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扭伤 > 内容

扭伤内容

防不胜防的雪天骨折:这些常识...

病请描述:这几天北方又普降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每到冬天,雪是最令人盼望的事!什么时候会下雪?会下多大的雪?那年的大雪真好……可当愿望成为现实,大雪带给我们美景的同时,雪后的路面湿滑导致的各种摔倒乃至于骨折真是令人“防不胜防”!雪天路滑多“悲剧”。每到大雪过后,骨科接到的扭伤、摔伤、骨折乃至车祸病人会都会有明显增加,尤其在节假日更多。雪天路滑,老年人一不留神摔倒或被自行车撞倒就容易摔成股骨颈骨折;儿童和青少年,在路上溜冰滑倒如发生骨折,大多造成手腕处骨折;孕妇摔倒会导致先兆流产。还有许多滑倒摔伤虽未真正发生骨折但已是疑似骨折,伤者痛苦,全家受累,还得大量花钱治病,但这些“悲剧”却年复一年地在冬季上演着。那么雪天上路需要注意哪些呢?老年人体质就已下降、身体协调性降低,所以在雪后结冰的路面上行走比较吃力,容易摔倒。走路警惕滑倒摔伤。特别是广场商场门前的装饰用理石等由于雪的覆盖会使人更难发现,年轻人走上去都极易摔倒,加上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摔倒时最容易导致股骨、颈腰椎,尤其是腕、膝部的骨折,所以老年人遇到雨雪天气、冰滑路面,要尽量减少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备加小心,避免滑倒摔伤。穿高跟鞋的女性也应注意,高跟鞋鞋底滑而不稳,如果打滑往往会摔倒在地,易使头部、腰部、尾椎和手腕等受伤遇到危险。遇到下雪天,应尽量避免穿着高跟鞋,多穿鞋底有纹路的防滑鞋。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患者,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烟、饮酒过量以及服用激素药物、服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的类固醇药物等都会造成明显骨质疏松。因此,这类人雪天出行更要注意防止路滑摔倒发生骨折。雪天走路,要注意行走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最好穿防滑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速度不要太快;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很好地平衡身体,防止滑倒;尽量避免走大理石路面。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手腕骨折。老年人需要额外注意雪天路滑,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神经肌肉调节能力差、视力下降等因素,相较于年轻人更容易摔跟头。摔得轻的算“捡便宜”,摔重了就会骨折。伤筋动骨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创伤,除病痛折磨和行动不便外,还可能引发合并损伤(如肋骨骨折可能会刺伤胸膜和肺,造成气胸风险;脊柱骨折则可能压迫到神经等)、下肢静脉血栓和远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风险、泌尿系感染风险和褥疮风险等)。对于原本就年迈体虚的老年人来说,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甚至可能威胁生命。说一千道一万,为防止“摊上大事儿”,防摔、防骨折、骨折后正确急救和恢复期的正确护理是重中之重。老年人骨折多发于脊柱、髋部、腕部和肩部,骨折的内因主要是自身骨质疏松,简而言之,骨头太脆,一摔就碎,所以强筋健骨是必修课;骨折的外因主要是跌、撞、碰、摔所引发的外力作用。因此,雪天行路需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走路一滑倒,亲人两行泪。并非所有的摔倒都会引发骨折,但是当跌撞部位出现疼痛,不能动弹,甚至本来两节的胳膊腿变成三节时,多半就是骨折“来敲门”了。倒后要采取正确措施。不少人认为,摔倒后只要能站起来走路就没事,不必上医院。其实不然:如果发生骨折,站起来试走只会导致骨折更严重,尤其是在无移位嵌插骨折,由于骨折两断端在外力作用下紧紧‘咬合’,摔倒当时再站起来走路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X光片都看不出来,只有做CT才能确诊。而且,骨折后往往疼痛不明显,多数是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才会有剧烈的疼痛。所以,摔倒后不要因为当时没有疼痛难忍就立刻站起来走路。此外,有人为减轻疼痛揉捏骨折部位,也是很危险的!不仅会加重骨折,还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和神经。那么,摔倒后应该怎么办?一般雪后骨折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看看自己的大腿、腰部和手腕有无明显疼痛。摔伤者如出现持续性疼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即便是发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乱揉乱动,应该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摔成外伤,不要自行用红花油、膏药等治疗,因为红花油等药物虽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肿胀,不宜在外伤早期(48小时内应间断使用冷敷)使用。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简而言之,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正确护理是基本原则。功能复位是有一定标准的,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位以后应进行加固,以便开展下一阶段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需遵医嘱进行,一般来说,10—14周后,下肢才能适度负重,4—5个月、甚至半年后才能恢复正常运动。总体来看,骨折的恢复和软组织挫伤不同,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在骨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伤筋动骨一百天”,卧床期间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为预防肺部感染,应坚持翻身拍背来促进排痰;为减少泌尿系感染,应让患者多喝水、多排尿;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勤翻身,以防止褥疮的产生和加重;可借助药物和辅助器械来防止血栓形成,前提是必须遵医嘱进行。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全国仍有部分地区持续降雪。防摔、防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相关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内容来源: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嘉、侯氏正骨传承人侯秀娟医师)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也不作为任何具体的诊断意见和结果判断。

朱亮 2019-02-19阅读量9485

软骨损伤移植-孙业青主任在全...

病请描述:   孙业青教授在全国骨科大会及COA国际会议就自体软骨移植做大会发言,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经验,获得众多专家关注。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踝关节扭伤后导致的距骨软骨损伤是目前比较有效和前沿的治疗方法,通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及随访,术后患者恢复好,创伤小,疗效满意。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5054

踝关节扭伤你知道多少?

病请描述: 什么是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撕裂伤。韧带是跨越关节连接骨骼的一些坚硬的纤维组织。韧带撕裂可以是很轻微的纤维牵拉伤,也可以是韧带完全断裂。最常见的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也就是位于踝关节外侧部位的那部分韧带受到了撕裂;其次是位于踝关节内侧的所谓内侧韧带,也就是三角韧带损伤;最少见的是在踝关节附近联接小腿两根骨头(胫骨和腓骨)之间的下胫腓联合扭伤,也称“高位踝关节扭伤”。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 怎样诊断踝关节扭伤? 病史:一般踝关节扭伤时大家都会知道,而且可以描述踝关节扭伤的方向。但如果是车祸等情况,大家就很难回忆起受伤时怎样发生的,只知道自己的脚受伤了。体检:韧带的部位会有压痛,踝关节有肿胀。一般来说韧带会有松弛的表现,但有时因为疼痛比较厉害,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反而掩盖了韧带松弛的情况。X检查:如果局部肿胀很明显,而且骨头也有压痛,就要当心是否会有踝关节骨折,需要拍摄X线片排除踝关节骨折。核磁共振检查:如果肿胀很严重,怀疑有踝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可以考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不过,核磁检查并不能帮助医生判断哪些韧带扭伤可以保守治疗,哪些需要做手术,因此,如果不考虑关节软骨损伤的话,核磁检查并非必不可少。 怎样治疗? 第一时间的治疗包括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受伤的肢体。这些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减轻疼痛和肿胀的程度。还可以服用一些止疼药,如芬必得或其他一些新的长效消炎止疼药物,如西乐葆等。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二级或三级韧带扭伤,如果对患肢进行10天的石膏固定,到三个月的时候,这些患者的情况比用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恢复得更好,但是三个月之后其结果就没有很大的区别了。如果不用石膏固定,采用支具固定也是不错的方法,用行走支具或加压绑带包扎的治疗结果就要差一些。 康复理疗 对于踝关节扭伤治疗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理疗,重新建立起肌肉力量和踝关节的平衡感。一旦踝关节扭伤了,关节周围的肌肉也会因为神经反射的速度减慢而变得虚弱,需要进行一些分级的平衡和反应性训练来恢复功能,比如迷你蹦床或平衡板训练等。有时候一些常年不愈的“老”的踝关节扭伤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得到恢复。 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好转?     如果是轻微的踝关节扭伤,一般酸痛几个月就会康复,而严重的踝关节扭伤或完全的韧带撕裂可能必须手术才能治愈。但不管如何,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先尝试3个月有计划的康复锻炼,如果保守治疗失败了,再决定手术也不迟。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8831

正确认识肩关节痛

病请描述: 肩膀痛在中老年人当中很常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然后在小区锻炼处进行牵拉或爬墙,可能部分病人疼痛会逐渐好转,但很多人疼痛往往一直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实际上,真正的肩周炎病人在所有肩痛病人中所占比例只不过十之一二。在此先提醒肩痛患者,千万不要盲目的治疗与锻炼,因为你所做的很可能是无效的,甚至起反作用的。本文主要对肩膀痛常见原因进行大体描述。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引起肩膀痛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疾病:肩峰撞击症、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周炎”(即粘连性关节囊炎)甚至颈椎病。下面来为您一一介绍:1、肩峰撞击症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部肌腱受到肩峰的压迫撞击造成。主要症状为:肩部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加剧,如果有肌腱撕裂出现上臂力量减弱。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发展成肩袖损伤。这类病人早起可用三角巾或吊带悬吊前臂制动,局部封闭疼痛能明显缓解。口服些消炎镇痛的药物也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同时还可采取物理治疗。若已伴有肌腱断裂和肌腱断裂等病理变化,则建议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峰撞击症凡是能得到及时诊断,明确病因和病理变化状况,得到正确治疗,能减缓疾病进展,进行彻底治疗一般均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2、肩袖损伤主要由创伤(如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肩袖组织退行性变、以及肩峰慢性撞击(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引起。损伤的肩膀要充分的休息,并加强健侧肩部肌肉的锻炼。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局部可使用膏药等外用药物治疗。疼痛较重的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如果损伤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经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好,需行手术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现在大部分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效果较好。3、肩峰下滑囊炎多因外伤、肩部肌腱损伤或退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一般表现为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局部封闭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4、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常发生于长期反复过度活动的人群,可因外伤或劳损后急性发病,但大多是由于肌腱长期遭受磨损而发生退行性变的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夜间加剧,肩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急性期疼痛严重,穿、脱衣服困难。刚开始肩关节活动尚无明显受限,但外展、后伸及旋转时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前期可外涂中药红花油等活血消肿药物,贴敷膏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疼痛较重者可用三角巾悬吊前臂,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局部理疗或热敷有助于炎症消退,必要时可做局部封闭治疗。对于个别顽固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病例可行手术治疗。5、粘连性关节囊炎这个才是我们平时所谓肩周炎。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患者肩膀怕冷,不少人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夏天,肩部也不敢吹风。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靠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慢性粘连功能障碍可应用关节镜下松解,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疗效较好。6、颈椎病这不是肩关节的疾病,而是另一大类疾病,需让专科医生检查后再行对症治疗。正是由于肩关节疼痛的多病因性,因此更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千万不要盲目锻炼,否则不但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复杂,更会为后续的治疗增加困难。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8722

踝关节扭伤疼痛

病请描述: 踝关节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人们如果得了这种疾病,就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在出现踝关节疼痛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踝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如果能了解这个问题,就可以提前预防这种疾病发生。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踝关节疼痛的发生与下面这些原因有关所以人们为了避免自身出现踝关节疼痛,一定要提前进行预防。1、踝关节扭伤:这是导致人们踝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人们在受到这种因素影响后,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在初次扭伤即存在,一般是初次扭伤时局部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包括腓骨长短肌损伤导致的踝关节后外侧疼痛、踝关节软骨损伤导致的踝关节腔内肿胀和疼痛,三角韧带损伤导致的踝关节内侧疼痛、外踝韧带或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踝关节外侧疼痛等。2、踝关节韧带撕裂:这也是导致踝关节疼痛的一种原因,所以大家知道踝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后,要提前进行预防,韧带撕裂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无力”现象和在不平地面或穿高跟鞋行走时的恐惧感。这种不稳定的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而且每一次扭伤都是对踝关节的再损伤,从而导致踝关节越来越松弛,并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继发损伤。3、踝关节反复扭伤:这也是踝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人们在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后,患者会表现为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疼痛、肿胀,在踝关节反复扭伤后逐渐出现,其原因是踝关节不稳定后出现的继发病变。最常见的是慢性滑膜炎的表现,即患者在长时间行走后可感觉到踝关节的肿胀、酸痛感。踝关节内继发软骨损伤是引起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关节疼痛的另一主要原因。踝关节疼痛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大家在了解踝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后,一定要提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减少踝关节疼痛的发生,对于已经得了踝关节疼痛的患者,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病因进行专科的治疗,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8746

脚扭伤了但是没有骨折”还需要...

病请描述: 踝关节扭伤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在上下楼梯或行走中出现崴脚的情况,到医院就诊往往拍张X片看看有没有骨折,大部分没有骨折也就没特殊处理,在恢复过程中或以后会经常出现扭伤甚至疼痛,究竟为啥没骨折反而留下这么多后遗症?记者专门采访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孙业青主任,了解踝关节扭伤后的韧带损伤。在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身体失去重心,或跳起落地时踩别人脚上,或在运动中脚被踩被绊等都可能产生足旋后的动作,造成踝的外侧韧带损伤。大多数患者,都因为踝扭伤后没有骨折,而忽视了踝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处理,导致踝反复扭伤,关节不稳,也叫踝习惯性半脱位。踝关节扭伤最多见的是足踝的旋后损伤,即踝外侧副韧带损伤,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损伤。所谓旋后损伤,事实上是一个联合动作,包括踝的内旋、跟距舟关节内翻及前足内收,在损伤过程中很难彻底分开。踝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有什么表现?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踝旋后受伤史,损伤踝关节外侧疼痛,走路和活动关节时最明显,应该考虑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可能性。伤后若没有及时冰敷、加压包扎,踝关节外侧迅速出现局部肿胀,并延伸到踝关节前部。伤后两三天,踝关节外侧的淤血青紫最明显。查体时压痛点主要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所在的部位。其次,被动将足旋后时外侧疼痛加重。抽屉试验阳性考虑外侧副韧带为完全断裂。内翻试验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或/和跟腓韧带完全断裂。x线片可以发现外踝尖有无撕脱骨折,内翻应力位x线可以了解外侧踝穴有无增宽。核磁共振检查对韧带断裂的程度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踝外侧副韧带撕裂的治疗的目是要使患者尽快的、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对于新鲜断裂的踝外侧副韧带,轻到中度的,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应以石膏固定较稳妥,1~2周后更换行走石膏或行走靴,然后使用护踝3周,效果较好。对于重度撕裂的韧带损伤、关节存在明显不稳、或合并骨折,以及陈旧性的踝关节不稳的病例,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应将撕裂的韧带断端缝合在一起;当韧带从止点撕脱,难以直接缝合时,应进行韧带止点重建术。怀疑关节内有软骨或骨软骨损伤时,应进行关节镜探查,修整软骨病灶、取出关节游离体。术后石膏固定3周,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以及本体感觉等康复训练。通过手术可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8541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

病请描述: 核心提示:发生在老年人的膝关节痛是老年性双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常见表现,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健,可以改善部分症状,微创手术或成熟的人工关节技术可以消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解除老年朋友们的后顾之忧。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就连许多从前常年守在家里做家务、看孙子的老年人也纷纷走出家门,象年轻人一样赶起了旅游、健身的时髦。许多老人或结伴或随团,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愉悦了心情,可谓一举多得。可是让许多老年朋友感到无奈的是在他们心情放松的同时,尤其在爬山或长途行走后,两条腿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双膝无力,关节肿胀,隐隐作痛,有时甚至到了双膝疼痛无法走路的地步。许多老年朋友因此感叹,年纪大了,想享受点生活的乐趣都难了。其实,发生在老年人的膝关节痛是老年性双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最常见表现,通过合理的治疗,完全可以改善症状,消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解除老年朋友们的后顾之忧。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中老年人的膝关节疼痛,大多属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除与关节本身的老化,关节过劳损耗有关外,与平时膝部的活动过少、血液循环较差、受寒受潮以及体型肥胖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膝关节是人体主要承重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关节腔黏液分泌减少,关节软骨干燥,逐渐磨损、变薄,关节骨质增生,加之关节周围的肌肉生理性萎缩,韧带弹性减弱,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逐渐减退。随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始动痛、负重痛,无活动痛、夜间痛、休息痛。疼痛可因活动过多或天气变化而加重。膝关节可出现畸形,或因关节积液而出现关节肿胀。同时伴有关节活动障碍,关节活动时有响声、有摩擦感。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内外间隙宽窄不等或消失,髁间嵴边缘及髌骨下级骨刺形成,个别可见关节内游离体。膝关节痛的日常保健原则是及时休息,防止过劳,少负重,常活动,注意防止对膝关节的进一步磨损,避免长时间频繁上下楼、跑步、爬山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避免跌打扭伤;膝关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冷、潮湿的刺激;身体过于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必要时可选择使用拐杖帮助分担双膝负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尽量减少关节负重,可以练习打太极拳等轻柔缓和的活动,尽量避免半蹲位体位。可适当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尤其是骨四头肌的锻炼,当然,要保持膝关节在不负重或少负重的情况下进行,方法简单易行:做在椅子边,将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着地,然后腿伸直向上抬,是脚跟离地10-15厘米,让股四头肌持续收缩,保持3-5秒,然后缓慢把腿放下。每天做2-3次,每次重复10-15遍,两条腿可同时进行。开始练习时可以不负重或少负重,随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负重或延长时间。股四头肌是大腿前面的大肌群,强健的股四头肌对于稳定习惯节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有条件得话可以经常游泳,因为游泳时身体和地面基本平行,全身关节肌肉都能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放松,还能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但游泳时应注意水温要适宜,运动强度也不要超过身体可承受的水平。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作用是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改善膝关节功能,运用物理疗法可以温和而去有效地缓节膝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感。常规的理疗方法有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红光照射、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新近应用于疼痛治疗的冲击波疼痛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疼痛,特别是陈旧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立竿见影的确切疗效,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提醒老年朋友注意的是膝关节急性发作期,尤其是膝关节红肿发热时不要用热敷的办法消肿止痛,以免过热反加重局部肿胀,外用可选择止痛膏药或穴位敷贴,也可选用扶他林乳剂或红花油、正骨水等。药物疗法急性发作期应用消炎镇痛药尽管不能中止病情发展,但可缓解疼痛,减轻症状,通常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如芬必得、扶他林、西乐葆等,但此类药物易刺激胃肠道引起并发症,对肾功能有损害,所以此类药应饭后服用,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还可加服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补充钙剂等,急性炎症期还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中医治疗中医将本病列入痹证范畴,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虚弱,外感寒湿,或跌打损伤致气血瘀阻,痰湿内生,流注于肌肉关节而发病。可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按摩、中药薰洗、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等内外兼治加功能锻炼的方法加以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关节镜下或切开行骨赘切除,游离体摘除,半月板切除,关节清理,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尽管衰老不可抗拒,机体功能的退化也难以避免,但只要老年朋友们平时注意保养膝关节,合理运动,劳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就可尽早摆脱膝关节病痛的困扰,实现心愿,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7681

急性踝关节韧带扭伤

病请描述: 踝关节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将足被动跖屈并内翻时疼痛加重,而 背伸和外翻时可使疼痛减轻。当其完全断裂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可使距骨产生向前的位移,内踝韧带损伤除有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外,内踝后方踝管可有肿胀淤血;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以外踝下方韧带处最为明显,且多较局限,易与外踝骨折相区别;内踝韧带损伤压痛多在内踝下部三角韧带附着处;下胫腓韧带损伤压痛在踝关节前方。足被动内翻受伤的韧带被牵拉而疼痛加剧,强行内翻患足则外踝韧带断裂处凹陷增大;内踝韧带损伤,强行外翻患足疼痛加剧并可能出现韧带断裂处凹陷,固定小腿前后推动足跟可有内侧活动范围增大现象;下胫腓韧带损伤时握住足跟作距骨侧向或旋转运动,可发现距骨活动范围增大。 1.非手术治疗 (1)外踝韧带不完全断裂 除一般性治疗如早期局部冷敷外,患足应予以严格制动,以有利于韧带的修复。①前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 用小腿石膏固定于外翻、背伸位3~4周,拆石膏后以 护踝制动及功能锻炼。②腓跟韧带不完全性断裂 踝关节功能位(90°~100°),外翻状小腿石膏固定4周左右,后续治疗同前。③后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 则用小腿石膏外翻、跖屈位固定4~5周。(2)内踝韧带损伤中单纯三角韧带不完全性损伤 一般以小腿石膏内翻位固定4~5周。轻度者亦可用宽胶布内翻位固定3周,解除固定后再行理疗及护踝外用。(3)单纯性下胫腓韧带损伤 采用小腿石膏、并于踝关节上方两侧塑形加压(用双侧手掌部加压),以使其复位。固定4~6周后更换外用护踝。2.手术治疗(1)完全性外踝韧带断裂 除因全身情况不佳不能施术者外,原则上均应行韧带修复术。对修复困难的晚期病例,需要附近的重建受损之韧带。(2)并发骨折的三角韧带完全断裂 对断裂的韧带行修补术,对有移位的骨折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3)并发有下胫腓关节分离的三角韧带断裂(多伴有外踝骨折) 于手术的同时,用长螺钉将胫腓下关节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6周。(4)并发移位骨折的下胫腓韧带损伤 在对骨折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之同时,多选用长螺钉加压固定及复位,术后石膏制动6~8周,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石膏拆除时间。

孙业青 2018-07-12阅读量7937

骨科患者常见的错误观点列举(...

病请描述:1.没有骨折,就不需要打石膏固定。任何关节扭伤或挫伤后,如果局部肿痛明显,那么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可能撕裂,也需要固定、制动。目的是减少局部的出血,促进损伤的结构愈合。2.我现在不是很痛,先熬着,等重了再看。这个还用解释吗?生病就像着火了一样,小火时容易扑灭。抱着小火自己熄灭的心理,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3.邻居腰痛吃这个药好使,我也买来吃点。同样的症状,可能疾病不同。同样的疾病,症状也可能不同。不要想当然随便买药吃。4.这个进口药的说明书上写了好多副作用,我不敢吃了。还是吃那个中成药吧,副作用只写了一点点。副作用写的越多,说明这药用的越广泛。只要有一例不良反应,都要求写上去的。这叫风险告知,跟商场里地面上放的“小心地滑”一个性质。有些中成药写的副作用暂不明确,不代表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小。5.这个医生只用了两三分钟就看完了病,好不负责任。他只顾着写病历,开单子,说话时眼睛都不看着我。一点都不照顾我的情绪和心情,一般的常见病,是比较容易诊断的,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给他半分钟,三分钟,三小时,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别不大。拿我们单位来说吧,骨科普通门诊量平均每位医生在100个病人左右,每个病人只有两三分钟,敬请理解,也请珍惜你的就诊宝贵时间,在医生交代病情、治疗方案时认真听,不打断、不插嘴,不接电话,不跟身边人聊天,不说与疾病无关的内容。6.我没带医保卡,拿我老公的医保卡看病可以吗?不可以。不要笑!冒用别人医保卡这种情况非常常见,还有个别人理直气壮地找医生理论,甚至兴师问罪的!我们是一家人,凭什么不可以用他的???这里我就不解释了,只想问一句:您要脸吗?7.我就开个病假,为什么还要排队?为什么还要挂号?挂号代表着诊疗关系的建立,没挂号之前是路人关系,挂号以后才是医患关系。法律上的明文规定。未挂号,开病假法律上无效。要同时持有挂号发票、门诊病历、病假单,才能到门诊办公室盖病假公章,这样在法律上才完整。8.我不想做磁共振,还要预约的,我就想拍个X光片,行不行?X光只能看到骨骼,判断有无骨折、骨质疏松、骨赘(骨刺),但是看不到神经、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也看不到积液。建议按照医生的意见做检查,每个检查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如果对此有很大疑惑,可以换个医生看。9.我想跟医生要个手机号,等我有疑问就打给他。这个要看你的本事了,呵呵。医生也是人,也要休息。手机号给你是人情,不给是本分。如果真能给你手机号,说明你做人还可以,或者这个医生人特别好。当然,也可能是你的病很特殊,医生想长期随访。10.医生,别人撞的我,可不可以帮我写重一点,最好写个骨折?这样我可以多拿赔偿。不行!不行!不行!医生写的每个字都有法律效力,不可以无中生有。11.止痛药最好不吃,对身体不好。怎么说呢?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更不好,还是遵医嘱吧!止痛药分很多种,有单纯止痛的,如泰勒宁、曲马多。还有抗炎镇痛的,如西乐葆、戴芬、美罗昔康,本身有治疗的作用。除非你想挑战自己。12.腰间盘突出了,你能不能帮我把突出的按回去?按不回去。有的人腰椎小关节紊乱,半脱位,可以手法复位。腰间盘突出是按不回去的。只能通过腰背肌锻炼促使其复位,或者缺血萎缩以减少对神经的压迫。或者手术摘除。

董健 2018-07-10阅读量8592

解放日报刊载董健教授文章:“...

病请描述:近日,解放日报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在接受采访时,董健主任总结了有关腰突症最常见的四种误区,纠正了广大腰突症患者对腰突症的诊治误解,具体内容如下:“突围”腰突症的四大误区  董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委员、上海市脊柱学组副组长、中国脊柱脊髓协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常务委员等职。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常做这三个动作远离腰突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外科董健  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达4000万,发病率仅次于感冒。而有腰突症前期症状——腰痛的人群更是多达3亿。  腰突人群如此庞大,但真正了解这一疾病的人却不到20%,关于腰突症防治的认识尚有很多误区。  近日,本报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不久前他以《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书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在接受采访时,董健主任进一步总结了有关腰突症最常见的四种误区。  误区一  腰痛等于腰突症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这句话来形容不同患者对腰椎疾病的认识,也许一点也不为过。  不少老年患者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寻求腰突症的治疗方法,而年轻人则会更多地通过网络了解对策,殊不知这其中往往藏着不少误区,造成不少误解。  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把腰痛和腰突症画上等号。其实,腰痛虽然是大多数腰突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却不是唯一症状。约有10%的患者会仅仅表现为腿痛,而没有腰痛,还有患者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甚至颈部不适、下腹不适等。  那些只有腿疼而没有腰痛症状的患者,最容易被误诊,腿痛只医腿,往往会耽误了正确的治疗。  相反,也有些腰痛患者自以为得了腰突症,四处寻医,甚至还为此不惜接受手术,但其实只是腰突症的前期——椎间盘有些膨隆而已,根本没有到腰突症的程度,显然是过度治疗了。  还有个别患者不把腰痛当回事,以为腰痛肯定就是腰突症,反正看不好是正常的,就不及时接受治疗,最后竟然查出是脊柱肿瘤在作怪。  董健主任建议,腰痛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凭感觉自我诊断。  误区二  年轻人不会得腰突症  董健主任告诉记者,腰突症的发病目前正呈两极分化的趋势,老年人和年轻人成了患者中最常见的两类人。  老年患者大多是由于腰椎自然退化而引起病变,有些病人还会合并有其他腰椎疾病,而年轻患者则大多是“坐”出的腰突症。前来骨科就诊的患者中甚至还不乏中学生,董健主任手术过的最年轻患者仅有17岁。  坐着不动也会把腰“坐”坏吗?董健主任解释说,如果说人站立时腰椎间盘的受力是100%,那挺胸坐着时腰椎承受的重量就是140%,而保持过度前倾的姿势坐着,比如趴着写字时,腰椎受力就会达到200%。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尤其是学生族会早早“坐”出腰突症的主要原因。  那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的年轻人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腰椎呢?董健主任的建议是,首先要有一把好的椅子。好椅子的标准是:扶手加腰托,尤其是一个合适的腰托,能帮助腰部维持正常的生理前曲状态,减轻受力。  当然,椅子再好,也不能忘了每45分钟左右起来活动一下腰部。平时更要注意多锻炼腰背部的肌肉。肌肉可谓是骨骼的“保护者”,腰椎的连接靠的是周围肌肉、韧带的张力,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全身的肌肉势必会松弛无力,腰椎本应受到的加固和保护作用就会减弱。  要想强健腰背部的肌肉,平时可多做三个动作(见上图):俯卧抬头、俯卧抬腿、挺腹伸髋。  误区三  只有手术才能根治  目前,过度治疗在腰突症领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董健主任分析说,有些患者通过拍片发现腰椎间盘有些膨隆,就以为自己得了腰突症; 有些患者虽然确实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但平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没必要接受治疗,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过劳。  更多的过度治疗则表现在手术和保守疗法之间的选择,这也是最令患者纠结的问题。其实,约85%的腰突症以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可以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得到缓解和治愈。只有15%左右的病人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是症状极为严重才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患了腰突症一定要到正规的大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对待手术要慎重。  在医学上,腰突症的手术治疗有以下适应症: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根性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 同时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腰突症患者。  对于符合上述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该手术时还是应当手术,不要错失良机。  误区四  听信“祖传秘方”  那些尚不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该选择何种保守疗法呢?  董健主任推荐,腰突症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热敷理疗;中医药治疗;骨盆牵引;适当的体疗;使用消肿、止痛、营养神经类的西药,以及硬膜外激素类药物注射等。  有关保守治疗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盲目听信一些不正规的所谓的特效疗法或者祖传秘方,特别是有些老年患者容易轻信商业广告,跟着传单上或者电视上的广告买药吃,图便宜,图方便。事实上,那些所谓的“祖传秘方”,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改善部分症状或暂时起到止痛的作用,但多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很难奏效。另外,有些秘方中会添加有激素,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反而有害。  与种种高价的秘方相比,大多数腰突症的正规保守治疗其实都非常便宜。因此,实在没必要花那些冤枉钱。  董健主任特别提醒,对于市场上各种推拿按摩也要慎之又慎,腰突症患者推得不好可能会引发失禁甚至瘫痪。  延伸阅读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伤腰习惯  不良洗漱姿势 不良的洗漱姿势为什么也会引发腰突症?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会变得僵硬,运动起来不那么灵活,如果马上采取翘臀弯腰的姿势刷牙、洗脸,会对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压力。  弯腰搬重物 这一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且最容易伤腰,特别是平时很少进行体力劳动的人要当心突然扭伤。正确的搬重物或捡拾东西的姿势应当是:不弯腰,通过稍屈髋关节、膝关节来搬运。如果双腿伸直,过度弯腰拾东西,尤其是搬重物最容易闪到腰。同理,在家中进行清扫工作时,也要避免长时间过度弯腰。  弯腰穿鞋 正确的姿势应当是将一只脚放在前方的小凳上,或采取蹲姿、坐姿穿鞋,这样能够避免伤及腰部肌肉及韧带。  打喷嚏、咳嗽 突然打喷嚏或咳嗽时,也有可能会拉伤背肌以及增加椎间盘的压力。此时,只要将髋关节与膝盖稍微弯曲就可以避免腰部损伤。

董健 2018-07-10阅读量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