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静脉栓塞 > 护理

静脉栓塞护理

静脉栓塞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生胆囊炎...

病请描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囊炎科普 一、什么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癌或肝脏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脏的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TACE术后胆囊炎的原因 TACE术后胆囊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2%。主要原因是: 解剖因素:胆囊动脉通常从肝右动脉发出,为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循环。一旦胆囊动脉被栓塞剂误栓,胆囊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性炎症。 栓塞剂返流:即使导管置于胆囊动脉分支以远,栓塞剂仍可能返流至胆囊动脉,导致胆囊缺血。 化疗药物影响:化疗药物在胆囊壁存留时间过长,加上胆囊血管栓塞,会引起化学性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 TACE术后胆囊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右上腹疼痛: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多在术后即刻或1~3天内出现,持续约7天。 发热:多为中到高热,体温可达39.6℃。 影像学表现: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征”。 四、诊断与治疗 诊断:结合术后症状(如右上腹痛、发热)和影像学检查(B超或CT)可确诊。 治疗: 保守治疗:禁食、静脉营养支持、解痉止痛(如654-2)、抗生素抗感染。 严重并发症:若出现胆囊坏死穿孔,需外科手术处理。 五、预防措施 超选择性插管:尽可能将导管置于胆囊动脉分支以远,减少栓塞剂误入胆囊动脉的风险。 合理选择栓塞剂:避免使用颗粒过小的栓塞剂,如明胶海绵微粒。 术中监测:术中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胆囊动脉及胆囊显影情况,及时调整操作。 六、术后护理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饮食管理:术后恢复饮食后,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情绪,避免因疼痛或不适引发焦虑。 七、总结 TACE术后胆囊炎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但通过合理的技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患者术后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及时就医,以确保安全康复。

赵刚 2025-04-07阅读量292

2025NCCN指南子宫内膜...

病请描述:十三、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原则 (1)除非患者期望并适合保留生育功能,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和淋巴结评估是病灶局限于子宫者的最基本手术方式,某些有转移患者也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2)需完整取出子宫,避免用碎宫器和分块取出子宫。 (3)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进行。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患者而言,随机对照试验、Cochrane数据库回顾研究表明,微创手术部位感染、输血、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缩短、护理费用较低,且不会影响肿瘤学结局,因此首选微创技术。 (4)淋巴结评估包括前哨淋巴结或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即使病变局限于子宫,淋巴结切除术也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淋巴结切除可以判断预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5)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包括髂外、髂内、闭孔和髂总淋巴结。 (6)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需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并达肠系膜下动脉和肾血管水平。 (7)首选前哨淋巴结活检。 (8)切除可疑或增大的淋巴结排除转移非常重要。 (9)某些患者可能不适合做淋巴结切除术。 (10)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 (11)虽然不是分期指标,仍推荐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中常规取腹水行细胞学检查。 (12)腹水细胞学结果不能单独指导辅助治疗。 (13)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常进行大网膜活检。 (14)Ⅱ期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仅用于需要达到阴性手术切缘时。 十五、 前哨淋巴结活检原则 (1)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结果均表明,相比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病灶明显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超分期定位术可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且假阴性率较低。前哨淋巴结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外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及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度。近期研究证据表明前哨淋巴结定位术也可用于高危组织类型(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及子宫癌肉瘤)。 (2)当术前影像学结果未显示子宫外转移或术中探查无发现明显的子宫外病灶时,可考虑在肿瘤明显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的手术分期中应用前哨淋巴结定位术。 (3)子宫颈注射染料法已被证实是一种识别高危转移风险淋巴结有确切效果的方法(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 (4)子宫颈浅层(1~3mm)和选择性的深层(1~2cm)注射将染料输送至起源于子宫颈和宫体部的淋巴管道主要层面,即浅筋膜下、中间间质及深层黏膜下的淋巴管源头处。 (5)注射于子宫颈可使染料很好地渗透至子宫血管和主要的子宫淋巴干,这些管道集中在宫旁部位,穿过阔韧带,通向盆腔前哨淋巴结,偶尔也通向腹主动脉旁前哨淋巴结。 (6)宫体部位引流淋巴干常跨过闭锁的脐动脉,盆腔前哨淋巴结最常位于髂外淋巴结中部、髂内淋巴结腹侧或闭孔区的上部。 (7)前哨淋巴结另一个少见的部位是未跨过脐动脉,而是沿着输尿管系膜向头侧走行,此时前哨淋巴结常见于髂总淋巴结骶前区。 (8)最常用于子宫颈注射的放射性标记胶体是锝-99m(99mTc);其他多种染料也可用于注射(1%异硫蓝,1%亚甲蓝及专利蓝)。 (9)近期,吲哚菁绿(ICG)作为一种需要近红外线摄像定位的有效成像染料,提供了很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目前被普遍应用于临床。 (10)前哨淋巴结分期术另一个潜在临床价值在于前哨淋巴结中少量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只能通过强化的病理超分期技术检出。 (11)成功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术关键在于术者对前哨淋巴结定位原则的依从性,这就要求术者对前哨淋巴结检出失败的该侧淋巴结进行系统切除术,且无论检出结果如何,均需切除任何可疑或明显增大的淋巴结。 (12)对于前哨淋巴结检出失败的病例,可考虑再次行子宫颈注射。在宫颈未检出前哨淋巴结的一侧,再次在宫颈表浅区域注射1mL。 (13)如单侧盆腔前哨淋巴结无法检出,则推荐行该侧的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如有妇科病理学专家,可行冰冻切片评估是否存在肌层浸润,若确认无肌层浸润或子宫颈受累,则可避免行淋巴结切除术。 (14)除了部分必须切除增大的子宫后才能使染料进入髂静脉及淋巴结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需在子宫切除术前识别前哨淋巴结。 (15)前哨淋巴结超分期处理,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连续切片,并检查多个HE染色的切片,无论有或没有IHC染色。妇科病理科医生对连续切片和超分期的方案各不相同。当使用HE切片和IHC染色时,两种不同的超分期方案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比较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16)最近的数据强调了超分期对于检测少量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的潜在重要性。总的来说,前哨淋巴结示踪可以提高手术精准度,以识别更有可能存在转移的淋巴结,并与强化的病理分期相结合,这已被证明可以增加淋巴结转移的检测,这可能会改变分期和辅助治疗。有孤立肿瘤细胞的淋巴结应明确报告。在子宫内膜癌中,当检测到孤立的肿瘤细胞而无宏转移和微转移时,将淋巴结分期定为pN0(i+)。

李芳 2025-02-05阅读量961

7年大数据分析比较颈动脉血运...

病请描述:7年的经颈动脉血运重建监测项目,与经股动脉支架和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比较 该研究发表于11月期的米国《血管外科杂志》(JVS)。 研究背景信息 在各种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经股动脉支架置入术(tfCAS)是最确定的选择。 CEA是标准治疗方法,而tfCAS被引入作为高级别无症状(>70%)或有症状狭窄的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 2015年FDA批准后,经颈动脉血运重建(TCAR)成为潜在的替代方案,其血流逆转机制提供脑保护,并且无需主动脉弓穿越。 三种最常用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式: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经股颈动脉支架置入术(tfCAS)和经颈动脉血运重建(TCAR)。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经股颈动脉支架置入术(tfCAS): 支架系统进入腹股沟处的动脉; 导丝穿过人体内的大动脉到达颈动脉; 经导丝送入防中风装置; 球囊扩张狭窄的颈动脉段并植入支架保持该处颈动脉的通畅。 经颈动脉血运重建(TCAR),是一种新的颈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将颈动脉切开术与血流逆转相结合(导管技术+血流重建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栓塞(中风)的可能性,进行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治疗。该术式由米国血管外科专家Enrique Criado教授(MidMichigan Health)和David Chang教授(O'Connor Hospital)共同发明并推广。术中医生从病人的颈部做小切口介入,之后用途中神经保护系统产品接通动脉的血液流动,这实际上是逆转血液从大脑经颈动脉流出,用导管将血液引出身体。接着通过可以收集松散脱落斑块的筛网过滤血液。最后,血液通过病人腿根部的股静脉重新返回病人的身体。 几项回顾性研究发现,TCAR始终优于tfCAS,住院期间和1年随访时的卒中/死亡率较低。 在比较TCAR和CEA之间的卒中/死亡结局时,研究未发现显著差异。然而,根据症状状态分层时,研究在结局方面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TCAR报告的较低卒中/死亡率导致其适应证扩大并被相当一部分医师采用。 在比较CEA和tfCAS时,在有症状的患者中观察到tfCAS的院内、30天和长期卒中/死亡率较高,而在回顾性研究和荟萃分析中,无症状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支架置入术比较的颈动脉血运重建试验”(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s. Stenting Trial, CREST) 的结果与这些观察结果一致,将无症状子分析中缺乏显著性归因于统计学功效较低。 统计学功效不足和缺乏共识强调了对所有三种手术的院内结局进行全面评估的必要性。 该研究VQI数据集中有50,000多例TCAR患者,因此有足够的样本量可以提供关于TCAR、tfCAS和CEA比较安全性的最新见解,并根据症状状态进行分层。 原研究概要 该研究利用了血管质量倡议(Vascular Quality Initiative, VQI)的最新数据,为比较经颈动脉血运重建 (transcarotid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TCAR)、经股动脉支架置入术 (transfemoral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tfCAS) 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数据集。 VQI目前包括50,000多例TCAR。鉴于这一庞大的数据集,研究团队现在能够比较不同血运重建技术的总体结局,并根据症状状态进行分层。 利用2016年9月至2023年8月的VQI数据,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风险校正分析,方法是应用逆处理概率加权法 (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 比较TCAR与tfCAS、CEA与tfCAS以及TCAR与CEA之间的院内结局。 研究团队的主要结局指标是院内卒中/死亡。次要结局包括心肌梗死和颅神经损伤。 共有50,068例患者接受了TCAR, 25,361例患者接受了tfCAS, 122,737例患者接受了CEA。 与CEA和tfCAS相比,TCAR患者年龄更大,更容易合并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既往对侧CEA/CAS。 与TCAR 和 CEA 相比,TfCAS有更高的卒中/死亡风险。 与TCAR相比,CEA的卒中/死亡概率略低。 与TCAR和CEA相比,TfCAS发生颅神经损伤的概率较低;与CEA相比,TfCAS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也更低。 CEA较TCAR有更高的心肌梗死和颅神经损伤风险。 (TIPS: 以上结果去掉了具体的统计分析数据) 研究团队发现: 尽管tfCAS可能对特定患者有益,但CEA和TCAR因与较低卒中/死亡率相关而是首选。 在选择CEA和TCAR时,重要的是要权衡其他手术因素和结局,如心肌梗死和颅神经损伤,特别是当卒中/死亡率相似时。 此外,评估可能从一种手术中获益的亚组对于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做出知情决策和加强患者护理至关重要。 调整TCAR、tfCAS和CEA的卒中/死亡超时率 *注:2023年数据包括截至8月中旬的数据 TIPS: 该研究得到了米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办公室的支持,基金编号为5t35hl110843 - 10,5t32hl007734 -29和1UM1TR004408-01。

吕平 2024-11-13阅读量1852

肺栓塞国际临床指南比较需要记...

病请描述:急性肺栓塞的不同指南提供了混合的建议 ——后附:肺栓塞指南比较:要点 一项新的综述发现,在米国和欧洲的建议中存在和谐与不和谐,以及遗漏。 根据本周在《米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著名专业协会制定的急性肺栓塞(PE)指南建议在米国和欧洲提供了混合的建议。 研究人员考虑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ESC/ERS)、肺栓塞反应小组(PERT)联盟、CHEST(以前称为米国胸科医生协会指南)、米国心脏协会(AHA)、米国血液学协会(ASH)和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编写的众多临床指南。 作者指出: 临床医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对可供选择的文件数量和其中建议的异质性以及“不确定或遗漏的领域”感到沮丧。这种情况“可能会使读者和临床医生没有明确的管理途径。” Behnood Bikdeli医学博士(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耶鲁结果研究与评估中心,米国康涅狄克州)表示: 我们综述各种文件的重点是进一步证据生成和评估以改善患者护理. . . .困扰我们的不仅仅是(指导方针之间的)不协调。有时候,即使是沉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进步的机会。值得庆幸的是,大家也达成了很多共识。 他解释说,他们挑出了与诊断、短期管理、手术治疗和长期随访有关的异同。 Behnood Bikdeli 与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和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Marco Zuin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的Bikdeli指出: 这些不同的指导方针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这些)将成为许多日常临床医生寻求指导的东西,以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决定。 尽管有大量的临床创新和蓬勃发展的科学研究,PE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对诊断和管理构成挑战(该论文指出,这种负担只会增加)。与此同时,探索即时和长期抗凝治疗的扩展策略,以及先进的治疗方法,包括对更严重的PE患者进行导管干预,已经变得越来越令人生畏。 Bikdeli指出: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很幸运地拥有了大量PE血管腔内管理的选择,但除了热情之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就如何影响患者结果而言,证据尚未赶上。 这将如何反映在[未来]指导方针中是一个关键问题。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 看到一些重叠 综述发现,在生活方式和全身纤维蛋白溶解剂量方面,米国和欧洲一系列指南之间的一致性最薄弱,但也有与风险分层、随访期间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早期出院和家庭护理对低风险PE的作用,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和/或呼吸恶化的中风险患者使用导管定向干预措施也有差异。 然而,对于以下方面,几乎100%一致: 抗凝作为所有无禁忌症患者的主力疗法的作用 下腔静脉滤器用于抗凝血禁忌症的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 识别低风险PE 使用风险评分和D-二聚体在低/中等预测概率的患者中排除PE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PE中系统性纤维蛋白溶解的必要性 Bikdeli表示: 部分不一致源于“这些指南不是[全部]同时发布”的现实。他指出,虽然AHA目前正在更新其建议,但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发布了PE指南,而NICE文件是去年才发布的。

吕平 2024-10-15阅读量1678

静脉栓塞护理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0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88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苏州市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学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医技人员共33人,其中临床医师26人、神经电生理室4人、神经心理2人。科室现有编制床位101张,3个护理单元,有独立的睡眠监测病房床位4张。年均收治住院病人4000人次,年均门诊病人达80000人次,设有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脑血管病、癫痫、睡眠障碍、头痛、记忆障碍和神经心理等专病门诊。2007年底建立了睡眠中心,开展了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RBD等睡眠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同时开展了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为癫痫诊断、优化治疗的专业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2010年初建立苏南地区首家规范化卒中病房,成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静脉溶栓、颈动脉、椎动脉以及颅内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脑动脉瘤栓塞术。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技术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生导师3名,培养博士研究生52名,硕士研究生127名。在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2014年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17篇。2014年共获国家级课题7项,其中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1项,合作交流项目1项;另外帕金森病的规范诊疗及优化研究获得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项目。;

静脉栓塞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9.4万

重庆新桥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87.9万

上海长海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3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