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在肿瘤患者术后恢复中,选择合适的饮食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一般来讲,肿瘤患者术后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手术后的初期,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随着恢复情况的改善,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避免食用刺激性强、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伤口愈合。 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选择鱼、肉、蛋、奶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喝水、果汁、汤等。 避免过度饮食,应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如果有特殊的营养需求或者疾病状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手术后初期,应避免食用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 一般来说,非消化道的肿瘤手术后,只要患者消化功能良好,可以正常进食,包括海鲜和牛羊肉。但是,如果手术部位是消化道,或者患者正在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放射治疗,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反应,这时需要减少海鲜和肉类食物的摄入。 此外,对于一些手术治疗后的肿瘤患者,适当地吃牛、羊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但是,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比较弱,建议将羊肉做成羊肉汤或者羊肉粥,或者也可以用牛、羊肉包饺子、做馄饨,更有利于患者胃肠道的吸收。 以下是一些不适合吃海鲜的疾病: 痛风:海鲜中的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对海鲜过敏的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海鲜中碘含量较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海鲜是高蛋白食物,因此不适合食用。 高血压、冠心病:海鲜属于高胆固醇食物,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孕妇:某些海鲜如生鱼片、生蚝等可能含有寄生虫或细菌,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以下疾病患者不适合吃牛羊肉: 高血脂症:牛羊肉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高血脂症患者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病情。 肝病: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病患者摄入过多牛羊肉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 肠胃疾病:牛羊肉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肠胃功能不佳的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牛羊肉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病情。 热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牛羊肉属于温热食物,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总之,患者在肿瘤术后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促进身体的康复。
阴雷 2023-10-25阅读量1768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非常大的一个多肽类的物质。 促进:γ-氨基丁酸能激发与促进下丘脑弓状核与腹内侧核增加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从而激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同时γ-氨基丁酸能激活脑内葡萄糖磷酸酯酶的代谢,促进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而乙酰胆碱能抑制生长激素抑制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所以正反馈让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多一些,负反馈让生长抑素少一些,促进生长激素水平。 调控:GnRH控制儿童性发育启动和进程,如果GnRH提前大量分泌,会导致性早熟,骨龄快速进展,影响成人终身高。GABA作为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在性发育启动前抑 制下丘脑GnRH释放,调控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临床上,有长高需求/生长发育期间有睡眠困扰,推荐食用GABA(含酸枣仁的),100mg的γ-氨基丁酸和不少于5克的优质乳清蛋白(这个量很高,相当于4杯200ml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含量),酸枣仁这种药食同源食材成分;对孩子来讲,补充这些成分帮助更好入睡和促进GH自然分泌,乳清蛋白帮助TA补充骨骼肌肉合成所需的优质蛋白;其中,有一些儿童来就诊看生长发育,其实大部分存在睡眠的问题,如入睡慢、难以入睡(兴奋高)、睡着后翻身多、趴着睡(疳积-积食、脾胃消化不良会撅着屁股睡/跪着睡)等症状。其实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内源性GH分泌,以及孩子长高。临床上大量研究证实20~100mg的GABA就可以起到神经调节的作用,进而有助于睡眠质量改善;尤其是患儿在GH治疗期间,保证好的睡眠特别重要;孩子如果有长高需求,同时伴随睡眠的障碍或问题,可以试试GABA(含酸枣仁的);在这个基础上,搭配日常补钙产品,帮助更好地康复和实现身高追赶。 临床上有一些儿童来就诊看生长发育,其实大部分存在饮食的问题,如厌食、挑食、吃得慢等进食方面的问题,也会有兼带的一些便秘、拉肚子等症状。尤其是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或者孩子生长速率加快时,需关注孩子的进食问题和肠道不适,调节胃肠,提高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胃口差、食欲不振的矮小儿童,可以推荐使用含有山楂茯苓的GABA,山楂和茯苓成分促消化、健脾胃,且传统认为优质活性蛋白吸收好,补充不少于4.8g乳清蛋白,同时提供100mg 高纯度(≥98%)GABA,正反馈调节生长轴,促进生长激素内源性分泌。 维生素K是除维生素D外另一种对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维生素,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1. 促进骨钙素的羧化,有助于骨矿物质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谷氨酰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骨骼中维生素K依赖蛋白,如:骨钙素、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化;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化可减少钙在血管、骨软组织中的沉积;2. 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维生素K可调节细胞内骨特异基因的转录和表达,通过激活成骨细胞中的NF-κB、抑制破骨细胞中NF-κB,并可诱导成骨细胞中核受体SXR等的表达;3. 提高骨细胞内酶活性: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从而促进骨矿物质沉积。
生长发育 2023-08-16阅读量6641
病请描述:1、消化疾病患者: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不适合吃五谷杂粮,质地粗糙的食材跟肠胃道的内壁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消化能力较差),也不适合吃五谷杂;有肠胃病的人,不要吃太多“荞麦类”,因为“荞麦类”比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2、肾脏病患者:肾脏病人是对食物最“挑剔”的一类人群,他们反而需要吃“精致白米”。因为五谷杂粮的“磷”含量偏高,当做主食,等于摄入高磷,身体无法负担,病情可能恶化。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摄取,五谷杂粮也要控制食量。五谷杂粮虽然因为纤维足够,有助于降低血糖,医护人员也多这样建议,但一旦糖尿病合并“肾病变”的情况,就不适宜吃杂粮饭了,反而要照顾到肾脏功能而吃白米饭,或薏仁+白米(比例2:1)。 4、痛风患者:多吃豆类会引发尿酸增高,所以五谷杂粮中不可含豆类。 5、癌症患者:如果肠胃功能还好,可以吃五谷杂粮。但是如果刚做完胃肠道手术,尤其大肠癌病人,从治疗期间到治疗后2-3个月,都要采取“低渣饮食”,避开粗纤维、硬纤维,减少肠胃道的摩擦和撑大,恢复期过后再根据病情咨询医生是否吃五谷杂粮。
于莹 2023-08-15阅读量2520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非常大的一个多肽类的物质。 促进:γ-氨基丁酸能激发与促进下丘脑弓状核与腹内侧核增加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从而激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同时γ-氨基丁酸能激活脑内葡萄糖磷酸酯酶的代谢,促进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而乙酰胆碱能抑制生长激素抑制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所以正反馈让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多一些,负反馈让生长抑素少一些,促进生长激素水平 调控:GnRH控制儿童性发育启动和进程,如果GnRH提前大量分泌,会导致性早熟,骨龄快速进展,影响成人终身高。GABA作为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在性发育启动前抑 制下丘脑GnRH释放,调控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临床上,有长高需求/生长发育期间有睡眠困扰,推荐食用GABA(酸枣仁),100mg的γ-氨基丁酸和不少于5克的优质乳清蛋白(这个量很高,相当于4杯200ml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含量),酸枣仁这种药食同源食材成分;对孩子来讲,补充这些成分帮助更好入睡和促进GH自然分泌,乳清蛋白帮助TA补充骨骼肌肉合成所需的优质蛋白;其中,有一些儿童来就诊看生长发育,其实大部分存在睡眠的问题,如入睡慢、难以入睡(兴奋高)、睡着后翻身多、趴着睡(疳积-积食、脾胃消化不良会撅着屁股睡/跪着睡)等症状。其实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内源性GH分泌、以及孩子长高。临床上大量研究证实20~100mg的GABA就可以起到神经调节的作用,进而有助于睡眠质量改善;尤其是患儿在GH治疗期间,保证好的睡眠特别重要;孩子如果有长高需求,同时伴随睡眠的障碍或问题,可以试试GABA(酸枣仁);在这个基础上,搭配日常补钙产品,帮助更好地康复和实现身高追赶。 临床上有一些儿童来就诊看生长发育,其实大部分存在饮食的问题,如厌食、挑食、吃得慢等进食方面的问题,也会有兼带的一些便秘、拉肚子等症状。尤其是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或者孩子生长速率加快时,需关注孩子的进食问题和肠道不适,调节胃肠,增强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胃口差、食欲不振的矮小儿童,可以推荐使用含有山楂茯苓的GABA,山楂和茯苓成分促消化、健脾胃,且传统认为优质活性蛋白吸收好,补充不少于4.8g乳清蛋白,同时提供100mg 高纯度(≥98%)GABA,正反馈调节生长轴,促进生长激素内源性分泌。 维生素K是除维生素D外另一种对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维生素,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1. 促进骨钙素的羧化,有助于骨矿物质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谷氨酰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骨骼中维生素K依赖蛋白,如:骨钙素、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化;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化可减少钙在血管、骨软组织中的沉积;2. 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维生素K可调节细胞内骨特异基因的转录和表达,通过激活成骨细胞中的NF-κB、抑制破骨细胞中NF-κB,并可诱导成骨细胞中核受体SXR等的表达;3. 提高骨细胞内酶活性: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从而促进骨矿物质沉积。
生长发育 2023-08-08阅读量6256
病请描述:导言: 胃泌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胃黏膜上的泌酸腺细胞中。本文将详细介绍胃泌酸腺瘤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疾病。 一、病因: 遗传因素:胃泌酸腺瘤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家族性的胃泌酸腺瘤患者更容易出现疾病。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易发生异常增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进而引发胃泌酸腺瘤的形成。 二、症状: 1.胃痛和不适: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胃痛、灼热感和不适感,尤其在吃饭后或胃酸分泌旺盛时出现。 2.饮食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3.贫血和体重下降:由于长期出血或消化功能障碍,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甚至体重下降。 三、诊断: 1.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异常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泌酸腺瘤。 2.病理组织学检查: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灶的类型和性质。 3.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有助于了解患者整体情况。 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无恶性变化的胃泌酸腺瘤,可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 2.内镜切除术:对于较大或有恶性变化倾向的泌酸腺瘤,可通过内镜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以防止发展为胃癌。 3.保守观察:对于小型、无症状的非恶性泌酸腺瘤,定期进行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结论: 胃泌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疾病,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检查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然而,应及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便尽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恶性变化。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对于预防胃泌酸腺瘤的发生也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您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寻求专业的医生指导和治疗。
陈静贵 2023-07-31阅读量5154
病请描述:如果孩子一直呕吐,建议先别给孩子吃东西,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呕吐现象。但要注意给幼儿补液,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如果连喝的水都吐了,就需要去医院看医生了。避免电解质失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儿童中。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等。当孩子出现呕吐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并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首先,当孩子出现呕吐时,我们应该暂时停止给孩子吃东西。这是因为继续进食可能会刺激胃部,导致更严重的呕吐。此外,孩子的胃肠道可能已经处于炎症状态,给予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因此,我们应该等到孩子的胃肠道恢复正常后再逐渐恢复饮食。然而,即使孩子不进食,我们也要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的发生。脱水是由于呕吐和腹泻导致的体液丢失过多而引起的。脱水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症状。为了防止脱水,我们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淡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水。这些液体可以帮助孩子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然而,如果孩子连喝的水都无法保持下来,就需要立即就医。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胃肠道已经无法吸收液体,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导致呕吐。在医院,医生可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电解质失调。电解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包括钠、钾、氯等。当孩子频繁呕吐时,身体会失去大量的电解质,导致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失衡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心律不齐等症状。为了避免电解质失衡,我们可以给孩子喝一些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水,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总之,当孩子一直呕吐时,我们应该先停止给孩子进食,但要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的发生。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电解质失调。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4778
病请描述:宝宝大便有黏液可能是由于感染了病原体,如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大便黏液。此外,婴儿消化不良还会出现大便带黏液的症状。另外,宝宝对蛋白过敏也会出现这种症状,如果是暂时性的就可以不用治疗了,如果长期如此,建议及时去看医生。宝宝的大便是了解宝宝肠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大便应该是黄色或黄棕色的软便,没有明显的异味。但是,当宝宝的大便中出现黏液时,可能是由于感染了病原体所引起的。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宝宝大便带黏液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宝宝感染了肠道细菌或病毒时,肠道黏膜会受到刺激,产生大量的黏液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这些黏液会与大便混合在一起,使大便变得黏稠,并且可能带有黏液。另外,宝宝消化不良也可能导致大便带黏液。消化不良是指宝宝的消化系统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长。这些残渣会与黏液混合在一起,形成黏液性大便。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宝宝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或者是由于宝宝饮食不当引起的。此外,宝宝对蛋白过敏也可能导致大便带黏液。蛋白过敏是宝宝对某些蛋白质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当宝宝摄入过敏原蛋白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过多的黏液。这些黏液会与大便混合在一起,形成黏液性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带黏液是暂时性的,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有时候,宝宝的肠道可能会受到一些刺激,导致暂时性的黏液性大便,但会自行恢复。在观察期间,可以注意宝宝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给宝宝食用过多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宝宝的肠道健康。然而,如果宝宝的大便带黏液持续存在,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发热等,就需要及时就医了。因为这可能是宝宝感染了病原体,如肠道细菌或病毒,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会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大便常规、肠道菌群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总之,宝宝大便带黏液可能是由于感染了病原体,如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或蛋白过敏所导致的。如果是暂时性的,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注意宝宝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但如果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及时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4849
病请描述:1、消化疾病患者: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不适合吃五谷杂粮,质地粗糙的食材跟肠胃道的内壁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消化能力较差),也不适合吃五谷杂;有肠胃病的人,不要吃太多“荞麦类”,因为“荞麦类”比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2、肾脏病患者:肾脏病人是对食物最“挑剔”的一类人群,他们反而需要吃“精致白米”。因为五谷杂粮的“磷”含量偏高,当做主食,等于摄入高磷,身体无法负担,病情可能恶化。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摄取,五谷杂粮也要控制食量。五谷杂粮虽然因为纤维足够,有助于降低血糖,医护人员也多这样建议,但一旦糖尿病合并“肾病变”的情况,就不适宜吃杂粮饭了,反而要照顾到肾脏功能而吃白米饭,或薏仁+白米(比例2:1)。 4、痛风患者:多吃豆类会引发尿酸增高,所以五谷杂粮中不可含豆类。 5、癌症患者:如果肠胃功能还好,可以吃五谷杂粮。但是如果刚做完胃肠道手术,尤其大肠癌病人,从治疗期间到治疗后2-3个月,都要采取“低渣饮食”,避开粗纤维、硬纤维,减少肠胃道的摩擦和撑大,恢复期过后再根据病情咨询医生是否吃五谷杂粮。
樊雪 2023-07-13阅读量1678
病请描述:随着全国的入伏,高温天气要持续一段时间,肿瘤患者本身身体虚弱,加上有些患者还在接受化疗、放疗,这种炎热的天气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尤其需要重视,掌握正确的调养方法,安然度过夏季。在夏季,很多肿瘤患者表现为:乏力气短、汗出频繁、纳食不佳、夜寐不安,看看我们可以在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做哪些调整,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一、生活方式的调整 1、减少外出,避免中暑 夏季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中午前后外出;在家也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多喝水,多呆在有空调的室内。 2、适度运动,张弛有度 在夏季,早晚气温不是太高的时候,可以出门适当走走,如果气温很高,建议在室内做一些八段锦、以及其它的低、中强度的健身操,以帮助增强体质、改善睡眠。 3、调摄心情,早睡早起 夏季容易心烦失眠,在夏季尤其注意要保持愉悦的心态,切忌心烦上火。夏季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和早醒,要注意不要熬夜,入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不要去想一些杂乱不好的事情。 二、饮食习惯的调整 1、清淡饮食,荤素搭配 夏季受到高温的影响,人体的脾胃消化功能减弱,这种时候,进食食物量会相应减少,饮食也以清淡为主,烹调以清蒸、清炖、清炒、凉拌为宜,同时也要注意荤素搭配,荤菜以鱼、虾、蛋、奶、瘦肉为主,同时可以补充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多喝汤,不仅可以补充水分,也能增进食欲,汤以清淡的西红柿蛋汤、丝瓜蛋汤、冬瓜汤等为宜,避免油荤很重的汤。 2、当季蔬果,品种多样 夏季是新鲜瓜果大量上市的季节,瓜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水分,有生津止渴、清热消暑、通便作用,如苦瓜、丝瓜、黄瓜、西瓜、冬瓜等。 3、食物新鲜,避免肠炎 夏季食物容易变质,要食用新鲜的食物,避免过夜及腐烂变质的食物,减少肠胃炎的发生。 三、夏季调养药膳方 介绍几个养生小方,可以煲汤、煮水代茶,或煲粥中加入。 1、补气方:党参15、太子参15、白茯苓15、白术15、甘草6、陈皮9;适用于乏力、气短的肿瘤患者; 2、安眠方:酸枣仁15、合欢皮15、百合15、茯苓15,适用于心烦失眠的患者; 3、健脾方:山药30、薏苡仁30、焦山楂15、陈皮9,用于胃纳不佳、消化不良患者; 方志红,上海市中医医院 肿瘤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门诊时间:总院:周一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分院:周三上午
方志红 2023-07-12阅读量3195
病请描述: 胆囊摘除术后依然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表现,如反复右上腹部不适、疼痛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畏寒发热等。多因饮食不当、劳累或情志郁结等使病情反复发作,造成上腹部的感染。虽然切除了胆囊,缓解了病情,但随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患者不能节制饮食或情志抑郁等因素的影响,仍会出现上述症状。 西医认为胆囊摘除术后综合征有以下五点: 1.胆囊术后残端炎症, 2.胆囊术后周围软组织炎症, 3.胆汁反流性胃炎, 4.慢性胃炎胃肠综合征, 5.慢性胰腺炎等。 这些症候都是由于胆囊切除以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其炎症引起全身性反应,肝、胆管、胰影响最明显。 中医认为胆属于六腑之一,宜通宜利最易气郁热,宜清宜疏。术后病因病机虽有一定变化,但依然存在肝胆湿热气机郁滞等病机。变病虽多但治则多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腑泄热等治法,常用加味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越鞠丸、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配合术后合理的饮食调理,使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诸多综合征全部消失,生活质量改善。避免了病情加重,二次手术的风险。 李某,男,58岁。初诊,2023年1月12日。 主诉:右上腹部胀痛1周。 患者于2年前因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在某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出院。有于患者没能控制好饮食,经常吃火锅,肉类。术出现后乏力,恶心腹胀,口苦口干,右上腹部胀痛向后背放射,小便黄溺。查肝功ALT60mmol/L、AST80 mmol/L。B超提示: 胆总管结石,胆囊缺无。查体肝、脾无异常,巩膜无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中医辨证:胁痛,属肝郁脾虚,偏于湿热蕴结。 治则: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方药:大柴胡方加减。 柴胡12g,枳实10g,炒白芍10g,甘草6g, 黄芩9, 川芎6g,香附9g,丹参20g,木香9g,草豆蔻6g,大黄6g,延胡索10g,川楝子15g,制乳、没各6g,海金沙10g,金钱草20g,郁金12,蛇舌草20。 水煎服,14剂,一日一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肉、蛋、奶等。 二诊,服药后口苦腹胀、乏力均有好转,舌苔白,脉弦滑。湿热已去,肝郁脾虚,上方去清热解毒药加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各10g,坚持服药三月余,诸证均明显好转。 体会:胆囊切除胆汁的分泌贮运功能明显下降,成为消化系统的一个弱点,所以术后调理治疗养生都必须十分重视这弱点。第一,饮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节制饮食,忽恣食辛热肥甘食物,戒酒类饮料。情志舒畅,切忽喜怒无常。第二,针对术后气血津液亏损、不通、太通,三大基本病理改变,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中医调理,保障气机升降出入通畅。
王贻江 2023-05-30阅读量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