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胖有胖的可爱,胖也有胖的危害 一 医案一则 患儿2021年8月初诊,家长诉患儿近1年身高增长缓慢,体胖,平素多食,喜碳酸饮料,饥饱无度,脾气急,入睡晚,大便、矢气多而臭。门诊生长发育评估示:年龄10岁2月,身高146cm体重50kgBMI23.5 骨龄示12岁2月 ,遗传法预测身高174cm 骨龄法预测身高166cm,遂来就诊。 病史如前,中医四诊见患儿形体宽胖,多食少饮,身体困重,肢体困倦,喜静懒言,大便臭黏,小便黄,舌胖苔白腻,脉滑。 诊断 肥胖症 肥胖病 痰湿内盛证。 治则治法:利湿化痰 消脂助长 处方: 茵陈10g 蒲公英6g 黄芩9g 荷叶10g 姜半夏6g 茯苓9g 决明子12g 柴胡6g 焦栀子6g 连翘6g 枳壳6g 石菖蒲10g 赤芍10g 大枣 10g 补骨脂9g 川牛膝9g 伸筋草9g 炒鸡内金 9g 14剂日一剂,早晚分服,水冲服 起居调摄:1.控制饮食,每夜定时入睡,加强运动以垂直跳动为主;2.嘱咐家长每月定时定点监测患儿身高体重。 案语:研究表明肥胖会引起骨龄发育提前,特别是青春期前期阶段的肥胖对骨龄和身高的影响更大。该案患儿10岁实际身高146cm并不算矮,但骨龄发育明显提前,理论上12岁骨龄身高可在151-153㎝,这样算身高就有些不足。患儿遵医嘱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门诊随诊半年余,现身高148.5cm 体重43.5kg,BMI 19.7 骨龄12岁5月。通过坚持中药调理、饮食管理和增加运动,改变肥胖状态,骨龄增速也放缓,这为后期身高发育,争取了更大空间。 “能吃是福,胖乎乎的更好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育儿观念需要有所改变... 二 儿童超重与肥胖 1.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 研究显示我国超过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岁以下、6~17岁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已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2.超重肥胖的概念和计算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3.儿童超重肥胖的原因 排除相关继发疾病引起的肥胖,儿童肥胖以单纯性肥胖为主,与遗传因素、宫内环境、喂养方式、饮食结构、体力活动缺乏等相关;此外学龄儿童课业重,体育运动受到忽视,或者是情感创伤、精神紧张等,使得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承受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体重,导致肥胖。 4.儿童肥胖的危害: 肥胖时脂肪组织会产生过多芳香化酶,诱导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而雌激素高水平时能促进软骨细胞的成熟和调亡,加速骨骺线愈合,制约身高生长;肥胖带来内分泌失调,与性早熟亦有很大关联,肥胖还会使得体内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谢出现紊乱,增加儿童期、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严重肥胖者关节、心脏等脏器组织负荷较大而会产生病变,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在肥胖儿出现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睡眠质量,以及慢性大脑缺氧。肥胖亦会造成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导致自我意识水平和注意力集中下降,影响学业…… 三 中医对超重肥胖的认识 肥胖症属中医“瘀胀”范畴, 历代又称为“肥人”或“脂人”,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传统中医认为, 肥胖为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厚味、内伤七情、好逸恶劳等因素引起,与水、湿、痰邪停滞有关。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脾胃不足, 后天少动多静, 或多食甘美生冷, 饮食节制无度, 日久损伤脾胃, 脾胃虚弱,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 水湿停聚, 湿从内生, 聚湿生痰而为痰湿脂浊, 若小儿静多动少, 静多伤肉, 久坐伤脾,脾失运化升清,造成肌肉减少而脂肪增加, 形体逐渐肥胖。《素问·奇病论篇》说:“肥者令人内热。”患儿喜食辛辣, 胃热滞脾, 脾主运化, 过剩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亦导致肥胖的发生。 四 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 对于儿童超重和肥胖,早期干预和尽早治疗,可将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降到最低,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进食量 减少碳水、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比例,保证蛋白、微量元素摄入。 2. 体育锻炼 根据体质和体重,制定适当时长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帮助改善体质和促进脂肪消减。 3. 心理疏导 部分肥胖儿童容易产生容貌体型焦虑,自卑、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加剧肥胖,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让患儿接纳自己,以乐观积极心态,改变自身超重肥胖状态。 4. 医疗支持 当日常干预手段无效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儿童状态,排除继发疾病,进而采取医学减脂方案、以及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方案。 超重肥胖是儿童期和成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对于肥胖而又有骨龄提前发育的儿童,减脂瘦身既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对身高发育的抑制,又可改善精神状态,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邵征洋教授指出:儿童超重肥胖现在呈现出一种流行的趋势,需要引起社会和家长的足够重视,积极改变儿童肥胖状态的意义不仅在于“未病先防”,而且能达到“既病防变”的效果。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612
病请描述:为什么孩子一般夏天比冬天长的快? 在四季更迭的自然律动中,孩子们的生长似乎也随着季节的乐章跳动着不同的旋律。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们在夏天似乎长得更快一些,这背后的科学依据何在?本次科普会以生动的案例为载体,结合医学知识,为您解开夏季成长加速的秘密。 案例:小明的夏日成长记 小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每年暑假结束返校时,同学们总能惊喜地发现他又长高了一截。小明妈妈记录了儿子连续三年的身高变化,发现每年的6月至9月间,小明的身高平均增长速度比冬季高出约30%。这一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全家的好奇,也成为了我们探索夏季成长加速的起点。 要理解为何夏季成为孩子成长的“黄金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日照时间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 夏天,阳光充足,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显著增多。紫外线B(UVB)射线穿透皮肤,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被誉为“阳光维生素”,对钙的吸收至关重要,而钙是骨骼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充足的维生素D直接促进了骨骼的健康发育,加快了孩子的身高增长。 小明的妈妈注意到,每当天气晴朗,小明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户外骑车、踢球。医生解释,这不仅增加了小明的运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晒太阳,他的身体能够高效合成维生素D,为快速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气温升高,新陈代谢加速 夏季,较高的气温促使人体新陈代谢速率提升,能量消耗与营养需求也随之增加。孩子们在夏季往往食欲更好,摄入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营养素是支持身体发育的基石。此外,较高的体温还有助于肌肉放松,使得夜间睡眠质量提高,而睡眠正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说到这儿,小明妈妈回想到,小明夏天的饭量比冬天大了不少,尤其是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奶制品等情有独钟。晚上,尽管天气炎热,但小明总能睡得香甜,妈妈笑言:“这可能是他长个子的秘诀。” 3. 户外活动的促进作用 夏季,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参与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夏令营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心肺功能,还促进了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运动本身也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一步加速了生长速度。 小明参加了社区的暑期游泳班,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在水中畅游。几个月下来,除了个子见长,他的体力和耐力也有了显著提升,整个人看起来更加健壮、精神焕发。 通过小明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夏季之所以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加速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充足的日照、活跃的新陈代谢、丰富的户外活动,带来的良好饮食和睡眠习惯,共同编织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成长魔法。作为家长,鼓励孩子合理利用夏季的优势,享受户外,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就是在为他们铺就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
生长发育 2024-05-30阅读量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