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切还是不切?费健主任带你揭秘“观察治疗”新选择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全网粉丝超100万) 文章出处 本文内容基于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发表的研究《主动监测与立即手术:对中国1厘米或更小的高度可疑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和生活质量结果的比较》,结合我30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为你提供最科学的建议。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既拿手术刀又拿消融针”的外科医生。从医30年,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甲状腺结节陷入焦虑:“要不要手术?”“不切会不会恶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新选择——主动监测。 甲状腺结节,真的必须“一刀切”吗?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女性朋友(男女比例约1:3)。很多人一听到“结节”“可疑”就慌了,恨不得立刻手术。但你知道吗?1厘米以下的“高度可疑”小结节,可能根本不需要急着开刀!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跟踪了800多名患者,发现: 主动监测组:定期复查,必要时再手术。 立即手术组:直接切除结节。 结果如何?我们用“三张成绩单”来对比👇 成绩单一:治疗效果,平手! 肿瘤控制率: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癌症转移或死亡。 延迟手术率:主动监测组中,仅9%的人后来需要手术,且术后效果与直接手术组无差异。结论:观察治疗不耽误病情,关键时刻再手术也来得及! 成绩单二:副作用,主动监测完胜! 立即手术可能带来这些问题: 暂时声音嘶哑(2.7% vs. 0.2%) 钙代谢问题(13.6% vs. 1.9%) 终身吃甲状腺激素药(96.1% vs. 10.7%) 脖子留疤(94.3% vs. 9.1%)结论:手术不是“零风险”,观察治疗能避免多数并发症。 成绩单三:生活质量,主动监测更舒心 手术后1年内,患者常抱怨声音变化、喉咙不适;1年后,脖子疤痕成了最大心结。而观察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始终更稳定,烦恼少一大半! 为什么医生推荐“主动监测”? 甲状腺微小癌很“懒”:多数生长缓慢,甚至一辈子不变化。 手术可能“过度治疗”:切了结节,却带来新问题(如激素依赖)。 定期复查更灵活:每6个月做超声,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适合人群:✅ 结节≤1厘米✅ 无淋巴结转移✅ 无家族史✅ 能坚持定期复查 费健主任的暖心建议 别让“结节”成心结:90%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即使恶性,多数也能观察(但是精准评估很重要)。 选对医生比选治疗更重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评估风险,制定个性化方案,可能你仅仅需要做个微创消融治疗而不必要切除甲状腺。 微创技术来兜底:若需手术,可选择腔镜手术,脖子上不留疤! 推荐理由 作为深耕甲状腺领域的“老医生”,我深知患者对手术的恐惧。这项研究证实:观察治疗不是“躺平”,而是科学决策。如果你正纠结“切还是不切”,不妨先问自己:是否需要为一个小结节,承担手术风险? 最后的话健康路上,焦虑不如行动!定期体检、理性选择,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如果有疑问,欢迎来我的线上诊室聊聊(偷偷说:粉丝咨询超10万,你的问题可能早有答案哦😉)。 费健主任的甲状腺健康小贴士🔹 每年一次甲状腺超声🔹 少吃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 保持好心情,压力是甲状腺的“隐形杀手”! 科学指导健康,选择决定未来。我是费健,我们下期见!
费健 2025-05-08阅读量35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手术:精准治疗与功能保护并重的现代外科艺术作者: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文章出处:本文内容参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年发表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结合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从事普外科工作30多年的医生。我既做传统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同时,我也是一名“科普达人”,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帮助过10万+患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手术的那些事儿——如何用现代技术既“切干净”肿瘤,又保护重要功能。 为什么甲状腺癌手术如此重要?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女性朋友更需关注!但别慌,大多数甲状腺癌(比如分化型)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不过,手术既要“精准切瘤”,又要“保护嗓子、钙代谢、血管气管”等,堪称“刀尖上的艺术”。 关键知识点:甲状腺癌手术的6大核心 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了解医生如何在手术中“稳准狠”: 术前诊断:甲状腺的“体检套餐” 超声检查:像“高清摄像头”扫查结节大小、形状,揪出可疑分子。 细针穿刺活检(FNAB):用一根细针“取样化验”,明确良恶性。 分子检测:给癌细胞做“基因身份证”,辅助诊断更精准。 手术范围:量体裁衣,不“一刀切” 肿瘤<1cm且无高危因素?可能只需切单侧甲状腺。 肿瘤大、有转移?需全切+淋巴结清扫。 划重点:医生会综合病理类型、位置、淋巴结情况,定制个性化方案。 手术入路:要根治,也要“隐形刀口” 经典低颈切口:适合大多数手术,疤痕隐蔽在颈纹里。 腔镜/机器人手术:从口腔、腋窝、胸乳打“隧道”操作,颈部不留疤(但需严格符合适应症)。 选择原则:治病第一,功能保护第二,美容第三! 术中保护:像保护“精密仪器”一样 喉返神经:伤到会声音嘶哑!医生会用“神经监测仪”全程护航。 甲状旁腺:管钙代谢,术中靠“纳米炭负显影”技术精准定位,避免误切。 血管气管:游离时“走天然缝隙”,像微雕一样精细。 淋巴结清扫:清扫≠盲目扩大 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侧颈区需有转移证据才动。 术中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减少术后脖子僵硬等问题。 术后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 出血:颈部肿胀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处理。 低钙:手脚麻、抽筋?补钙就能缓解。 乳糜漏:少见但麻烦,需低脂饮食+局部加压。 现代甲状腺手术的“终极目标” 过去手术追求“切得越广越好”,现在更强调“根治与生活质量并重”!比如: 用术中神经监测降低声音损伤风险;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预防低钙; 腔镜技术兼顾美容需求。这些进步让患者术后不仅能活得更长,还能活得更舒心。 推荐理由 作为医生,我常对患者说:“甲状腺癌不可怕,规范治疗是关键!”本文融合了最新指南与临床实战经验,帮你:✅ 了解手术如何步步为营;✅ 破除对“开刀留疤”“术后变哑”的恐惧;✅ 树立科学就医信心。 给读者的小贴士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别慌,先找专科医生评估。 手术方案因人而异,多和医生沟通自身需求(比如美容偏好)。 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超声,警惕复发。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遇到“懂技术、有温度”的医生,打赢这场“甲状腺保卫战”!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我的科普号留言,随时为你解答~ 健康无小事,科学应对才是王道! 🌟
费健 2025-05-08阅读量33
病请描述: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创治疗 vs 传统手术,如何选择更安心?——来自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科普指南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多年来,我做过上万台手术,也见证了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选择,尤其是许多患者关心的“微波消融术”到底靠不靠谱? 一、甲状腺结节:别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甲状腺结节在体检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女性朋友。数据显示,约60%的人一生中会查出甲状腺结节,其中90%以上是良性的。虽然大部分无需治疗,但如果结节逐渐长大,导致颈部压迫感、影响美观,甚至引发声音嘶哑等问题时,就需要及时干预了! 关键知识点: ✅ 良性结节≠不用管:直径>2cm、有明显症状或影响外观的结节建议治疗。 ✅ 传统手术 vs 微创消融:开刀切除虽有效,但创伤大、恢复慢;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更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二、微波消融术:像“精准打靶”一样消灭结节 微波消融术的原理很有趣,就像用一根细针“发射微波”,通过高温让结节细胞“脱水凝固”,最终被身体吸收。整个过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医生能实时看到针头的位置,既精准又安全。 最新研究对比发现(数据来自2025年《北华大学学报》和瑞金康复医院241例病例分析): 手术时间:微波消融只需30分钟,传统手术约85分钟。 出血量:微创组平均10毫升(约两汤匙),传统手术33毫升。 住院时间:微创术后2.6天出院,传统手术需6天。 美容效果:微创几乎不留疤,术后6个月颈部外观明显改善。 并发症:微创组感染、甲减发生率几乎为零,传统手术组甲减发生率高达36.7%。 一句话总结:微波消融术更适合追求快速恢复、怕留疤的朋友! 三、哪些人更适合选择微波消融? 不是所有结节都适合微创!根据研究,以下情况效果最佳: 结节体积适中:<9cm³(约鹌鹑蛋大小)的结节消融效果更好,大结节可能需要分次治疗。 位置友好:长在甲状腺峡部(颈部正中央)的结节,消融后吸收更快。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消融后结节缩小越明显(可能与组织代谢特点有关)。 结节性质:囊性或囊实性结节效果优于完全实性结节。 注意:如果结节位置特殊(如靠近大血管、神经),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需医生综合评估! 四、术后恢复:做好这3点,效果更持久! 定期复查:术后1、3、6、12个月需超声复查,监测结节吸收情况。 关注甲状腺功能: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需遵医嘱检查。 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颈部过度用力,保持情绪稳定,少吃高碘食物(如海带)。 五、费医生的贴心建议 作为同时开展传统手术和微创治疗的医生,我的原则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年轻女性、注重美观:优先考虑微波消融,避免颈部疤痕。 结节较大、位置复杂:传统手术更彻底,但需承担术后甲减风险。 高龄、基础病多:微创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更高。 最后提醒:任何治疗都有局限性!微波消融虽好,但长期效果(>5年)仍需更多研究验证。选择前一定要和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哦! 文章出处:综合自2025年《北华大学学报》临床研究及上海瑞金康复医院241例病例分析作者介绍: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深耕甲状腺疾病诊疗30年,全网粉丝超100万,致力于用通俗语言传递靠谱医学知识。推荐理由:数据权威、语言易懂,帮你避开选择恐惧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费健 2025-05-07阅读量38
病请描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要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之间,“体重管理”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如今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怀孕后直接胖了40斤,减也减不下来”“根本管不住嘴,体重反反复复”......有数据显示,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已达6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半以上和肥胖相关!4月24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计划,共同应对肥胖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迅速行动,联合普外科、呼吸/内分泌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等科室,开设“体重管理门诊”,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针对不同的肥胖、超重患者提供定制科学、专业、全面的体重管理方案。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院长谭明华表示,体重管理门诊将会用科学的医疗级体重管理方案替代偏方、微商产品,帮助市民少花冤枉钱,还能预防未来几十年的健康风险。 体重管理门诊 诊治范围 体重超标(BMI≥25)、肥胖(BMI≥28),伴腰围超标者(男性≥90cm,女性≥85cm)及易胖人群;与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患者;反复减重失败或体重反弹,需要手术科学控制体重的患者;需要体重管理的特殊人群(如孕前/产后女性、代谢过慢的中老年人、青春期过度发胖的少年儿童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希望预防肥胖的普通人群。体重管理门诊 涵盖多种减重科学手段✅ 营养饮食调理:专业呼吸/内分泌科、营养师根据BMI值、腰围值、血糖、血脂、尿酸的指数,按《中国肥胖防治指南》为患者定制食谱;✅ 儿童/孕妇专属:孩子测骨龄看生长发育,孕妇评估孕期增重是否合理,避免影响胎儿健康或耽误生长发育;✅ 运动管理:根据市民的心肺功能、反应力、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匹配对应的运动计划;✅ 中医体质辨识:痰湿体质易水肿、气虚体质易疲劳,中医辨证针对性开展中药茶饮、埋线、针灸、艾灸、刮痧、拔罐、耳穴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 手术减重:如果通过单纯控制饮食结合运动的方式仍无法减重,并且已经引起了高血糖、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病症,可及时接受科学减重手术治疗,体重管理门诊提供减重手术全流程咨询。✅长期跟踪:初诊后定期复诊,通过体重、运动数据、身体各项指标,医生动态调整方案,帮助避开「减完即反弹」的坑。减盐减油减糖 就 诊 温 馨 提 示1、首次就诊请携带近3个月的体检报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病历及相关检查资料(例如饮食日记、睡眠情况);2、建议空腹就诊,以便进行必要检测;3、我院体重管理门诊已开通线上预约挂号,建议市民尽量选择网上挂号,再到现场就诊,节省时间~挂号方式:“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掌上医院”——“预约挂号”。体重管理门诊出诊专家(部分)普外科 张寅副主任医师擅长:普外科常规开展肥胖症与糖尿病等代谢病的微创手术治疗,袖状胃切除手术、胃旁路手术、糖尿病手术、经脐单孔无疤痕减重手术等。呼吸/内分泌科 景洪颖 主治医师擅长:科学减重及内分泌疾病综合管理,尤其在肥胖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个体化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医学营养减重方案制定,并注重代谢综合征的长期生活方式干预。中医科 林伟弟中医师擅长:根据个人体质辨证,应用中药、针灸、茶饮等方法,调理亚健康及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痛风、疲劳综合征、三高疾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脾胃病、鼻炎、咳、发热、肺部结节等肺系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及疑难杂病等相关疾病。丘瑞坤营养学博士 中级临床营养师擅长:低碳减重、医学减重,成功减脂2000余例;尤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和妊娠期间营养调理。
林伟弟 2025-04-30阅读量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