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睡眠不好,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困扰,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每日的平均睡眠时间仅6.5小时。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发现,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去医院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为了拥有更多的工作和休闲时间,大家开始向睡眠索要时间,长期的睡眠“欠债”十分普遍。对于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每晚8小时的睡眠其实并不够,更何况很多人每天只睡5~6个小时。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大!睡眠不足的人身体的会发生哪些变化?“主动”熬夜也好,“被动”失眠也罢,最终都会造成睡眠不足。睡眠不足,首先影响的就是大脑!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大脑不稳定而出现“短路”现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科学家戴维·丁格斯在美国《神经科学杂志》上的报告指出,睡眠不足时大脑会在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之间频繁转换,过程中会出现瞬间功能丧失,导致注意力下降、视觉处理程序突然中断等情况。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剥夺睡眠会导致大脑连接发生变化,是导致记忆力变差的根本原因。更严重的是,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对近50万国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失眠会导致10年内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尤其是年轻人和非高血压成年人。对于心脏而言,人在入睡后的心率会比平时低10~30次/分钟,心脏可以趁机休息一下,而睡眠不足其实就是在剥夺心脏的休息时间,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成年人,发生心脏病变的风险更大。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都需要肝脏参与,其中肝细胞分泌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体内脂质和葡萄糖的调节具有多效作用,而急性睡眠不足会使FGF21节律性水平升高。研究发现,睡眠剥夺会上调肝脏脂肪生成酶而诱导脂肪变性和胰岛素抵抗,还会造成谷胱甘肽代谢、果糖和甘露糖及丙酮酸代谢紊乱。简单来说就是,睡眠不足会影响肝脏而造成脂肪堆积、血糖升高,最终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一项国外的对比研究也发现,睡眠不足会使交感、副交感神经对胰腺的促进和抑制调节失衡,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快速反应下降30%,引起血糖升高。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一项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表明,与中等睡眠时间(每天6~8小时)相比,睡眠时间短(每天<6小时)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相关。研究对英国生物银行前瞻性队列中46万多名参与者(40~69岁)的数据分析发现,睡眠时间过短会导致肾脏损伤,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影响显著。此外,晚上23点至凌晨1点是肾的休息时间,肾脏在夜间的过滤速度比白天要慢,睡眠缺乏会使肾脏机能更快衰退。最后,长期的睡眠不足还会造成肌肉紧张,使你每天起床都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全身的慢性疼痛!如果不想变胖的话劝你多睡觉生活富起来了,很多人也胖起来了!这里想要再说一下的是,不只是“吃”会让你变胖,“不睡觉”也会!睡眠不足会影响瘦素的分泌,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其能够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并增加耗能,抑制脂肪的合成。研究发现,睡眠对瘦素夜间分泌模式的调节有一定影响,睡眠不足会造成血清中的瘦素含量下降,对神经肽Y的抑制减弱,导致食欲增加及能耗减少,产生肥胖。与其想方设法地节食减肥,不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来得轻松。睡眠不足还可能让你“折寿”刊登在美国《时尚》杂志的一项由英国南部萨里大学及美国西北大学联合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经常熬夜会减少10%的寿命。该研究自2004年开始,利用百分比来计算熬夜者的寿命缩短情况,6年半后近1万名参与者去世,综合年龄、性别、健康问题及睡眠习惯等因素分析发现,经常熬夜的人相比其它人寿命缩短10%。研究的主要负责人Kristen Knutson教授称,熬夜导致寿命缩短可能与生物钟的不协调有关,熬夜者的身体没有获得足够的休息,长期如此会增加糖尿病、心理及神经疾病的发生风险。睡眠不足的同时,若还存在饮食过于油腻或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风险会成倍增加。关于睡眠这4个问题趁早弄清晚睡晚起算熬夜吗?熬夜的普遍定义是主动性晚睡,同时总睡眠时长不足。专家提醒,长期晚睡晚起也属于熬夜,而熬夜是纤维肌痛的主要诱因,健康的作息习惯能有效缓解纤维肌痛症状。当然,有些人睡得晚,起得晚,保持长期的规律且睡眠没有被明显破坏,对身体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可以从精神是否饱满、体力是否恢复来大致判断。睡不着与主动熬夜,哪个危害大?不论哪种情况,最终结果都是睡眠时间的减少,从而影响人的免疫力、记忆力,伤害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睡不着”会带来更多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午睡补觉有用吗?午睡确实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但并非人人适合。补觉对于睡眠质量良好的人问题不大,但对于长期睡眠不好的人来说,补觉反而会影响下一个睡眠周期的节奏。建议不要进行长时间的午睡,时长不超过半小时,同时尽量不进入深睡眠状态。明明很困却难以入睡?晚上明明很困,眼睛都睁不开了,躺到床上后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是为什么?这种时候,大多是身体困乏但大脑活跃,大脑还没进入“该睡觉”的状态,可以放松身心,再给自己一点时间。若是执着于“我要马上睡着”,反而可能更难入睡。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晚上吃太多等都会使你很难在床上放松,经常躺床上思考问题也会使身体与床建立不好的连接,建议慢慢尝试改变。睡个好觉?专家说这个方法有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加重毯通过额外的重量,让人入睡时感到如同被拥抱般的舒适感,能够提升心情、减少对助眠药的依赖并改善睡眠质量。研究认为,证据充分表明加重毯可被健康专业人士推荐使用。弗林德斯大学的职业治疗师Suzanne Dawson表示,加重毯在职业治疗中已作为辅助工具在各个年龄段普及,只是还没有正式的临床使用指南。参考文献[1]贾丽娜,王兴娟. 睡眠不足对机体代谢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61-1062. 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7.06.025.[2]睡眠不足是如何让我们一点点变胖的[J]. 医药前沿,2020,10(28):2-3.[3]曹家瑞. 英美科学研究:长期睡眠不足将使寿命缩短1成[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8(6):65.[4]ADAM BEAR. 睡眠不足会改变大脑活动[J]. 科学大观园,2016(20):34. DOI:10.3969/j.issn.1003-1871.2016.20.014.[5]许文琳,姜硕,谭晓婵,等.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睡眠剥夺影响肝脏代谢的核心基因及关键通路[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4(4):369-373. DOI:10.3969/j.issn.1005-4561.2024.04.018.[6]睡眠不足6小时伤肾[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12):6.[7]晚睡晚起但睡够时长,算熬夜吗?[J]. 中国总会计师,2024(1):190. DOI:10.3969/j.issn.1672-576X.2024.01.070.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1-17阅读量1505
病请描述:在许多家长的心中,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注点。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孩子出现长不高的情况,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并及时寻求专业意见。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导致儿童生长迟缓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一、营养不足 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钙、铁和其他必需微量元素都会对孩子的身高产生负面影响。 小姜(化名)是一名八岁的男孩,父母发现小姜相比同龄人矮小很多。经过检查,小姜被诊断出患有营养不良。原来,小姜的饮食习惯很糟糕,特别挑食,不喜欢吃肉类和蔬菜,只喜欢吃零食和快餐。 应对策略:确保孩子的膳食均衡,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家长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二、生长激素缺乏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关键性激素,这对儿童的骨骼和肌肉生长至关重要。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身材矮小和生长迟缓。 小红(化名)自出生以来就比同龄人矮小,而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在医生的建议下,小红进行了生长激素水平的激发试验,结果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 应对策略: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可能需要通过生长激素治疗来促进生长。这种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 三、睡眠不足 睡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样重要。深睡眠期间,人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这对于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 小亮(化名)由于经常熬夜玩游戏,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小亮的父母注意到小亮近年来似乎停止了生长,且比同龄人矮小。 应对策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以确保孩子每晚都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四、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脏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儿童生长迟缓。 小强(化名)自幼患有心脏病,虽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生长一直比较缓慢。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强的甲状腺功能也受到影响。 应对策略: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总之,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如果发现孩子有长不高的趋势,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无论是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睡眠还是治疗慢性疾病,家长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协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7-10阅读量2392
病请描述:暑假,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间段,不仅是孩子们放松和娱乐的好时机,也是家长们可以巧妙利用,帮助孩子实现身高增长的“黄金期”。作为一位专注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医生,我深知家长们对孩子身高的关注与期望。今天,我将以医生的身份,为家长们带来一份既有趣又实用的科普指南,帮助大家科学合理地利用暑假,为孩子的身高增长助力。 一、了解身高增长的奥秘 首先,让我们来揭开身高增长的神秘面纱。儿童的身高增长主要受遗传、营养、睡眠和运动四大核心因素的影响。遗传是身高的基础,但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营养是身体成长的“建筑材料”,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为身高增长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睡眠则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深睡眠阶段,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高峰。而运动,作为刺激骨骼生长的重要因素,能够直接促进身高的增长。 二、暑假长高计划:四步走策略 接下来,我将为家长们介绍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四步走策略,帮助孩子在暑假期间实现身高的最大化增长。 1. 营养均衡:构建长高的基石 暑假期间,孩子的饮食往往容易变得不规律。作为家长,我们要确保孩子的饮食既丰富又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和蛋类,这些食物是构建身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同时,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绿叶蔬菜和坚果,也是促进骨骼生长的关键。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2. 充足睡眠:抓住生长的黄金时段 暑假没有了早起的压力,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依然重要。建议家长为孩子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确保每晚9-11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的活动,如使用电子设备或玩激烈的游戏,可以选择阅读或听轻音乐来帮助孩子放松,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3. 科学运动:激活生长的引擎 运动是刺激身高增长最直接的方式。暑假期间,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进行多样化的运动,如游泳、篮球、跳绳和跑步等。这些运动能够全面锻炼孩子的身体,特别是跳跃和拉伸动作,能有效刺激骨骼生长板的活性,促进身高的增长。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同时注意安全,避免运动伤害。 4. 心理健康: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 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暑假是亲子互动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旅游或共同完成一些手工艺品制作等,增进亲子关系,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一个快乐、轻松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间接促进身高的增长。 三、真实门诊案例分享 让我分享一个真实的门诊案例,来进一步说明暑假期间科学干预对孩子身高增长的显著效果。 小明,一个8岁的男孩,因为身高略低于同龄孩子而来到我的门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我发现小明的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存在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和运动缺乏的问题。于是,我为小明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暑假长高计划,包括饮食调整、睡眠管理和运动指导。 暑假期间,小明的父母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小明每天摄入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陪伴他进行多样化的运动。两个月后,小明回到门诊复查,惊喜地发现他的身高增长了近4厘米!小明的父母非常高兴,他们表示,通过这个暑假的努力,不仅看到了孩子身高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孩子变得更加活泼自信,家庭氛围也更加和谐。 四、结语 身高虽然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暑假作为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家长们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这段时间,通过营养均衡、充足睡眠、科学运动和心理健康的综合干预,帮助孩子实现身高的最大化增长。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制定个性化的长高计划,用爱和耐心陪伴他们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生长发育 2024-07-10阅读量1670
病请描述:后天干预可以弯道超车吗? 后天干预可以弯道超车吗?这是很多家长心里面最想问的问题,今天有两位复诊病人,小明(化名)男孩,11岁整,生长激素治疗两年,当时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大于10,不属于生长激素缺乏症,但是当时身高处于p3,家长犹豫再三后,打算用生长激素治疗来干预身高,目前已经追到平均身高,且复诊时igf-1趋于平均值,其余指标检测正常,家长表示很欣慰;牛牛(化名)男孩,11岁2个月,当时就诊时身高处于p3,骨龄比实际年龄小1岁,当时小朋友测得生长激素也是不缺乏,但是小时候挑食,不爱运动,家长当时不接受生长激素治疗,选择为期两年的运动、饮食、睡眠三合一,目前身高处于p25,家长表示,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和同龄人相差了5cm,难道后天干预不能弯道超车吗? 其实要做到弯道超车,也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炖骨头汤,就可以给小朋友补钙,其实不然,骨头汤里面富含了大量的油脂,反而引起肥胖。钙是孩子长高中的关键因素,其是250-500ml纯牛奶里面的钙才是小朋友生长发育期间所需要的优质钙,挑食、厌食的小朋友,则需要补充锌元素,可以调理胃口。改善孩子的味蕾。 如何保障身高偏矮的小朋友能做到弯道超车呢?均衡膳食结构: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对骨骼生长重要的营养素。必要时补充相对的营养品,来维持小朋友体内的元素平衡。保持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参与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肌肉发展。不爱运动的小朋友,真的要敲黑板了,如果长期久坐,生长因子的活跃度削弱,反而对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充足睡眠: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时分泌。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呈脉冲式分泌,睡前少喝水,少起夜,确保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睡眠时间。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身高的问题。避免过度压力:心理压力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医疗咨询:如果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或生长发育专家,了解是否存在生长障碍或其他健康问题。合理补充营养: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对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品。 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和最终身高都是不同的,而且身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或价值的标准。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但也要接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生长发育 2024-06-25阅读量2625
病请描述:宝宝从出生到1岁的时候,身高每年大约增长25厘米左右,2岁时达到最高值。 3岁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一般5~7岁以后身高增长的平均速度为每年5~7厘米。因此,当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父母身高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都是高个子,那么孩子一般也不会太矮;如果父母都是矮个子,那么孩子也有可能正常生长。 2、营养因素:营养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父母身体健康,营养充足,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因为营养缺乏而长不高。 一、 提供均衡饮食 1、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瘦肉、鱼虾等; 2、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鸡蛋、乳制品、绿叶蔬菜等;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4、饮食要均衡,不能偏食。主食可以吃米饭、馒头等主食,副食可以吃鱼、虾等水产品,蔬菜可以吃白菜、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水果可以吃苹果等水果。鱼、虾和蛋类要适量摄入。食物要煮得软烂一些,便于消化吸收。 5、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喝水,不喝甜饮料。尽量少吃巧克力,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咖啡因,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和神经,导致孩子难以入睡和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尽量少吃高糖的水果和饮料。 二、 保证充足的睡眠 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为晚上9点至凌晨1点,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都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所以儿童应尽量保证每天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睡眠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儿童睡得越少,骨骼发育越慢。睡得少,会使骨骼生长的空间减少,导致身体矮小。 生长激素在晚上10点至凌晨1点之间分泌旺盛。儿童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生长激素,这就是为什么晚上10点左右孩子就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的原因。 另外,白天活动量大也会使体内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影响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所以建议家长们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如果孩子有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夜醒频繁、入睡后易醒等)时,可以让他们使用思慕可助眠产品(思慕可助眠益生菌)来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三、 适量运动 1、每日保证充足的运动量,每天要运动半小时以上,在户外有阳光的时候,多晒太阳对宝宝的身体非常好。 2、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只有晚上孩子进入深度睡眠时,才能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3、户外运动需要注意保暖。在冬季时,气温较低,要给宝宝穿上厚外套,避免宝宝受凉。 4、少吃零食和甜食。孩子吃零食的时候需要注意清洁卫生,还要注意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否则会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 5、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人体生长发育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建议孩子多吃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维生素食物。 人体内的钙元素是促进骨骼发育的重要物质,如果钙元素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造成孩子骨折等症状,建议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四、 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空气质量等。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影响到儿童身高的增长。 那么如何促进儿童身高的增长呢? 1、睡眠时间充足,深度睡眠时间大于1小时。 2、在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3、每天户外活动至少1小时,可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4、儿童膳食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食物品种多样化,足量饮水,不偏食挑食。 5、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关爱和支持。 7、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如慢跑、跳绳、打篮球等,对骨骼生长有很大帮助。但是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度运动,防止引起关节和韧带损伤。 五、 定期体检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很重视,但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却不是很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生长的异常,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干预。 家长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孩子在家中睡觉时要注意睡眠环境的温度和光线。在良好的睡眠环境中,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进入深睡眠状态,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对长高有很大帮助。 2、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特别是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 3、不要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尤其是男孩子不要吃太多的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 4、锻炼身体很重要。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导致骨生长减慢和骨龄提前发育。 六、 定期监测儿童生长速度 定期监测儿童生长速度,能及时发现影响身高的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这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生长速度是指在孩子出生后到3岁前每年平均长高多少厘米,3岁以后每年长高多少厘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长得慢,就没有引起注意,甚至认为孩子长不高也没关系。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生长发育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达到标准身高。 一般来说,三岁以前每年可以长高4~5厘米;三岁到五岁之间可以长高5~7厘米;五岁之后到十二岁之间可以长高8~10厘米。 综上所述:1、饮食均衡;2、多运动;3、睡眠充足;4、定期测身高;5、及时发现影响身高的因素。这些因素都能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比同龄儿童慢或者在某一时期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七、 重视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使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遇到一些小事就会发脾气、哭闹。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地给予疏导和正确的教育,将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此外,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也不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但有些家长仍然对孩子期望过高。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避免因长不高而产生自卑感。
生长发育 2024-06-12阅读量2471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促进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增长 6岁男孩,因“发现身材矮小 2 年余”来院就诊。近2年每年生长约5厘米。 个人史:孕1产1,孕39 周顺产,出生体重3.5kg,出生身长51厘米,出生史无缺氧窒息史,无低血糖等病史,智力发育正常。 家族史:父亲身高 172 cm,母亲身高 159cm,遗传靶身高 172cm。父母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否认家族性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史,否认家族矮身材,父母青春期发育年龄正常。 体格检查:身高:108cm(<P3),体重:18Kg(P10),BMI 15.43 kg/m2,正常平均水平,神志清,精神反应可,无特殊面容,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身材匀称,四肢脊柱无畸形,第二性征未发育。 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正常;染色体46,xy,正常男性;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129.32 ng/ml,-1SD至均数之间,正常略偏低;左旋多巴加精氨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13.45ng/ml,正常;骨龄5岁6个月;垂体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正常。 患儿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第3百分位以下,符合我国身材矮小定义。按骨龄预测成年身高162厘米。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患儿父母性发育年龄正常,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1岁之内,正常范围,排除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晚长);出生时身长、体重处于同胎龄儿的正常范围,排除小于胎龄儿;目前完善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排除家族性矮身材、营养不良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心理情感障碍、染色体及基因异常等其他导致身材矮小的原因。 诊断:特发性矮小。 与家长充分沟通后,给与生长激素治疗。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对打针的接受程度和方便性,家长选择长效生长激素水剂,1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初始剂量:3.6mg/w(0.2mg/kg/w)。同时科学管理饮食,均衡营养,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适当运动,每天纵向运动60分钟或以上;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晚上10 点睡觉,促进垂体在夜间深睡眠时高效分泌内源性生长激素。 3个月后复诊,患儿身高增长2.8厘米,年生长速率为11.2厘米/年,较之前5厘米/年明显增加。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血糖,甲状腺激素,IGF-1 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长效生长激素依从性较好,减少了孩子对打针的恐惧。药物剂量是按体重计算的,年龄小,体重轻,所需药物剂量少,花费也少,性价比较优。 身高增长幅度和药物剂量成正比,安全范围内药物剂量大效果更好。嘱咐家长每3个月定期复诊,观察生长发育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身高增长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保障孩子能安全有效的追赶至遗传身高或达期望身高。
生长发育 2024-06-12阅读量2521
病请描述:鼻炎与儿童身高发育的微妙关联 在探讨儿童健康问题时,鼻炎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影响往往超越了简单的呼吸道不适,尤其当涉及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时。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病例,深入分析鼻炎如何通过间接途径影响儿童身高发育。 我的一名患者小张(化名),一名8岁的小学生,近期因频繁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夜间睡眠不安被父母带到我这就诊。小张的父母还提到,近一年来小张的身高增长似乎比同龄孩子慢,这让他们十分担忧。初步体检发现小张鼻黏膜充血肿胀,伴随轻度的鼻息肉形成,结合病史和体检结果,小张被诊断为慢性过敏性鼻炎。 我对小张进行了详细的过敏源检测,发现他对屋尘螨和某些花粉高度敏感。同时,通过睡眠监测,我观察到小张夜间睡眠片段化,深睡眠时间较短,这与他频繁的夜间醒来和打鼾有关。结合这些信息,我推断小张的鼻炎可能是影响其身高发育的一个间接因素。 1. 睡眠障碍:鼻炎导致的夜间呼吸不畅,如鼻塞和打鼾,可显著影响睡眠质量,减少深睡眠时间。深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段,睡眠质量的下降可能会抑制生长激素的正常释放,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 营养吸收与食欲:长期的鼻塞可导致嗅觉减退,进而影响味觉,使得儿童对食物的兴趣降低,影响食欲。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和钙质等对身高增长至关重要的营养素缺乏,会限制儿童的身高增长潜力。 3. 日常活动受限:鼻炎引发的持续不适感,如头痛、疲劳,可能限制儿童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机会。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对促进骨骼生长有积极作用。 1. 药物治疗:我为小张开具了抗组胺药和鼻用皮质类固醇喷雾,以减轻过敏反应和鼻塞症状,同时安排了针对过敏原的脱敏治疗。 2. 环境调整:建议家庭进行深度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更换防螨床品,减少过敏原暴露。 3. 睡眠改善:提倡侧睡,使用鼻扩张器,必要时考虑进行鼻内手术以解决鼻息肉问题,改善睡眠质量。 4. 营养指导与体育活动:我给小张制定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的饮食计划;鼓励小张参加适合的体育活动,如游泳和足球,以增强体质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经过6个月的综合治疗,小张的鼻炎症状明显缓解,夜间睡眠质量显著提升,打鼾减少,白天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家长反映,小张的食欲增加,更加活泼好动。一年后的身高复查显示,小张的身高增长了7厘米,虽然仍略低于同龄人平均值,但增长趋势令人鼓舞,表明治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其生长发育。 小张的案例证明,鼻炎虽不直接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但通过睡眠障碍、营养摄入减少和活动量降低等间接途径,可能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鼻炎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维护儿童的整体健康和促进身高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全方位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并解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潜在问题。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961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不缺乏需要打针吗? 生长激素不缺乏需要打针吗?真正生长激素缺乏的小朋友实际上是很少的,那为什么有很多生长激素不缺乏的小朋友,身高仍处于-3sd(p3),低于平均值7-10cm呢?就像今天遇到的这个小朋友萱萱(化名),女孩,年龄7岁五个月,身高115cm(身高远低于p3),体重25kg,前两周建议家长做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想看一下小朋友的生长激素峰值,因为血检中的生长因子是偏低的,但是检查结果显示,生长激素峰值超过10的,那就是属于生长激素不缺乏的小朋友,那出于建议,也给家长建议了如果预期身高较高的话,可以考虑用生长激素治疗,但家长往往会说:“我们生长激素不缺乏,就再等等吧。”那生长激素不缺乏需要打针吗?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 生长激素不缺乏,为什么小朋友还处于矮小范围呢?原因有这几种,生长激素质量不高:就像是一个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有的人是正常流速,而有的人是0.5倍流速,那这样结果肯定是正常流速的先结满,而0.5倍的流速后结满,但是长高的骨骺是会闭合的,不像水龙头里面的水是源源不断的。有些可能等了好几年的,反而骨骺闭合就长不了。生长激素受体异常:即使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如果生长激素受体异常,也会导致生长激素的作用受阻,从而影响身高增长。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双方身高都偏矮,孩子的身高也可能偏矮。内分泌系统疾病:除了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也会影响身高增长。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或不平衡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导致生长迟缓。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脏病、哮喘等,也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社会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骨骼发育异常:某些骨骼系统的疾病,如骨发育不良、软骨发育不全等,也会导致生长迟缓。 因此,对于生长激素正常但身高增长缓慢的儿童,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家族史、营养状况、慢性疾病、心理状况等,以确定导致矮小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是不是真的需要打针,是需要考虑到实际预期情况,和家里面是否承担的起费用,当然如果有好的建议方案肯定是要给到家长的。 如果小朋友想等待一两年,就建议家长把睡眠、运动、饮食这三个方面做的好一点,就拿睡眠来举例有一些小朋友生长迟缓,可能是因为反复过敏、鼻窦炎的原因,这都会影响晚上睡眠质量,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都在晚上深睡眠,保证一个良好的睡眠时间对于小朋友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不缺乏的小朋友,是否需要打针,家长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再做出决定。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531
病请描述: 《共识》围绕6个主题,就中国居民减重行动提出20项建议。 肥胖诊断标准:我国目前使用BMI≥24.0kg/m2和BMI≥28.0kg/m2作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以男性腰围≥90.0cm、女性腰围≥85.0cm作为诊断成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 01 健康生活方式:2条建议 《共识》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的首选和基础措施。包含2点建议: 1. 超重/肥胖是热量摄入多于消耗造成的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减重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身体活动。 2. 不健康生活方式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可帮助有效减重。 《共识》介绍,“全生活方式管理”是指对超重/肥胖者同时实施多维度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三个要素。全生活方式管理优于单纯的饮食干预或运动干预,并可带来多重健康效应。 如果你最近慢慢在变胖,除了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外,也该考虑下自己的工作安排、睡眠时间等是不是需要调整了。或许它们已经在悄悄影响你的体重和健康了。 02 科学减重饮食:7条建议 合理膳食是科学减重的基础。《共识》在饮食方面一共给出了7点建议: 适当增加奶制品,有助于减肥 《共识》指出,膳食中适当增加奶类及其制品,有助于减重。研究表明,牛奶对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改善作用。奶及奶制品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同时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 细嚼慢咽,每餐吃够20分钟 《共识》介绍,降低进食速度有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体重。研究显示,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特别是腹型和内脏型肥胖,建议成年人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20分钟。 管理好早晚两餐很重要 《共识》指出,夜间饮食和不吃早餐增加肥胖风险,不利于减重。三餐定时有助保持健康体重。一般建议早餐7-8点吃完,晚餐依据工作时间固定在18-20点左右,21点后尽量避免进餐。 吃饭试试“东方健康饮食” 《共识》介绍,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有利于减重。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减少油、盐、糖摄入。 不推荐长期使用间歇性断食 《共识》指出,控制总热量、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和间歇性断食有助于短期减重,但长期效果缺乏证据支持。不推荐长期使用。 想用生酮饮食要医生指导 现在不少年轻人会采取“生酮饮食”减肥。但是,《共识》指出,研究显示,短期应用生酮饮食减重效果显著,但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益处尚不明确,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下进行。 用“膳食补充剂”减重需谨慎 有些人会借助天然膳食补充剂减肥,包括肉碱、白芸豆提取物、咖啡因、辣椒素、壳聚糖、瓜尔胶等。 不过,《共识》指出,尚无明确科学证据证实,天然膳食补充剂的减重效果,需谨慎使用。也就是说研究还不够充分,而且,有些研究还发现,个别的膳食补充剂使用后可出现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03 科学减重运动:2条建议 《共识》指出,运动是科学减重的核心。建议: 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可有效减重 《共识》介绍,长期规律的快走、长跑、广场舞、长距离骑行等有氧运动有利于减脂;引体向上、俯卧撑、深蹲,哑铃、壶铃等抗阻运动能够预防肌肉量下降;高强度间歇运动有助提高减脂效率。 每周运动超过250分钟减重效果明显 《共识》指出,维持中等强度运动超过250分钟/周可帮助减重,较高强度运动减重效果更明显。其中,维持中等强度运动(150~250分钟/周)即可达到适度减重目的;超过250分钟/周,可达到明显减重并维持的效果。 04 健康心态和睡眠:2条建议 想减重睡眠最好别低于7小时 《共识》指出,每天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增加肥胖风险,超过7小时有利于减重,特别是有利于预防腹型肥胖。不过也不建议睡太长时间,比如超过9小时。 保持健康积极心态有助减重 《共识》介绍,长期持续地心理压力可增加肥胖风险,保持良好的心理和情绪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干扰人的认知功能,如执行功能和自我调控能力。在慢性压力之下,我们往往容易暴饮暴食或者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同时减少活动和睡眠时间使得体内脂肪堆积。 05 减重辅助方法:2条建议 常照镜子有助恢复健康体重 《共识》指出,照镜子、正念有利于恢复健康体重。比如,有研究显示,经常照镜子可以改变认知,影响人的膳食行为;正念可以让人们对进食的过程有更好的觉察,有助于改善饮食行为的失调,强化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这就是心理学方法用于减肥。 针灸疗法或有助减重 《共识》介绍,针灸疗法辅以生活方式管理有助于减重。耳针、针灸、穴位埋线等方法或有助于超重、肥胖者减肥。针灸通过改变中枢神经递质,调节饥饿感和饱腹感,增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脑啡肽、β-内啡肽和血清素水平,降低食欲,而起到减重的效果。 06 减重药物手术:2条建议 《共识》指出,药物和手术治疗也是临床减重的重要手段。 1. 超重/肥胖合并“三高”的患者,经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有效减重的,可考虑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肥胖有效,适用于重度肥胖且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 07 儿童肥胖问题:3条建议 《共识》提醒,要关注儿童肥胖的问题。建议: 1. 超重/肥胖儿童的体重干预目标是维持体重不增或增长速度减缓,最终达到健康体重,而非必须降低绝对体重。方法首推生活方式干预,父母和家庭的参与至关重要。 2. 超重/肥胖儿童减重应注重膳食结构调整,减少外出就餐,控制进食速度、零食和含糖饮料。 3. 超重/肥胖儿童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减少久坐,每天电子设备使用不超过2小时。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917
病请描述:矮小儿童的病因和诊治 幼儿身高偏低,一般是指孩子的身高比同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值要低。遗传、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慢性病等都会导致身材矮小。家长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困惑的,这里讨论了导致孩子身高不足的原因,诊断及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原因有很多,我们首先谈一谈遗传因素,身材矮小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身高也可能较矮,比如爸爸160,妈妈150,那从遗传角度来讲,这两位家长的后代,平均遗传身高也是矮小的,这个和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就是矮小或者偏矮,还是有一定的几率存在身高仍然是正常的情况。此外,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身材矮小。第二个,营养不良,其实现在营养营养不良相对于以前是比较少的,只是有的小朋友比较挑食,缺乏足够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良,这也是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之一。第三个,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导致身材矮小,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心理压力等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导致身材矮小。 儿童身材矮小的诊断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孩子的身高、体重、体型等情况。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做一些实验室检查,如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导致身材矮小的具体原因。影像学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做X光、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孩子骨骼的发育情况。 预防儿童身材矮小的有效措施包括,第一要均衡饮食,确保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钙、铁、锌等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鸡蛋和豆类。第二,充足睡眠,保证儿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获得推荐的睡眠时长,以促进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期间分泌,因此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至关重要。 第三,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以便及早发现生长发育问题。如果发现身高增长缓慢或有其他异常迹象,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第四,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限制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长时间坐着或玩电子游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活动量,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第五,管理慢性疾病,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等,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妥善管理病情,以避免对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和生长速度。第六,心理支持,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减少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以上这些措施对预防儿童身材矮小是非常有效的,希望家长们把这些措施实践起来。
生长发育 2024-04-26阅读量2038