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酒精成瘾 > 治疗

酒精成瘾治疗

酒精成瘾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健康科普|经颅磁刺激开启无创...

病请描述: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神经调控技术。它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被称为“大脑钥匙”。   无创穿透颅骨的“大脑钥匙”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康复医学科主任张敏介绍,TMS是一种颅外脑刺激技术。它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TMS刺激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可穿过颅骨,在特定大脑皮层形成感应电场,改变神经元静息膜电位,达到刺激中枢神经的目的。   根据刺激模式,TMS主要可分为单脉冲(sTMS)、双脉冲(pTMS)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其中,单脉冲和双脉冲TMS常被用来探索大脑功能,这两种方式可以使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去极化来产生动作电位,在皮层运动区产生运动诱发电位,可以测量皮层的兴奋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用以刻画某些神经疾病导致的神经生理变化。 ▲ TMS示意图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则是连续有节奏的磁脉冲。rTMS需要特殊的设备,在同一个刺激部位给出高频rTMS或低频rTMS。低频rTMS可对神经突出产生长时程抑制效果,抑制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相反,高频rTMS可对神经突出产生长时程增强效果,兴奋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对相应疾病起到治疗效果。   张敏主任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神经调控技术,rTMS具有无痛、无创、非侵入性、易操作等优势,可特异性调节刺激脑区的神经兴奋性,刺激停止后仍有持续的生物学效应,是脑功能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有力工具,因而又被称为无创神经调控的“大脑钥匙”。它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磁图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这些疾病可通过TMS开展临床诊疗   目前,TMS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神经、康复、疼痛、神经电生理等领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   具体适应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国际rTMS治疗指南(2020版)】包括:   A级:抑郁症、神经病理性疼痛、亚急性脑卒中(改善手运动功能)。   B级:帕金森病(改善抑郁症状、运动功能)、创伤后应激障碍、亚急性脑卒中(改善运动功能)、慢性脑卒中(改善非流利性失语)、抑郁症、纤维肌痛(改善生活质量、疼痛)、多发性硬化(下肢痉挛)。   C级: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强迫症、物质成瘾(戒烟)、早期阿尔茨海默症(轻度认知障碍)、慢性耳鸣、癫痫、亚急性脑卒中偏侧忽视、精神分裂症(改善幻听、阴性症状)、慢性脑卒中(改善手运动功能)。   其他更多:意识障碍、运动性失语、肌张力障碍、慢性脑卒中(改善运动功能)等。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7A神经内三科主任张静波是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在神经系统罕见病、疑难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研究。 ▲ 张静波主任日常工作照   张主任以经颅磁刺激(TMS)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为重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神经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卒中后约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吞咽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颅磁刺激技术会引起双侧半球神经网络和相关皮质—皮质下兴奋性的改变,可促进脑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复。   具体来说,通过rTMS治疗时,刺激频率 ≤1Hz为低频,引起突触传递功能的长时程抑制,降低神经元活性;刺激频率 >1Hz为高频,引起突触传递功能的长时程增强,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   正常情况下两侧大脑半球通过胼胝体相互抑制,每一侧都对另一侧产生相同的抑制效应,处于抑制平衡状态。一侧半球卒中后,受损侧兴奋性下降,对另一侧的抑制性减弱,未受损侧兴奋性大于受损侧,并对患侧施加更强的抑制作用,半球间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在脑卒中后上调患侧半球或下调对侧半球的兴奋性,以重塑两半球间平衡状态,有利于卒中后功能恢复。   张静波主任提醒,对于不同患者的大脑功能状况,需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等来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期,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引进了依瑞德磁场刺激仪(CCY系列),以满足广大患者多样化的治疗和康复需求。 ▲ 患者正在进行rTMS治疗   该设备具有多种脉冲模式,可兼容国内外主流肌电图仪、脑电图仪、定位导航系统、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等。配备惰性液态内循环冷却系统,具有三重安全防护功能,确保刺激线圈能安全长时间连续工作。   应用领域包括:   1.检测项目:   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传导时间(CMCT)、皮质静息期(CSP)等。   2.临床应用:   神经康复领域:脑卒中后失语症、吞咽困难、肌张力障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尿失禁、癫痫、帕金森病、慢性疼痛等。   精神心理领域: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   儿科领域:脑瘫、孤独症、癫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动性抽动症等。   成瘾领域:网瘾、戒毒、戒烟、戒酒等。   3.科研:   心理认知科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   患者接受治疗时需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取下手表、磁卡等设备和物件;   2)接受治疗时取坐姿或半卧;   3)接受治疗时,会感觉到头皮轻微的颤动,属正常现象;   4)接受治疗时,磁刺激仪会发出“叭...叭.....”的声音,如对声音敏感者,可戴上耳塞;   5)磁场刺激仪治疗原则上10次为一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禁忌症(哪些人不适合经颅磁刺激治疗):   1. 有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2.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3. 严重酒精滥用者;   4. 有颅脑手术史者,脑内有金属物植入物者,有耳蜗植入物者;   5. 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者;   6.颅内压明显增高者;   7. 孕期妇女。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8-16阅读量2247

聊聊饮酒与胰腺的那些事儿

病请描述:编者按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有所谓的无酒不成席、把酒言欢、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说法。 一位60多岁的于先生,两年前因体检发现胰腺癌,及时实施了腹腔镜下胰腺癌根治术。近期门诊复查没有发现复发转移,我们都非常高兴。临出门他又问我一个问题:“我可不可以吃老酒?”他压低嗓门告诉我,没开刀之前每顿至少喝半斤白酒,每天都喝一斤多的。现在感觉身体非常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开始喝酒。 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还真值得一聊。那么,饮酒与胰腺到底有哪些问题呢?下面就分享几位患者的真实案例吧。 01、长期饮酒与胰腺癌 正如上面的病人,长期饮酒20多年,患糖尿病史5年。体检又发现胰腺癌,幸亏发现的早,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大部分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及至有症状来就诊时,多半都已失去了根治手术机会,生存期就非常短了,甚至生存时间不超过1年。酒精对胰腺长期的刺激,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可以诱发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 长期大量饮酒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三部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癌。 02、慢性酒精性胰腺炎 还有一位是15年前(2009年)我手术的病人,他是一位37岁的小伙子。长期饮酒,每天也是1斤白酒以上。他自己讲,别看才37岁,酒龄已经20多年了,从17岁就开始喝酒。在就诊前2年,腹痛反复发作,导致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极度消瘦。一喝酒,腹痛反而有所缓解,这样对酒精就更加依赖了。来院检查发现,他是典型的慢性酒精性胰腺炎。胰管是胰腺分泌排放胰液的主要管道,正常最粗的部位也不会超过0.5cm。他的胰管明显不规则扩张,最宽的部位达到2cm多,胰管内充满各式各样的结石,从胰头长到胰尾。随之而来的是,整个胰腺组织的萎缩。导致胰酶分泌不足、还排出受阻,消化功能明显下降,来的时候就像抽大烟的人一样,骨瘦如柴、不成人样了。 关键是酒精成瘾,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家庭也即将崩溃。多次在当到医院就诊,效果不佳。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通过朋友找过来。后来在快速补充营养、改善体质的情况下,给他做了胰管切开取石、胰尾的部分切除。因为还年轻,尽量保留了胰头,做了胰管空肠吻合术。解除了梗阻,疼痛减轻,胰腺组织可望有所恢复增生。后来彻底戒酒,营养逐渐恢复起来。 03、急性胰腺炎 5年前的一位41岁的建筑公司刘经理,由于工作原因,常常陪客户喝酒。长得也是人高马大,肥胖体型,体重达220多斤。有一次大量喝酒之后,突然剧烈呕吐,腹胀腹痛。开始还以为醉酒所致,殊不知,腹痛越来越重,无法忍受,紧急来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非常危重,一般情况下死亡率可达1/3以上。后来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才逐渐缓解出院,1年后才恢复体力。也更换了工作岗位,减肥控制体重,锻炼身体,总算脱离了这个顽疾。 04、慢性胰腺炎止痛药成瘾 如果不是酗酒,但只是少量持续的饮酒,久而久之,有些人也会引起慢性酒精性胰腺炎。这种胰腺炎不是急性胰腺炎治疗不彻底或者反复发作所致,是由于酒精的慢性损伤所致,开始患病就是慢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并不突出,也没有剧痛、呕吐、发热等急性症状,而是表现为中上腹或者是腰背部的慢性疼痛,久治不愈。 一位30多岁的张先生,本来是一个收入不错的中产,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长期饮酒导致慢性胰腺炎。他不断地来院就诊,反复住院,既不是重症,也不能说没有症状。每次发作就用止痛药,输几天液就好转,然后就出院。但过一段时间又来了,进医院就要求打止痛针。最短的间隔时间是两周。周围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认识他了。最后搞得工作丢了,老婆孩子离他而去,成了孤家寡人,还到处借债。事实证明,他已经由慢性胰腺炎改变为镇痛药成瘾症了。最后让他转到了身心精神科住院治疗,才逐渐摆脱困境。 05、胰性脑病和酒精性脑病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 并发症较多。其中胰性脑病是危重并发症之一。具体机制不明,与急性胰腺炎发生时,体内炎症介质、神经递质、脂代谢物质集聚以及B类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多语、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抑郁、烦躁、幻觉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升高、四肢强直、反射亢进或消失及脑脊髓病综合征等。不只在酒精性胰腺炎发生,其他原因导致的胰腺炎都有可能发生。效果好坏与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相关。胰腺炎得到控制后,短期内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但重症患者,胰腺炎持续发展,则预后不良。 酒精性脑病与胰腺炎是两种情况,但可以同时存在。慢性酒精性脑病是指由于长期饮酒作用于脑组织产生的慢性、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的一系列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对饮酒的强烈渴望、耐受性增加、依赖性增强和不加以控制。患者可出现行为异常、神经系统机能和结构异常。 慢性酒精性胰腺炎的病人,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往往与合并酒精性脑病有关。须加以警惕。 结束语 饮酒乃大多数家庭,家常必备。饮酒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巨大的。适量有益,过量则有害。长期大量饮酒百害而无一利。不过,很多酒精成瘾的人,常常无法自拔,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常常还得求助于医生。最后,借助一个广告语来结束我们的话题:酒是好酒,莫贪杯哦。

施宝民 2024-04-01阅读量1775

请注意,“酒精依...

病请描述:  “酒”喝多了伤身,喝多了误事,朋友小酌还好,可是日复一日的喝,就容易造成“酒精依赖”,很多人并没有特别注重“酒精依赖”,实际上“酒精依赖”是很危险的一种精神疾病。   酒精依赖的判断标准   1、想酒:大多数的病人不承认,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坚强,病人经常梦见自己喝酒。有的病人难受的时候,只要酒精棉球擦一擦,闻一闻就觉得塌实了。   2、耐受性的增加:就是酒量的逐渐增加,啤酒喝着喝着,换成白酒,半斤变一斤。安眠药从未使用过,半片就睡好长时间,到后来一晚上吃100到200片安眠药。酒量增加是一个问题,酒量下降也是问题,我们理解是躯体出问题了,肝脏不好。最后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喝难受,另一个方面是喝酒也难受。   3、控制能力受损:一开始喝酒不注意,后来家人管自己,就会藏酒,偷偷饮酒。包括藏安眠药,有些药瘾的病人全身都藏安眠药。因为这会和家人冲突。原来是我拿酒,现在是酒拿我。一杯太多,千杯不少。一旦喝酒就打不住了,一定要喝醉为止,这个属于疾病问题。   4、戒断:躯体的依赖,停酒1到2周内手抖的很厉害,因为身体内没有酒,严重的有昏迷的,甚至致死的。安眠药会出现癫痫的发作。一个常见的现象“——晨饮”,早上起来就喝酒。因为一夜没喝酒,身体内缺酒了。   5、放弃其他的活动:孤独的问题。自己觉得自己这么没用很丢脸,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躲在家里偷偷喝。   6、知道有问题,还继续喝:本不想继续喝酒,整个身体状况,继续喝下去问题越来越严重,很想戒,但是戒不掉。   总共六条,满足两条诊为轻度酒精依赖,满足四条为中度酒精依赖,满足全部六条为重度酒精依赖。   长期饮酒的危害   ★表现★   1、酒后兴奋型:酒后话多,易激动,烦躁,摔东西,骂人,打人,幻视,幻听等症状。   2、酒后嗜睡型:酒后易入睡,容易误事。   3、心脑血管损伤型:已出现手抖,心慌,肝硬化,酒精肝,肝腹水,小脑萎缩,股骨头坏死等症状。   ★损害★   长期饮酒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的损害。例如包括:躯体、精神和性格。   躯体方面:因为酒精是小分子的物质,很容易达到全身的各个脏器。当有酒精进入身体后,只要10分钟就能达到我们的大脑。而在2到3个小时后,身体就会把酒精百分百的吸收了。   但是如果想排泄酒精就需要花费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大脑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是泡在酒缸里面。   神经系统方面:肌肉不协调(走路不稳,协调性不好)、反应迟钝、致性快作用、自控能力下降。   性格改变:工作不负责任,家庭关系恶化,道德败坏。   酒成瘾作为一种成瘾性心理疾病,一些社会机构采用的单一药物治疗或者心理治疗效果一般不好,非常容易复发,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

高小宁 2023-07-31阅读量1610

胰岛素正确使用并保存,你真的...

病请描述:      临床中,由于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注射技术及药物保存不规范,引起血糖达标率不足40%,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然而对于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仍存在以下误区: 1.“请将我的胰岛素笔放在冰箱”      很多患者拿着已开启的胰岛素笔,让护士帮忙存放胰岛素。胰岛素笔或笔芯应如何保存呢?①未使用的胰岛素笔或笔芯应放于冰箱冷藏室(2-8℃)储存,注意不要放到冷冻层,冰箱门的位置最佳。②已使用的胰岛素可于室温放置,储藏时间不超过4周;这样胰岛素更稳定,更容易混匀。在室温(20℃左右,不超过25~30℃)下,胰岛素笔芯可保存30天。③装有胰岛素笔芯的胰岛素笔使用后同样不必放入冰箱否则冷热交替会损坏胰岛素笔,使整体使用性和灵敏性降低,引发机械故障,此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泄露,或空气倒灌。④如有乘坐飞机出现计划,应将胰岛素笔随身携带,切不可托运。⑤储存过程中避免阳光暴晒和激烈震荡。 2.“都说打胰岛素会上瘾,不能打不能打”      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或者家属一旦听说要打胰岛素治疗,就坚决抵制。甚至部分患者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情况下,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问其原因,他们说:打胰岛素一旦用了就会上瘾,以后就离不开了。     首先,胰岛素并不是毒。它是在体内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胰岛素不足的情况下协调两者,帮助其保持平衡,从而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胰岛素并不是一种药,它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所以说“胰岛素成瘾”完全是天方夜谭。 3.“胰岛素注射太疼了,可以口服吗?”     胰岛素目前是不能口服的。不过有医院研究胶囊口服胰岛素,现在尚未成熟。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以后遭到胃酸的破坏,会使胰岛素失去疗效,不能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4.“胰岛素笔针头多久更换一次?用酒精棉签消毒针头吗不是更卫生吗?”     所有型号的胰岛素注射针头应一次性使用,要一人一针一换,不能重复使用!重复使用容易使针头形成倒刺,不仅会增加疼痛感,也会增加感染率。“棉签消毒针头,更干净?”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观念。棉签消毒针头处会残留肉眼看不到的棉絮,注射时刺破皮肤进入皮下,注射过程随着胰岛素部分针头上残留的棉絮留在体内,会引起感染。 5.“胰岛素笔打在肚皮上都有硬结了,我不打了”     人体适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上臂、大腿、臀部,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     注射部位按吸收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使局部组织吸收胰岛素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故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要经常变换,我们这四种注射部位我将他们总结为大“S”、小“S”、“W”和大“V”。这四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合理利用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硬结”。    胰岛素笔使用过程中患者经常提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护理人员的关注,它涵盖的不仅是无菌注射原则,每次注射的剂量更加重要,稍有不慎剂量过大可能造成低血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血糖日记”。这样也有利于复查时临床医生根据血糖记录调节胰岛素剂量。正确注射胰岛素才能发挥其最大的降糖作用,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

俞一飞 2023-03-08阅读量1982

酒精成瘾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9
问诊量:239
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以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巴氯酚泵)等神经调控技术;以及精神类疾病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治疗;2)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厌食症,抽动症,酒精成瘾等物质依赖及其他精神类疾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等缺血性疾病,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治疗;4)中枢痛,残肢痛的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5)大便失禁,顽固性便秘,尿失禁,盆底疼痛的骶神经电刺激治疗;6)癌性疼痛,肢体痉挛性疼痛的鞘内药物输注(吗啡泵,巴氯酚泵)治疗。
评分:9.8
问诊量:499
擅长采用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微创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成瘾及毒品成瘾所致精神障碍,已有近万例的手术案例;擅长应用干细胞移植技术进行脑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阿尔海默病、渐冻症、脑梗塞后遗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评分:10
问诊量:12369
综合医院躯体疾病伴发各类心理睡眠问题的联络会诊治疗。各类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症、周期性腿动等的治疗。心身疾病及各类神经症如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女性心理卫生,如更年期综合症,产后抑郁,月经相关情绪问题。药物依赖及酒精成瘾的规范化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的规范化治疗。性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评分:9.8
问诊量:27
专长:擅长治疗酒精、毒品、烟草、安眠药等精神活性物质成瘾及其所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酒精成瘾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20.4万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7.8万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6.0万

苏州市广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