,如果并发症太多,手术就没有意义了,颈内静脉建议切除,动脉、神经、气管视情况尽量保留。 林岩松教授:患者术前进行了PETCT检查,因为滤泡癌还是比较容易全身转移的,而这个病人局部病变高代谢并且巨大,却全身没有转移,除了怀疑滤泡癌外,乳头状癌滤泡亚型的可能也是需要考虑的。
费健 2022-05-20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发生远处转移(肺、骨、脑)的应对策略! 原创 甲状腺doctor 甲状腺Doctor 2020-02-04 15:43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被认为是“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好的肿瘤”,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该观点。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规范化治疗(手术病灶切除+131碘治疗+TSH抑制治疗);若发现是甲状腺癌,放任不管,其预后并不乐观。DTC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及脑转移。 肺转移灶的特征 DTC肺转移有多种表现:(1)单发结节;(2)多发小结节(直径≤1 cm);(3)多发大结节;(4)双肺弥漫性转移等。 肺转移灶的治疗 多发小结节131-碘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数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后转移病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多发大结节转移病灶治疗效果不如多发小结节,但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结节体积缩小,部分消失,临床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因此,肺转移患者只要病灶能摄取131碘,就是治疗的指征。 双肺弥漫性转移者,经过多次治疗后,由于肺组织受到弥漫性照射,可能导致肺纤维化,应注意减少131碘给予剂量。肺转移131碘治疗剂量为5.55~7.4GBq。大剂量131碘治疗后的罕见并发症是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DTC肺转移患者131碘治疗后应注意观察其疗效,一般以胸部CT作为主要方法之一。 肺转移的预后:一般来说,决定肺转移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为:(1)转移病灶的大小;(2)摄碘能力;(3)转移病灶的稳定性。 骨转移灶的治疗 131-碘对骨转移病灶治疗的疗效不如肺转移病灶,但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的转移病灶数量可减 少或消失。虽然131-碘很难将骨转移灶治愈,但可以缓解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故对摄碘的骨转移灶应考虑进 行131-碘治疗。 孤立的有症状的转移灶应考虑完全性外科手术 切除,特别是病情进展缓慢的患者。不能手术切除的疼痛病灶可以单独或联合采用如下治疗方法:131碘、外照射、血管内 栓塞、射频切除、二膦酸盐药物治疗、椎体成形术等。骨转移灶伴急性肿胀可能导致严重疼痛、骨折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采用外照射并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潜在的TSH刺激和(或)外照射所引起的症状。对于骨痛患者可以给予89-锶等放射性药物治疗。对无症状、不摄碘、对邻近关键组织结构无 威胁的稳定期骨转移灶,目前无充分证据支持进行131-碘治疗。 脑转移灶的治疗 脑转移多见于进展期老年患者,预后很差。外科手术切除和外照射是主要治疗手段。不管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是否摄碘,都应当首先考虑外科手术。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应考虑精确外放疗,多灶性转移可考虑全脑 和全脊髓放疗。131-碘是治疗脑转移的方法之一,但131-碘治疗后可引起肿瘤周围组织的水肿,特别是脑内多发转移或肿瘤体 积较大时,脑水肿症状明显,严重者可出现脑疝,威胁患者生 命。因此,在给予131-碘治疗时应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并密切 观察脑水肿病情的变化,给予相应的治疗。131-碘是治疗DTC转移病灶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病情复杂或进展较快,联合多学科、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建议结合患者病情考虑131-碘联合手术、外放疗、其他放射性治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经过多次131-碘治疗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疗效不显著的患者要注意放射性剂量的累加对患者造成的潜在风险。对病情稳定、疗效进展缓慢的患者,宜适时评估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带瘤生存也是可选择的方案。 DTC转移的综合治疗 131-碘是治疗DTC转移病灶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病情复杂或进展较快,联合多学科、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建议结合患者病情考虑131-碘联合手术、外放疗、其他放射性治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经过多次131-碘治疗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疗效不显著的患者要注意放射性剂量的累加对患者造成的潜在风险。对病情稳定、疗效进展缓慢的患者,宜适时评估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带瘤生存也是可选择的方案。 对于碘131不敏感的病人,现在还有很多靶向治疗的药物可供选择。 参考内容: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4版)[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4, 34(4):264-278.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680
病请描述: 1929年,Penfield报道了第一例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aroxysmalsympathetichyperactivity,PSH),并提出“间脑的自主癫痫”来描述该现象。2007年,Rabinstein首次将该事件命名为PSH。 PSH的常见病因有创伤性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脑梗死、隐球菌脑膜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及白血病化疗后等,其中,创伤性脑损伤最常见。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时更易发病。 近期研究发现,PSH患者脑电图检查没有癫痫波出现,并且对抗癫痫治疗无反应。目前,发病机制方面有两种假说,失联系学说与兴奋/抑制率模型学说。与失联系学说相比,兴奋/抑制率模型学说能够更合理的解释PSH的病理生理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学者认为PSH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功能等有关。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的肌张力增高或姿势异常,并伴有突然增加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和过度出汗,可能由于外部刺激或自发诱导所致。频繁发作的PSH可能导致继发性损害,包括颅内压升高、心脏损伤、神经源性肺水肿和代谢障碍等。患者多数处于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等状态。 鉴别诊断:癫痫、恶性综合征、间脑发作、恶性高热等。 2007年Rabinstein的诊断标准:心率≥120次/分或使用Beta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心率≥10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收缩压≥140mmHg、体温>38.3℃且连续2天、多汗、肢体姿势及肌张力障碍6项指标中的4项及以上,并除外发生上述表现的其他原因。 PSH可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死亡率,故及时诊断非常重要,Beta受体阻滞剂是治疗PSH的主要药物。
钱云 2022-01-0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喝水,最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然而,你真的会喝水吗?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喝对了,它能让你远离疾病;喝错了,也可能危害生命。今天,微医君就好好和大家聊聊喝水这件事~水是最便宜的药!喝水能解决的6种健康问题1预防便秘便秘主要是由于便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便便变得难以排出。所以说喝水是治疗便秘的一个重要的办法。当然,也有人说,我喝了很多水还是便秘呀。由于便秘的原因多,建议多喝水的同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素高的食物,还要坚持适度运动。2预防尿路结石众所周知,尿路结石患者需多饮水,尿石症患者多饮水可增加尿液,能使结石盐的过饱和度降低,且增加尿液对尿路的冲刷,减少结石的滞留。3缓解痛风症状水对痛风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体内大部分尿酸由肾脏排出。要保证每天的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才有利于尿酸从尿液中排泄出来(痛风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有明显水肿者,则不宜多饮水),使病情得到缓解。4缓解感冒症状你感冒发烧时,医生总会刻意地嘱咐一句“多喝水”,这可不是敷衍的话,而是喝水确实能缓解感冒症状。感冒发烧时,人体会出现出汗多的现象,这时补充大量的水分,可促使汗液更快排出,促进排尿,还有助于调节体温。5缓解醉酒不适有些人喝完酒就特别容易渴,特别想喝水。这是正常的现象,酒精会加速身体的脱水速度,所以很多人喝点酒就想上厕所。为了防止身体脱水,喝酒之后建议多喝水,虽然这个方法不能解酒,但会让喝醉的你舒服不少。6利于减肥之前微医君说过关于“饭前喝汤,苗条健康”的问题,饭前喝一碗汤,确实能增加饱腹感,减小食欲,但可能并不利于减肥,因为大多数汤都有非常多的盐和油。然而,如果饭前20~30分钟,喝一小杯水,那就不一样了,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试试。你真的会喝水吗?1喝水有时间表吗?有文章说,科学的喝水方法是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的,比如早上6点半应该喝一杯淡盐水?其实喝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时间点,早上起床后喝杯淡盐水并不能排毒。如果早上较渴的话,喝杯白开水就可以,并没有过多的讲究。不过如果你属于经常忘记喝水的人,那倒是可以定个时间表,到点就提醒自己喝水。2每天都要喝8杯水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成年人日均饮水量为1500~1700ml,如果一个杯子的容量为200ml左右的话,那就需要7~8杯。但是这也只是对一般成年人的标准,对于那些剧烈运动的人来说,可能8杯水还不够。另外,像是夏季出汗多或是秋季天气干燥时,也需要喝更多的水。所以喝几杯水完全是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的。想要知道自己饮水量够不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厕所时留意一下自己的小便,如果尿液浅黄、清澈、量足,表明体内并不缺水;反之则需要及时补水。3矿泉水比白开水更好吗?之前在留言区有人问微医君:到底喝什么水更健康?这里呢,微医君先说说大家平时喝的最多的3种水。白开水:自来水经加热煮沸后放凉的水;纯净水:过滤了水中的杂质,既不含有益元素,也不含有害元素的纯水;矿泉水:天然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如果一定要在这3种水中选一种适合长期喝的,那就是白开水了,白开水既保留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又经过煮沸杀菌。但这也不是说纯净水和矿泉水不好,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水都可以安全放心的饮用,不存在“哪种水更健康”的问题,消费者大可不必为了喝什么水而纠结。喝水常犯的3个错 你中招了吗?1拿运动饮料当成水喝?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进行密集、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设计的,能让他们运动后补充能量和加速消除疲劳,其成分往往含有一些糖分、维生素,也会添加一些钠钾成分以补充流汗的损失。这种饮料并不适合普通人群当水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成天坐办公室的人把运动饮料当水喝,也是不健康的,除了能量过多,还可能摄入了较多的钠。2不喜欢喝水,喝饮料也一样?微医君一直建议大家不要喝甜味饮料,希望大家还是要听进去哦。人体每天摄入的糖分应在30~40克之间,一瓶可乐的含糖量就和这个标准相当了,更何况你也不能一天就喝一瓶碳酸饮料,不吃其他食品。所以,为了自身健康着想,应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量过高的饮料。3水无害,喝再多也没事?喝水太多有危害吗?答案是有的,喝水过量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简单的说,就是容易导致“血液中的盐分不足”。在短时间内强行摄入过多的水分,血液中的盐分也会逐渐减少(也就是钠浓度降低)。此时,细胞会开始“吸水”,然后臃肿成球样,这会对大脑构成致命的威胁,容易引发脑水肿而死亡。当然这种情况是比较极端的,发生的概率很小,大家不用过度担心,健康的肾脏是很强大的,多喝的水还是会排出的。当然,大家也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喝到某个量,如果已经觉得喝饱了,那就是身体在提醒你:别喝啦,已经不渴了!
健康资讯 2021-09-10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对于鞍区肿瘤,根据其生长的特点,经鼻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 该手术入路具有直接、损伤小、恢复快等众多特点,但肿瘤切除后,脑脊液漏成为该手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很多鞍区肿瘤放疗后,也会继发脑脊液漏。因为脑脊液漏如果不能处理好,往往会导致患者低颅压头痛,继发性脑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要抓住机会进行多层修补重建,将术后漏的概率将至最低! 该患者垂体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力争肿瘤全切。术中肿瘤全切后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第一层:人工脑膜修补第二层:脂肪填塞,高流量漏转为低流量漏第三层:人工脑膜+骨片+生物胶封闭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脑脊液漏,术后三天可自主下床活动。 垂体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如不能及时有效修补,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作为非常好的修补材料,极大的降低了漏的发生。然而,鼻中隔粘膜瓣的获取会引起鼻腔非常大的损伤! 本中心经验,多层修补,将高流量漏转为低流量漏,然后选用人工脑膜、骨片或连接片+生物蛋白胶多层修补,基本不会出现术后脑脊液漏,避免做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带来的鼻腔巨大损伤。当然,对于扩大经鼻或无法顺利进行鞍底重建的患者,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高阳 医学博士 擅长: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脑脊柱肿瘤
高阳 2021-09-06阅读量9293
病请描述: 鞍区肿瘤常见的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拉克氏囊肿、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等。对于鞍区肿瘤,根据其生长的特点,经鼻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 虽然该入路具有直接、损伤小、恢复快等众多特点,然而,肿瘤切除后,脑脊液漏成为该手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很多鞍区肿瘤放疗后,也会继发脑脊液漏,因为脑脊液漏如果不能处理好,往往会导致患者低颅压头痛,继发性脑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脑脊液漏原因很多,其治疗方式有哪些呢? 首先,术中发现脑脊液漏,要一期进行认真多层修补,修补材料包括人工脑膜、阔筋膜、自体脂肪、肌肉、骨片、生物蛋白胶、鼻中隔粘膜瓣等。这些材料可以根据漏的流量大小随机搭配,如低流量漏:人工脑膜+胶水或+脂肪,而高流量漏:人工脑膜+脂肪+修补片或+鼻中隔粘膜瓣等多层修补方式。 其次,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如果为低流量漏,去枕平卧或+腰大池引流;高流量漏很难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尽快手术修补。 当然,手术修补是脑脊液漏最后一种有效的方式,修补效果跟脑脊液漏局部缺损的特点,漏的程度,医生的经验和修补技巧息息相关! 高阳 医学博士 擅长: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脑脊柱肿瘤
高阳 2021-09-06阅读量8351
病请描述: 垂体瘤发病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比如闭经、泌乳、不孕、不育、阳痿、四肢粗大、肥胖无力等;无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发病隐匿,通常肿瘤体积较大压迫视交叉、视神经等周围神经结构导致视物模糊或者失明时才引起患者高度重视。除PRL型垂体瘤可首选药物治疗外,大多数垂体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正常情况下,鞍膈将垂体和大脑分隔开来。然而,手术过程中,为达到肿瘤的最大程度切除,往往会伴有脑脊液漏,其分为低流量漏和高流量漏。 脑脊液漏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 1.鞍膈先天发育不全或缺损;2.肿瘤与鞍膈粘连密切;3.肿瘤突破鞍膈向上生长。 脑脊液漏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往往会导致患者低颅压头痛,继发性脑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脑脊液漏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有经验的团队,悉心协作,才能将漏的危害降至最低!高阳 医学博士 擅长: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脑脊液漏修补术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脑脊柱肿瘤
高阳 2021-09-06阅读量8689
病请描述: 人血白蛋白属于生物制剂,来源受限,价格昂贵,临床工作中常常见到用该制剂治疗脑水肿的情况,但其用法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思考。 国外的ALIAS临床研究发现,大剂量(每天约100克左右)输注人血白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AHA/ASA指南未推荐应用人血白蛋白脱水降颅压作为治疗脑水肿的措施之一。 动物实验发现,人血白蛋白联合利尿剂有治疗脑水肿的功效。临床单独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脑水肿一直存在争议,可能与血脑屏障有关。笔者观点认为,在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脑卒中病情严重性,作为辅助措施之一,可以酌情选择。
钱云 2021-08-10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