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而美好的时期,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之一便是先兆流产。那么如何预防先兆流产,本人苏州看妇科病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介绍。 1. 定期产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叶酸、铁和钙。 3. 避免有害物质:远离烟草、酒精和其他有害物质。 4. 适当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孕期运动。 5. 管理压力:采取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管理压力。 6.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7. 及时治疗感染: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治疗。 8.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维持健康的体重增长。 9. 服用医生推荐的营养补充剂:如叶酸等。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妇科的老中医王应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跟随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习。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也参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外事带教工作。
王应兰 2024-09-24阅读量1896
病请描述: 中医很早就对股骨头坏死有所记录,可归属中医“骨痹、骨痿、骨蚀”范畴。早期以气血不畅、气滞血瘀为主,被称之为“骨痹”;中期则以髓减骨枯,筋骨痿软为主,被称之为“骨痿”;晚期因出现塌陷、缺损,被称之为“骨蚀”。本病病机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以虚实夹杂为特征。以虚为本,表现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以实为标,表现为风寒湿邪凝聚经脉,气血不行,瘀阻脉络,血运不通;劳伤筋损或创伤致瘀,血供不足;痰湿郁久化热,耗伤气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因此,“虚”和“瘀”皆可致筋骨失养,久则髓减骨枯,而发为本病。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以补益肝肾、活血行气止痛为主,草药篇(一)和(二)当中已介绍了丹参、川芎、骨碎补、黄芪、鸡血藤等多味补肾活血的中药,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几味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用中草药。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肝经和肾经。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等病症。杜仲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入丸、散服用,同时也可以泡酒服用。杜仲加补骨脂,益肾强腰,补肾阳。杜仲加芡实,温补肾阳,温补肝肾,固涩止遗。杜仲加牛膝,补益肾气,益气通脉。杜仲加鹿茸,壮阳,益精强骨。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杜仲叶分离部分可以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代谢作用,同时促进碱性磷酸酶分泌,杜仲亦能诵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进而起到对骨的保护作用。 牛膝味苦肝酸性平,入肝肾经,《本经》称其“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神,逐血气。”牛膝可引血下行,病痛位于下半身,牛膝可牵引全方药物之药性下行。股骨头坏死是因为气滞血瘀,血供不足,牛膝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本草正义》中有言:“疏通经络,流利骨节,其效颇著。”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牛膝的醇提物可以增加骨小梁密度、面积、总体积及密质骨面积,减小骨髓腔面积,阻止维甲酸所造成的大鼠骨矿质的丢失。 续断苦、辛、微温的性味,归肝经跟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作用,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以及先兆流产的病症。对跌扑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够续骨、治折伤,对骨愈合有促进作用。续断一般是酒续断,酒制过的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是用盐制过的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盐入肾。酒有通透性,有活血化瘀更强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续断可逆转大鼠去卵巢引起的骨丢失。95%乙醇和50%乙醇两种萃取物均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前者的促增殖效应强于后者。从而达到促进成骨作用治疗股骨头坏死。 木豆叶性味平淡、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其作用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消肿宣痹、止痛,补肾健骨、去腐生肌、预防骨质疏松。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部活动受限,疼痛,跛行,肌肉萎缩,腰膝酸软,乏力倦怠,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脉弦等症状。木豆叶左黄酮含量轻,对骨髓间质补充干细胞的促进软骨化作用,修复坏死股骨头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改善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血液循环、营养供给,促进股骨头内的坏死组织和血管修复再生,缓解关节疼痛,促进死骨吸收,加速新骨形成,从根本上治疗股骨头坏死。 浙江省中医院保髋团队,专门为您的股骨头保驾护航!
储小兵 2024-07-16阅读量2037
病请描述:不孕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不孕患者治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试管婴儿”,现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其治疗方法是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中医药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整体协调不孕患者机体的内分泌环境,提高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环境、减少流产等各个方面,结果是相辅相成的,可明显提高总体妊娠率,因此其应用前景重大而深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1、助孕前:改善体质,为助孕创造条件(1)卵子质量差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为生殖之本,卵子的生长发育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肾精为卵子的物质基础,肾阳的温煦,天癸的滋养是卵子的生长的必要条件。不孕症患者促排时卵泡数量少,空泡多,移植时内膜薄, 多与肾的阴、阳不足,肾精亏虚有关。治疗上以温肾填精,调补气血为主。(2)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而胞宫由肾、天癸主宰,与冲任督带等脉相连。肾乃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生殖的根本; 精为化血之源,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肾气虚衰,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胞脉阻滞,循环欠佳,肾虚血瘀互结,均可导致不孕。肾虚为主者,选用坐胎方,血瘀为主者,选用益母生化汤。血瘀为主者,以清理胞宫、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为宜。2、超促排卵时:调补气血,温肾填精,提高卵巢功能促排当月,需培养出适当数量的高质量的卵母细胞,西医的促排方案可导致肾精相对不足,冲任气血相对匮乏,促排后多个卵泡很难同时发育成熟,形成优质卵。中医治疗的重点是补肾填精,调理气血,并适当促卵泡生长。方选毓麟珠汤。3、移植后:补肾活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移植后,必须具有与胚胎发育同步的允许种植的子宫内膜。补肾气,益肾精,使胞脉气血通畅,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使胚胎容易着床,提高妊娠率。予坐胎方补肾活血,改善子宫周围血流灌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胎受孕提供良好的内环境。4、妊娠后:预培其损,序贯治疗预防流产IVF-ET患者因移植胚胎是在人工条件下受精、分裂,普遍存在肾精不足,先天亏虚。其与自然受孕相比较,流产率较高及胚胎易停止发育。故重视胚胎移植后预防先兆流产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活产率。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主生殖,脾为后天,主运化气血。胎元系于脾肾,脾肾功能的盛衰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脾肾之气强则胎元固有而孕育正常,脾肾之气弱则胎元不固。“肾者系胞”,肾系胎,气载胎,血养胎,孕后积极进行安胎治疗,至怀孕三个月,或超过既往流产周数一到两周,防止流产发生。方选泰山磐石散加味益气养血固肾安胎。5、应重视男方的调理男方生殖之精壮,女方生殖之精强,是优生的关键,是辅助生殖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行辅助生殖之前应高度重视男方精子的科学检测与调理,只重视女方卵子质量,不重视男方精子状况是不可取的。在女方进入促排周期的同时,男方也可服用中药辅助调理,以提高精子的活力、质量及受精卵质量,从而提高移植成功率,主张以补肾活血为原则,使用熟地黄、黄精等滋养肝肾的同时,常配合运用毛冬青、车前子、路路通、丹参、浙贝母、王不留行等活血通经散结之品,在提高男方精子活力及质量、改善生育能力方而取得满意疗效。总而言之,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辩证论治为核心,“肾主生殖”理论为依据,“滋肾补肾”为大法,提高IVF-ET成功率。中医药作用的关键环节在于卵子的质量与内膜的容受性,及受孕后的安胎。选择好治疗时机至关重要。1 3 5 6 上午贵宾楼4楼 3号诊室门诊
夏烨 2021-11-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这几天北方又普降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每到冬天,雪是最令人盼望的事!什么时候会下雪?会下多大的雪?那年的大雪真好……可当愿望成为现实,大雪带给我们美景的同时,雪后的路面湿滑导致的各种摔倒乃至于骨折真是令人“防不胜防”!雪天路滑多“悲剧”。每到大雪过后,骨科接到的扭伤、摔伤、骨折乃至车祸病人会都会有明显增加,尤其在节假日更多。雪天路滑,老年人一不留神摔倒或被自行车撞倒就容易摔成股骨颈骨折;儿童和青少年,在路上溜冰滑倒如发生骨折,大多造成手腕处骨折;孕妇摔倒会导致先兆流产。还有许多滑倒摔伤虽未真正发生骨折但已是疑似骨折,伤者痛苦,全家受累,还得大量花钱治病,但这些“悲剧”却年复一年地在冬季上演着。那么雪天上路需要注意哪些呢?老年人体质就已下降、身体协调性降低,所以在雪后结冰的路面上行走比较吃力,容易摔倒。走路警惕滑倒摔伤。特别是广场商场门前的装饰用理石等由于雪的覆盖会使人更难发现,年轻人走上去都极易摔倒,加上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摔倒时最容易导致股骨、颈腰椎,尤其是腕、膝部的骨折,所以老年人遇到雨雪天气、冰滑路面,要尽量减少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备加小心,避免滑倒摔伤。穿高跟鞋的女性也应注意,高跟鞋鞋底滑而不稳,如果打滑往往会摔倒在地,易使头部、腰部、尾椎和手腕等受伤遇到危险。遇到下雪天,应尽量避免穿着高跟鞋,多穿鞋底有纹路的防滑鞋。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患者,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烟、饮酒过量以及服用激素药物、服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的类固醇药物等都会造成明显骨质疏松。因此,这类人雪天出行更要注意防止路滑摔倒发生骨折。雪天走路,要注意行走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最好穿防滑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速度不要太快;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很好地平衡身体,防止滑倒;尽量避免走大理石路面。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手腕骨折。老年人需要额外注意雪天路滑,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神经肌肉调节能力差、视力下降等因素,相较于年轻人更容易摔跟头。摔得轻的算“捡便宜”,摔重了就会骨折。伤筋动骨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创伤,除病痛折磨和行动不便外,还可能引发合并损伤(如肋骨骨折可能会刺伤胸膜和肺,造成气胸风险;脊柱骨折则可能压迫到神经等)、下肢静脉血栓和远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风险、泌尿系感染风险和褥疮风险等)。对于原本就年迈体虚的老年人来说,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甚至可能威胁生命。说一千道一万,为防止“摊上大事儿”,防摔、防骨折、骨折后正确急救和恢复期的正确护理是重中之重。老年人骨折多发于脊柱、髋部、腕部和肩部,骨折的内因主要是自身骨质疏松,简而言之,骨头太脆,一摔就碎,所以强筋健骨是必修课;骨折的外因主要是跌、撞、碰、摔所引发的外力作用。因此,雪天行路需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走路一滑倒,亲人两行泪。并非所有的摔倒都会引发骨折,但是当跌撞部位出现疼痛,不能动弹,甚至本来两节的胳膊腿变成三节时,多半就是骨折“来敲门”了。倒后要采取正确措施。不少人认为,摔倒后只要能站起来走路就没事,不必上医院。其实不然:如果发生骨折,站起来试走只会导致骨折更严重,尤其是在无移位嵌插骨折,由于骨折两断端在外力作用下紧紧‘咬合’,摔倒当时再站起来走路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X光片都看不出来,只有做CT才能确诊。而且,骨折后往往疼痛不明显,多数是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才会有剧烈的疼痛。所以,摔倒后不要因为当时没有疼痛难忍就立刻站起来走路。此外,有人为减轻疼痛揉捏骨折部位,也是很危险的!不仅会加重骨折,还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和神经。那么,摔倒后应该怎么办?一般雪后骨折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看看自己的大腿、腰部和手腕有无明显疼痛。摔伤者如出现持续性疼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即便是发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乱揉乱动,应该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摔成外伤,不要自行用红花油、膏药等治疗,因为红花油等药物虽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肿胀,不宜在外伤早期(48小时内应间断使用冷敷)使用。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简而言之,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正确护理是基本原则。功能复位是有一定标准的,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位以后应进行加固,以便开展下一阶段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需遵医嘱进行,一般来说,10—14周后,下肢才能适度负重,4—5个月、甚至半年后才能恢复正常运动。总体来看,骨折的恢复和软组织挫伤不同,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在骨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伤筋动骨一百天”,卧床期间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为预防肺部感染,应坚持翻身拍背来促进排痰;为减少泌尿系感染,应让患者多喝水、多排尿;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勤翻身,以防止褥疮的产生和加重;可借助药物和辅助器械来防止血栓形成,前提是必须遵医嘱进行。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全国仍有部分地区持续降雪。防摔、防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相关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内容来源: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嘉、侯氏正骨传承人侯秀娟医师)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也不作为任何具体的诊断意见和结果判断。
朱亮 2019-02-19阅读量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