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忍一忍或者吃颗“止痛片”了事,以至于耽误了正规的治疗,其实,头痛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简单。引起头面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只有明确不同类型头面部疼痛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才能有效的根治,否则,治标不治本,反而贻误病情。 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头面部疼痛,病人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因此,了解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三叉神经痛,折磨人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由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绝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药物、针灸、按摩、射频等,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均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去治疗,因此效果不佳。微创手术是目前能真正治本且能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之一。手术中将有效阻断神经与血管的接触,神经内部传导紊乱得到纠正,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由于是微创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完成操作,不会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治疗偏头痛,不能过分依赖止痛药 偏头痛常见于一侧耳上、眼眶周围、额头、颞部、枕部及头顶部头皮的搏动性胀痛,部分病人表现为双侧头皮疼痛,疼痛可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发作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伴发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服用“止痛片”后症状缓解,发病间歇期如常人。诱发偏头痛的因素有疲劳、失眠、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月经期来临等。 那么,偏头痛是如何引发的呢?头皮的血管内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压力,血管收缩时血流对管壁的压力增加,刺激了血管上的压力感受器,而偏头痛的病人压力感受器比较敏感,疼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容易触发疼痛发作。 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很多,口服止痛片、按摩、热疗等方法均能暂时缓解偏头痛症状,这些方法属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再者,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可能损伤病人的胃黏膜,引发患者胃痛等症状,甚至诱发胃出血。 治愈偏头痛,关键还是要精确定位引发偏头痛的头皮血管,然后结扎血管,病人的症状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结扎颞浅动脉或枕动脉,从而达到根治偏头痛的效果,手术方法很简单,只需在局麻下通过切开头皮寻找到患病的血管并予以处理,手术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可完成,术后病人疼痛缓解,由于头皮上有广泛的血管网络,结扎颞浅动脉并不会损伤病人的头皮血液供应,因此,手术并发症极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7174
病请描述: 手麻脚痛,究竟是颈椎病还是风湿痛?不少人因为搞不清原因而感到十分困扰,有时还不得不吃点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然而四肢麻木、疼痛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心远表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一些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之一。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由此引起的疼痛、失眠等问题令患者苦不堪言。 什么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简单的说就是即便血糖数值控制的很好,但由于血糖代谢紊乱,周围神经变得肿胀、僵硬,在肢体某些特殊部位,这些神经再受到周围硬性组织的压迫,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感觉异常,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夜间症状加剧。有些患者还有肌肉无力、萎缩、皮肤干燥少汗等症状。病人不能感觉到鞋子是否过紧,浴盆内水温过热还是过冷,手的协调性变差经常掉东西例,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神经病变也是足部溃疡和 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最严重的患者最后只能截肢。 专家指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注意防止肢体损伤,否则不但截肢的几率很高,而且还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显微神经减压治疗该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该手术显微镜的视野下进行,手术区域是没有任何出血的,每一根细小神经纤维得到解压。该疾病越早手术疗效越佳,通过治疗可改变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程,有效预防溃疡和截肢的发生。这种崭新的外科治疗方法必将为更多的 糖尿病患者解除痛苦、带来希望。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7557
病请描述: 我几年前猜想神经节段型白癜风和单侧神经受损可能有关。基本理由如下: 1、单侧白癜风发病前常有精神神经受损的诱因事件, 2、节段型白癜风常发生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 3、节段型白斑分布在一只或者临近皮神经支配区域。 4、临床上,节段型白斑区域常有神经损伤的表现。感觉迟钝、麻木、敏感。伴发带状疱疹、萎缩。附件是单侧白斑8年,伴发带状疱疹2天的一个病例。 5、关键是:尝试按照神经损伤修复的观念,治疗白癜风,有很好的结果:(我的研究生正在整理,我四年治疗2474例白癜风的治疗病例) 5.1 白斑恢复加快。 5.2 全身精神心理症状状况明显改善。 6、总结主要治疗思路: 6.1 分析指出单侧白癜风的原因可能在于神经受损。让患者引以重视。 6.2 剖析造成神经损伤的原因,让患者调整作息,少熬夜、缓和心态,减少敌对,增加正面思考,让脾气缓和。 6.3 进行生物反馈等心理检查和治疗。 6.4 心理治疗,树立信心,翻看成功病例治疗前后对比照片,和我门诊的老白癜风病友沟通,看到成功的案例,会增长治愈的信心。 6.5 适当应用营养神经的食物和药物。 对今后治疗单侧白癜风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当前很多人心理压力大,焦虑、失眠、睡眠差,发生心理问题多,借鉴以上思路,进行心理治疗,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6905
病请描述: 很多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都和神经心理相关,也叫心身性皮肤病。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控制和转归中的作用,逐渐发展出了生物反馈治疗。我观察白癜风病人常用焦虑、失眠、多梦、自闭、恐惧、多汗、胃炎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特别是单侧神经节段型的白癜风病人。 下面摘选某皮肤病医院网页上的介绍,来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方法: 白癜风生物反馈疗法的简介和适应症 白癜风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有意识的放松疗法,它利用仪器提取与患者心理生理活动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生物学信息(如肌电、皮温、心率、血压、脑电等),然后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患者(即信息反馈),患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使全身放松、调整机体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白癜风生物反馈疗法是心理疗法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因为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而被白癜风患者誉之为 “绿色治疗”。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研究是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而进行的防治白癜风的新课题,并越来越多地引起心理学界和皮肤科学界的重视。 白癜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原理: 生物反馈为什么会有治疗效果呢?国内外学者通过各种实验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索。国外peavey等早在1985年将16名严重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生物反馈治疗组患者吞噬细胞的功能明显提高。我们在1999年采用心率变异性对白癜风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前后自主神经活性测定,发现治疗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均有改善。2000年我们又从内分泌和免疫方面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白癜风的部分机理,研究发现,30例白癜风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随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同时,经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水平也趋于正常。 上述几项实验是从白癜风患者的全身状态来检测和认识白癜风的心身疾病属性的,即证实了白癜风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功能减弱或紊乱;经过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治疗后,这几方面的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生物反馈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进而改变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生物反馈疗法的优势及训练步骤: 生物反馈有多种类型,比如肌电型生物反馈、脑电型生物反馈等,我们临床上采用肌电型反馈仪是目前最新一代的生物反馈仪。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训练步骤: (1) 安放肌电电机:两个肌电接受电极和一个接地电极,均放置在前臂桡侧肱桡肌两端部位,接地电极安置在两个接收电极联线的中间点。 (2) 插电机线:将电极线插头插入后面板体表电极线插座(INPUT)内。 (3) 设定时间:按压前面板上的定时键(TIME),最长设定时间为120分钟(12号灯亮),最短时间为10分钟,常规时间为30分钟。 (4) 舒适放松:预置时间选定后,打开后面板的开关,按压前面板的启动键(START),仪器即开始,此时反馈信号电平指示等显示肌电信号电平的大小。开始时,信号不稳定,信号灯左右闪烁,静息和使精神放松后,某一指示灯将比较稳定的燃亮。经过努力放松后,如能稳定在6~8位灯下,则表示已基本放松;如能稳定在6位灯以下较长时间,则效果更好。个体差异较大,长期训练可达到2~3位灯。 (5) 治疗结束:治疗到达预定时间时,仪器发出蜂鸣声,指示灯在3位灯闪烁,仪器停止工作,一次训练结束。这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9122
病请描述: 关节痛和关节炎临床上很复杂,到底是风湿还是类风湿?其实,多着呢!以下介绍比较专业,望大家参考了解,不要随便与你的症状生搬硬套。 一、概述 关节痛(Joint Pain)系指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疼痛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任何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囊、筋膜、神经和血管的疾病均可引起关节痛或关节炎,其原发病又可分为关节局部病变和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其中关节炎是关节痛的最常见病因,而关节痛则是各种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并常伴有受累关节的局部红、肿、热、僵和功能障碍等表现。 二、发生机制 关节痛是由于位于关节滑膜、软骨下骨、骨赘、韧带、肌腱附着点、关节囊或肌肉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致。其中关节滑膜对戳刺、切割或烧灼不敏感,但对炎症则容易产生疼痛;骨膜神经分布最密,对痛觉最敏感;而关节软骨无神经分布,对各种刺激不产生痛觉。 痛觉的刺激物称为致痛物质,可分为生物化学物质和神经多肽两大类,其中生物化学物质有缓激肽、组织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神经多肽则包括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钙基质相关肽、生长抑素、胃泌素和脑啡肽等。当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受到损伤性刺激时,致痛物质释放并作用于游离的神经末梢,由A类纤维传导快痛,定位明确,由C类纤维传导慢痛,定位模糊;经脊髓丘脑束上传到丘脑及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产生痛觉。多数关节痛定位准确,部分患者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感到远离关节的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牵涉痛或放射痛。如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病变,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大腿内侧,但不会到达膝关节以下。 三、常见病因 关节痛或关节炎的病因很多,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病变及各系统性疾病均可引起。但关节痛的程度不一定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1.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直接入侵引起的关节疾病有细菌性关节炎、败血症性关节炎;感染后关节炎有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Poncet综合征、急性风湿热、病毒性关节炎和莱姆病等。 2.免疫因素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大类自身免疫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和多肌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风湿性多肌痛和成人斯蒂尔病等常有关节痛或继发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中的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等。 3.代谢性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 4.理化因素 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减压病及生长痛等。 5.神经精神因素 纤维肌痛综合征,精神性风湿症。 6.局部风湿性疼痛综合征 有肩周炎、滑囊炎、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等。 7.其它疾病 如血友病关节病,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慢性肺病性骨关节病等。 四、伴随症状 关节痛是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伴有关节局部皮肤的发红、肿胀、发热、触痛、僵硬和功能障碍或全身性表现等,但也可仅有主观的关节痛,而无异常体征及检验结果。 1.肿胀 为关节炎的重要体征,明显者可视诊查出,但常需触诊才能确定。肿胀可由软组织水肿、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或骨性隆起所致,经检查可以区别。急性关节炎常伴发局部红、肿热、痛。 2.触痛 为用手指直接按压关节局部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可触知局部温度变化。轻压即有明显痛苦表情说明触痛程度重,重压感疼痛则说明触痛程度较轻。另外,应区别触痛来自关节还是其周围软组织。关节局部触痛并有关节运动时疼痛及活动受限,提示关节周围病变。 3 .畸形 关节排列不齐,可由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破坏、骨肥大、韧带病变、组织挛缩或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所致。 4 .骨摩擦感 是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并能触知或可听到的响声。在正常关节可触及粗糙的摩擦感,反映软组织擦过骨突部位;细沙样摩擦感则提示软骨纤维化。 5 .关节活动度 指各个关节应有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当关节炎症或结构破坏时,关节活动范围将缩小甚至不能活动。 6.系统性症状 急性关节炎可出现畏寒、发热、肌痛、乏力或食欲不振。当关节痛为系统性疾病的一种表现时,患者可有多种不同的症状。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常伴有关节晨僵、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纤维肌痛综合征则可伴肠道激惹、头痛、感觉异常、乏力和失眠等。 五、鉴别要点 对关节痛或关节炎患者需了解首发关节、发病急或缓、局部表现、单发或多发、游走或固定、对称或非对称、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病程呈持续性或一过性或复发性、缓解方式及其家族史。完整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 (一)感染因子相关性关节炎 1. 细菌性关节炎 是细菌直接侵袭关节而引起局部炎症或化脓,首先是滑膜迅速肿胀、充血、白细胞浸润与关节腔渗液,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有蜂窝织炎或脓肿形成,非淋球菌感染的关节炎80%~90%为单关节炎,大关节多见,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伴发热、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高,关节滑液混浊,白细胞增多,细菌检查阳性。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居多约占80%,其中60%为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草绿色链球菌或溶血性
管剑龙 2011-08-21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