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生殖 > 男性生殖 > 前列腺肥大 > 内容

前列腺肥大内容

上海长征医院“毫...

病请描述: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连续采用“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活检”和“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 技术为多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实施诊治,取得良好效果。 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是针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局部治疗的微创手术新技术,可以精准消除前列腺内肿瘤病灶,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 中国新闻网、医师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 医师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话匣子 详细报道 众所周知,在生物学行为上,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恶性肿瘤,不仅在病理诊断上,有所谓的“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的分类;在治疗策略上,对于特定的“早期、低危”患者群体也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一直以来,对于“早期、低危、范围局限”的前列腺癌病灶,医生和患者都在期待着能有一种更加“微创”、格外“精准”的治疗手段,既能够消灭尚未形成气候的肿瘤病灶,又避免了外科手术“大炮打蚊子”的担忧。 不可逆电穿孔(H-FIRE)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置入前列腺腺体内的电极针,准确包围肿瘤病灶,然后在相邻的电极针间激发微高压电场,击破肿瘤细胞外壁,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功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这种极致精准的“毫米级导航”手术,为众多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自2019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以其优异的肿瘤消除效果、极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控尿、性功能保留结果,广泛受到患者的好评。目前,该手术主要由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开展,平均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患者一般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是名副其实的“日间手术”。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68岁,发现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3个月,总PSA最高值7.53ng/ml,比值0.11,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外周带左侧份结节,PI-RADS(前列腺核磁共振诊断)评分4分。 对于可疑前列腺癌病例的诊断,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目前采用的是“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加模板”活检技术。采用这种融合定位活检,可以在穿刺前,将磁共振检查中确定的可疑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靶向活检,同时结合模板活检方法,对整个前列腺腺体进行标准分区,每个分区内获取一针活检标本,并进行病理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判断患者前列腺内是否存在肿瘤,而且可以准确了解肿瘤病灶在前列腺腺体内的分布部位及范围,为后续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整个穿刺活检的过程均采用无痛的方式进行,类似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感觉。 该患者在接受活检后的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穿刺组织 11,15两针发现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肿瘤占比分别为10%和40%,ISUP分组第1组,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其它临床检查资料,判断患者属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可以考虑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方式进行局灶治疗,仅消除前列腺癌病灶,保留腺体,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功能影响降低到最少。 经过沟通,患者最终选择接受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手术中,根据患者肿瘤病灶分布特点,治疗组经会阴依次置入5根消融电极针,精准包围病灶,几乎完全“原样复现”了既往穿刺活检的过程;完成布针后,测量各针间距,设定对应消融参数并依次进行消融,经过半小时治疗后,手术顺利完成。 肿瘤病灶位置分布 及电极针布针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二天即恢复饮食,正常活动并出院,术后复查消融效果满意,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控制能力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术后复查时,对于在长征泌外接受的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患者术后6周时前列腺磁共振复查,显示病灶区域已被有效消融 病例2 患者72岁,3年前体检时发现PSA升高,曾在当地医院接受4次穿刺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病灶,2023年10月在外院行第5次穿刺时,病理提示左外周带第9针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ISUP分组第1组,肿瘤占比为5%。 诊断时患者总PSA 37.9 ng/ml,比值0.23,该患者曾接受过后路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因此以PET-CT检查作为代替,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大且FDG不均匀摄取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 该患者另外一个特点是:在住院后因为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无法排尿,接受导尿并留置了导尿管。患者及家属提出要求:手术治疗时,能否同时处理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问题,同时尽量减小对控尿功能的影响。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最终决定选择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术中,治疗组采用了包围左侧外周带肿瘤病灶,同时环绕尿道对移行带进行消融的计划,一共置入6根消融电极针,完整的消融肿瘤病灶的同时,有效消融压迫尿道的增生腺体,手术用时40分钟,顺利完成治疗。局灶治疗后两周,患者顺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复查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和家属对于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同时解决肿瘤和排尿问题感到非常满意。 患者术前PET-CT影像 肿瘤位置分布 术中电极针分布方案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但目前术后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34%)、尿控差(19%)、切缘阳性(10%-40%)等问题仍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根治性放疗较根治手术更为安全,且显著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存在肿瘤复发的风险。 为解决传统疗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局灶治疗逐渐获得更多关注。在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领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相较冷冻治疗、高能超声、射频治疗等,属于一项新兴精准治疗技术。其核心技术点是利用高压电场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穿孔,穿孔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打破,从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或凋亡。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在消融肿瘤组织的同时,选择性保护功能性的血管和神经结构。 与传统热消融相比,IRE技术不会受血液流动散热的影响,可以应用于大血管附近肿瘤的治疗;与电化学疗法相比,IRE技术无须化疗药物的辅助,对人体无任何药物毒副作用。 2022年7月,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IF 16.681)发表了利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设备治疗前列腺癌的多中心(长海、长征、仁济、北京协和)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局部消融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造成损伤,这也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佐证。 作为上述研究者单位之一,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的中心之一,已应用不可逆电穿孔手术顺利治疗了40余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最长随访病例将近4年,患者的肿瘤控制,术后控尿功能、性功能保护结果都令人满意。

阴雷 2024-02-04阅读量1338

精准局灶治疗让前列腺癌&ld...

病请描述: 近日,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连续采用“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活检”和“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 技术为多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实施诊治,取得良好效果。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是针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局部治疗的微创手术新技术,可以精准消除前列腺内肿瘤病灶,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那么,这种极致精准的“毫米级导航”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众所周知,在生物学行为上,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恶性肿瘤,不仅在病理诊断上,有所谓的“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的分类;在治疗策略上,对于特定的“早期、低危”患者群体也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一直以来,对于“早期、低危、范围局限”的前列腺癌病灶,医生和患者都在期待着能有一种更加“微创”、格外“精准”的治疗手段,既能够消灭尚未形成气候的肿瘤病灶,又避免了外科手术“大炮打蚊子”的担忧。 不可逆电穿孔(H-FIRE)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置入前列腺腺体内的电极针,准确包围肿瘤病灶,然后在相邻的电极针间激发微高压电场,击破肿瘤细胞外壁,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功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自2019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以其优异的肿瘤消除效果、极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控尿、性功能保留结果,广泛受到患者的好评。目前,该手术主要由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开展,平均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患者一般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是名副其实的“日间手术”。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性,68岁,发现PSA升高3个月,总PSA最高值7.53ng/ml,比值0.11,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外周带左侧份结节,PI-RADS评分4分。 对于可疑前列腺癌病例的诊断,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目前采用的是“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加模板”活检技术。采用这种融合定位活检,可以在穿刺前,将磁共振检查中确定的可疑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靶向活检,同时结合模板活检方法,对整个前列腺腺体进行标准分区,每个分区内获取一针活检标本,并进行病理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判断患者前列腺内是否存在肿瘤,而且可以准确了解肿瘤病灶在前列腺腺体内的分布部位及范围,为后续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整个穿刺活检的过程均采用无痛的方式进行,类似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感觉。 此位患者在我科接受活检后的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穿刺组织 11,15两针发现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肿瘤占比分别为10%和40%,ISUP分组第1组,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其它临床检查资料,判断患者属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可以考虑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方式进行局灶治疗,仅消除前列腺癌病灶,保留腺体,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功能影响降低到最少。 经过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告知了采用局灶治疗在肿瘤控制和功能保留方面的利弊和特点,患者最终选择接受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手术中,根据患者肿瘤病灶分布特点,治疗组经会阴依次置入5根消融电极针,精准包围病灶,几乎完全“原样复现”了既往穿刺活检的过程;完成布针后,测量各针间距,设定对应消融参数并依次进行消融,经过半小时治疗后,手术顺利完成。 肿瘤病灶位置分布及电极针布针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二天即恢复饮食,正常活动并出院,术后复查消融效果满意,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控制能力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患者术后6周时前列腺磁共振复查,显示病灶区域已被有效消融 患者术后复查时,对于在长征泌外接受的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也被送到了医院机关办公室。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病例2 患者男性,72岁,患者于3年前体检时发现PSA升高,曾在当地医院接受4次穿刺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病灶,2023年10月在外院行第5次穿刺时,病理提示左外周带第9针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ISUP分组第1组,肿瘤占比为5%。诊断时患者总PSA 37.9 ng/ml,比值0.23,该患者曾接受过后路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因此以PET-CT检查作为代替,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大且FDG不均匀摄取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该患者另外一个特点是:在住院后因为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无法排尿,接受导尿并留置了导尿管。患者及家属提出要求:手术治疗时,能否同时处理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问题,同时尽量减小对控尿功能的影响,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讨论了针对患者特点专门设计的治疗方案,患者最终决定选择接受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术中,治疗组采用了包围左侧外周带肿瘤病灶,同时环绕尿道对移行带进行消融的计划,一共置入6根消融电极针,完整的消融肿瘤病灶的同时,有效消融压迫尿道的增生腺体,手术用时40分钟,顺利完成治疗。局灶治疗后两周,患者顺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复查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和家属对于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同时解决肿瘤和排尿问题感到非常满意。 患者术前PET-CT影像 肿瘤位置分布 术中电极针布针方案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介绍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但目前术后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34%)、尿控差(19%)、切缘阳性(10%-40%)等问题仍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根治性放疗较根治手术更为安全,且显著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存在肿瘤复发的风险。为解决传统疗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局灶治疗逐渐获得更多关注。在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领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相较冷冻治疗、高能超声、射频治疗等,属于一项新兴精准治疗技术。其核心技术点是利用高压电场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穿孔,穿孔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打破,从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或凋亡。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在消融肿瘤组织的同时,选择性保护功能性的血管和神经结构。与传统热消融相比,IRE技术不会受血液流动散热的影响,可以应用于大血管附近肿瘤的治疗;与电化学疗法相比,IRE技术无须化疗药物的辅助,对人体无任何药物毒副作用。 2022年7月,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IF 16.681 )发表了利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设备治疗前列腺癌的多中心(长海、长征、仁济、北京协和)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局部消融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造成损伤,这也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佐证。 作为上述研究者单位之一,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的中心之一,已应用不可逆电穿孔手术顺利治疗了40余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最长随访病例将近4年,患者的肿瘤控制,术后控尿功能、性功能保护结果都令人满意。 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科室简介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全军泌尿外科中心。近年来,在任善成主任的带领下发展迅速,以微创技术为引领,形成了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疾病、结石、男科、盆底等五个亚专业特色。目前拥有达芬奇机器人两台,国产手术机器人一台。2019年10月挂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泌尿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基地,累计完成机器人手术3000余例。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获得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等国家、军队、上海市各类基金项目30余项,在Nat Med、Cancer Cell、Nat Cell Biol、Mol Cell, Nat Commun、Eur Urol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优秀青年学者、“树兰医学”青年奖、国之名医 青年新锐、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奖“银蛇奖”一等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上海市浦江人才等称号。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

阴雷 2024-01-22阅读量1941

前列腺癌?也可以这样诊治!

病请描述:最近78岁的退休教师蒋老师遇到了烦心事,本想准备出国看儿子,出国前检查身体,却发现了异常,验血的肿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达到19.485ug/L,需要去看泌尿外科,于是他非常焦急的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邓刚主任主任接待了他,邓主任告诉蒋老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PSA)是判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特异敏感指标,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是急剧升高,一组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为4.36/10万人口。1979年中国台湾地区仅有98位前列腺癌新病例;1995年已上升至884位,年龄标准化发生率达7.2/10万人口,2000年有635人死亡,死亡率为5.59/10万人口。200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1.81/10万人,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公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一级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邓主任看过检查单后,告诉蒋老师出国游可能要改变了,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很大,邓主任说:直肠指检(DRE)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DRE和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共识,推行美国建议为佳,中国大陆专家也是同样看法,国内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和DRE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对DRE异常、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或影像学异常等的男性应进行PSA检查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ng/ml,50~59岁为0~3.0ng/ml,60~69岁为0~4.5ng/ml,70~79岁为0~5.5ng/ml,≥80岁为0~8.0ng/ml。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得以确诊。少数病人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后病理中偶然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因此,推荐经直肠B超等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穿刺,除特殊情况不建议随机穿刺。所以蒋老师首先需要住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蒋老师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住进了市一医院的泌尿外科病房,做了相关检查,经直肠前列腺精囊超声检查发现蒋老师的前列腺增生伴多发钙化斑,前列腺左侧外腺区有1.9*1.0*1.9cm的不均质回声结节,界欠清,未见明显包膜,形态欠规则,结合PSA检查要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又进一步做了磁共振检查,前列腺MRI平扫+增强见前列腺外形增大,左后外周带局部结节样短T2信号影,增强后强化明显,局部包膜尚完整。前列腺周围静脉丛高信号存在,两侧精囊腺未见异常信号。相邻膀胱壁完整。检查结果:前列腺增生伴小囊变;前列腺左后外带结节,考虑占位性病变,请穿刺进一步检查。邓主任很快安排了穿刺活检。在等待休息一周后病检结果回来了:左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5+3=8)右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3+3=6)。这样就确诊了,已经属于前列腺癌高危患者了。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很快邓主任又给蒋老师安排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未发现全身骨转移。 这样蒋老师诊断为T2C期前列腺癌,下一步主要是治疗方案了。邓主任说目前治疗方案选择是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理,我们推荐循序:对于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为:1)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根治性放射治疗,3)主动监测。主动监测主要是对低危的前列腺癌患者主动监测前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肿瘤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给予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简称根治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已尝试治疗进展性前列腺癌。主要术式有传统的开放性经会阴、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及近年发展的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手术要考虑肿瘤的危险因素等级、患者预期寿命和总体健康状况。尽管手术没有硬性的年龄界限,但应告知患者,70岁以后伴随年龄增长,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将会增加。放射治疗又分为外放射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①根治性放射治疗②辅助性放射治疗③姑息性放射治疗:主要缓解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外放射治疗的外照射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等。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组织间照射等,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进行照射。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短暂插植治疗和永久粒子种植治疗。后者也即放射性粒子的组织间种植治疗,相对比较常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定位,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提高前列腺的局部剂量,而减少直肠和膀胱的放射剂量。根据病情也可以选择近距离照射治疗联合外放疗或内分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机理是前列腺细胞在无雄激素刺激的状况下将会发生凋亡。任何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均可被称为雄激素去除治疗,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和抗雄(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治疗。内分泌治疗方案主要有:①单纯去势(手术或药物去势);②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③间歇内分泌治疗;④根治性治疗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⑤辅助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手段都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根据蒋老师年纪较大、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危前列腺癌等的病情,我们经过和患者及家属反复交流,制定了近距离照射为主,根据随访结果配合内分泌治疗的方案。给予125碘(125I)永久粒子植入,手术很顺利,术后5天蒋老师出院。术后一月复查CT,粒子位置良好,血PSA降至0.2 ng/ml以下了。蒋老师这下可以放心地去美国看孙子去了。 邓主任最后告诉大家,前列腺癌发病原因虽然主要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但是外源性因素会影响从潜伏型前列腺癌到临床型前列腺癌的进程,这些因素的确认仍然在讨论中,但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入、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阳光暴露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因此成为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     前列腺癌的预防至少要从40岁就要开始,前列腺癌保护,你准备好了吗?

邓刚 2023-12-04阅读量1517

PSA升高一定要做前列腺穿刺吗

病请描述:一、PSA升高一定要做前列腺穿刺吗?什么是前列腺穿刺?前列腺穿刺是指经直肠或者会阴穿刺,以取得前列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用以确定前列腺病变的性质、种类以及程度,是目前确诊前列腺癌的唯一手段。什么是PSA?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简称,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癌刷查肿瘤指标。PSA增高是否要做穿刺需分情况而定,PSA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导致,但一些良性疾病,比如前列腺炎症、前列腺增生的患者PSA也会增高,而是否需要做前列腺穿刺的具体分析如下:1、在直肠指检中发现前列腺结节,需要行穿刺活检;2、在一些前列腺检查中发现前列腺结节等表现,比如彩超、CT、磁共振等;3、抽血检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大于10ng/ml;4、抽血检查tPSA处于4~10之间,fPSA/tPSA异常(通常认为小于0.16属于异常)或者PSA密度异常(这里的fPSA是指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当然,如果患者满足以上穿刺指征就一定要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吗?并不是这样的!如果遇到以下情况并不一定就需要穿刺或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穿刺: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导致PSA升高当前列腺细菌急性感染发作时,PSA会升高,有时会显著升高,这一点需要与单纯PSA升高相区别。首先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良好,再次复查PSA,如果PSA显著下降,就并不一定需要穿刺活检。如果在急性感染期也是穿刺手术的禁忌症,容易因为穿刺感染扩散,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2、排除前列腺增生导致的PSA升高前列腺增生也可以导致PSA升高,即便这种升高的幅度并不是太大。当然,如果前列腺增生体积特别大也会遇到PSA明显升高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PSA升高可以定期复查PSA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波动,同样建议要行穿刺活检手术。所以,这种情况不做穿刺活检也是存在一定漏诊风险的。3、检查前列腺结节不在外周带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在外周带,前列腺增生好发部位在移行带。如果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在移行带,不在外周带,那么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这种判断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一些发生在移行带的前列腺癌容易误诊漏诊。二、穿刺确诊前列腺癌一定要手术吗?一般来说,早期前列腺癌是需要做手术的,而晚期前列腺癌,则不建议手术。前列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临床上分为T1-T4期。对于早期(T1-T2)及局部进展(T3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这一时期的肿瘤比较局限,手术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当肿瘤进展至T4期时,及发生了远处转移者,手术并不能完整切除肿瘤,意义不大。此时,可以通过其它治疗,如行内分泌治疗和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一般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三、张医生手术团队开展前列腺癌微创手术介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相对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在我们手术团队已常规开展该手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通过腹壁上穿刺3至5个0.5~1公分的切口,进入手术区域:切除前列腺及精囊,吻合膀胱颈和后尿道,可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早期下床,恢复较快。手术在放大的视野下进行,更加精细,对周围组织副损伤小,更为安全。术中操作精细,止血确切,较开放手术明显减少失血量,术后切口瘢痕小。因此,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首要选择。

张小华 2023-10-26阅读量473

PSA升高,能不能直接做手术...

病请描述:PSA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发炎的病症,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拮抗剂等。抗生素可以帮助消除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α受体拮抗剂可以帮助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坐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性生活、保持饮食均衡等。 只有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前列腺炎引发了其他并发症,如前列腺脓肿、前列腺结石伴明显梗阻症状时等,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需求取决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症状的影响程度。在早期,如果患者的前列腺增生并不是特别严重,或者还没有明显的不良症状,通常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前列腺增生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如膀胱结石、尿毒症、反复尿路感染或血尿等,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激光剜除术等。 3、列腺癌可以做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适用性和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癌症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一般来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更适合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部位,术后再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等,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 但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手术治疗难以根治。此时,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其他治疗方式,如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以缓解症状和延长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如手术并发症、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也需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一般医生不会因为PSA升高就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然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还会造成正常功能损伤或损失。总之,PSA升高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情况和个人意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阴雷 2023-10-25阅读量2826

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有可疑结...

病请描述: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成为检查和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有时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结节,这就往往会让人们担心是否患上了前列腺癌。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前列腺结节和磁共振检查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种情况。 一、什么是前列腺结节? 前列腺结节是前列腺组织内的一种异常病变,通常表现为前列腺局部区域内腺体质地和结构上的改变,从而造成在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中,这部分组织呈现出不同于周围正常组织的特征。尽管前列腺结节属于前列腺癌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结节都是癌症,一些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前列腺结节的形成。 编辑搜图 二、如何检查前列腺结节? 当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时,医生会建议进行一系列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节的性质。这些检查项目一般包括: 前列腺增强磁共振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具有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前列腺结节的结构及主要特征。通过增强磁共振影像,医生可以观察到前列腺结节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联。同时,医生还可以根据影像中的T2WI、DWI及DCE等参数的综合表现,对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可能给出评分。具体根据结节病灶不同的异常表现,给予1-5分的评分,通常以3分为中间程度,即3分以下的结节多数属于良性,3分以上较大可能属于恶性,评分4或5分时应考虑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 编辑搜图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高频率声波生成前列腺图像。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和经腹超声检查(TAP)可用于初步评估前列腺结节,尤其是对于较小或较早期的病变,但其准确性不如增强磁共振成像。 编辑搜图 3. PSA检验:PSA测试是一种筛查评估前列腺癌风险的非侵入性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有助于医生评估前列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一般医生会与增强磁共振结合起来判断前列腺癌风险。 编辑搜图  4. 前列腺穿刺活检:如果怀疑前列腺结节为恶性,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前列腺穿刺检查。通过穿刺取出部分结节组织,并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结节性质是否为恶性。穿刺活检目前是判断结节性质的临床金标准,可以最终确定结节的良、恶性。但其属于侵入性检查,医生一般先根据增强磁共振和PSA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穿刺活检。 编辑搜图 三、前列腺结节是否就是前列腺癌? 虽然前列腺结节属于前列腺癌的可能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前列腺结节都是癌症。实际上,约30%-50%的前列腺结节为恶性病变,而其余则为良性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因此,在发现前列腺结节后,应尽早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前列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根据前列腺结节的性质和恶性风险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观察随访:对于体积较小或低风险的前列腺结节,可以观察随访,定期复查前列腺超声和PSA,必要时复查前列腺增强磁共振。 2、 药物治疗:对于检查提示良性的前列腺结节,如果合并有排尿困难或尿频、夜尿等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如果合并有会阴,下腹胀痛不适及排尿不畅症状,考虑慢性前列腺炎导致的结节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及控制排尿症状的药物。 3、 手术及放射治疗:如果检查发现前列腺内有多发,较大的结节,但磁共振没有恶性特征,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症状,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排尿症状。另一方面,对于经过穿刺活检证实结节为恶性的前列腺癌患者,无论结节的体积大小,均应该积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案包括:微创手术根治性切除,局部或内放射治疗,如果发现存在远处转移病灶,还可以应用全身的内分泌治疗。 编辑搜图 总之,当磁共振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结节时,不需要过于焦虑,目前的临床检查手段足以准确的鉴别区分良、恶性病灶,根据结节的性质和恶性风险的不同,医生会为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通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患者都有机会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阴雷 2023-09-11阅读量1701

夜间经常起来小便,影响睡眠是...

病请描述:劳累了一天,晚上能美美的睡上一觉,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的睡眠质量却被频繁袭来的尿意给严重破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经常遇到有患者过来求助:晚上入睡不长时间,就感觉有尿意,如果起来上厕所,尿量并不多;如果憋着不去,接下去就睡意全无。这样每天晚上折腾个3-4次,完全没法好好休息,白天人也昏沉沉的。遇到这样的患者,我会耐心的进行讲解,这种情况实际上在人群中比较常见,症状学名叫做夜尿症,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睡眠习惯或排尿习惯,而是一种有病理基础存在的临床症状。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夜尿症的问题呢? 根据标准定义,正常人在夜间(睡后到起床时间) ,如果因尿意刺激而觉醒,需要排尿1 次以上,就属于夜尿症的范围。夜尿症的危害,实际上不仅仅是影响睡眠这么简单。已经有多份研究显示:反复起夜会降低睡眠质量,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寿命。那么导致夜尿症的原因包括哪些呢? 在男性人群中,最常引发夜尿症的病因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这些情况下,由于腺体增生导致的局部尿道梗阻,排尿不通畅,或者是感染导致的炎症刺激,都会引发膀胱持续充盈或反复有尿意,从而造成夜间频繁起来小便。对于女性来说,更常见的病因则包括急、慢性尿路感染,或因为长期憋尿等不良习惯而导致的排尿功能失调等。那么一旦出现了典型的夜尿症状,应该怎样进行诊断治疗呢? 对于出现典型夜尿症状,怀疑有病因存在的患者,应该首先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B超的检测,通过这两项常见的检查手段可以大致推断夜尿的发生原因,进一步的检查还包括尿流动力学等专科检查。在治疗方面,针对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急、慢性尿路感染,膀胱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夜尿症,临床上各有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手术治疗方案。只要首先查明导致患者夜尿症的根本原因,再进行有针对的治疗,基本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当注意一点:有些夜尿症是由于慢性的致病因素所引起,包括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尿路感染或膀胱功能失调等,因为致病原因持续较长,导致的夜尿症状可能会比较顽固,因此治疗的疗程也会比较长,甚至是需要一直持续用药,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举报/反馈

阴雷 2023-03-08阅读量1324

影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病请描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目前被认为是前列腺癌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PSA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PSA检查其实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的影响这种检查的情况。 ①不同的检测方法:目前临床上常见的PSA检测方法至少有3种,不同医院用不同方法使用不同的试剂盒,这就造成了检查结果的差异。因此笔者建议患者如果需要进行多次PSA检查,应尽量在同一家医院检查,这样才能保证准确地分析检查结果及PS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药物的影响:一些药物可能影响PSA的结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长期服用保列治,这种药物就会影响PSA的结果。目前认为用保列治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在评估血清PSA水平时必须加倍计算。 ③临床操作的影响:由于血液中的PSA是从前列腺内部泄漏出去的,因此,不难理解,过分用力的直肠指诊、前列腺按摩、近期进行过膀胱镜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以及患者近期发生过急性尿潴留或者具有严重的便秘等都会对PSA的结果产生影响。临床上是应该尽量避免这些影响,比如在初次就诊时,最好先抽血检查PSA,在进行了前列腺穿刺活检或者电切手术后,至少要等待1个月才能进行血清PSA测定,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④前列腺其他疾病:前列腺其他疾病对PSA的影响是临床上最难判断也最需要鉴别排除的。最常见的疾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炎。前面已经讲过,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而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正常的前列腺细胞也能产生PSA,并且也会少量漏入血液,在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中。前列腺炎是影响PSA检查的另一种疾病,在前列腺炎症的状态下,上皮细胞以及基底膜可能遭到破坏。因此,PSA泄漏增加,会引起血清PSA增高。幸好前列腺炎患者多数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而且经过正规治疗可以控制前列腺的炎症,在治愈了前列腺炎后,受其影响的PSA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治疗后复查来判断PSA升高是否由前列腺癌引起。 此外,国外一些研究还显示年龄、检查季节等对PSA的检查结果都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外的一些医院还制定了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PSA正常值。

叶华茂 2023-01-22阅读量5186

慢性前列腺炎机前列腺增生中医...

病请描述:  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肿瘤及前列腺癌。其前列腺疾病关联疾病也较多,以前列腺病变为主证,牵扯到睾丸精索静脉曲张,精囊炎,膀胱炎,胃痛,失眠,弱精证。本人对前列腺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关联证的病因病机辩证、治法方药,不断完善优化,并结合现代医学生理病理生化,抓住前列腺和体内性激素(睾酮和雌激素)及神经调节关系,明确了前列腺疾病阴阳病理变化机制,正确辩证分型,如慢性前列腺炎确立阳虚湿热为主要病机,而前列腺增生以阴虚痰凝血瘀为主要病机。在确立主要方药葫芦巴方为基础,辩证选用橘核,枸橘,苦参,紫草,白头翁,水蛭等药,慢性前列腺炎治愈概率达80%,前列腺增生治愈改善达70%,对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都明显疗效,有效减轻病人痛苦。     下面就最常见的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进行简单阐述。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癃”范畴,多于急性前列腺炎失治或治疗不彻底,迁延日久,使肾气渐亏,湿热内蕴,气滞血而成。不经急性期,无症状前列腺炎,前列腺增大也比较常见,B超或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常见:尿频尿急尿细尿不畅尿后滴不尽,夜尿频尿急小腹胀痛,并发阳痿早泄失眠。   慢性前列腺治疗相当缓慢主要是由于其生理特点决定的,前列腺是囊性结构,储藏前列腺液,而血液循环较少。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肾气虚损,湿浊化热是其标。因此,健脾补肾才是治愈本的根本方法,而祛湿清热解毒是治标。而调补脾肾非一周两周可以调整过来,前列腺增生更是中老年最常见病,其根本原因是肾气虚损,痰浊瘀阻,同意治疗缓慢,而膏方正适本病,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采集症状,结合体质、时令,一人一方一膏,中药经过浸泡、熬煮、搅拌、浓缩,加名贵珍奇有效中药如人参、西红花、蛤蚧、冬虫夏草等,用动物胶类烊化收膏。经过熬制,形成水滴样膏滋,香气浓郁,瓶装或袋装。阶段性服药,相比单一西药控制激素缓解局部痉挛有许多优点,是解决炎症和增生的根本方法。

王贻江 2022-11-06阅读量2011

老年男性常见前列腺肿瘤筛查指...

病请描述:与前列腺有关的烦恼对有些男性来说,伴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中青年时代,前列腺炎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进入中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又不约而至,带来丝丝的忧愁;而对于老年男性来说,最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则是自己的同事或儿时的玩伴被前列腺肿瘤给盯上了,在日常保健活动中,医生们常常会指导老年男性朋友,每年对前列腺肿瘤相关指标筛查一次,那么前列腺肿瘤相关指标又哪些?又怎么解读呢?在这里,我们对医院常用的、与老年男性前列腺健康有关的指标进行介绍。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正常情况下,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直接进入到前列腺导管系统内。前列腺导管系统周围存在屏障,避免了前列腺上皮产生的PSA直接进入血液,从而维持了血液中PSA的低浓度,当前列腺发生癌时,癌组织产生PSA增加。而且破坏了屏障,导致血中PSA水平增加。此外,有些特殊情况,PSA也会升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性活动等,部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也会升高。PSA是前列腺癌筛查常用的指标,正常值小于4.0ng/ml,大于10ng/ml则患前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介于二者之间是灰区,也就是总PSA位于4-10ng/L之间,往往要进一步观察游离PSA(fPSA)水平比总PSA(tPSA)的比值,如果比值<0.16,考虑患前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二、PHI PHI是英文prostatehealthindex的缩写,中文名称是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healthindex,phi)。它将可量化的三个与前列腺肿瘤有关的指标: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tPSA)、游离PSA(fPSA)以及PSA的前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通过公式进行计算,整合为一个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这一指标往往用于PSA水平处于可疑区间,而MRI参数和前列腺指诊正常,可预测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提高穿刺病理结果阳性率。 三、PI-RADs 在前列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中,磁共振是最好的方式。一般检查方法为前列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也就是多参数磁共振影像检查(Mp-MRI)。为了更好量化磁共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美国放射学会等根据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RI,mp-MRI),包括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DCE)等的综合表现,建立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并给予评分,根据放射科医生的这个影像学评分,临床医生可以对前列腺病变的临床意义,也就是前列腺癌的风险等级给出整体评分:1分,可能性非常小;2分,可能性较小;3分,可能性不确定;4分,可能性较大;5分,可能性非常大。

戴继灿 2022-10-31阅读量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