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创伤 > 内容

创伤内容

软组织肉瘤如何防治?

病请描述:软组织肉瘤的防治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氩氦冷冻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方法。 首先,手术切除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肿瘤局限且未转移的情况下。手术通常包括局部广泛切除,对于考虑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对于手术有困难的情况,可术前行放疗或化疗,待软组织肉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其次,氩氦冷冻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适用于局限的软组织肉瘤。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四肢软组织肉瘤,可以避免截肢手术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疗和化疗也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重要手段。放疗通常用于手术前后,以减少肿瘤体积或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化疗则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已经发生转移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多药联合化疗是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补救治疗手段。 预防软组织肉瘤的方法包括避免有害物质侵袭和提高免疫力。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潜在的致癌物质,比如某些化学品和辐射,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风险,因此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关注身体的任何异常变化也是早期发现和治疗软组织肉瘤的关键。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临这样的健康挑战,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9-25阅读量1163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办?

病请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常见的腰椎疾病,可发生与各个年龄阶段。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腰椎微创内镜手术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这种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 下面的两位患者术前腰骶部疼痛,并且有下肢大腿、小腿疼痛,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做了腰椎微创内镜术后症状即刻得到缓解。两位患者在腰椎内镜微创术后6个月复查核磁的图像,突出的椎间盘已经完全治愈,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完全的恢复。所以选择腰椎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徐宁 2024-09-23阅读量1215

OLIF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退变...

病请描述:病史资料:女性,70岁,患者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超过300米出现腰痛伴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平卧休息症状可缓解。术前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提示:腰椎退变性侧弯,伸屈动力位L3/4不稳;CT检查提示腰椎退变侧弯,L3/4退变性滑脱;MRI检查提示L2-S1多节段椎间盘退变,轻度椎管狭窄。图1术前X线显示腰椎退变性侧弯,伸屈动力位L3/4不稳图2术前CT显示退变侧弯,L3/4退变性滑脱图3术前MRI显示L2-S1多节段椎间盘退变,轻度椎管狭窄手术方案设计及创新点:1、手术采用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OLIF技术,手术入路微创化,避免了传统后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的缺点;2、根据术前X线、CT和MRI检查结果,详细分析患者腰痛及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症状主要来源于腰3/4不稳退变性滑脱所导致的椎管动态不稳,手术节段选择准确。术后疗效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术后腰痛及双下肢麻木症状明显改善。术后X线和MRI检查提示L3/4滑脱复位,椎管狭窄改善,神经减压充分。图4术后X线图5术后MRI

陈宇 2024-09-23阅读量1537

【感谢信】唐都医院赵天智主任...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垂体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分享了治疗经历,家属说道:“我父亲检查出垂体瘤,从四年前视力就下降,以为70多岁年龄了退化了,没重视,今年右胳膊好几个月没力气,到医院看,检查后医生说要手术治疗,手术难度大,我们就从甘肃到西安,听说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权威,我们挂了神经外科做垂体瘤手术最好的赵天智主任的号,办理预住院,等待,做了手术非常成功,下午5点进手术室,晚上10点多出来,手术很成功,微创做的,小小的伤口在鼻子里,身体恢复很快,没有留下后遗症,万幸!我们家人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赵主任手术技术果然名不虚传,非常感谢!”   垂体瘤根据大小分为以下几类:最大直径小于1cm的叫做微腺瘤;1~3cm的叫做大腺瘤;大于3cm的叫做巨大腺瘤。而根据垂体瘤有没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又可以分为:无功能型垂体瘤、泌乳素型垂体瘤、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等等。   垂体瘤太大有什么危害?   很多垂体大腺瘤会压迫到正常的垂体,影响垂体功能,或者压到附近的视神经,导致看东西范围变小、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那么,垂体瘤长到多大需要动手术?   如果是没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垂体瘤,小于1cm,只需要定期观察,无需吃药或者手术,大于1cm就需要做手术切除;如果是泌乳素型的垂体腺瘤,无论大小首选药物治疗,除非是药物不敏感或肿瘤内部出血,或者是无法耐受服药的,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不是泌乳素腺瘤也不是无功能性腺瘤,是其他类型的有分泌功能型的垂体腺瘤,则无论大小都是要首选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视力异常,就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视力视野检查、垂体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目前,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泌乳素腺瘤,药物控制最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泌乳素水平,泌乳素水平回到正常以后,相应的生育能力、性功能、月经紊乱等问题也会随之恢复。   体瘤处于接近头颅中心、颅底正中的位置,其在颅腔外的投影正好就是蝶窦。而鼻腔和鼻窦是人体本身就具有的空间,经蝶窦入路很好地利用了这些空间作为手术入路,经此入路施行手术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远比经颅手术轻微。   什么是经鼻蝶手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对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诊断和治疗水平越来越高。   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是微创技术一大进展,此入路经历了借助显微镜和内窥镜两种工具,尤其是内窥镜技术使手术创伤,肿瘤切除程度,具有了革命性进展。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垂体瘤手术可通过经鼻蝶入路完成,应用神经内镜,借助鼻腔里面一个小切口,神经外科医生便可以利用这一微小的通道,到达脑垂体,进行垂体病灶的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切口是在鼻腔里面,外表是看不到任何手术痕迹的。该入路具有肿瘤切除彻底、脑组织及神神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可开阔手术视野、切除肿瘤更彻底。   垂体瘤虽然解剖位置复杂,但绝大部分垂体瘤的病理组织有质地松软脆弱的特点,使得通过鞍底的较小骨窗分块切除大的瘤体现实可行;另外,垂体的硬膜间位器官特点使鞍隔在经蝶窦手术时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屏障,从而可大大减轻手术过程对颅内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干扰和影响。   综合上述,经鼻蝶入路手术因其创伤小、脑保护好、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赵天智 2024-09-23阅读量1217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

病请描述:7、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PTCL) 是经皮路径的胆道镜取石术,是经内镜取石或经腹腔镜取石以外的补充术式,主要分为一期法与二期法。一期PTCL需要在全麻下进行,通常需要使用硬质胆道镜,通过穿刺进入胆管后,短时间内扩张经皮经肝窦道,并置入硬质鞘管建立通道。而二期法则需要完成建立通道、逐级扩张通道、取石等多个步骤,该术式具有一定的创伤,并且总体实施时间较长,可能涉及到反复出入院及长期带管,因此不是主流的胆管结石治疗方式。行二期法治疗胆管结石的患者,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一、基本情况无法耐受任何形式的全身麻醉;二、肝移植患者、消化道重建无法行ERCP或不能耐受局麻下经口进镜患者;三、胆总管结石合并 大量肝内胆管结石,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取出者。四、通常需伴随肝内胆管扩张。 该术式需要在放射介入科或超声介入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PTCD),待窦道形成后逐渐更换大引流管不断扩张,直至能通过经皮胆道镜取石。有报道在23例高龄患者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胆道镜液电碎石取石,平均窦道扩张时间为20.1日,最长扩张时间为28日,其中首次结石取净率60.9%,总体结石取净率86.9%,结石复发率为8.79%,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二期法PTCL在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结石及胆管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中的应用,其中60%的患者实现了结石或吻合口狭窄完全治愈,32%患者部分有效,没有引起其他并发症。在充分符合适应症的条件下,PTCL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总之,胆总管结石的疾病谱较为多样,结石的数量、位置、直径及胆道解剖条件、病人 的一般情况都能影响并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最终决策。总体而言,新技术创伤更小的同时也意味着适应症较经典术式更窄。因此必须在术前严格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解剖情况及病变特征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的评估,根据每种手术方案的适应症进行灵活选择。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创伤,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不断发挥新技术在快速康复上的优势。 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4-09-23阅读量1444

为什么看静脉曲张,医生的说法...

病请描述:  偶尔会遇到一些患者,他们的静脉曲张也咨询过不少医生,有的医生会说开刀,有的会说的开点药回去吃,或者穿弹力袜就可以了,那么这时候患者就有些疑问了,为什么每个医生所说的方法不一样。   这是因为就目前来说,国内大部分的医院甚至于顶尖的医院,采取的还是比较传统的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抽筋扒皮的手术。   如果静脉曲张还不是很严重,医生又要做这种创伤比较大的手术,那么作为患者可能接受不了。因为付出很多收获却很少,这时候医生会让静脉曲张更严重了再来治疗。   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深静脉的功能非常差。因为很多这种血管外科,甚至普外科的医生他的诊室,没有血液动力学的设备,因此无法去判断,真正的静脉曲张的病因,就无法判断深静脉功能的好与坏,无法应对这种术后复发、新发的一些问题。   再加上这时候静脉曲张表现的也不是很重,那么医生会对手术的远期疗效,会缺乏一定的信心,所以会建议做一些保守的治疗方法。   但是现在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了。通过日间门诊和微创的手术,在USG的指导下,其实不用开刀,腿上可能就是几个针眼,再加上麻醉也是局麻加定点神经阻滞,既感受不到手术中的疼痛,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因为麻醉或者大创面手术来带来的一些风险。   像这样的微创技术,完全可以让静脉曲张在变得更严重之前,把它治好并且代价也不大,当然最终需不需要治疗,是否达到治疗的标准,不管是微创还是开刀,这时候需要专业的医生做一个综合的考量。   #静脉曲张钟若雷##USG联合微创#

钟若雷 2024-09-23阅读量1089

查出多节段颈椎病,就要手术了...

病请描述:  许多患者的颈椎病并不是单节段的,有的人双节段,甚至是三个节段以上,这种多节段的颈椎病是不是更加严重,一查出来就要手术了?如果真的需要手术,那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了,那到底前路好,还是后路好呢?   近日,就有这样一位患者来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这位患者为58岁男性,在2年就出现右侧上肢麻木、疼痛,下肢走路没劲等症状,今年他感觉自己的情况加重,走路脚底出现踩棉感、行走不稳,上肢也是又麻又疼,特别难受。于是他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在颈4-5、颈5-6、颈6-7都出现了椎间盘突出,且造成了脊髓多处受压、颈椎管狭窄,当地建议他尽快去大医院手术,最后他在多方打听下来到了北京,找到王主任。   术前影像学资料:      多节段的颈椎病就非得手术吗?   其实,大家需要清楚,颈椎病需不需要手术和多少个节段出问题没有必然联系。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经常是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一小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就需要考虑手术干预了,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手术,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所以,如果患者严重压到神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到不能正常生活,或者明显压迫脊髓了,就算是单节段的颈椎病也是需要手术的;反之,一些患者虽然查出来多个节段都有问题,但是症状不重,没有压到脊髓或者神经受压不重时,都不用手术。   而这位患者属于比较重的情况,不仅多个节段有椎间盘突出,而且都对后面的脊髓有了压迫,这段颈椎管也出现了狭窄,这时如果不尽早手术处理,平时一个轻微外伤都可能加重脊髓受压,甚至有瘫痪风险。   多节段颈椎病,选前路好还是后路好?   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各有优缺点,选择哪一种更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如果患者是两个节段以下,选择前路手术没有问题,毕竟前路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减少轴性疼痛,恢复快。   但患者若三个以上节段都出问题,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患者的情况既可以选前路也可以选后路,我们一般优先选前路。但是如果患者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继发性颈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等情况时,选择后路手术可能更加合适。后路手术有可以保留颈椎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退变、不需要融合等优点。根据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王主任建议他进行后路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的效果如何呢?   这位患者同意接受后路手术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表明患者的脊髓受压全部解除,颈椎管恢复了通畅。他术后的上肢麻疼、下肢力量也都得到了明显缓解,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   术后影像学资料:      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其实没有哪个入路或者术式是适用所有患者的,现在我们的手术治疗都是个体化治疗,这也对医生术前评估能力以及手术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作为患者来说,不管是前路还是后路,只要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手术都是好手术。

王作伟 2024-09-23阅读量1678

三叉神经痛要做哪些影像学检查?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被患者称为“天下第一痛”虽然发作不会影响患者生命,但是疼痛患者无法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治疗前需要进行严格检查,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介绍:   三大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   核磁检查:血管断层成像(MRTA)在三叉神经痛病因学诊断中也有重要意义,可明确是否有血管压迫,辨认责任血管的走行。   CT扫描:虽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往往无法依靠常规CT扫描确诊。近年来有些学者主张采用此法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并认为其在诊断三叉神经痛(有时也称“脸痛”)的价值明显大于MRI。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等。药物治疗仅能早期缓解症状,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需不断加大药物剂量,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上述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均属于破坏性手术,容易导致面部麻木、角膜炎等并发症,而且疗效维持时间短。   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即血管压迫,采用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方法解除血管压迫,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种手术方法临床上称为显微血管减压术。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已逐渐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标准   三叉神经痛在后期一般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最新的手术方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愈该病的方法。以下几种方式为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金标准:   (1)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表现,“扳机点”存在;   (2)排除炎症和CPA肿瘤;   (3)药物耐受、毒副作用大、疗效差;   (4)小于70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能耐受手术;   (5)不能接受其他治疗后面部麻木;   (6)术前头颅MR检查提示三叉神经根与邻周血管关系密切;   (7)患者有手术意向。

王景 2024-09-18阅读量2475

为什么在进行肺结节手术前需要...

病请描述: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胸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衡量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分辨CT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其中磨玻璃结节作为肺癌早期的一个重要信号,更是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如何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成为了摆在胸外科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必要性 在胸腔镜手术中,肺磨玻璃结节的术中病灶辨认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肺磨玻璃结节的密度较低,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界限不明显,加上呼吸运动的影响,使得术中准确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因此,术前结节穿刺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解决术中病灶定位不准确的难题,还能显著降低中转开胸或扩大切除范围的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体验。通过术前定位,医生能够在手术前准确标记出肺结节的位置,为手术过程中的快速准确探寻结节位置提供有力支持。 二、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作用 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核心作用在于精准定位。在CT的引导下,定位针能够准确穿刺到肺结节所在位置,锁定病变部位。这种定位方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使得医生能够在手术中更加自信地进行操作。同时,术前定位还能优化手术方式。通过术前定位,医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肺结节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最大程度保留健康的肺组织,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此外,定位针的使用还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它确保了病变组织的精准切除,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类型及操作方法 目前,肺结节术前定位针主要包括锚定定位针和注入医用胶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的优点,能为手术过程提供有力的辅助。 锚定定位针 锚定定位针是一种常用的术前定位方式。其操作方法相对简单,首先通过CT引导将定位针穿刺到肺结节的部位,然后释放出类似于船舶锚一样的锚勾,勾挂到肺结节上。随后,将穿刺针退出,但将连接锚的线存留在肺表面。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沿着这条定位线准确找到肺结节并进行切除。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定位准确、操作简便,且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过多损伤。 注入医用胶 注入医用胶是另一种有效的术前定位方式。其操作方法与锚定定位针类似,也是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到肺结节的部位。但在退针的同时,医生会注入医用胶。医用胶可以较快凝固,因此当注射针退出到肺表面时,医用胶会存留到肺表面并形成一个小凸起。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触摸肺表面质地变硬的医用胶来准确找到肺结节并进行切除。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医用胶的凝固性使得定位更加稳定可靠,且不会对手术过程造成过多干扰。 四、肺结节术前定位针定位的优势 肺结节术前定位针定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手术成功率 通过精准定位,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切除肺结节,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减少手术创伤 术前定位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细和有针对性,从而减少了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和手术创伤。这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缩短手术时间 定位针的使用使得医生能够更快地找到并切除肺结节,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降低了手术风险,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降低并发症风险 通过精准定位,医生能够避免对正常组织的过多损伤,从而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这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肺结节术前定位针的应用在现代胸外科手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还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术前定位针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张百华 2024-09-18阅读量894

大线做支架,小线做填充?小线...

病请描述:在线雕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我们做线雕都是采用大线进行面部的提升,而小线进行面部填充,比如泪沟、鼻唇沟、口角囊袋的部位使用爆炸线进行填充,其实从实践效果来说还是不错的。 但是从近些年接触医美的朋友来说,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什么小线、爆炸线,只知道线雕可以做面部提升,那是因为从临床观察来看,大线做提升不管是从效果还是线材的操作方式上,确实可以达到面部提升且创伤相对较小。 而从小线来说,他是刺激局部的组织进行胶原再生,像我就做过眼袋的线雕,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一些新式材料已经将其取代。比如泪沟现在更多用胶原蛋白,不光能解决泪沟问题还能够掩盖黑眼圈,而鼻唇沟的位置现在更多用假体或者玻尿酸进行填充,方式方法更加简单快捷效果更佳确切。 小线的问题在于他是刺激组织增生达到抚平凹陷的效果,比如口角囊袋的填充,部分人会出现刺激完之后口角囊袋更重了,反而需要再次的吸脂。不如直接对嘟嘟肉进行吸脂,对下颌切迹以及木偶纹的位置进行填充,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对于凹陷的部位,更多医生选择直接用玻尿酸或者脂肪进行填充,它的效果更确切。

卢丙仑 2024-09-18阅读量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