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创伤 > 内容

创伤内容

皮钉缝合用于巨痣分次切除

病请描述:不一定是巨痣,中大痣的分次切除过程中尤其是躯干四肢等非美容区域,比较适合使用皮钉,以避免缝针穿梭导致的痣细胞种植到其他区域。且操作迅速,有利于伤口快速闭合减少感染风险。图1 中大痣切除后皮钉缝合对合固定良好图2 皮钉拆除后伤口愈合良好图3 拆钉后DIY匹配减张器护理伤口图4 巨痣部分切除术后,皮钉缝合两周愈合良好,无明显排异反应。图5 皮钉拆除后,采用隆起的减张器配合超减张缝合的伤口继续护理顺附AI的解读参考:巨痣的分次切除是一种处理大范围或难以一次切除的皮肤痣(特别是那些比较大且可能有恶变风险的痣)的方法。巨痣通常指的是比较大的痣,可能是先天性的,也有可能是在成年后逐渐增大的,部分痣由于其体积较大,可能存在变性或癌变的风险。分次切除是指将痣分多次进行切除,而不是一次性处理。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考虑:1. 痣的大小与位置巨痣可能涉及较大面积的皮肤,直接切除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创伤和疤痕,尤其是在重要部位(如面部或关节附近)。分次切除有助于减轻手术风险和创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先切除痣的核心部分,然后分次处理剩余部分,以避免出现过大的缺损。2. 减少创伤如果直接一次性切除,可能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导致更多的皮肤张力,愈合过程可能较慢,且留下的疤痕较为明显。通过分次切除,每次手术切口较小,愈合起来较为平稳,疤痕也较容易控制。3. 恶性风险的评估在一些情况下,巨痣可能有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医生可能会选择分次切除,逐步切除痣的不同部分,并在每次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保没有恶性变化。如果发现有恶变,医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4. 术后恢复每次分次切除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以避免过度的局部创伤和减轻手术后愈合的负担。患者可能需要定期复诊和观察,确保没有出现感染或不良反应。5. 心理因素对于一些患者,巨痣可能不仅是身体上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到心理和美学上的困扰。分次切除可以逐渐改变外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不是一次性地进行大范围的切除,导致较大的疤痕或外形变化。6. 手术方式局部麻醉: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切除方法:通常使用手术刀、激光或者电切技术进行切除。切除后的皮肤会进行缝合,之后进行伤口的护理。7.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伤口的清洁和换药,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需要避免阳光暴晒,避免伤口受到外力刺激,确保伤口能够顺利愈合。术后疤痕可能会逐渐消退,但也有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迹,特别是如果痣的切除范围较大。总结巨痣的分次切除是一个渐进的治疗过程,适用于较大或者较复杂的痣,通过多次手术分步骤处理,有助于减轻创伤、避免一次性切除带来的过大风险,并能够根据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有恶性风险,医生会在每次切除后评估并调整后续的治疗方式。术后的护理和定期复查也是保证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在做决定前,建议与皮肤科医生或外科医生详细讨论,了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邓丹医生门诊安排: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日下午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国际诊疗部2号楼14楼特诊部周二上午皮肤外科-特需2号楼2楼特需诊区(扶梯处)周三上午疤痕特色专科-专病1号楼(老门诊楼)2楼皮肤科诊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成人患者、以及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预约特需门诊。

邓丹 2025-02-05阅读量1224

老人腰椎管狭窄,都走不了路了...

病请描述:  腰椎管狭窄症是许多老年人都头疼的问题,因为它的症状是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会严重影响老人走路。有的老年患者还因此不能远距离行走,出不了远门,更有甚者是完全走不了路,这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自理,这该怎么办呢?  近期,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收治了一位66岁的男性患者。他得腰椎管狭窄症差不多有3年了,刚开始他就是腿疼得厉害才去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然后就进行了保守治疗,可症状一直缓解不明显。  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自己走路走不到300米,腿就又疼又麻,不得不停下蹲着休息会儿才能接着再走。这期间,他把各种办法都试了一遍,但效果都不好;医院也去了不少,有的建议他手术,他又不想做。但谁知这个月初,症状再次加重,疼得他不能下地走路了,这才让他一家都慌了,赶紧赶往北京,最后找到王主任寻求治疗。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导致不能行走,还能治好吗?  这种情况算比较严重了,那是不是治晚了?还能治好吗?王主任在门诊时,经常会遇见坐着轮椅进来的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大部分这样的患者都是可以治好的,或通过治疗得到极大的症状改善。但具体到不同的患者身上,治疗效果存在着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要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多是由于一些其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而腰椎管里是马尾神经,椎管狭窄了,里面的神经就会受到挤压,出现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再严重点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等情况。那这该如何治疗?  以这位患者为例,他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是因为腰4-5的椎间盘突出较大,导致后面的腰椎管空间狭窄,神经严重受压;再结合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给神经减压了。  术前影像学资料:    老人做这样的手术,保险吗?效果好不好?  患者能不能做这样的手术,年龄已经不是一个绝对性因素,而是要综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素质。如果患者年龄很大,但是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各项指标都达标了,做这样的手术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这类腰椎管狭窄手术目前都比较微创,对患者的创伤很小。而像这位患者的情况,虽然66岁了,但他不仅身体素质就比较好,腰椎条件也不错,王主任结合他的各项检查结果,建议他进行微创手术。  最后在得到他和家人的同意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术中在保护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将突出的椎间盘突出切除,解除椎管狭窄后,神经得到了充分的减压。术后,患者感到腿疼立刻明显减轻,腿麻也在慢慢缓解,术后第三天已经可以自己下地慢慢行走了,恢复得很快。  术后影像学资料:    如果您家老人也有同样的问题,最好不要等严重到走不了路了才去医院治疗。最好是老人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就去正规医院再次就诊,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早做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的生活会得到质的飞跃。

王作伟 2025-02-05阅读量989

查出腰椎管里长肿瘤,但是特别...

病请描述:  许多腰椎管内肿瘤患者很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肿瘤的大小。肿瘤体积大的没什么争议,患者也很配合积极手术;但如果肿瘤很小,不少患者就开始犹豫了,“这么小应该不严重,不用立马手术吧!”或者“再等一段时间,观察一下,等变大了再手术也不迟吧。”那椎管内肿瘤很小,到底用不用马上手术呢?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就来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他在半年前突然出现了左腿疼痛,刚开始还能忍受,就自己买了点膏药贴。可没多久,他的腿疼加重,对走路都有影响了,于是就去了当地医院检查。拍了核磁片子后发现,在他的腰椎管里有一枚约“黄豆”大小的肿瘤,医生建议他手术切除。肿瘤如此小就要手术,这让他很难接受,就决定回去再等一段时间再看看。但还没过半个月,他的腿疼更加剧烈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疼,让他的生活质量变得很差。这次不管他愿不愿意,他的家人决定带他去大医院尽快治疗,于是他们一家人来到了北京,找到了王主任。  腰椎管内肿瘤很小,也要手术吗?  事实上,腰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这类肿瘤多是良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那肿瘤小是不是就不用手术了呢?并非如此。别看有的椎管里的肿瘤小,但它生长的位置很关键!  和其他位置的肿瘤相比,椎管的容积本来就不大,而且腰椎管里面走行着神经,这个位置的肿瘤还没有长得很大时,就已经压到神经,引发症状了。就像这位患者的情况,虽然在腰3-4的椎管里的肿瘤很小,但是已经严重压迫到了神经,影响日常生活了。再加上这样椎管内肿瘤并不会自己消失,只会越长越大,所以一般都会建议手术切除。  术前影像学资料:      那可以等肿瘤长大了,再做手术吗?  有的患者抱有侥幸,想着再观察一阵,等到肿瘤大了再做手术。但事实上神经受压越严重,压的时间越长,等到那时候再做手术,效果就越差,恢复得也越慢,而且手术的风险、难度等也都会大大增高。  而根据这位患者的情况,王主任建议他尽快手术:一是他的症状剧烈,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忍受;二是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微创切除,对身体的创伤小,恢复更快。  随后,在获得这位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术中将这枚肿瘤进行了全切。术后,患者的腿疼立刻就大大缓解了,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独自行走了,效果特别明显。  术后影像学资料:    如果您的情况也像这位患者一样,肿瘤比较小,还是建议您尽快处理。再等下去,不仅症状让患者饱受痛苦,手术做晚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王作伟 2025-02-05阅读量684

2022虎年第一台手术:2月...

病请描述:经过元旦假期短暂的休整,儿童医院龙岩院区泌尿外科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今天是2022虎年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今年的第一台手术是一位两月龄重度肾积水患儿,家长原计划春节后住院,但随着积水程度加重,泌尿外科主任关勇医生决定将手术提前。住院后经常规检查发现患儿还合并有贫血,血色素仅9克,可患儿的积水程度日益加重,目前已没有漫长的时间再等待血色素恢复正常。经与麻醉科、血液科会诊后决定在确保患儿安全的同时手术还是按时进行。    关勇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了天津市第一例微创腹腔镜肾积水手术,同时也创下了天津市微创肾积水最低手术年龄的记录,为1个月。婴幼儿手术不同于其他年龄,他们的腹腔空间狭小,操作范围仅婴幼儿的拳头大小,因此术者的经验和技巧更为重要,手术过程也更加精细。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完美的术中配合,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患儿腹部也仅是增加了三个几毫米的孔(伤口)。整个过程精准操作,达到零出血,术后血色素也没有丝毫降低,无需输血。     2022年,龙岩院区泌尿外科希望患儿们都生龙活虎,虎灵虎气。我们继续将微创手术常规化、标准化、系统化,用最小的创伤为患儿解除病痛,让患儿如虎添翼般的早日康复。

关勇 2025-02-05阅读量1343

尿道拭子好痛有没啥好办法

病请描述: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的新发性病疾病负担为:全球估计有1.285亿例成年人(15-49岁)新发衣原体(简称CT)感染,无症状感染健康人群CT感染率较高;新发8200万例淋病(淋病奈瑟菌简称NG)病例;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成为不同女性人群中最常见的性病;淋病在高危人群中有高感染率。一般我们检测淋病及沙眼衣原体感染都需要将一根棉签样的拭子(简称尿道拭子),操作者一般手持尿道拭子,放进生理盐水浸湿,然后缓慢自尿道外口旋转进入尿道,深度约为1-42cm,轻轻旋转拭子,停留1-4分钟后,沿原路缓慢退出。有部分患者插进尿道好痛,有没有方法是不痛的?这是我们临床经常碰到的问题。目前检测的方法有如下图的方法:现在已经有这种方法了,它是一种非侵入式的、非创伤的方法,自然也不痛。收费名称是:“生殖道感染二项”。视频时长:3秒它是利用分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因此,检测新增了NAAT,如下NAAT的方法有什么特点呢?这种方法还有较高的稳定性及灵敏度:那这种方法与尿道拭子对男、女有怎样不同:对于男性对于女性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多种指南认可那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怎样呢?下图告诉你温馨提醒这样操作就完成了。过程完全不痛!

黄捷 2025-02-05阅读量1267

被忽视的“月之痛...

病请描述:(江苏盐城阜宁)王长杰医生在女性的健康领域中,有许多疾病如暗流涌动,悄然侵蚀着女性的身体与生活,子宫腺肌症便是其中之一。它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 “隐形杀手”,常见却常被误解,给无数女性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苦。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被忽视的 “月之痛”,揭开子宫腺肌症的神秘面纱,关注女性的健康困境。一、揭开子宫腺肌症的神秘面纱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疾病。通俗来讲,原本应该在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内膜组织,跑到了子宫肌层中,在激素的影响下,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像正常内膜一样,发生周期性的出血,但却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在子宫肌层内形成一个个小的出血灶,刺激周围的组织,引发一系列的症状。据统计,在育龄女性中,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约为 10% - 65%,且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高发年龄在 30 - 50 岁的经产妇,但随着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宫腔操作的增多,发病年龄也有逐渐年轻化的倾向。很多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这种疾病,却因为对它的认识不足,导致病情延误,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二、隐匿的痛苦:真实案例直击(一)钱女士的艰难求医路钱女士是一位 35 岁的职场女性,原本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 “痛经” 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起初,她只是在月经期间感到轻微的腹痛,以为是普通的痛经,便没有太在意,每次吃点止痛药就能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痛经症状越来越严重,不仅疼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在非经期也会出现下腹坠胀感。为了缓解疼痛,钱女士尝试了各种方法,热敷、喝红糖水、服用各种止痛药,但都无济于事。工作时,她常常因为疼痛而无法集中精力,频繁出错,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活中,原本热爱的社交活动也不得不一一放弃,她变得越来越孤僻,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家人看到钱女士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便陪着她四处求医。她们跑遍了当地的各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医生告诉她,由于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可能影响生育。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钱女士陷入了绝望之中。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切除子宫,放弃生育的机会?这个艰难的抉择让她每天都在痛苦和纠结中度过。(二)张女士的漫长抗争魏女士是一位 40 岁的家庭主妇,她被子宫腺肌症折磨了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她每个月都要经历近 20 天的剧痛,那种疼痛仿佛有千万根针扎在肚子上,让她痛不欲生。月经期间,她只能蜷缩在床上,靠吃大量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甚至有时候止痛药都无法减轻她的痛苦。除了疼痛,魏女士还面临着月经量大、经期延长的问题。每次月经来潮,她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卫生巾,而且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为了治疗疾病,她四处打听偏方,尝试了各种中药、西药,但病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魏女士的丈夫和孩子看到她这样,心里十分难过,但却无能为力。家庭的氛围也因为她的病情变得压抑起来,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她的坏脾气而变得紧张。魏女士觉得自己不仅是在折磨自己,也在拖累家人,她无数次想过放弃治疗,但又不甘心就这样被病魔打败。三、被忽视的影响:社会、家庭、个人的三重困境(一)对社会的影响子宫腺肌症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患病女性在经期会遭受剧烈的疼痛,身体虚弱,很多人不得不请假休息,这无疑会影响到她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据统计,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每年因病假而损失的工作时间平均达到了 10 - 15 天,这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此外,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由于病情容易反复,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这进一步加重了社会的医疗负担。(二)对家庭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子宫腺肌症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首先,疾病导致的不孕不育问题是很多家庭无法承受的痛。许多年轻的夫妻因为妻子患有子宫腺肌症而无法生育,这不仅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其次,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心理状态往往会变得很差,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氛围,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且,为了照顾患者,家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三)对患者个人生活的影响身体上的折磨:子宫腺肌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越来越剧烈,很多患者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除了痛经,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问题。长期的月经过多会导致患者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心理上的煎熬:长期的病痛折磨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还要面对疾病可能带来的不孕不育、切除子宫等后果,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担忧。很多患者因此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四、希望之光:治疗方案与专家经验(一)常见治疗方法目前,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使用激素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以减轻患者的痛经症状,但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激素药物如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可以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异位的内膜组织萎缩,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潮热、盗汗等。手术治疗包括病灶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等。病灶切除术是将子宫内的病灶切除,保留子宫,但由于病灶往往边界不清,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子宫切除术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治疾病,但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异位的内膜组织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也有一定的复发率。(二)我的探讨方案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子宫腺肌症的深入研究,我探索出了一种先用单纯中医中药来尝试一到二个月,如不能很好改善,则用中西药结合的保守治疗方。生于基层的中医世家的我,临床上专注于子宫腺肌症保守治疗方案的研究已经有二十余年。在实践中,我发现中药奇方汤剂22天配合7天止痛中药汤剂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采用中药奇方汤剂 22 天配合 7 天止痛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案,帮助了许多患者改善了病情。在我的临床案例中,一部分患者在接受这种治疗方案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月经量也有所减少。这种保守治疗方案不仅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还为那些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保留了希望。但也有一部分子宫腺肌症的病情,单纯尝试中药奇方汤剂22天配合7天止痛中药汤剂后,并不能控制或改善病情,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同时配合西药激素再做最后一次的中西药保守治疗尝试,如果三个月后不能很好的明显缩小子宫或腺肌瘤,那么则建议选择手术来治疗!上述治疗方案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我注重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女性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不仅注重缓解患者的症状,还注重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五、早发现早治疗:识别症状与寻求帮助(一)识别症状早期识别子宫腺肌症的症状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除了前面提到的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典型症状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女性发现自己出现了这些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加重或长时间不缓解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二)寻求帮助一旦怀疑自己患有子宫腺肌症,女性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科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在确诊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生育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不要因为疾病的困扰而感到自卑或绝望,要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一定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患者互助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共同对抗疾病。六、打破沉默:为女性健康权益发声子宫腺肌症作为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女性疾病,给无数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不能再让这些女性独自承受痛苦,社会各界都应该行动起来,加强对这一疾病的关注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子宫腺肌症研究的投入,推动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子宫腺肌症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向广大女性普及子宫腺肌症的相关知识,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要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不幸患上了子宫腺肌症,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要勇敢地面对疾病,积极寻求帮助,为自己的健康权益努力。让我们一起打破沉默,关注子宫腺肌症,关爱女性健康,让每一位女性都能摆脱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最后,再一次感谢审核员及网管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作者简介:王长杰医生,江苏盐城阜宁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专业探讨气血不足、痛经、子宫腺肌症、胃肠病等领域长达二十余年。二个中药配方曾获得中药发明专利证书,二个中药配方被列为省级首批保护项目之一。在此期间,撰写了二百余篇原创网络文章,并制作近百个关于这些方面的医学小视频。王长杰医生入驻平台,将继续撰写并发表探讨这些方面的原创文章。

子宫腺肌症知识宝库 2025-02-05阅读量1320

相比胆囊切除术,保胆取息肉或...

病请描述:保胆取息肉或切胆囊腺肌症 vs 胆囊切除术——核心危害对比:1. 息肉像韭菜,割完还长:  保胆取息肉只摘“果子”,但胆囊内胆汁成分异常或炎症没解决,1-3年内30%的人又长新息肉。腺肌症如果只切局部,周围组织可能继续增生,复发率高。切了胆囊,连“根”拔掉,彻底断后患。2. 漏诊癌症要命:  胆囊息肉或腺肌症可能是癌变前兆(尤其是>1cm息肉或弥漫性腺肌症)。保胆手术只能取局部组织,万一隐藏的癌变没切干净,相当于“把地雷埋更深”,耽误治疗。胆囊切除后能完整病理检查,避免漏诊。3. 术后胆囊变“废柴”:  保胆手术后胆囊缩小,胆囊可能因创伤或炎症丧失收缩功能,胆汁淤积,反而更容易诱发结石或慢性疼痛,约20%的人最后还得二次手术切胆囊。4. 手术并发症更坑人:  保胆操作需精细剥离病灶,甚至需要切除部分相邻的肝脏,比直接切胆囊更容易损伤胆管或血管,术中出血、术后感染风险更高。胆囊切除术已标准化,医生闭着眼都能做(夸张说法),安全性碾压保胆。5. 花钱买焦虑:  保胆手术费比切除贵2倍,术后每3-6个月就要做B超+肿瘤标志物复查,生怕癌变,心理压力巨大。切了胆囊,每年体检一次足矣,省心省钱。总结:  小息肉或腺肌症观察即可,不需要治疗,也无特效药。超过1公分首选胆囊切除,硬保胆囊就是“赌命”。腺肌症和风险息肉留不得,切胆囊虽少个器官,但不影响生活和寿命,保命又省事。医学界共识:该切就切,别和隐患较劲。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5-02-05阅读量1182

鲜红斑痣的发病你了解多少

病请描述:        鲜红斑痣,又称为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种病症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其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本文将就鲜红斑痣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鲜红斑痣的症状与表现:         鲜红斑痣的损害初起时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斑片,这些斑片呈不规则形状,边界清晰,且不会高出皮面。在斑片表面,可见到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当对斑片进行压迫时,部分或全部斑片会褪色。随着患者的成长,这些斑片的颜色可能会逐渐加深,从淡红色变为暗红色或紫红色。         此外,鲜红斑痣常发于面部、颈部和头皮等部位,大部分情况下为单侧性,但偶有双侧性出现。有时,这种病症也会累及黏膜。值得注意的是,约有65%的患者的病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到了40岁左右,部分病灶可能会出现增厚,形成结节,这时候的鲜红斑痣患者在受到创伤后更容易出血。          鲜红斑痣的成因与治疗:         鲜红斑痣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与血管的发育异常有关。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微创手术等方法。其中,激光治疗因其非侵入性、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光动力治疗则通过光敏剂和激光的联合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微创手术。         预防与护理:         鲜红斑痣的预防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但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加重病情。其次,要避免对病灶进行过度摩擦或刺激,以防引起出血。此外,保持皮肤的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支持:         鲜红斑痣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发病于面部等显眼部位的患者。因此,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尤为重要。同时,患者自身也要积极面对病情,树立信心,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总的来说,虽然鲜红斑痣可能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的治療和良好的护理,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过上正常的生活。

邓娟 2025-02-05阅读量1713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病请描述: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异常,其特征为皮肤上出现类似草莓的红色突起。这种血管瘤通常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被发现,初期表现为小的红色斑点,随后迅速增大。大多数情况下,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在1至2岁左右停止生长,但这一过程的概率较低。此外,女性患儿患此病的几率是男性的三倍,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之一。         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和触诊来初步判断是否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这种血管瘤通常呈现为鲜红色或紫红色的突起,质地柔软,边界清晰。        2. 影像学检查: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瘤体的深度和范围,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瘤体是否侵犯了深层组织,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1. 观察等待:对于一些小的、生长缓慢的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定期复查,监测瘤体的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2. 药物治疗: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和激素(如泼尼松)。这些药物可以减缓瘤体的生长速度,甚至促进其消退。        3.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通过高能量光束作用于瘤体,使其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浅的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4.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深层的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手术切除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去除瘤体,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家长应与医生密切合作,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邓娟 2025-01-25阅读量1112

经鼻三叉神经鞘瘤切除

病请描述: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常表现为面部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肿瘤体积较大时还可能出现复视,头痛,听力障碍,走路不稳等症状。三叉神经鞘瘤是良性肿瘤,但由于其位于颅底深在位置,周围有颅神经以及颈内动脉等大血管,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以往三叉神经鞘瘤都是采用开颅手术,手术创伤也比较大,病人恢复时间比较长,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三叉神经鞘瘤可以采用神经内镜技术经鼻进行肿瘤的微创切除,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来自广西的黄先生是因为左侧面部麻木在当地MRI检查发现的左侧鞍旁肿瘤,考虑为三叉神经鞘瘤可能,来到广州求医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教授团队接诊后对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认为可以采用神经内镜经鼻技术切除这个肿瘤。手术由柯超教授主刀采用经鼻翼突入路,彻底切除了肿瘤并很好的保护了三叉神经等重要的结构。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颅内肿瘤认识的加深,原来很多必须要开颅手术才能切除的颅内肿瘤,已经可以采用神经内镜经鼻技术切除了,虽然鼻腔也有一定的创伤,但是和开颅手术比起来创伤更小,病人恢复时间更短。

柯超 2025-01-23阅读量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