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腰椎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主要用于处理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等腰椎退变性疾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腰椎侧路内镜手术(俗称“椎间孔镜”)和腰椎后路内镜手术。根据使用通道数量分为“单轴内镜手术”和“双通道内镜手术(俗称“UBE”技术)”。这些手术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狭窄的椎管和神经管道,不同的是外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验来选择采用哪种微创术式。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卧床”和“下地”的时间和注意事项:(1)术后当天(尤其6小时以内)需要严格卧床,不能下地,以预防伤口内出血。但床上可以进行翻身,床头可以摇高。(2)术后第1天可以佩戴腰围上卫生间,其他时间则尽量卧床。(3)术后3周之内为疤痕形成期,这段时间尽量都以卧床休息为主,期间可以佩戴腰围短时间下地行走、吃饭、上卫生间等。(4)术后3周至6周,可以佩戴腰围逐步恢复活动量,外出行走和活动,但避免久坐(连续坐立超过1小时)、负重、干家务活、劳累工作等,仍是以家中休息为主。(5)术后6周至12周,基本可恢复正常生活,可以做点轻体力的家务活,如果工作属于轻体力工作(工作不需要负重、搬重物、弯腰等,也不需要长时间坐),可以逐步投入到工作之中。(6)术后12周之后,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重体力工作,需要腰部保护、尽量减少弯腰、搬重物等对腰有损伤的动作。 二:腰围佩戴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腰围选择一般需要后方带硬质钢条,大小需要覆盖整个腰部;腰围的目的是辅助下地活动,所以躺在床上时无需佩戴;但佩戴的顺序是:先床上佩戴好,再下地活动;躺在床上后,再脱下腰围;术后一般6周内需佩戴腰围辅助下地活动,术后6周至12周,在家中活动可以逐步脱离腰围,但久坐、出门乘车、工作仍需佩戴。术后12周后就不再需要腰围辅助了。 三:下床和躺床的正确方式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下床动作一定要轻柔,术后早期不能在仰卧位置用力坐起后再下地,这种动作对腰部损伤大,容易导致复发。可以采用“先侧身再坐起”,或者“先俯卧再站起”。相反,站立后再回到床上的方式也类似。侧卧位下床动作躺床动作 四:伤口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伤口非常小,仅约1cm大小。由于腰椎内镜手术住院时间短(一般1-2天),而伤口愈合需要10-14天,所以术后在家中需要进行换药,一般为2-3天换一次,换4-5次即可。具体换药方法:准备医用碘、棉签、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暴露伤口后,拿棉签,沾满消毒剂,以伤口为中心逐步往外进行消毒,范围10cm,相当于画一个直径20cm的圆圈;然后更换棉签,重复3-4次;盖上无菌纱布8-12层(一块纱布约4层),胶布粘贴即可。通常而言,伤口7-10天可以结痂,此后可以进行淋浴。四:饮食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建议饮食以高蛋白饮食为主,1周内不要吃活血食物,术后1-2周内不要吃太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术后卧床期间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便秘会引起腹压增高,增加复发的风险。 五:复查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三个时间点需要复查,以后可以每1-2年复查一次,如果期间再次出现腰腿痛,行走困难,则需要即刻复查,检查项目主要是腰椎核磁共振。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
石长贵 2022-06-02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 但你知道吗?晚餐吃得太晚,疾病可能悄悄“找上门”!近日,权威医学期刊《糖尿病治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晚餐时间过晚会造成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一、晚餐吃太晚 多种疾病可能“找上门”! 1、晚餐吃太晚,糖尿病风险增加 该研究在西班牙自然晚进食人群中选取了845人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年龄范围为18-70岁,均没有糖尿病史及相关药物史,并设置了2组进餐时间: ◎较早早餐组:在常规睡眠时间前4小时吃晚餐; ◎较晚晚餐组:在常规睡眠时间前1小时吃晚餐。 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到一组,进行夜间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随后在另一个晚上换到另一组重复测试,两次试验中间隔一周作为洗脱期。 研究结果发现:晚餐推迟导致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降低了6.7%,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升高8.3%。简单来说,就是晚餐时间越晚,胰岛素水平越低,血糖水平越高;而这种胰岛素分泌缺陷可能是由于褪黑素水平升高造成的。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结果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在临近睡觉时间进食的人群,比如:夜班工作者、倒时差人群和有进食障碍的人,以及大量使用褪黑激素补充剂的人,要警惕太晚吃晚餐带来的潜在糖尿病风险。 2、晚餐吃太晚,还有4大危害 ①损伤心血管。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会减慢,若是晚饭吃太晚,未分解掉的血脂易累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最终可能发展成冠心病。 ②影响胃粘膜修复。日本东京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约2~3天更新一次,更新在夜间胃肠休息时进行,此时受到进食“打扰”,会影响其修复,导致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减弱、胃炎等疾病。 ③损伤胰腺。晚餐如果吃得太晚,会促使消化液大量分泌,加重胰腺负担,时间久了可能导致胰腺炎,甚至诱发胰腺癌。 ④增加癌症风险。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晚餐时间和睡眠时间间隔时间越短,癌症风险越高。与晚上10点后相比,晚上9点前进食,男性患前列腺癌和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平均降低18%;当晚餐到就寝间隔2个小时以上时,这两种癌症的发病率平均降低20%。 【建议】:胃肠排空时间大概是4小时以上,按照晚上10-11点左右睡觉来计算,晚餐的最佳时间为傍晚6-7点;若是加班人群,可以准备三明治、泡燕麦等方便食物吃,也可以就近先吃晚餐再加班。 二、吃晚餐还有三大禁忌 千万别忽视! 1、禁忌一:晚餐吃太饱 辛勤劳碌了一天,不少人到了晚上就开始“报复性进食”,来犒劳自己。但要注意的是,晚餐吃太饱,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胃肠疾病风险。 加上夜间运动量少,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谢产生能量过度,也会增加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风险;另外,晚餐吃过饱容易导致失眠多梦,久而久之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甚至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2、禁忌二:不吃晚餐 现如今,很多人为了减肥而选择不吃晚餐,但实际上这样做反而可能更容易导致发胖! 从理论上来说,人主要通过一日三餐来摄取热量,在其它餐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不吃晚饭,每天的热量摄入就减少1/3或者更多,体重确实会下降。 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不仅肌肉会流失,身体还会自动开启“节能模式”,基础代谢水平下降。相当于同样的进食量,身体消耗得更慢了,体重就很难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反而更容易复胖。 【建议】:对于减肥人士来说,健康减肥的关键在于控制一天摄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比例,选择合适的食物,而非单单不吃晚餐。 3、禁忌三:晚餐无主食 既然晚餐不能不吃,那么晚餐少吃点,比如舍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会不会更好呢?对此专家表示,不吃主食很可能会缩短寿命! 碳水化合物被肠道吸收后会变成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占到总能量的60%。如果缺乏碳水化合物,不仅会营养不良,还可能削弱各器官功能。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曾发布一篇对43万人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的文章,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能量总摄入量的50%左右时,人的死亡率最低;但占比低于40%或高于70%时,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预期寿命。 【建议】:男性的晚餐主食量应为2-3两左右,女性为1-2两左右,老年人最好喝一些易消化的粥类食物,肥胖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少吃碳水化合物,但不建议盲目不吃。 三、健康吃晚餐,查漏补缺是重点! 根据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摄入量比例,最好是“343”原则,即:早餐占3成,午餐占4成,晚餐占3成。而健康的晚餐,应适当清淡一些,烹饪时宜少盐、少油。在饮食搭配上,大家主要可以遵循“拳头”原则: 1、一个拳头的主食 包括大米、馒头、面条等。其中最好混合一些粗杂粮,如糙米、燕麦、薯类等,有助于补充各类维生素、矿物质、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但粗杂粮也不宜加太多,否则不利于消化,还可能妨碍夜间睡眠。通常来说,粗粮和细粮的比例在1:2左右就可以了。 2、半个拳头的蛋白质 最好选择蛋类、鱼虾、鸡鸭、瘦肉等优质蛋白,既不会有过多脂肪,能减轻肾脏的工作负担,还能增加饱腹感。 3、两个拳头的蔬菜 建议以绿叶菜及深色蔬菜为主,而像土豆、山药、藕等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蔬菜晚餐时不宜过多食用。 实际上,晚餐还是一天当中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在吃前仔细回想一下早午餐和零食加餐都吃了什么,再以上面的几个“拳头”为基准适当进行调整,通过这一顿把缺乏的营养补充齐全。比如:白天前两顿如果多是肉食,那晚餐就可以适当减少点蛋白质,多安排几个素菜,以完成一天300-500克蔬菜的推荐食用量。
俞一飞 2022-05-21阅读量9633
病请描述:早产儿实现理想的追赶生长,爸爸妈妈需要在宝宝出院后,给予适合早产宝宝的喂养策略。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早宝宝的喂养方案呢?今天,我们以《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为依据,给出大家以下几点参考: 营养风险的评估 在每个早产宝宝出院前,医生会对宝宝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作为出院后个体化营养指导的基础。 根据营养评估的结果,医生会按照以下流程,为宝宝制定合适的喂养方案: 可能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个表格过于复杂了,但是我们阅读后发现,其实早产儿的喂养方法的选择,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高危、中危、低危、都是首先建议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以及追赶生长的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强化喂养。 总结下来就是: 1、如果有母乳且充足,首选母乳喂养,追赶不佳时增加母乳强化剂; 2、母乳不足时,用配方粉补充;完全没有母乳,用配方粉喂养; 4、早产儿配方粉——早产儿过渡配方粉——普通婴儿配方粉:能量密度从高到底递减。追赶过快时降级选择,追赶不足时升级选择。 5、边追赶边评估,达到适合指标需要停止追赶,恢复普通喂养; 6、有特殊情况的,比如牛奶蛋白过敏、遗传代谢病,需要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喂养; 7、适时添加辅食。 敲黑板: 什么是强化营养: 强化营养是指出院后采用母乳强化剂、早产儿配方粉或早产儿过渡配方粉喂养的方法,主要对象是中危、高危的早产儿。 而足量强化和半量强化,指的能量密度。 未经强化的母乳和普通配方奶的能量密度为:每100毫升奶液约67千卡 半量强化的母乳+母乳强化剂和早产儿过渡配方粉的能量密度:每100毫升奶液约73千卡 全量强化的母乳+母乳强化剂和早产儿院内配方粉的能量密度:每100毫升奶液约80千卡 制定早产儿个体化喂养方案: 在宝宝出院时,医生会根据宝宝的营养风险评估,目前发育状态,追赶生长目标等,综合给出适合宝宝个体化的喂养方案,妈妈一定要向医生询问清楚。 在个体化喂养方案制定中,我们还需要注意: 1、喂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随访,根据检测生长速度和水平,奶量等因素调整,保证早产宝宝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 2、一般来说,中危,生长速度满意的早产儿需要强化喂养到校正月龄3个月左右;而高危、并发症较多和有共内外生长迟缓的早产儿则需要强化到校正月龄6个月左右,个别可以校正到1岁; 3、强化喂养需要多长时间,不是绝对某一个月龄来衡量的,要根据体格生长各项指标在校正同月龄的百分位数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强化营养。最好达到P25-P50,小于胎龄儿﹥P10。达到追赶目标,可逐渐终止强化喂养。 4、停止强化喂养的过程需要逐渐过渡,先降低能量密度(全量强化——半量强化),再转换为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粉,同时检测孩子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如果过程中,各项指标出现了下降,可酌情恢复部分强化,直至生长速率恢复正常。 5、喂养方案中,还包括营养素的补充,需要遵医嘱进行。 母乳强化剂(HMF): 在整个追赶喂养的过程中,我们多次提到母乳强化剂,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母乳强化剂的使用。 母乳的能量密度为每100毫升奶液约67千卡,单纯母乳喂养,早产儿难以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尤其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而按照标准配置的全量强化母乳,能量密度可达到80-85Kcal/100ml,同时,蛋白质含量增加约20%,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相应提高,可以满足早产宝宝的追赶性生长需求,同时也能实现母乳喂养。 一般来说,胎龄小于34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800g的早产宝宝,或出生体重大于1800G,但存在生长迟缓,摄入量不足,有追赶生长需求的宝宝,需要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增加母乳强化剂。 举个栗子: 当宝宝肠道能够达到50-80ml/kg/d的母乳喂养量,并且日龄超过10天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母乳强化剂。根据宝宝喂养耐受的情况,强化的程度,需要从低剂量到高剂量逐渐过渡。 如某品牌母乳强化剂每100毫升奶液加4包为全量强化,添加2包为半量强化,那么,一个宝宝开始添加强化剂时,先从每100毫升加1包的量开始,同时观察宝宝耐受的情况,如果没有腹胀,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可以每一天到数天,增加一包,直到增加到全量强化。 如果是在院内已经使用母乳强化剂的宝宝,出院时需要向医生咨询目前宝宝能够接受的强化程度。 注意事项: 1、母乳强化剂需要添加在吸出的母乳中,不能添加在水或配方奶中; 2、不可贪快,直接添加为足量强化,会增加宝宝消化不耐受的风险; 3、需要现配现吃,不可放置太久,以免因渗透压改变或污染,引起宝宝肠道不适。 早产宝宝辅食添加; 早产儿开始辅食添加的时间,需要根据宝宝消化道成熟的情况具体评估,一般为纠正月龄4-6个月。胎龄小的早产儿发育成熟度差,引入的时间可以相对晚一些。 添加过早,会减少奶摄入量,或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追赶生长;添加过晚,会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并营养进食技能的发展。建议爸爸妈妈在规范的随访中,请医生予以评估,并给予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在早产宝宝辅食添加的阶段,我们要坚持给宝宝记录饮食日记,内容包括每日的食物种类、添加量、宝宝接受程度,有无异常症状等,用来观察宝宝对食物的耐受程度。同时,进食技能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要根据早产宝宝发育程度,适时锻炼咀嚼功能和口腔运动能力。 本文参考: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01):06-1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小豆苗
胡勇 2022-05-14阅读量9117
病请描述: 正常大便的颜色为黄、褐色,黄色是胆汁中的胆红素产生的颜色,褐色则是受到了吲哚和便中合铁化合物影响造成的。一般多吃碳水化合物,大便的颜色会多为黄色;多吃蛋白质,则大便的颜色会呈现褐色。 大便颜色异常包括: 1陶土样:如果粪便颜色为明显白色或白陶土样,同时身体出现黄疸改变时,需要特别警惕是否出现梗阻性黄疸、胆红素排泄异常。需要及时就诊。 2黑便:大便颜色发黑,可能与服用的食物以及药物有关,比如最近摄入较多猪血鸭血、含铁丰富的猪肝菠菜等、补铁药物、铋剂等,均可能使大便颜色发黑。如果大便颜色黑亮呈现柏油样等,甚至存在部分鲜血时,则要考虑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绿便:大便颜色发绿与饮食、消化不良、胃肠道的炎症等有关。如患者食用过多绿色的蔬菜、饮用大量的绿色果汁,食物当中的绿色纤维素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或者受凉、炎症等肠蠕动过快,胆绿素来不及还原成胆红素,所以大便呈绿色。做过胆道手术、胆囊摘除术的人,每天毛细胆管分泌的胆汁就直接排泄到胆总管,最后进入肠道,刺激肠道运动导致粪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缩短,所以颜色也容易偏绿。肠道菌群失调,肠内呈酸性,大便中的胆红素在肠内被氧化,就可能变成绿色排出体外。肠道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感染后的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所以导致大便变绿。如果出现绿便排除饮食因素,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用益生菌、抗感染或助消化的中西药物治疗。 4红色大便:是指大便颜色发红。有些食物比如红心的火龙果、西瓜等可使得大便颜色发红,进食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桑果等也可出现暗红色的大便。这些情况不需要处理。大便鲜红或暗红色,都提示便血,鲜红色血便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部位出血、痔疮出血等。量少,并伴有剧痛,便后疼痛消失,可能为肛裂。暗红色血便,多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而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 大便颜色的异常除了能排除食物因素影响外,多属于异常,应尽快就医。
凌江红 2022-05-06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若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或许是癌症即将来临的前兆,注意留心 癌肿最新治疗 2022-02-24 11:40 癌症和癌细胞,就好像现代医学当前难以逾越却又一直勇攀高峰的两座大山,其过程何其困难,要知道,癌细胞并非外界摄入的,而是我们人体自己产生的。人体中几乎所有细胞都有原癌基因,这是调控细胞增殖繁衍的必需代码,但在特殊的外界干扰下,这段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得某个细胞的增殖失控,就会变成一个无限繁殖的可转移细胞。 这对正常细胞来说算得上是“降维打击”,这个变异细胞在经过数年潜伏之后,会繁衍出千百亿后代,它们攫取营养物质、挤压正常空间、干扰器官功能,最后威胁人体生命健康。 我们可以看出,从癌细胞出现到癌症病发,其实有着较为漫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有很多机会把它扼杀在萌芽阶段,但这需要我们自查自省,若是身体出现了这3个症状,或许是癌症即将来临的前兆,请小心。 1.咳嗽不断、痰液带血 在常见的癌症种类之中,肺癌是人数最多、致死率最高的,而肺癌前期的典型表现,就是咳嗽不止而且经常有血丝出现。 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身体不适,偶遇风寒或是碰到了一些过敏物质,都会诱发咳嗽。不过,普通的咳嗽在几天之内就会缓解,即便是气管炎症或是呼吸道疾病,在服用抗生素和对应药物之后,也能够有一定改善,若是长时间(3周或更久)咳嗽没有好转,可能就是肺癌所致。 这时候请注意自己除了咳嗽外,是否还有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的感受,若是有,则应立刻进行癌症排查。 2.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消化道癌症也是癌症的高发类型之一,包括食道癌、胃癌、肠癌等病况,都会影响到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其中,胃癌最为常见。 若是胃部出现了癌细胞增殖,并且形成了肿瘤的时候,人们在进食时会感觉到身体内有异物,并且消化不畅,在进食之后会感觉腹部出现胀气或者阵痛,排遗时也不规律,腹泻和便秘轮番上场。这种情况下,或许就是胃癌将至。 3.突然暴瘦 减肥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控制饮食外加适度锻炼,才是无隐患的减肥手段。可若是没有刻意去减肥,体重反而大幅下降,千万别忙着高兴,或许是癌细胞在偷取营养。 如果消化道中有癌细胞产生,并且还有扩散转移现象的话,原本应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反而变成了癌细胞的口粮,这就会导致人虽然进食了,并且也有了饱腹感,然而营养物质却全然没有吸收,反倒给癌细胞做了嫁衣。因此,突然间暴瘦也是事出反常,要小心大病侵袭。
费健 2022-05-03阅读量8900
病请描述:毁掉一个胃需要多久?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临床志 2022-02-12 14:00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俗话说“十胃九病”,你知道快节奏的生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毁掉一个胃需要多长时间吗?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20多岁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年轻人的胃,大多不好了! 2020年7月钱江晚报报道,一位27岁的年轻人查出了胃癌,而患癌前他也曾经常熬夜到凌晨,家中饭菜不合胃口就点外卖或者出去吃饭,常常与朋友在外吃夜宵喝酒,平时又由于工作忙而忽视身体锻炼导致肥胖。 图片描述 2018年11月媒体报道,一位28岁年轻人被确诊胃窦腺癌,持续腹部胀痛了一周。医生分析病情后认为,饥一餐饱一餐,严重不规律的饮食,是他这次发病的主要原因。 图片描述 而早在2009年,一篇《我国胃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中谈到,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患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7%增加到当前的3.3%。 胃癌离我们其实并不远!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为我们人体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图片描述 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原来种的是庄稼(正常胃细胞),由于过度开发(年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水土流失(腺体萎缩),水土流失后庄稼就不生了(正常胃黏膜逐步丧失),再后来便被疯狂生长的野草侵略(异型增生),当野草把养分都汲取了,整片土地的结局就是沙漠化了(癌症死亡)。 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 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尽管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还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此外,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病程更长、更容易造成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几率。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胃衰老没有意识,导致胃癌患病率增加。 8个坏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胃 1. 爱吃烧烤、油炸食物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临床中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喜欢吃烧烤,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2. 吃得太咸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卫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泡菜、香肠、腊肉等等也都是高盐食物,所以一定要少吃。 3. 饮食不规律 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将会明显提高。 3. 经常熬夜 虽然目前难以确定胃癌与睡眠不足的关系,但有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降低胃部血液流量,削减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溃疡的机会。 5. 吸烟、喝酒 吸烟与胃癌也有着一定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是胃癌的诱发因素。而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出血。最安全的饮酒值是0。 6.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因素,尤其胃癌。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7. 压力太大 在门诊经常遇到在工作压力大、生活不顺心的的时候发生胃病的患者。这些患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发生、甚至出现急性出血。所以,我们胃肠医生经常跟患者说,胃溃疡是“愁出来的病”。 8. 过度肥胖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来越多,胃的近端反反复复被反流上来的胃酸刺激,患癌的几率明显增加。所以,控制体重,不仅对预防心脑血管病上有益,还对预防癌症,特别是胃癌有益。 参考来源: [1]秦敬柱, 袁长海, 张加胜,等. 我国胃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008):10-11. [2]2020-09-14 中山六院(ID:gzzs6y)《毁掉一个胃需要多长时间?伤胃的坏习惯不可忽视!》 [3]2020-08-17 潇湘名医《北平说|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我的胃就小了?》 [4]2017-08-11健康时报《胃癌年轻化或与饮食习惯有关》 [5]2011-10-14健康时报《胃癌三大诱因》 [6]2019-11-29 健康时报《有些胃溃疡是愁出来的》 [7]2013-06-24 健康时报《防胃癌从点滴做起》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肿瘤患者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吃!! 甲状腺Doctor 2022-01-11 17:30 实际生活中, 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 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 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 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紫薯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但未证实有抗癌功效。 紫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和结肠直肠癌的作用。 但紫薯不宜和柿子一起吃,严重的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胃溃疡等。 紫薯也不宜和西红柿一起吃。很容易使人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 银耳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有益处,但出血或咳血的患者慎食。 银耳中含有硒,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在动物体内发生转移。银耳的膳食纤维素也很丰富,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所以建议便秘的患者食用。 虽然银耳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出血的患者慎食!如咯血、呕血和便血等患者均不宜吃银耳,否则有可能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出血。 冬枣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便秘患者适合食用。 冬枣能防止便秘,冬枣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的疏通,对防止便秘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补气血,健脾胃,对病后体质虚弱,补血大有益处。 李子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咳嗽或食欲较差的患者建议食用。 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可以改善食欲,促进消化。还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同时也可加快肠道蠕动,促进干燥的大便排出,这对于久咳不止或有便秘困扰的患者有益处。 李子味美但果酸含量较高,多食伤脾胃,过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服。 田鸡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少吃,要注意寄生虫感染。 田鸡肉是一种大补元气的营养佳品,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 田鸡虽然味道鲜美,但是更要注重饮食卫生。所以一定要把田鸡放在锅里高温灭菌,保证把寄生虫完全杀死,只有这样吃田鸡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了。 三文鱼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 三文鱼中的脂肪酸可以提升免疫细胞,预防细胞突变,降低罹患癌症的概率。三文鱼还含有虾红素,可以清除人体中的自由基,对抗脑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氧化,能预防癌症的的发生。 三文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过敏体质、痛风、高血压患者,孕妇忌食生三文鱼。 咖啡到底能喝不能喝? 能喝,每天2~3杯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多项研究发现咖啡能降低结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和复发率。 研究者认为,咖啡因和咖啡能导致细胞周期进展受阻和增强细胞死亡,加强他莫昔芬的治疗效果。这下,爱好咖啡的肿瘤患者终于可以放心地喝咖啡了。 不过咖啡因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能明确,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正在服药的患者最好不喝。 山药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但不可长期当作主食食用。 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 山药的收涩作用会减少大肠的润滑液,因此便秘的患者也不建议多吃以免加重便秘。 牡蛎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不过体质虚寒、腹泻的患者不宜多吃。 牡蛎尤其适合放化疗后需要补虚的肿瘤患者。不过,牡蛎作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产品,体质虚寒、腹泻的患者不宜多吃,每次进食量约50克即可。 乌鸡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建议汤肉一起吃。 乌鸡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佳品。 很多肿瘤患者存在一个饮食误区,认为“营养全在汤中,喝汤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如果想获取更多乌鸡的营养物质,建议喝汤时也要吃些乌鸡肉。 鹌鹑蛋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三高”的患者不宜多吃。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几乎是鸡蛋的三倍。具有补肾益气、强健腰膝的作用,是一种滋补妙品。还具有缓解失眠的功效,肿瘤患者恢复期神经衰弱、睡眠障碍时,不妨吃一些鹌鹑蛋来缓解症状。 鹌鹑蛋的胆固醇含量非常高,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的患者不宜多吃,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榴莲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每天进食不要超过100克。 榴莲适用于身体虚弱、缺乏食欲、免疫低下的肿瘤患者食用。 榴莲性热,虽然好吃却不可一次吃得太多,约100克左右。而阴虚燥热、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吃,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 豆腐乳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半块普通大小的豆腐乳即可。 豆腐乳毕竟是发酵类食品,保存不当时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对患者的胃肠道健康不利。而腌制过的一块10克左右的豆腐乳,含盐量为1克,吃多了容易使摄盐量超标。 每周食用2~3次为限,每次不超过半块普通大小的豆腐乳。 红枣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尤其是作为“五红汤”服用。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常出现白细胞降低、贫血等骨髓抑制的症状。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提高血清白蛋白的功效,以红枣为食材的“五红汤”便是一道补充气血、升高白细胞的食疗方。正在放化疗期间的肿瘤患者可早晚各服用一杯。 小编总结 少吃红肉,多吃白肉 多喝热水,少饮酒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肿瘤患者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吃!! 甲状腺Doctor 2022-01-11 17:30 实际生活中, 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 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 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 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芋头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必须熟透。 芋头还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因此芋对人体的癌细胞有抑制消解作用,可以用来防治肿瘤等疾病。 注意:生芋头有小毒,食时必须熟透,而且生芋汁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可用姜汁擦拭可以缓解过敏症状。芋头烹饪时一定要烹熟,否则其中的黏液会刺激喉咙。芋头虽好,但是一定不能多食,因为芋头含有较多的淀粉,一次吃得过多会导致腹胀。 香菇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坚持每天吃适量菌类食物对于人体有益无害。 蘑菇中含有的多糖体是抗癌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抗体形成,使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蘑菇滋阴、益气、健脾,可以减轻化疗等治疗手段带来的毒副作用。因此,肿瘤患者应该多吃菇类食物。 墨鱼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但要适量食用。 墨鱼虽然能吃,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患有湿疹、荨麻疹、痛风、肾脏病、糖尿病、易过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 火龙果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寒性体质者不宜多吃。 吃水果不可空腹时食用,要在两个饭间食用,不可大量食用,可以引起腹泻等不良后果。 糖尿病人少食火龙果。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的人群也不要多吃。有脸色苍白、四肢乏力、经常腹泻等症状的寒性体质者不宜多吃火龙果,女性字月经期间不宜食用火龙果。但是如有肿瘤患者有便秘的症状,可以吃些火龙果来缓解便秘症状。 葡萄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 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葡萄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果酸都是肿瘤患者需要的营养成分。 黑米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建议多吃。 黑米其实是比较难以消化的,因为在黑米的外部有比较坚韧的种皮,不容易煮烂。 肿瘤患者如果因为治疗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或者是有消化不良的情况的话,不建议多吃的,特别是没有煮烂的黑米,以免引起身体的不适合。可以等到消化功能稳定后,在食用黑米。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493
病请描述:肿瘤患者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吃!! 甲状腺Doctor 2022-01-11 17:30 实际生活中, 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 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 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 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竹笋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含有肿瘤患者所需的优质蛋白质。 竹笋中的蛋白质成分比较优越,符合了肿瘤患者对蛋白质的需求。 但竹笋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难消化,不宜空腹或单吃竹笋,吃时要注意细嚼慢咽。 洋葱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对肿瘤患者大有好处。 洋葱有助于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 洋葱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的活力和代谢能力,抑制癌细胞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生长。肿瘤患者吃洋葱是大有好处的。 燕窝到底能吃不能吃? 慎吃,适量食用。 服用燕窝可以增强免疫系统、起到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在肿瘤病人手术、放化疗后可以服用燕窝调理,能让好细胞进行再生修复,增强人体对放射损害的抵御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健康的功效。 不过,燕窝毕竟是一种补品,不建议肿瘤患者长期、大量食用,以防机体食用后适得其反。 莴笋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可以促进肿瘤患者食欲。 莴笋叶营养成分含量远高于茎,所以吃莴笋的时候别丢弃叶子。莴笋的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其味苦,它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这对于没有食欲的肿瘤患者可以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莴笋好吃,但是和乳酪却不能同时吃,乳酪是油脂性食物,而莴笋性寒,二者同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700
病请描述:肿瘤患者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吃!! 甲状腺Doctor 2022-01-11 17:30 实际生活中, 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 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 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 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橙子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可每天吃一个。 肿瘤患者吃橙子是大有好处的。但注意不要在饭前或空腹时吃,以免橙子中的有机酸刺激胃黏膜,对胃造成损伤。此外,吃完橙子的前后一小时不要喝牛奶,可能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 建议肿瘤患者可每天吃一个橙子。 酵素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更适合消化不良、便秘的患者。 酵素可以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如果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身体机能衰弱或药物副作用等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的症状,使用酵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不良反应。 生姜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不要过量。 生姜具有止呕的功效,如果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呕吐的症状,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生姜。 但晚上吃生姜会使人处在比较亢奋的状态,影响肿瘤患者的睡眠,导致身体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此外,虚寒体质的肿瘤患者可以量吃些生姜,或喝姜茶改善偏寒体质,但燥热的肿瘤患者则应该少吃了。 阿胶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要适量。 患者如果没有很明显的贫血一般不必吃阿胶的。阿胶是可以起到补血,增强免疫力,抗辐射的作用,癌症患者本身身体虚弱,这个时候吃些阿胶不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更是可以起到帮助身体增加气血的作用,尤其是血癌患者,多吃些阿胶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雪蛤到底能吃不能吃? 乳腺癌患者不能吃。 雪蛤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是美容养颜的佳品。也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需调、精神不足的患者。 不过雪蛤是林蛙的输卵管部分,是雌性激素产生合存储中心,含有雌二醇等激素类物质,具有同化激素作用。因此,乳腺癌患者应远离雪蛤。 鱼油到底能吃不能吃? 能吃,尤其是深海鱼油。 鱼油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强化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有助于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症状,减少体重丢失。 挑选鱼油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看浓度:大于85%的高浓度深海鱼油比较具有治疗性; 二看成分:DHA含量高的鱼油适合脑部或者眼部保健的人群食用。EPA含量高的鱼油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食用; 三看纯净度:包装上有GMP/TGA/GOEO等字样的鱼油代表有较高的纯净度; 四看鱼类:可选择金枪鱼、鲱鱼、鲑鱼、凤尾鱼等鱼类鱼油; 五看保质期:过期鱼油容易导致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影响身体健康,不可食用。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