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神经痛 > 内容

神经痛内容

如何辨别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

病请描述: 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忍一忍或者吃颗“止痛片”了事,以至于耽误了正规的治疗,其实,头痛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简单。引起头面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只有明确不同类型头面部疼痛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才能有效的根治,否则,治标不治本,反而贻误病情。 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头面部疼痛,病人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因此,了解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三叉神经痛,折磨人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由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绝不扩散至中线,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齿、舌、颊部,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药物、针灸、按摩、射频等,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均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去治疗,因此效果不佳。微创手术是目前能真正治本且能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之一。手术中将有效阻断神经与血管的接触,神经内部传导紊乱得到纠正,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立刻消失。由于是微创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完成操作,不会损伤病人的神经与血管,术后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治疗偏头痛,不能过分依赖止痛药 偏头痛常见于一侧耳上、眼眶周围、额头、颞部、枕部及头顶部头皮的搏动性胀痛,部分病人表现为双侧头皮疼痛,疼痛可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发作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伴发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服用“止痛片”后症状缓解,发病间歇期如常人。诱发偏头痛的因素有疲劳、失眠、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月经期来临等。        那么,偏头痛是如何引发的呢?头皮的血管内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压力,血管收缩时血流对管壁的压力增加,刺激了血管上的压力感受器,而偏头痛的病人压力感受器比较敏感,疼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容易触发疼痛发作。 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很多,口服止痛片、按摩、热疗等方法均能暂时缓解偏头痛症状,这些方法属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再者,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可能损伤病人的胃黏膜,引发患者胃痛等症状,甚至诱发胃出血。 治愈偏头痛,关键还是要精确定位引发偏头痛的头皮血管,然后结扎血管,病人的症状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结扎颞浅动脉或枕动脉,从而达到根治偏头痛的效果,手术方法很简单,只需在局麻下通过切开头皮寻找到患病的血管并予以处理,手术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可完成,术后病人疼痛缓解,由于头皮上有广泛的血管网络,结扎颞浅动脉并不会损伤病人的头皮血液供应,因此,手术并发症极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李心远 2015-03-19阅读量7170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好方法——...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如刀割、如点击、如烈火烧灼般,不能忍受,病人害怕讲话、甚至不敢刷牙、进食,典型病人出现扳机点,只要触到脸面部某个部位,疼痛立即发作。        多数患者早期口服卡马西平以缓解疼痛,有的还求助中医针灸等方法,疗效不好,目前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        选择治疗方法,首先需要明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三叉神经起源于人体脑干的中脑、桥脑,三叉神经分为2个部分,大部分功能是负责颜面部、头部的感觉,包括疼痛觉、触觉,面部的本体感觉(即感觉面部是自己的),还有舌头前三分之二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加,走形在脑内的血管迂曲、移位,较粗的血管如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与三叉神经贴紧并压迫三叉神经,动脉的波动长期冲击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神经外面的皮破损),使得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传导出现紊乱,进而发生三叉神经痛。因此,要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在于将这些压迫神经的血管移开并在血管和神经之间插入医用的垫片(TEFLON),让三叉神经彻底脱离血管的压迫。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微血管减压,是一种治本的方法。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根本方法,首先是因为微创,对病人的床上最小。笔者多年来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000多例,治愈率达到98%。        成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关键是选择。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医院,选择治本的方法。

李心远 2015-01-04阅读量6299

三叉神经痛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

病请描述:        硬果类        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首先要禁忌的就是硬果类食物。由于硬果需要用力咀嚼,所以经常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硬果类食物一定要避免。硬果类食物有: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蚕豆等。        生冷类          三叉神经痛患者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因为生冷食物会诱发三叉神经冲动加强,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取,比如:冰激凌,棒冰,冰西瓜,冰镇饮料等等。        辛辣刺激类        治疗过程中辛辣食物也是患者需要避免的。这是因为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刺激三叉神经,使其冲动加强,诱发三叉神经痛。辛辣食物包括:辣酱、大蒜、洋葱、京葱、生姜、芥末等等。所以说,治三叉神经痛的前前后后,一定要避免接触这些食物。        油腻类        对于在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油腻食品科滋湿生痰,乘肝阳上扰头面,而使经脉闭阻,诱发三叉神经痛。所以,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避免:肥猪肉、猪肉、牛油、油炸鸡鸭以及冰激凌等。        滋腻补品        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滋腻补品。因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属痰湿、淤血者,应忌服滋腻补阴制品,比如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玉竹、沙参等。在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对于此类补品也要提高一定的警惕,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

李心远 2015-01-04阅读量6579

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病请描述:        首先感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张永熙,他在网上写了一篇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非常全面。我结合临床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改进,和大家分享交流:        现代医学进展很快,有的观念需要及时更新,手段要更先进。        由疱疹病毒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具有亲神经特性,初次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当宿主免疫功能减退时,病毒活跃而引起发病。 临床表现:单侧分布,簇集水疱,沿神经走向,阵发刺痛, 1.常见损害为在红斑上出现成群丘疹及水疱。损害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可有发热、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 2.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失后可遗留神经痛。经早期,足量,科学治疗,应该极少遗留神经痛! 3.病程约2~4周。愈后一般不复发。 用现代方法治疗,病程可以缩短到1周左右。复发的病例也有不少,见于经常熬夜、抵抗力弱的人! 4.三叉神经受累时可合并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全眼炎。 5.老年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病程较长,皮损可出现血疱、大疱甚至坏死,并可泛发。皮疹消退后可遗留神经痛。 6.病损累及膝状神经节可影响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引起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7. 不全型或顿挫型带状疱疹可以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或只发生神经痛而不出现任何皮损。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尽早防治! 1,该病有一点点传染性,可能引发周围人得水痘,特别是小孩。间断能观察到老人带状疱疹,几天后孩子得水痘,一起来看病的。 2,该病在皮肤上表现出水泡前,病人会有一阵阵神经刺痛或者瘙痒,这是病毒复制,侵犯神经的早期症状!        但是往往被忽视、大意,甚至到了医院被误诊成心绞痛、偏头痛、扭伤等。等过几天,皮肤上起泡才来发现是带状疱疹,这时候才到皮肤科看病。有的老人怕花钱怕麻烦,自己扛着忍着。过去书上也写着有的可以自愈。        治的晚的话,神经被病毒破坏的多了,容易造成粘连,修复自然慢,疼痛时间长,有的遗留后遗神经痛,几个月几年疼,晚上睡不着,白天阵发疼痛,活受罪!这时候能治的药不多,而且比较贵!        应当趁早治疗,效果最好,花一点钱,少受很多罪。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通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西医治疗原则是抗疱疹病毒、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当前以西医效果来的快。        医学发展像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效,更强! 中医治疗方法: 1.内治 (1)中医辨证治疗 ①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减木通,加板蓝根、大青叶、延胡索、川楝子。 头面部加牛蒡子、野菊花 下部加苍术、黄柏、牛膝 血疱加赤芍、丹皮 疼痛加制乳香、制没药、蜈蚣、枸杞子、桑椹 ②脾虚湿蕴: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板蓝根、大青叶、延胡索、川楝子 水疱多加土茯苓、萆薢、车前 ③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酸枣仁 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制乳香、制没药、蜈蚣、乌蛇、全蝎、枸杞子、桑椹。 (2)中药针剂:疱疹早期可静点中药喜炎平注射液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疼痛明显者可静点中药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以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3)中成药:疱疹早期穿心莲胶囊、清热解毒颗粒、板蓝根颗粒、抗病毒颗粒、 蒲地兰消炎片、黄柏胶囊、二妙丸。疼痛明显者可予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片。 2.外治: (1)初起水疱、糜烂者:清热解毒中药散剂或颗粒剂麻油调膏外涂,如黄连油膏,青黛油膏等;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水煎液及中药调湿敷液湿敷。 (2)水疱大:刺破水疱,使疱液流出。 (3)水疱干涸、结痂用清热解毒中药散剂或颗粒剂调霜质外涂,如三黄膏等。 (4)针刺:沿皮穴位针刺;围针斜刺,包括顺刺、逆刺、平刺等。 (5)神灯照射:局部神灯照射,每次30分,日一至二次。  有的中医提倡挑破水泡,排毒,我不愿苟同: 1,破后病毒容易外传,给周围人造成传染威胁。 2,破后容易继发感染。造成愈合迟缓! 3,保护泡皮不破,加大湿敷,水泡能很快变小,数量减少! (三)西医治疗方法 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1. 全身治疗  1) 抗病毒剂:一般用阿昔洛韦口服或静点,也可选用万乃洛韦、泛昔洛韦等。阿昔洛韦静脉点滴时须注意点滴速度不得过快,每次点滴应维持1~2小时。对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用量。 现在常用新的高效抗病毒药:伐昔洛韦、法昔洛韦、泛昔洛韦。 2) 口服止痛药(我不建议,以后再细说) 3)神经营养剂等,可用维生素B1、B12等。 4) 免疫调节剂:可试用干扰素或丙种球蛋白等。 2. 局部治疗 以干燥、消炎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外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或贲昔洛韦软膏,酞丁胺搽剂或软膏,继发细菌感染时外用抗生素软膏。 3. 物理治疗 氦氖激光照射、紫外线照射及频谱电疗等均有一定的消炎、止痛效果。 4. 针刺:针刺某些穴位可用于止痛。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9455

老年人有糖尿病基础上,突然发...

病请描述:        带状疱疹患者多为中年以上的人群,尤其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好发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由于病毒主要侵犯的是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剧烈疼痛。带状疱疹不传染。长期疲劳,神经系统疾病如流脑、结脑、脊髓炎等,急慢性传染病如感冒、传染性肝炎、结核等,化学品或药物中毒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某些心肾疾病和正常的分娩过程、肿瘤放化疗、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均可为其诱发因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带状疱症病毒潜伏在我们体内,一旦抵抗力下降,就可能发病。 治疗首选皮肤科: 1、 多休息,吃有营养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2 、局部红斑水泡的处理:用抗病毒溶液湿敷,能让水泡变小减少,保持疱壁完整。我科配置抗病毒溶液,浸湿纱布后直接湿敷20分钟,每天3次,见效明显。不要剪破挑破水泡,否则可能感染结痂留瘢痕,还有的会传染小孩子得水痘。外用抗病毒药膏,喷昔洛韦,干扰素乳膏都行。 3 、物理治疗:半导体止痛激光,氦氖激光。 4 、 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糖尿病病人使用时,监控血糖,适当加强降糖药)等; 5 、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胸腺肽; 6 、营养神经:维生素B1、B12,甲钴胺 7 、止痛:加巴喷丁,乐瑞卡。        带状疱疹最好越早诊断,越早治疗越好,老年人有的喜欢自己扛,就医少或者不方便,贻误治疗时机,神经损害严重,很容易遗留后遗神经痛。治疗就麻烦了。        我的宗旨:早期治好,用准药,量足,缩短病程,不造成一个后遗症!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202

当心过劳“唤醒”带状疱疹病毒

病请描述:        中青年患者显增,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关键,当心过劳“唤醒”带状疱疹病毒,早治疗可避免顽固难治性后遗神经痛。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