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噩梦 > 内容

噩梦内容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 Symptoms 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span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3-12-20阅读量945

儿童睡眠与成长-郝海燕

病请描述:儿童的睡眠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然而,对于许多家长和儿童来说,睡眠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因此理解儿童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的睡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儿童期间,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而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睡眠还有助于修复身体组织、增强免疫力,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另外,充足的睡眠也对儿童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睡眠不仅能够帮助巩固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还能促进记忆的形成和加工。缺乏足够的睡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专注力、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对学习成绩产生不利影响。儿童的睡眠需求随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新生儿需要大约16-18小时的睡眠,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时间逐渐减少。幼儿期的儿童通常需要大约11-14小时的睡眠,而青少年则需要大约8-10小时的睡眠。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睡眠需求对于合理安排他们的睡眠时间非常重要。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对于儿童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生物钟,有助于他们更快入睡并保持稳定的睡眠。此外,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如舒适的床铺、适宜的室温和安静的环境都能促进良好的睡眠。减少日间儿童的长时间电子产品使用也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电子产品的蓝光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到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在睡前数小时尽量避免电子产品的使用,可以选择阅读、放松等更有助于入睡的活动。有些儿童可能会面临睡眠问题,如失眠、夜惊、噩梦等。对于这些问题,家长需要给予关注,并及时咨询医生。有时候这些问题可能是暂时性的,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健康问题的信号。医生可以对孩子的睡眠问题进行评估,并给予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睡眠质量同样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有助于减少儿童的焦虑和压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入睡。学校和社会环境也应该注重对儿童睡眠的重视,合理安排课业和活动时间,避免对儿童睡眠的干扰。总体而言,儿童的睡眠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认知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以及关注和解决可能存在的睡眠问题都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

生长发育 2023-11-23阅读量2104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比运动症状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NMS,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高于震颤、僵直、少动等运动症状的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患者对NMS控制的满意度不高。所以,10余年来,专科医生对帕金森病NMS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及干预NMS,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Symptoms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3-11-08阅读量842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比运动症状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NMS,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高于震颤、僵直、少动等运动症状的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患者对NMS控制的满意度不高。所以,10余年来,专科医生对帕金森病NMS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及干预NMS,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Symptoms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3-07-19阅读量865

挥之不去的“热&...

病请描述:王女士(化名),28岁,山东济南人,婚后一直忙碌而幸福地生活着,并在2021年顺利怀孕,原本这是一件让全家人兴奋不已的事情,然而,这之后一系列的发展却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2年5月,王女士因为“巨大儿”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手术,迎来了自己爱情的结晶,王女士和家人万分喜悦,但在接下来恢复的2个多月内,虽然伤口如期愈合,但间断反复出现发热症状,当地医院分别给予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头孢米诺+阿米卡星、比阿培南、甲硝唑+哌拉西林钠等多种方案抗感染治疗,效果均欠佳,炎性指标也一直居高不下。2022年7月,王女士又因“发热”就诊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盆腔一肿物,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的同时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右侧输卵管卵巢及肠管致密粘连包裹成团,并见乳白色脓液,分离粘连后右侧卵巢内可见多发小脓肿,进一步行右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也提示为右侧附件化脓性炎伴肉芽组织增生。本以为手术后就好了,但情况并没有就此好转,术后体温仍然反复波动,当地医院的血培养结果显示马耳他布鲁菌(该菌为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主要以牛,羊,猪为传染源.人主要因接触病畜而感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调整用药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复查盆腔B超也未见明显异常,但腹腔镜穿刺孔却迟迟不愈合,并见少量淡黄色脓液流出,进一步腹壁B超检查,竟然发现左下腹腔镜穿刺口上方皮下脂肪层内一大小约1.3*1.4*1.3cm的包块。因考虑炎性包块,当地医院予清创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 至此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王女士一直紧绷的心也逐渐放松了下来。出院回到家之后,王女士每天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口服抗生素,体温也一直处于平稳状态。然而2022-11-04前往医院复查,却让王女士再次陷入恐慌中。B超及盆腔MRI均显示左侧附件区及宫体右前方分别见大小约10.0*8.0cm, 6.0*3.0cm混合性性包块,考虑感染性病变。于是王女士再次被收入院。 2022年11月10日当地医院予超声引导下行“盆腔肿块穿刺术”,同时予头孢米诺+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 2023年1月,王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复查,B超再次提示子宫体前方见大小约15.0*9.5cm囊性包块。盆腔感染再次卷土重来,这可急坏了王女士和她的家人。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生完孩子厄运不断! 她们开始四处求医均无果,最后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她从济南来到了上海红房子医院,怀着焦急、忐忑、激动的心情,她们找到了姜桦武欣教授团队的专家门诊。在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后,姜教授当即觉得病人病情不简单,并当即收入院做进一步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密切监测体温,体温波动于37.8-38.7摄氏度,完善感染指标及各种培养,盆腔B超及MRI均提示盆腔见多发的囊性包块。体表B超左下腹皮下软组织内也见囊性包块。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均正常,抗苗勒管激素:0.25ng/ml。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体温仍不稳定,姜桦与武欣教授经过充分的讨论与术前评估,于2023-01-17在全麻下开始了切除腹壁及盆腔肿块手术,术中左下腹脂肪层见一大小约4.5*3.5cm厚壁脓肿,大量黄色脓液自脓腔流出,完整切除脓肿至正常组织,逐层进腹后见左侧输卵管卵巢、肠管、膀胱底、子宫粘连包裹成团,其内包裹多发脓肿,脓肿与膀胱几乎无法分辨,仔细分离粘连后切除了膀胱脓肿、左附件区脓肿、肠管与子宫后壁脓肿,保住了子宫。手术中脓液培养提示支原体阳性,布鲁菌未培养出,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十天后复查盆腔MRI:未见明显异常包块。 然而刚刚到达术后二十天,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王女士再次出现体温波动,体温最高达38℃,左侧腹壁切口迟迟不能愈合,并再次见淡黄色脓液流出,病灶处培养反复提示支原体阳性,虽然一直给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治疗,但见效不明显。姜教授、武教授高度重视,组织了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等多学科会诊,并特邀了我院疑难病症诊断具有极丰富经验的孙莉主任再次B超检查寻找线索。居然发现子宫前壁下段切口有一线装窦道,自宫腔内蜿蜒延伸直达盆腔。这一发现让扑朔迷离的病情看到了光亮。疾病的诊治任何原因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明原因。医生们马上行动起来为王女士进行了子宫碘水造影也证实了这一连通宫腔和盆腔窦道的存在,这就是导致盆腔反复感染的关键原因。谜题似乎解开了,于是2023-2-15决定腹腔镜下切除全子宫,完全斩断疾病源头,手术顺利,故事似乎结束了。然而,故事并未向想象中的发展,术后平稳2周后王女士又出现了反复发热的症状,复查盆腔MRI再次见到了新生的肿块。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医疗团队和家属的情绪也进入了谷底,郁闷的医疗团队与郁闷的王女士及家属反复沟通,偶然间王女士提起自己既往曾被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有过激素治疗和抗免疫治疗病史,于是团队当即对王女士进行了免疫系统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远远低于正常值。武教授再次组织免疫科会诊,原来王女士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目前自身免疫能力极为低下。故事越来越清晰明朗了,于是针对免疫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同时进行腹腔冲洗、阴道顶穿刺引流,腹壁伤口每日换药,定期培养,抗感染,充分补充营养。一周后王女士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一个月后各伤口愈合、各伤口培养、体温、影像检查、免疫状态保持在了治愈状态,腹部和阴道顶伤口也逐渐正常愈合起来。三个月后,一切正常,王女士继续着免疫维持治疗。 经过长达11个月的疑难病症“热”战,经过福尔摩斯探案集般对罕见病因的抽丝剥茧,使得病情逐渐明朗,最终采用精准的治疗方案,最终取得了这场迷雾重重的战争的胜利。王女士也终于摆脱了不断发热、不断感染的噩梦,摆脱了如影随形、无论怎样都挥之不去的肿块,完全治愈!她终于回归到了忙碌而幸福的生活中!

武欣 2023-05-10阅读量2591

顽固性失眠一例调理经验分析

病请描述:  刘某某,女,43岁,失眠多梦,伴心烦、头晕四年余。患者失眠多年,平时服药西药及中成药,睡眠质量未有改善,近半年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熬夜加班或陪客户吃饭喝酒,生活规律失衡,心烦易怒,失眠严重,或有切夜不能入睡,或有两三点方入睡,且有多梦易醒,服用艾司唑仑、鲁米那等西药,但次日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西医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来诊时,自述整夜不能入睡,心烦易怒,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本证属肝火扰心。   治法方药: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12黄芩15栀子15泽泻9车前子15地黄30当归10香附12郁金12夏枯草30芦荟3龙骨30牡蛎30珍珠母30茯神30蒺藜30知母15麦冬15克。上方7副,水煎服。服法:上午11点服一次药,下午5点服第二次药,晚上9点服第三次药。二诊,自述能睡4个小时,入睡还是较慢,头晕头胀好转,大便通畅,原方去芦荟,加白芍,枣仁。三诊,患者睡眠已不用西药,能自然入睡,但常时有惊醒、多梦、乏力、头晕、腰疼,上方加去龙胆,加交泰丸,合欢皮以交通心肾。四诊,患者多梦易醒,睡眠时有梦,偶遇心事,睡眠不足,四肢倦怠,神疲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此为邪去正虚,心脾不足,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以归脾汤合四逆散加味,以滋养阴血,调理气机,巩固疗效。   案例分析: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本证来诊时为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而至失眠。火为阳邪,火势盛故入睡困难。虽至子、亥时可以入寐,但心肝之火旺盛,时时扰动心神,故噩梦纷纭,易醒。肝火旺盛,热盛伤阴,故急躁易怒、口渴便干,小便,舌红苔黄,脉弦数。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消火(阳气太盛为火),泽泻,车前子,薏苡仁清利肝经湿热,都是清热安神;当归,生地,麦冬,知母养阴和血,属养血安神;柴胡,郁金,合欢皮,香附疏肝理气以通畅三焦,为疏通安神;龙骨,牡蛎,珍珠母为平肝熄风,为重镇安神。佐以蒺藜平肝熄风通络止头胀头晕,芦荟泻肝火通便。诸药合用清肝火,养阴血,平肝阳,去湿热,则火去热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二三诊余邪未尽证,原方加减续服。四诊火势已平,邪去正虚,营卫调和,寐安神清,诸证好转,巩固治疗。     因自然之阳气是子时一阳生,之后阳气渐渐旺盛,至午时阳气盛及,一阴使生,子时阴气至及。所以在服药时要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要求患者早上不要服药,而是服清茶或咖啡以清心提神,顺应自然阳气生发。而把第一次服药放在午前饭前,意在此时开始利用自然阳气降衰之时,清泻邪热,以顺应午后自然阳气下降之势。第二次服药,放在下午5点左右,自然阳气渐渐减弱,人体热却还不能减弱,故进一步清热去火,第三次服于晚睡前10点左右,进一步加强清热养阴以顺应阳气入内造成内热旺盛,卫气不能入内而寐,此时也可配合西药短效安眠药速可眠,以加强入眠效果。    本例病人实中夹虚,用药根据阴阳盛衰变化辩证用药,总之运用中医顺时阴阳调节方法,在治疗失眠症时综合性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药西药。

王贻江 2023-03-01阅读量869

阴阳调节法在失眠调理中的应用...

病请描述: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续睡困难、寐而不酣、噩梦纷纭、易醒早醒。患者次日感到体力恢复不好,有焦虑、紧张、头晕头胀、心悸不安,严重者切夜不眠,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健康。   失眠——西医是神经症状,可见于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慢性消化不良,焦虑症等疾病范畴。      中医认为不寐是人体阴阳不交,阳盛阴虚,阳不入阴。   中医对不寐(失眠)认识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认为营卫二气有规律的运动产生了人体正常睡眠周期。生理情况下,卫气周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阴则寐,行于阳则寤。而病理变化:一是阴虚不能纳阳,二是阳盛不得入阴。就是营阴不足,不能收住卫阳,或者卫气太盛,不能入阴,这个卫气(属阳)相对于营阴,是过旺盛的,所以卫气就不入阴,或不受营阴控制而挣脱出来。故阴阳不交,寤而不寐。     认识了这个机理,我们还必须了解产生这个生理病理的原因,概括说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是常见病因,临症时详细了解。如此我们就有治疗不寐的法则,阴阳调节法治疗失眠,就是基于以上对认识而制定的,阴阳调节首先不需是要顺时,就按照“天人相应”,调节自己生物钟。《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虚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顺时就是按照太阳和地球运行规律,来调肌体卫气运行,使失常的卫气得以顺应日地运转,则人体生理机制契合于自然规律,睡眠规律也就正常了。   调理阴阳是补虚泻实,以安心神。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热化痰、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在此基础上还需安神定,如养血安神,清心安神,重镇安神。要求患者服药和作息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如此综合调理使节卫气和营阴两者处于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状态。阴阳调节法的药物运用也正是基于以上治疗原则辩证用药的。 #行医感悟

王贻江 2023-02-28阅读量654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比运动症状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NMS,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高于震颤、僵直、少动等运动症状的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患者对NMS控制的满意度不高。所以,10余年来,专科医生对帕金森病NMS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及干预NMS,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Symptoms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3-02-17阅读量894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比运动症状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NMS,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高于震颤、僵直、少动等运动症状的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患者对NMS控制的满意度不高。所以,10余年来,专科医生对帕金森病NMS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及干预NMS,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Symptoms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2-12-25阅读量894

帕金森这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请描述: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比运动症状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如抑郁、记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统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发生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NMS,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高于震颤、僵直、少动等运动症状的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患者对NMS控制的满意度不高。所以,10余年来,专科医生对帕金森病NMS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评估及干预NMS,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你可知道,非运动症状可以反映病程的“良恶性”?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来说,同样是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症状,如果早期合并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不同,那么可能提示患者是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比如如果发病早期就有排尿困难、血压下降、吞咽困难、频繁跌倒,提示更可能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和上行麻痹)。 你可知道,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非运动症状可以提示你是高危人群? 目前比较公认多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的NMS主要有嗅觉减退、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和抑郁,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人们希望能将NMS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任何一种NMS都无法单独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嗅觉减退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发生,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敏感度大于80%(但特异度不高);RBD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10~20年甚至更久出现,是预测帕金森病特异度最高的危险因子,但其敏感度不高(30%~50%);便秘、焦虑和抑郁虽然都可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10余年出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某些NMS组合有助于协助判断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如在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若存在以下NMS中的2项: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味觉缺失、噩梦频繁、胸痛,则大大增加日后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但其敏感度也仅为25.7%。目前,人们还未发现帕金森病高预测价值的非运动指标,因此对于仅存在NMS的人群来说,深入研究仍很必要。 你可知道,如何检测自己的非运动症状? 早于运动症状出现的NMS可能是帕金森病疾病本身的症状,对运动症状前NMS特征的了解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采用NMS标准化的评估是技术的关键,需要借助更多的检测评估工具,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有非运动症状评分(Non-MotorSymptomsScale)。对每一种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都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九个方面:心血管、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注意力/记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及混合症状,可以为临床评价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帮助。研究显示,NMSS评分与Hoehn-Yahr(H-Y)分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功能障碍是NMS重要组分之一,但编制者为了保证患者完成NMSS的可靠性,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MMSE分值高、Hoehn-Yahr(H-Y)分级低,因此该量表用于痴呆、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更需要定量、客观的检测手段(如多导睡眠图证实的RBD、客观检测的嗅觉障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结肠转运时间、肠道菌群谱的测定),结合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标志,才有可能精准地预测未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虽然目前我们仍未找到帕金森病前驱期高特异性的NMS,且对于疾病过程中出现的NMS治疗手段还很局限,但认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我们研究的动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胡小吾 2022-11-02阅读量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