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颈胃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肌劳累、颈 椎损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刺激或损伤颈部神经并通过神经反射系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胃肠道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多种功能异常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 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颈椎病变影响胃肠功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神经途径。颈椎病变会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对颈部交感神经产生机械刺激,刺激信号通过颅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网络,传入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产生优势灶。该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功能或器质发 生变化。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会抑制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出现口干、上腹胀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胃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出现烧心感、泛酸、嗳气、上腹部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溃疡症状。颈交感神经长期受刺激,会反复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久之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肌源性扩张,促使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诊断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有下列胃肠道症状之一者,上腹部胀满、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同时以上这些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与颈项症状常同时发生,或对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③胃镜检查可确诊为以下疾病之一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凡是符合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同时只要伴有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②或③之一者,即可确诊为颈胃 综合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99
病请描述: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食管常常被忽视,但它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食管憩室,作为一种不常见的食管疾病,却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根据其发生位置的不同,食管憩室可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憩室三种类型。 食管憩室的隐秘性 食管憩室的形成往往是一个缓慢且不易察觉的过程。它可能在食管的任何部位形成,但通常根据其位置被分为三种类型。咽食管憩室通常由于咽下缩肌与环咽肌之间的薄弱区域和肌活动不协调而形成。食管中段憩室则可能由气管分叉或肺门附近淋巴结的炎症引起的瘢痕牵拉所致。膈上憩室则与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等引起的食管内压力增高有关。 食管憩室的隐秘性不仅体现在其形成过程上,还表现在其症状上。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容易被忽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憩室可能逐渐增大,症状也会逐渐显现。 食管憩室的潜在危害 食管憩室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憩室可能引发继发感染。由于憩室与食管腔相通,食物残渣和细菌可能进入憩室并引发感染。感染会导致胸骨后疼痛、发热、局部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食管憩室还可能在进食粗糙食物或咳嗽时发生出血。出血量可能因憩室的大小和位置而异,但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和休克等严重后果。 此外,食管憩室还可能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憩室位于食管壁内,随着憩室的增大,它可能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邻近器官。压迫气管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则可能导致声音嘶哑。这些压迫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更为严重的是,食管憩室还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尤其是较大的憩室,其黏膜上皮可能因长期受到刺激而发生恶变,形成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食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因此,对于食管憩室患者来说,及时发现并治疗憩室对于预防食管癌具有重要意义。 食管憩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继发感染、出血、压迫周围组织等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憩室的大小和位置而异,但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食管憩室的诊断 食管憩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憩室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让患者吞服钡剂并拍摄X线片,医生可以观察到食管的形态和憩室的位置、大小等信息。此外,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用于诊断食管憩室,但它们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此外医生还可能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四、食管憩室的治疗 一旦确诊食管憩室,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食管憩室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是食管憩室治疗的基础。患者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调整。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食管和憩室。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合并食管炎的患者。通过服用抗炎药物(如头孢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可以减轻食管炎症和疼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消除憩室本身,只能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 手术治疗是食管憩室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较大的憩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食管肌层切开术、憩室切除术和环咽肌切开术等。通过手术切除憩室或切开食管肌层等方式,可以改善食管憩室的症状并恢复食管的正常功能。 五、食管憩室的预防:守护食管健康 除了及时治疗外预防食管憩室的发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食管憩室的建议: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食管和憩室。同时要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护食管健康。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食管憩室等食管疾病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食管检查特别是对于有食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重视食管健康。 避免过度用力吞咽:过度用力吞咽会增加食管内压力从而增加食管憩室的风险。因此要避免过度用力吞咽特别是在进食过硬或过大的食物时要细嚼慢咽。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戒烟限酒以维护食管健康。 总之食管憩室虽然是一个隐匿的敌人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守护我们的食管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食管健康远离食管憩室等食管疾病的威胁。
张百华 2024-09-04阅读量1622
病请描述: 医生,我总是吃了就吐,该不是得癌症了吧! 总是吃了饭就会呕吐 还伴有夜间反流、咳嗽? 这不是典型的食管癌吗?! 但其实除了食管癌,还可能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叫贲(bēn)门失弛缓症 01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ANSWER 贲门,位于食管下段与胃的交界处,即食物经过食管进入胃的入口。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病率低,为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 正常人进餐时,食物经吞咽进入食管上段后,食管下段括约肌就开始依次蠕动及松弛,为推进食物入胃作好准备。 而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食物到达贲门时,因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贲门无法松弛,导致食物下行入胃遇到阻碍,这时患者会明显感到吞咽困难。同时,因食物潴留食管腔内导致压力升高,食管长期不堪重负可异常扩张。 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02 贲门失弛缓症如何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的在于降低括约肌压力,使食管下段松弛,以解除括约肌痉挛、缓解症状。常见的手术疗法有以下这些: 1、经腔镜改良Heller手术 Heller手术的核心是贲门肌层切开。以往的开式手术是典型的大切口小操作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现已基本在腹腔镜下完成,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小、康复快、手术瘢痕小、疗效佳等优点,是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2、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最新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并逐渐成为贲门失弛缓症新的治疗方式。 该术式吸收了Heller肌切开术的优点,完全切开食管下段环形肌层乃至全层切开,理论上具有与外科Heller肌切开的相媲美的疗效,并且该术式保留了内镜微创治疗优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损伤食管裂口以及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保留胃食管连接部正常解剖结构,术后食管炎发生率低,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对于长期存在吞咽梗阻、食物反流的患者应及时完善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后期病情恶化,演变成食管癌。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339
病请描述:如今,食管癌已经成为中国排名前十的高发型癌症,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中分别排第五位和第四位。对于食管癌,与所有的癌症一样,若想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仍然需要早诊早治。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胸心外科郑远主任特从广州下乡至丰顺县中医院为81岁高龄老人行食管癌根治术。在过去,如此高龄都被视为食管手术的“禁区”,但郑远主任凭借其尖端胸腹腔镜微创技术,顺利为他完成根治性手术,打破“禁区”! 郑远主任表示: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食管癌治疗主要更倾向于采用手术根治,但传统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慢且容易引发心肺并发症,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其生理与心理压力更为显著。 但随着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飞跃进步,这些难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大幅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了心肺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易于接受,让高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区”,也有效消除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创伤的担忧。 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微创手术解救八旬食管癌老人 郑远主任在了解老者病情后,先为其病情定制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后食管肿瘤明显缩小,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利用先进的3D腔镜系统,通过数个微小切口精准手术操作,成功为老者完成了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的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极大地减少了对胸腹部器官的干扰以及对胸廓完整性的破坏,显著降低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群体,使其能更好地承受手术并能在术后快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心胸外科郑远医生 ,赞16 手术后数日郑远主任再次下乡前来复查患者情况时,患者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下,距离康复出院的日子越来越近! 食管癌危害大,早期发现保平安 食管癌作为中国癌症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数据显示,其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4.4万。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慢性食管炎患者、具有食管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如常吸烟、酗酒、喜食腌制熏烤食品、烫食的人群,均属于食管癌的高风险群体。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隐蔽,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因此高危患者应做好食管癌早期筛查,如胃镜检查就是其检查的“金标准”,更能早期发现像胃癌等消化道癌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写在最后 郑远主任强调:“我们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当患者有吞咽不适、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时请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咨询。对于早中期肿瘤,外科治疗可以充分利用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助力患者以最小的创伤战胜病痛,重塑美好生活!”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454
病请描述:食管癌是恶性肿瘤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病种,也是胸外科里一个重要疾病。 食管癌的发病概况 食管癌是世界性的难题。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4年,大多数国家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为10%-30%。食管癌分期的早晚导致了五年生存率的差异,局部进展期的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46.7%,远处转移的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为4.8%。 在初诊患者中,有40%不能进行手术。以化疗为主的系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效率很低,治疗效果较差,ORR6%-8%,一年生存率20%-25%。 全球食管癌发病率排第七位,发病人数有57.2万人;死亡率排第六位,死亡人数50.9万人。在中国食管癌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趋势,食管癌发病率排第六位,发病人数26.8万人;死亡率排第四位,死亡人数19.3万人。中国新发食管癌患者数占全球51%,死亡食管癌患者数占全球55%。食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很高,导致民间有种说法,把食管癌称为“中国癌”。 食管癌可以分为鳞癌和腺癌。腺癌主要是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我国以鳞癌为主,95%的患者都属于鳞癌。此外,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有哪些因素和食管癌相关? 吸烟喝酒是高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是低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低收入国家的人群常吃腌菜、不卫生的食物,导致食管癌发病率增高。 主要发病因素: 1.亚硝胺化合物:酸菜、腌菜; 2.霉菌的致癌物:发霉食物、黄曲霉、白地霉等; 3.微量元素缺乏:钼、锌、铜、镍、vitA、B2; 4.不良饮食习惯:热、粗糙、硬、吸烟喝酒等; 5.遗传因素:有家族发病现象; 6.癌前病变:慢性炎症、食管反流、贲门失迟缓等。 食管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浅表的食管癌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感、摩擦感、隐痛或停留感。这些症状往往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常被忽略。早诊、早治对于食管癌的防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的中晚期症状有以下几点: 1. 进行性吞咽困难: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症状的一般是中晚期的患者; 2. 呕吐:食管管道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会引起患者呕吐,呕吐后还会分泌粘液,此外呕吐食物容易导致患者误吸进入呼吸道,引起肺炎,甚至有些病人肿瘤比较大,肿瘤坏死破裂后会引起呕血; 3. 胸痛:一般表现为胸背部持续隐痛,如果突发剧痛,则可能是食管肿瘤穿孔、破裂; 4.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脱水,时间长了导致恶病质; 5. 侵犯周围器官:肿瘤侵犯器官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如果气管和食管相通了,会引起比较严重的问题,TEF瘘、声嘶、咯血等; 6. 转移引起:肿瘤有可能会转移至肝、肺、脑,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相应症状。 食管癌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方便医生对食管癌的患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常用的检查有吞钡检查、CT、PET-CT、内镜等。 1. 吞钡检查:食管吞钡检查是最常见的检查。如果患者到医院检查,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先做吞钡检查,可以查看食管是否通畅,肿瘤的位置在哪,食管的形状是否有变化等;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就是常说的胃镜,胃镜是早期食管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年龄较大、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内镜筛查,查看食管是否有病变。做内镜除了可以看到病灶以外,还能做活检,把组织新生物取下来,拿去做化验,得出是否有病变或者癌症的结论。 3. CT检查:CT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长度、跟周围组织关系。患者做完CT检查后,医生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肿瘤能否切除、适合哪种治疗方法等。 4. 磁共振检查:磁共振相对于CT用的频率要低一些,但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了解肿瘤或淋巴结与大血管的关系。 5、PET/CT检查:准确率比普通螺旋CT高,除了可以看肿瘤的大小之外,还能查看肿瘤的代谢情况,查看肿瘤是否活跃,对于医生诊断肿瘤的分期起到很大帮助。 食管癌怎么治疗?预后如何? 食管癌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相关科室集体决策,即MDT多学科讨论,包括胸外科、内科、肿瘤科、影像科、内镜室、营养科等。通常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综合治疗,以缩小肿瘤及周围淋巴结,增加病灶的完整切除率。 对于局部不可切除的,或伴有远处转移的,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可予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多种治疗方式组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目前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以胸腹腔镜下颈胸腹切口食管切除术+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为主。 在老百姓的印象当中,食管癌的疗效是很差的。近5-10年,在早诊早治的工作推进之后,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多患者达到了长期存活的理想效果。 相关数据为早期食管癌术后治疗效果 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而言,食管鳞癌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后,在近5-10年的疗效提高很多。2000年之前,5年生存率在25%-30%左右,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手术安全性提高;2000年-2010年,5年生存率为30%-35%,技术进展体现在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将可能转移的淋巴结清扫干净,可以提高总体的效果;2010年-2015年,出现新辅助放化疗技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40%-45%;近10年,优化了术前局部晚期的放化疗,生存率大于45%,总体疗效得到提高。 晚期食管癌预后效果相对差很多,远处转移食管癌治疗效果不佳,5-OS小于5%,但随着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的出现,比如说免疫治疗应用临床后,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够存活超过15个月,甚至2-3年。 总体而言,食管癌发现越早,效果越好,因此要重视早筛、早诊、早治,才能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郑远 2024-06-21阅读量1822
病请描述:袖状胃切除术(SleeveGastrectomy,SG)是一种常见的减重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人术后有时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于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患者,到底要不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选择什么手术? 袖状胃示意图 袖状胃术3D模拟图 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症状持续或加重: 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持续或加重的GERD症状,并且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2.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内镜检查发现严重食管炎(C级D级)或巴雷特食管(Barrett'sesophagus)时,尤其是经过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3.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 有些患者在袖状胃术后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同时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修正为其他类型的减重手术,例如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SADI-S等。 4.生活质量受影响: 当GE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实在无法耐受,例如导致睡眠障碍、慢性咳嗽、哮喘等症状,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二、手术选择 1.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 这是袖状胃术后GERD患者常选择的手术类型。RYGB手术不仅能有效减轻或维持体重,还能显著改善甚至消除GERD症状。 2.抗反流手术(如Nissen胃底折叠术或Dor手术): 对于不适合进行RYGB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抗反流手术。然而,由于袖状胃术后解剖特点,这类手术的效果和适用性需要谨慎评估。 图片胃旁路术 胃折叠术 三.总结 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建议在以下情况下考虑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 严重的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伴随严重GERD GERD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与患者和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2024-05-21阅读量1926
病请描述:药食两用话乌梅 乌梅在中医界很有名是源于一张出自《伤寒论》的“乌梅丸”,关于乌梅丸的科研文献报道有2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是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研究(《伤寒杂病论》)、医案经验和胆道蛔虫病。历史上记载乌梅丸的还有《太平圣惠方》、《千金》、《丹溪心法》、《鸡峰》、《圣济总录》、《医心方》、《医方类聚》等多本医籍,虽略有不同,但都以乌梅为君药。 在说乌梅前,大家先要分清乌梅、西梅和话梅,这三种不同梅子的果实做成的。乌梅就是梅子树的“未成熟”的果实“青梅”以燃烧木材连续熏烤24小时以上,使其表皮均匀呈现黑色,然后阴凉处堆放一个月而成。话梅是黄色的黄梅用盐腌制而成,《本草纲目》又称盐梅、霜梅,许多人都吃过,咸咸的酸酸的零食。西梅原本是一个舶来品,故而称它为西梅,也是零食,微酸味甜。其中,只有乌梅和话梅是可以入药的。 经过熏制的梅子华丽转变为乌梅,便赋予了收敛肺气、固涩肠道、生津止渴、安蛔虫的功效,用以治疗肺气虚弱持续咳嗽,长期腹泻或痢疾,虚损病引起的低热消瘦口渴,以及蛔虫窜动引起的昏厥呕吐腹痛。随着社会进步、卫生条件改善,乌梅已经不再用于治疗蛔虫病发症了,至于《本草纲目》里记载的“去青黑痣、蚀恶肉”更是极少使用。它的临床运用重点主要集中在消化道疾病,如顽固腹泻或便血便脓、里急后重“久痢”寒热错杂型,但均以乌梅丸的形式出现。 在日程生活中,乌梅多用于缓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如十分有名的酸梅汤,就是以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冰糖为原料,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口干、口渴等症状,同时还可以用于缓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在菜肴烹饪中作为调味料被广泛使用,增添酸味,帮助肉类食物的消化功能。对于夏季天气炎热,脾胃运化功能差,胃口不好的人群,乌梅能够很好改善食欲。 乌梅因其味酸,能够快速促进消化液分泌,有“望梅止渴”的功效,因此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消谷善饥易饥饿等胃部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避免出现反酸、烧心、疼痛、饥饿现象。
吴欢 2024-04-01阅读量1844
病请描述:影响生长之消化道疾病今天遇到两个病人,一个4岁8月男孩,身高仅100cm,已经达到矮小程度,病史询问中家属述在大概1-2岁的时候患儿腹泻了1.5年,后中医艾灸4月后缓解。期间未长身高。另外一个38+3周出身的孩子,出生2.9kg,身高50cm,出生31天的时候体重仅3.3kg,身高52cm,出生50天,体重3.7kg。大便有粘液,有胃食管反流、偶有鼻塞、睡眠不安。这两个小朋友的生长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消化道疾病导致的。我们都说三岁定终生,三岁以内的身高增长依赖于甲状腺和营养,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营养的摄入吸收都是经过消化道的。所以当孩子在三岁内出现生长发育落后的问题的时候,除了遗传原因外(且这个时候遗传的影响还应该不是很大),很多是因为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只是很多疾病家属医生可能认识不够,导致没有能很好的解决。今天的第一个病人家属提供不了明确的病史,但猜测可能是因为一次肠道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腹泻,后引起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慢性腹泻,营养吸收障碍,导致生长停滞。这类孩子需要用无乳糖奶粉喂养4-8周,然后慢慢转奶恢复到正常饮食,这样的病人在临床上其实很常见的,治疗很简单,却考验家长的依从性和认知,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奶粉没有营养,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其实家长忘记了长期腹泻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二个病人可能是个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已经有小肠结肠炎和食管炎的症状,同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一般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首选纯母乳喂养至少6月以上,甚至可以延长到2岁,但建议母亲忌口(最常见忌牛奶鸡蛋大豆),然后症状缓解后母亲逐渐引入相应食物,看看会不会再次出现症状,不出现就继续吃,出现就继续回避,回避到至少9-12月。但若出现母亲饮食回避无效、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时候,建议氨基酸奶粉喂养。一般也需要喂养至9-12月,然后逐渐转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然后再转适度水解蛋白奶粉,最后再转为普通奶粉。消化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在矮小、偏矮儿童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三岁以内的儿童,以上两个孩子是比较典型的病例,还有其他疾病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反复肠道感染、消化不良等等其他疾病,需要抽丝剥茧的慢慢寻找。因此若遇到婴幼儿生长发育问题的孩子,建议家长及早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及时诊断和治疗,必要时予以高能量密度奶等处理,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生长追赶的过程。
生长发育 2023-11-24阅读量2749
病请描述:你是不是有咳嗽症状一到夜间便加重,躺到床上就咳嗽气喘,痰液堵住嗓子,辗转反侧,夜不得眠,严重影响白天工作? 那有可能是下面这种情况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往往出现在饭后! 可问题是,胃食管反流病还存在食管外症状!即“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像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咽喉炎、鼻窦炎、哮喘等等。尤其是饱食或者平躺改变以后,症状明显。夜间可以出现入睡后咳嗽,气喘加剧。 胃食管反流需结合症状及消化道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胃镜和24小时食道pH测定。检查需要或者配合,有一定痛苦。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多由于多为虚实夹杂,基本病机虽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但不止与脾胃相关,应在“整体观念”理论的指导下通调五脏,尤以调整“肺、肝、脾”三脏功能来治疗久治不愈反流性食管炎。
陈旋 2023-11-13阅读量1492
病请描述:张顺财,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主诉咽喉部有东西卡着,多次往返五官科,消化科,甚至胸外科等科室,经多次胃镜或喉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异物卡在咽喉部,五官科医生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推荐到消化科就诊,消化科医生给于胃镜,钡餐及24小时食管PH检查,也未发现消化道疾病,按食管反流治疗也未得到缓解。因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病人忧心忡忡,焦虑万分,担心恐惧,部分病人甚至惊恐失眠。对这种主观上咽喉部感到异物存在而客观上没有发现异物的咽喉部不适症状称为咽异感症,有时就称咽喉异物感 人群中咽异症很常见,人群中发生率约3%-8%,约占五官科门诊病员总数的1/4,消化科门诊病员中也很常见,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年人,女性较多见且病程较长。 咽异感症是一种症状,对身体不产生严重后果,但事实上的确有异物感存在,这常会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持续的咽异感症会使病员担心有东西,由于检查的局限性及人体的复杂性,没有被查出来。甚至产生恐癌心理,反复到医院检查。 咽异感症有哪些表现? 有描述咽异感症症状似有肉球阻塞咽部感,称为“咽球感症”;有描述拟有梅子的核咽部阻塞感,称为“梅核气”。门诊每个病员的咽部异物感的表述也有不同,有的说似树叶、发丝、线头、痰液黏着等异物滞留感;或有烧灼感、搔痒感、蚁行感、紧束感、闷塞感、狭窄感等。 咽异感症往往说不清准确的发病时间,会持续数月或数年;咽喉部感觉异常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咽喉部“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相关检查不到异物;干咽唾液、快速呼吸时明显,进食或饮水时会减轻或消失;情绪波动、焦虑、急躁、紧张等使症状加重,心情愉悦时好转;颈部紧压感而不愿系领扣、打领带,颈项部保暖运动放松好转。 咽异感症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界刺激因素:胃反流入食管咽喉的胃液、胃酸;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吸入粉尘;咽喉部炎症或粘液分泌物增多等刺激物会造成咽喉部异物感。②神经过度反应:咽喉部的神经支配丰富,分布密集,感觉非常灵敏,对刺激过于敏感或过度反应。情绪改变通过神经反射和传导引起环咽喉部肌肉和食管上段肌肉紧张或不能舒展而产生咽喉部的异常感觉。 咽异感症诊断主要通过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当伴有咽下痛、吞下困难、声嘶、消瘦、食纳减退、贫血等“高危”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检查,排除隐蔽在咽部、颈部、颈椎、心肺、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器质性病变。 单纯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生气、着急、过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度疲劳、不开心的事、得知他人患肿瘤自己也担心患肿瘤、失眠等所致咽异感症,相关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因,称为功能性咽异感症、癔球症、咽神经症。 得了咽异感症怎么办? 去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如有咽喉部和邻近器官疾病,则进行相应的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少食辛辣、过烫、过冷食物;少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少做干咽唾沫动作,异物感症状明显时,可适量饮水减轻症状;冬季气候干燥时,室内应用湿化器保持室内湿度;晨练时可大声喊叫、高声唱歌、大笑等开嗓运动,可放松咽喉肌群;劳逸结合、适合运动、生活规律、充足睡眠等。 (2)心理调节:消除负面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舒缓情绪,不要过度关注咽喉感觉。说服自己,让自己明白咽异感症本身是一个主观症状,己排除了各种器质性疾病,不会有严重后果,并无癌变风险。 (3)药物治疗: ①质子泵抑制胃酸药:对怀疑有不典型胃食管反流者,可试服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经验性治疗,也可试用氢钾泵抑制剂如沃克及替戈拉生治疗,如症状好转,说明咽异感症与反流有关。 ②湿润咽喉药物:各种润喉片,薄地蓝、康复新、蓝苓等具有局部保护粘膜、消炎作用,同时还兼有湿润咽喉部作用。 ③降低咽喉部高敏药:如怀疑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癔球症时,可选用舒必利,黛力新、米氮平等抗焦虑药,降低咽喉部内脏高敏感性。 ④中医治疗:采用祖国医学进行辩证施治很有帮助,口服逍遥丸、穴位注射疗和针炙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疗效。
张顺财 2023-10-24阅读量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